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钱俶大力建寺院

类别:其他 作者:飘云千里字数:3203更新时间:22/07/19 19:46:36
从陈埭、天水淮到金钗沟,陈洪进一直很忙,忙着在泉、漳各地大兴水利工程,解决泉、漳百姓们的农田灌溉问题。陈洪进的努力工作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泉、漳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提高,百姓们的生活水平没有因而下降。

但这些都不能让陈洪进产生安逸享受的念头,因为放眼整个外部环境,陈洪进发觉,赵匡胤和北宋王朝一统江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

北宋开宝七年,在陈洪进担任平海军节度使的第八年,陈洪进发现,北宋王朝已经把大半个南方吞并了。乾德二年十一月,赵匡胤下令从东、北两个方向对占据川蜀的后蜀王朝发动攻击。强悍的北宋军队仅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便击溃了后蜀军队的抵抗。后蜀皇帝孟昶开城投降,后蜀灭亡,北宋将领土疆域扩张至川蜀。

开宝三年九月,赵匡胤令北宋军队从湖南出兵,讨伐占据两广的南汉王朝。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北宋军队便深入南唐境内,兵临南唐都城广州。开宝四年二月,南汉后主开城向北宋投降,南汉灭亡。

南汉是平海军的邻居,它的灭亡,使平海军和北宋王朝在陆地接壤了。仅剩南方的南唐、吴越、平海军,以及北方的北汉尚在割据,其余各地已经变成了北宋控制的地盘。

这种局面让陈洪进十分不安,但是对于这种不安已经没有任何有效解决的方法。他唯有持续不断、谦逊恭敬地向北宋王朝进贡丰厚礼品,以博得赵匡胤的欢心,以便让自己在平海军的统治维持更长一些时间。

但是赵匡乎已经没有耐心了,他加快了一统江湖的步伐,把下一个目标定格在了南唐身上。开宝七年九月,赵匡胤任命宣徽南院使、义成军节度使曹彬为征讨南唐的主帅,率领十万北宋大军南下,攻打南唐在长江沿岸的各军事要塞。同时,赵匡胤还要求南唐东边的吴越国出兵攻打南唐的常州,以达到夹击南唐的目的。

这场战争持续了一年,是北宋消灭南方诸国的战争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开宝八年十一月,曹彬经过苦战,攻克了南唐都城金陵,李煜被俘,南唐宣告灭亡!

南唐灭亡了,作为平海军和陈洪进的前任领导,这个南方大国曾有资本与中原王朝进行对抗。现在连它都完了,其它小国还能有什么想法?南唐灭亡之后,南方只剩下吴越国和平海军两个割据政权,外加割据山西一带的北汉。

北汉国依附着强大的契丹,还起着北宋和契丹之间的缓冲作用,赵匡胤肯定把北汉当成最后一个猎物来获取。接下来,赵匡胤会向哪个目标下手?是吴越国?还是平海军?

南唐灭亡之后,陈洪进一直思考着这个问题!他已经当了十几年泉、漳的土皇帝,现在终于要结束了。陈洪进对统一的形势看得很清楚、很透彻,也做好了在适当时间纳土归顺北宋的准备。但真正到了那个时侯,陈洪进还是有些恋恋不舍的!

最早劝说陈洪进纳土的,是陈洪进手下的掌书记徐昌嗣。徐昌嗣是闽国泰斗级人物徐寅的曾孙,因有才华而被陈洪进招为掌书记。在陈洪进担任清源军节度使后,徐昌嗣极有远见的预料到了北宋王朝一统江湖的能力,所以第一次劝说陈洪进及早纳土归宋。

但是此时的陈洪进刚刚当上节度使,而北宋王朝建立也没几年,形势并不明朗。陈洪进当然不肯放弃土皇帝的幸福生活,因此他没有听从徐昌嗣的劝说。反而他怀疑徐昌嗣是北宋的奸细,准备处死徐昌嗣。徐昌嗣得知消息后,只得逃去汴京,投奔了北宋。到南唐被干掉后,陈洪进这才后悔当初对待徐昌嗣的态度。

很快,陈洪进得知了一个更惊人的消息,吴越国王钱俶已经主动北上开封,和赵匡胤会面去了!

钱俶得知北宋占领了荆南、湖南之后,再也没有任何想法了。他除了不停地向北宋进贡,以及增加礼品的规格和数量之外,将自己的精神依托聚集于佛教!

