第709章 排队卖地

类别:其他 作者:飞天龙井字数:2419更新时间:22/07/19 07:55:51
古代世界,大明农场总部办公楼。

天还没亮,大门外就有人排起了长龙。

这些人身上穿着的还是本地出产的衣服,绫罗绸缎的看着挺光鲜,不过他们的脸色就不怎么好了。

有的人脸色还算红润,有的就呈现出蜡黄的样子,看起来似乎有些营养不良。

不过相同的是他们的表情,一个个都把焦急、担忧摆在了脸上。

“哟,王员外,您怎么也来了?”

队尾处一个人看见身后来人跟在自己后面,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是熟人。

“唉,马老爷,老朽不来不行呀,家里吃的用的都快没了,婆娘和那不孝儿孙整天在耳边吵个不停,烦都烦死了。”

“唉,彼此彼此啊。”马老爷摇摇头,转眼看了看被半人高伸缩门隔开的大明农场办公楼,“也不知道今天他们会不会有收购指标放出来。”

“这都快半个月了,按理说这两天应该会再放出来一批吧?”王员外也摇头叹气。

“早知道当初我说什么也要把家里的田地全部拿出来跟他们合作,现在人都让他们给弄光了,我家原先200多个佃户,现在只剩下十几个,大片大片的良田都长草啦,看得我都心痛死了。”

“嗨,你可知足吧!你家好歹还有佃户,我家那是连一个都没有了啊!几十年没有下过地,我家的人根本都不会种地,现在全靠家里那点存粮撑着,每天只能喝粥度日,苦啊!”

前几年大明朝遭遇天灾,这些地主们手里的余粮也没多少。

有些“精明”的人眼瞅着粮价高涨,把手里不多的余粮也拿出来高价卖出,着实换回来不少银子。

他们想着只要撑过几个月,等地里新产出的粮食收上来,家里的粮食又该满仓了。

不料一个姓赵的神仙横空出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武装商业帝国,连当今皇上也要叫他一声“老板”。

赵大仙旗下的“大明农场”先是在全国各地收购田地搞什么“机械化大农场”,说是什么亩产翻两番,让大家用自己的田地入股,带着大家一起发财。

不过像王员外、马老爷这样见多识广的人,断然不会被什么“神仙”名号给忽悠了。

亩产增加两成很不错了,还翻两番,当我们是傻子呢?

自家田地让佃户们种得好好的,躺着收租它不香吗?

不料半年之后,这个什么机械化农场真的大丰收了,产出的那种叫什么“杂交水稻”的稻米,亩产岂止是翻两番,十倍都不止啊!

这回不用人家宣传,听到消息的地主们纷纷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入股。

然而这些天杀的竟然说暂时不需要田地了,因为他们在海外发现了大量沃土,更加适合搞机械化大农场。

而且这些沃土全是无主之地,去了就能直接种庄稼。

又不是被抄家流放,谁会抛弃大明朝的田产和房屋,拖家带口的远赴海外谋生?这该不会是他们做的一个局吧?

先弄些手段让大家相信他们这个“机械化农场”,然后再骗大家海外有无主之地等着大家移民过去,最后低价收购大家在大明朝的土地?

细思极恐啊!

除了极少数人之外,大部分地主老爷们并不相信大明农场的殖民计划。

不过好景不长,他们突然发现自己手下的佃户一个个全都来跟自己辞工,说是被大明农场给雇佣了要去海外殖民,去了之后就给分配大片土地,自己就能当地主。

甚至对方还拿出银子替佃户们偿还了他们欠主家的债务。

看到真金白银以后,地主老财们有些动摇了。

大明农场的人说的话也许有假,不过这白花花的银子可一点也不假,而且其纯度比他们自己收藏的官银还要高得多。

地主老财们高兴地收下了这些银子,然后转头就找地方埋好了。

白花花的银子还是要放自己家里才踏实。

几个月以后,赵大仙旗下的“大明百货”分店在全国各地到处铺开,里面卖的东西是真的好!

美中不足的是,他们不收银子,只收“大明银行”发行的“明元”。

而大明银行则更坑,他们也不收银子。

一开始他们还收黄金、古董、珠宝、名贵药材等实物,后来大概是库存太多,连这些东西也暂时不收了。

这下地主老财们可傻了眼,家里埋的大量银子竟然买不到他们的东西。

更离谱的是,连官府收税、城里的大店铺收钱,全部都是用明元结算,因为这东西又轻便又没有假货。

随着明元的普及,愿意收银子的商贩越来越少,黑市上银子兑明元的汇率一路下滑,银子竟然活生生变成了废物!

没了收入来源,地主们坐吃山空,家里唯一值钱的就只剩下田地了。

然而随着赵大仙的人玩命拉人出海,大明朝竟然出现了田地比人多的现象,荒废掉的良田不在少数,唯一还愿意买地的就只剩下“大明农场”自己。

在完全的买方市场中,田地还能卖得起价就见鬼了。

“出来了,出来了,有人出来了!”前面有人大叫道。

两人抬头一看,果然有一个穿着绿色制服的人从办公楼里面走出来,手里还举着一个牌子。

那是土地收购价的牌子。

“什么?才200元一亩地!你们怎么不去抢?”

前边排队的人看清牌子上的字以后,忍不住破口大骂。

“就是就是,上次一亩地还有500元呢,这价格降得也太快了,当我们是傻子吗?”

“过分!太过分了!”

“……”

吵归吵,靠墙排队的人可没见有愤然离去的,这就有意思了。

面对群情激奋的场面,出来的人却并不生气,而是笑着对大家说道:“咱们这是自愿买卖,你们要是嫌价格低呢,大可以去卖给别人。”

开玩笑,现在还有谁会买地,大家手上大把的良田都快成长满野草的牧场了。

有能力买地的仅此一家,要不然谁会大清早的跑过来排队呢?

今天要是赌气不卖,说不定下次价格更低。

要不是手上有大把田地没出手,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早就跟自己的佃户一样,报名去海外殖民去了,谁还想在这边苦捱日子。

“你们不卖就别挡道,我要卖。”队伍里闪出一人大叫道。

“嘿,谁说不卖了,后边排着去。”

前边的人又不傻,好不容易占了先,要是一会大明农场买够了地,又降价咋么办?

好在大明农场还算厚道,把今天排队的人愿意出售的田地全都买了下来,中途并没有压价。

多则上万,少则几千,大家伙把田地全部出手之后,也算是获得了一笔不小的启动资金。

今后如果他们吸取教训,紧跟赵大仙的步伐,积极参与殖民地建设等商业活动,未尝不能重新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