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赵元佐焚烧府第
类别:
其他
作者:
飘云千里字数:3249更新时间:22/07/19 19:48:05
当时赵匡胤准备进攻南唐,已经作好部署,却没有发兵进攻的借口。于是先召李煜入朝,任命李穆为使者。李穆到南唐说明旨意,李煜以疾病为借口推辞,并且说道:“事奉大国以求生存,现在如果这样做,只有死路一条了。”李穆说道:“入朝与否,国主自己作主。但是宋朝军队精锐,物力雄厚,恐怕不易抵挡它的兵锋,应当再三考虑成熟,不要自贻后患。”出使回朝后,详细述说出使情况,赵匡胤认为他的宣谕切中要害。
太平兴国初年,李穆转任左补阙。他跟从赵光义征伐太原回来,被授中书舍人。后来,因为他与卢多逊亲近,又替秦王赵廷美草拟了朝辞笏记,被人弹劾,被贬为员外郎。太平兴国八年,与宋白等人同知贡举,他在崇政殿陪侍皇上亲自考试进士。赵光义怜悯他形容憔悴,当天就任他为中书舍人、史馆修撰、判馆事。
到六月,李穆转任开封府府尹。他判案精敏,奸滑之人无所逃脱。从此豪族收敛恶迹,权贵不敢以私干预政事。赵光义这才知道他的才干,于是提升他为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只是一月后,他母亲去世。他守丧未满三年,朝廷重新起用他。李穆三次上表请求守丧满制,诏令强行起复,李穆越是哀伤尽礼节。
李穆进入翰林院,任参知政事,到死的时候,不满一年。赵光义听说他的死讯,哭着对亲近的大臣说道:“李穆是国家的良臣,我正要倚用他。他却突然去世,这不是他个人的不幸,也是我的不幸。”追赠工部尚书。
不久,群臣请求封禅,赵光义没有答应。到了冬天,陈抟入京觐见,赵光义以厚礼相待。赵光义对宰相宋琪等人说道:“陈抟独善其身,不为势态利益所干扰,才是真正的方外之士。陈抟在华山居住已经四十多年,估计年龄将近一百岁了。他自称经历五代离乱之世,庆幸现在天下太平,所以来朝廷进觐我,他的看法很值得一听。”
于是派中使送陈抟到中书省,宋琪等人从从容容询问陈抟道:“先生得到的玄默修养方法,可以传授给别人吗?”陈抟答道:“我是一个山野隐士,对当下的世道没有什么用处,我也不知道神仙炼丹化成金银之事、吐纳养生之理,无此类方术可以传授。假使能让白日冲天,对当今世道又有什么好处?现在圣上龙颜秀异,有天人一样的外表,博古通今,深究治乱,真是有道德仁义圣明的君主。现在正是君臣上下同心同德,兴起改革以使天下太平的时候,勤行修炼的功劳也不及此。”
宋琪等人听完,齐声称好,把陈抟的话告诉了赵光义,赵光义对陈抟更加器重。赵光义于是下诏赐号他为希夷先生,并赐给一套紫衣,挽留他住在朝宫,命令官吏扩增修葺他所居住的云台观。赵光义多次与陈抟和唱诗赋,几个月后,才放他回山。
赵光义因为中宫虚位,因此没有册立皇后。他不得不从嫔妃中挑选一位,作为内助。李妃由于容德俱茂,入宫数年,
没有什么过错,因此被封为皇后。次年春季,赵光义召集宰相和近臣,在后苑赏花,并对群臣说道:“此刻春风吹拂,万物复苏,四方也没有什么大事,朕愿与臣民同乐。你们可以各自写诗一首,抒发情意!”群臣自然奉旨,搜索枯肠,写出了一些尧天舜日、帝德皇恩的字句,奉承赵光义。
赵光义看完,顿时心花怒开,满口称好。群臣都叩谢天恩,尽欢而散。到了夏天,赵光义又召来辅臣、三司使、翰林枢密直学士、尚书省四品、两省五品以上三馆学士,都到后苑赏花钓鱼,同时赏赐宴饮,免不得又令他们写诗。众人换汤不换药,仍然是歌功颂德。
再说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是李妃所生。赵元佐年幼的时候,聪明机警,相貌长得很像赵光义,因此赵光义非常喜欢他。十三岁的时候,他跟着赵光义在近郊打猎,突然一只兔子从赵光义的马车前跑过。赵光义急令赵元佐射杀,赵元佐一发而中。当时辽国使者也刚好在旁边,深感惊异。
赵元佐又跟随赵光义征战太原,回来之后,任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被封为卫王。后来他迁居东宫,加任检校太尉,进封楚王。赵光义害怕四弟秦王赵廷美继承皇位,便诬陷赵廷美与卢多逊密谋造反,将赵廷美废为庶人,迁居涪陵。赵元佐知道四叔实际是受到了父皇的迫害,于是向赵光义申辩,自然没有结果。