在五代十国里面,吴越国是佛教最发达的国家。从钱镠开始的五任君主都对佛教推崇有加,吴越国甚至获得了“东南佛国”的美称。钱俶即位后,在推崇佛教的方面丝毫不逊于其祖钱镠和其父钱传瓘。那位曾经对他进行了预言建议的高僧德韶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被封为吴越国的国师。

钱俶还曾邀请另一位得道高僧道进入王府,为其受戒,使自己成为了真正的佛教信徒。真正成为佛教信徒后,钱俶虔诚地学习佛学书籍,史称其“万机之暇,口不辍诵释氏之书,手不停披释氏之典”。当读至不解之处,钱俶会主动虚心向国师德韶。钱俶还曾为高僧延寿的《宗镜录》撰写序言,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由此可见,钱俶在佛学方面其实已经达到了一定深度的造诣。

继位十多年来,日趋严峻的局势,逼得钱俶把自己的精神依托在佛祖身上。自后周建立以来,钱俶就感觉到中原的乱世即将终结。尤其是北宋王朝的建立,彻底震慑了偏安南方的诸国。中原一旦稳定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南方诸国的终结之日,已经占据两浙六十余年的吴越国也将就此关门。

尽管钱俶秉承父辈们的遗志,对中原王朝谦恭顺从。但是无论如何谦恭、如何顺从,自己割据独立是事实,中原王朝自然无法容忍这种事实存在,吴越国的消亡就在眼前。钱俶没有巨大的魄力和胆量去对抗中原王朝,北汉、南唐、后蜀,都曾倔强不驯地对抗过中原王朝。结果他们被打得惨不忍睹,以吴越国十三州之兵力,想对抗强大的中原王朝,无异于以卵击石。

既然没有胆量去对抗强大的邻居,又舍不得放弃父辈们打下的江山,那么他唯有寻找可以精神寄托的东西,佛教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他希望可以通过皈依佛门、信奉佛祖,求得佛祖们的保佑,希望北宋王朝的统一步伐能够迟缓一些,保佑吴越国的国命可以延续的更久些,保佑吴越国的国泰民安可以持续得

更长些,保佑钱氏家族能继续荣华富贵、得以善终!

皈依佛门、信奉佛祖,不仅仅体现在钱俶研究了几本佛学书籍。钱俶的另一个重要举措,是在吴越国大规模的修建寺院和佛塔!吴越国的历任国王都非常推崇佛教,那么修建寺院和佛塔自然成了吴越国的一项重点国家工程。

显德元年,钱俶开始了第一次佛教修建工程,为他的受戒师傅高僧道潜修建杭州慧日永明院。道潜是河中人氏,出家后曾参谒佛教法眼宗创造人文益大师,学六相教义和戒律,结庐于衢州古寺。后来他被钱俶接入西府,成为钱俶的受戒师傅。

杭州慧日永明院建成后,成为道潜居住的禅院,钱俶赐号道潜为慈化定慧禅师。慧日永明院经历了一千多年,后来改名为净慈寺,是现在杭州西湖边的四大古刹之一。

显德五年七月,吴越结束了对南唐的战争。钱俶任命母舅郑国公吴延福为工程总指挥,负责在杭州萧山县崇化寺修建宝塔。这座崇化寺塔历时一年完成,钱俶亲自提名为萧山感应塔。

显德六年,钱俶开始修建宝塔。他这次选择的地点不是都城杭州,而是吴越另一重镇,苏州。虎丘山位于苏州城的西郊,相传吴王夫差曾将其父阖闾葬于山上。葬后三日,便有白虎出现于山上,所以便命名为虎丘山。隋朝年间,隋文帝曾经在虎丘山上修建过一座木塔,后来被毁坏。

钱俶决定在原木塔的基础上重新修建一座宝塔,考虑到之前木塔的不利因素,他决定使用砖混结构来修建这座佛塔。虎丘山上的宝塔从显德六年开始修建,至建隆二年全部完工,历时三年,被称为虎丘塔。

虎丘塔是八角形的砖结构佛塔,共七层,高四十七点五米,全重六千多吨,是当时长江流域最为著名的砖塔建筑。后来,虎丘塔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乱和火灾,顶部木檐严重损坏。虎丘塔诞生六百多年后,由于地基的原因,塔身逐渐向西北倾斜,被称为东方的比萨斜塔。

钱俶无意之中的一项工程,却导致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他根本无法预料到,他修建的虎丘塔,居然存活了一千多年。

有了净慈寺、萧山感应塔和苏州虎丘塔的建造经验,钱俶决定加大对寺院宝塔的修建,杭州灵隐寺成为钱俶的下一个建造目标。灵隐寺之所以知名,是因为济公活佛的传说。

灵隐寺位于杭州城西北的武林山上,最早修建于东晋咸和三年,是杭州最早的名刹。到了唐朝末期,发生了唐武宗灭佛事件,灵隐寺不可避免地遭到了毁坏。寺毁僧散,几经修复,都难成规模,逐渐走向衰落。

建隆元年十二月,钱俶从奉化延请高僧延寿至灵隐寺任主持,全面负责灵隐寺的重新修缮工程。延寿是余杭人氏,他的人生经历相当有意思,他这个高僧是半路被逼出家的。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