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梁太后囚禁夏主
类别:
其他
作者:
飘云千里字数:3228更新时间:22/07/19 19:48:43
王珪却非常担心赵顼会起用司马光,那样的话,旧派中人将得到重用,于是他找来蔡确等人,一起商议。退朝之后,王珪依然怏怏不乐、忧心忡忡。
蔡确见状,便想到了一个办法,对王珪说道:“你怕司马光被皇上招用,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王珪答道:“如果司马光来了京城,必将弹劾我辈,恐怕相位不保。”蔡确便说道:“皇上早就想收复灵武,你如果能担当起这个责任,相位就能保全,还怕一个司马光吗?”
王珪听了,顿时转忧为喜,一再称谢。他于是举荐俞充知庆州,指使他上平夏策。赵顼果然像蔡确所言,加上西夏刚好发生内乱,对此非常关心。赵顼因此没心思召见司马光,任命冯京为枢密使,薛向、孙固、吕公著为枢密副使。下诏畜马,准备西征。薛向刚开始也赞成畜马之议,后来觉得扰民,有些不便,因此颇为后悔。御史舒亶弹劾他反复无常,有失大臣体统,因此被贬去知颍州。
冯京也因此请求辞职,赵顼下诏允准,又命孙固知枢密院事,吕公著、韩缜为同知院事。不久,赵顼又接到俞充的上奏:“夏将李清本来是秦人,曾经劝说夏主李秉常,要他带着河西之地归附。李秉常的母亲梁氏得知,幽禁李秉常,杀了李清。我朝应当兴师问罪,不能延误,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原来西夏的李谅祚死后,其子李秉常继位,当时只有七岁,自然无法理政,所以由皇太后梁氏摄政,梁太后的弟弟梁乙埋擢为国相。梁太后把朝政大权全部委之于梁乙埋,梁乙埋又安排他的子弟和亲信担任要职。他与其亲信、掌握兵权的都罗马尾、梁太后的侍卫罔萌讹等三人,组成母党集团,牢牢控制了统治权。
天赐礼盛国庆元年八月,梁太后亲自点集30万兵马,倾巢出动,带着百日的干粮,攻沿边宋朝的五路,大举进攻宋朝大顺城。后军屯榆林,距宋庆州四十余里,夏军游骑直逼庆州城下,造成陕右大震的局面。后来因为吐蕃首领董毡,乘虚率兵攻入西夏西境,这才迫使梁乙埋匆忙撤军。次年,宋夏争夺罗兀城之战,西夏虽然取胜,也是依靠乞求辽国出兵助战才取得。西夏甚感财政拮据,兵力疲困,这才与宋朝议和。
到了大安二年,李秉常已经十六岁,开始亲理朝政,但实权仍操在太后与梁乙埋手中。李秉常是一个十分喜好儒家文化的君主。在与宋朝作战中,西夏俘虏了不少汉人文士。李秉常向他们请教和学习宋朝礼仪制度,准备复行汉礼,废除蕃仪。不久,李秉常下令付诸实施。他的这一举动受到梁太后和梁乙埋及母党势力的劝阻和竭力反对,李秉常不予理会。
大安七年,在李清的劝说下,李秉常打算用结好的办法,借助宋朝势力对付梁氏母党势力。李清正准备出使宋朝的时候,被梁太后得知。她召集幸臣罔萌讹等密谋,诱来李清饮酒,捕而杀之,又立即将李秉
常囚禁在距兴庆府宫五里之地的木砦。同时她命梁乙埋与罔萌讹等聚集兵马,控制河梁要道,断绝都城与外界的联系。
李秉常被囚禁的消息传出,一时朝廷上下震惊。李秉常的皇族亲党、左右亲信和各地部族首领纷纷拥兵固守所属城池堡寨,与梁氏母党势力对抗。梁乙埋多次派亲信持银牌招谕,晓以利害,但也无人听命,西夏顿时处于混乱之中。[3]
西夏保泰监军司统军吐蕃族禹藏花麻,一向对诸梁的专权不满。他听到李秉常被囚禁的消息后,就以夏国主失位,国内变乱为由,向宋朝熙州发文,照会宋朝,说是西夏皇帝与太后母子不和,太后杀掉了皇帝、重臣,导致举国汹汹,如果此时发兵来讨,西夏一定会全国响应。赵顼据此诏熙州知州苗授,派人认真核实后上报朝廷。
宋朝保安军以经略司命令,移文宥州向夏通牒称:“西夏世代作为藩属,朝廷也常赏赐岁币。近来几年来,遵从朝廷旨意,谨慎地履行藩属职责,对朝廷恩义已尽。如今听说国主被太后与大臣挟持,不能专擅国政,也不能知晓他的存亡。今朝廷将派遣赏给国主生日以及仲冬礼物的使臣进入西夏,尚不知道到时和人来迎接,以及西夏现在是什么人统领。请速来回报。”梁太后见牒,因为无法解释,干脆不予答复。
赵顼即命熙河经制李宪等准备伐夏,并召亶延副总管种谔询问。种谔来到,大声道:“夏国无人,一个弹丸之地,由臣等去平定就是。”赵顼大喜,于是决计西征,召集辅臣,会议出师。
孙固劝谏道:“发兵容易,收兵很难,还请陛下三思而行!”赵顼说道:“西夏现在有机可乘,如果不去夺取,将被辽人所占据,这个机会断不可失。”孙固答道:“如果一定要用兵,应该声明其罪讨讨。如果侥幸获胜,也应分裂夏地,令那些酋长自守。”赵顼笑道:“这是汉郦生的迂腐之言,你为什么也说出这样的话?”