赵廷美死后,赵元佐因病发狂,因为小错就用尖刀杀伤侍者。经过医治,病情略有好转。赵光义很高兴,为此大赦天下。重阳日宫内宴会,赵元佐病刚好,因此不在赴宴之列。诸王宴会后回来,晚上经过赵元佐的宅第。
赵元佐得知后,对左右说道:“他们都能侍候皇上宴会,只有我未到,这分明是抛弃了我!”左右连忙劝解,并奉上美酒,供他解闷。赵元佐取来就喝,很快喝得酩酊大醉。他还是不肯罢休,直喝到夜静人阑,方才停杯,回到寝室。左右侍从以为他要去睡觉,谁料他竟然放起火来。霎时间,烟雾迷漫,火光冲天。内外的侍从,慌忙跑进去扑救,已是不及。他们只得把赵元佐,以及他的所有眷属,救出门外。
赵光义听说之后,自然惊疑不已。不久,有人报称是赵元佐自己放火焚烧。赵光义勃然大怒,当即令御史捕捉赵元佐,送到中书省审问,废为平民,安置在均州。宰相宋琪率领百官三次上表,请求留赵元佐在京师。赵元佐走到黄山的时候,赵光义这才召他回来,废居南宫,派使者守护。
秦、陇两州的北面,有银、夏、绥、宥、静等五州,被拓跋氏占据。唐初,拓跋赤辞被唐朝大将李靖打败,被迫归顺唐朝,被赐姓李。到了唐末,黄巢造反,唐僖宗逃入蜀中。当时,拓跋赤辞的后人拓跋思恭担任夏州偏将。他趁机纠集族人,占据了宥州,自称刺史。
黄巢进入长安,拓跋思恭与鄜州李孝昌共同发誓讨贼,唐僖宗封他为左武卫将军,权知夏绥银节
度事。他率军抵达王桥,却被黄巢击败。之后他与郑畋等四位节度使会盟,屯兵渭桥,被唐朝皇帝任命为京城西面都统、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久,又进封他为四面都统,权知京兆尹。
黄巢被平定后,拓跋思恭兼任太子太傅,受封夏国公,赐姓李,拜为夏州节度使。襄王李煴发动叛乱,唐僖宗命李思恭出兵。还没等到发兵,李思恭就死了,他的弟弟李思谏接任定难节度使。五代的时候,拓跋家族依然占据这些地方。
赵匡胤篡位,李思谏的后人李彝兴遣使入贡,赵匡胤封李彝兴为太尉。赵光义征讨北汉,李彝兴都孙子李继筠派遣部将李光远、光宪,攻打太原,遥作声援。不久,李继筠去世,他弟弟李继捧袭位。李继捧进京觐见赵光义,献上银、夏、绥、宥四州之地,而且自称亲族不和睦,愿意留居京城。
赵光义于是派遣使者到夏州,去迎接李继捧的亲属,又任命他为彰德节度使。赵光义另派都巡检曹光实去镇守四州。但是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当时担任定难军都知蕃落使,留居银州。他却不愿意进京,听说宋使来了,就诈称他的乳母病故,要安葬在郊外。李继迁趁机和同党数十人,奔入地斤泽。
此地距夏州有三百里,李继迁便召集部落族人,势力逐渐增大。曹光实恐怕他们变成边患,于是率军袭击他们,斩杀五百多人,焚烧四百多营帐。李继迁仓猝逃走,他的母亲与妻子都来不及逃跑,全部被曹光实拿住,押回夏州。
李继迁辗转各地,连娶豪族之女,不久又变得非常强大。他随即召集众人,慨然说道:“我们李家世代据有西土,如今竟然被让给了别人,实在可恨。你们如果没有忘记李家,大家就一起努力,共图兴复!”众人齐声应承。
李继迁又说道:“用力不如用谋,我想用诈降计,诱杀曹光实。一则可报前仇,二则可恢复先业,你们以为何如?”众人又应声道:“全凭你调度。”李继迁大喜,于是率众向夏州进发。他先派人送书信给曹光实,大意是“自己已经是穷途末路,请大人网开一面,答应让我们归降。此后一切,全听从大人的命令”。
曹光实信以为真,立即与来人相约,在葭芦川相见,收降这些人。曹光实到了约定的日期,只带领了一百个骑兵,来到葭芦川。远远看见李继迁已经率零数十人,等候在那里。彼此相见,李继迁在曹光实马前跪拜,非常恭敬有礼,同时请曹光实去安抚其余众人。
曹光实此时得意洋洋,全然没有防备,竟然昂头而去。到了李继迁营帐前面,突然出来数千人。李继迁举手挥鞭,大声喊道:“仇人已到,大家还不动手,更待何时?”话音刚落,但听众人一声喊,都拿着大刀阔斧,向曹光实杀来。曹光实手下,只有一百人,自然挡架不住。眼见得这些人同时毕命,一个不留,李继迁乘势占据了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