孙固又说道:“陛下认为臣为迂腐,臣想我们未必能获胜。请问今日出兵,何人可以当统帅?”赵顼说道:“朕已托付给李宪了。”李宪字子范,开封祥符人。李宪在赵祯皇祐年间净身入宫,当了宦官。不久,迁升为入内西头供奉官。
赵顼即位后,李宪先后担任了永兴军、太原府路走马承受等职。当时辽国、西夏不断与宋朝发生纠纷、战事,李宪上疏议论边事,颇合赵顼旨意,因此备受宠信。
熙宁三年,韩绛经略陕西,李宪在他幕下担任走马承受。韩绛的爱将种谔想谋取被西夏占领的横山寨,李宪极言不可。但是种谔不作理会,率兵袭败西夏军,带兵三万人修筑罗兀城,又派都监赵璞、燕达修筑抚宁故城呰。李宪认为此时分兵,有失掎角之势,一旦形势有变,各路将难以自保。时隔未久,夏人果然攻取顺宁呰,之后围攻抚宁。
当时种谔正在绥德军,闻得此信
,茫然失措,以至于垂泪而不能下笔。这一战,夏人大获全胜,宋军新筑诸呰全都重归夏人之手。朝廷得知,贬种谔为汝州团练副使、潭州安置,韩绛因此谪知邓州。李宪此次参与军务,言之切当,遂得赵顼倚重,又被派往河东路,在经略使赵禼幕下担任走马承受。赵禼对李宪的军事才干也十分看重,两人对边事的论见往往不谋而合,因此,加强了宋朝针对辽国的军事防御力量。
不久,李宪离开边镇回到京师,被提升为后苑勾当。这只是一个掌管苑囿、池沼、台殿、种艺等杂事的角色,但是皇帝游幸,却必须陪侍左右,因此有更多面见皇帝的机会,在内侍省举足轻重。正是借助这个机会,李宪赢得了赵顼的充分信任。
后来,王韶上《平戎策》。赵顼认为王韶之议有理,决定在对夏采取主动攻取的方略。赵顼于是任命王韶为洮河安抚司长官,经营洮渭,准备对夏用兵。熙宁六年初,王韶上奏请求兴兵收复河湟。赵顼准奏,并委派李宪前往巡视督师,与王韶协力进兵。没过多久,宋军便攻占河州,拓地一千多里,招抚人口三十多万,连河州羌酋瞎征的妻子也被俘虏。宋朝在此设置熙河路,任王韶为经略安抚使,李宪因战功加封东染院使、御药院干当官。
西夏对此役失利耿耿于怀,很快开始报复,然而在牛精谷、珂诺城两次战役中,宋军再战再捷。赵顼十分赞赏李宪的军事才能,留他在熙河路安抚司干当公事,与王韶相为表里。就在此年二月,表面上平息的河湟之地战事再起。赵顼以为河湟已定,于是调李宪前往鄜延路督师。但被赶出河州的瞎征联合董毡、鬼章羌兵卷土重来,攻占河州踏白城。
新任河州知州景思立闻讯,连忙集结兵马杀到踏白城。但因出师匆忙,加之敌我众寡悬殊,战斗刚一开始,景思立所部处于重重包围之中。西夏复仇心切,宋军官兵死伤极为惨重,景思立也战死在乱军中。攻破踏白城的瞎征等人,立即把河州城团团围住。瞎征不急于攻城,只在城外喧嚣,声言要杀尽宋军官兵。
十万火急的战报接连送进京城,王安石等人主张保存实力,放弃河湟地。赵顼也拿不定主意:不放弃河湟,可能导致更为惨重的失利;可是好不容易夺回土地,就这样放弃,未免有失大宋皇威。赵顼想了很久,还是降旨准许了王韶的请缨。
此时李宪正赶往鄜延路按视军情,行至兴平,听到河州兵变的消息,立即停下,静候朝廷旨意。不久,他就等来了赵顼旨意:令李宪赶赴熙河路,与王韶汇合,共同应对河州之变。王韶深知瞎征久围河州而不取,是伏兵于河州城外,准备消灭援军。
一旦失去外援,再攻河州就如探囊取物。况且瞎征已与羌人结成掎角之势,互为照应。一旦援兵到来,便可合力图歼。因此王韶决定先破瞎征合围,再反过来攻其外援,河州之围可以不战而解。李宪则主张以赏赐激励将士,突杀瞎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