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赵桓一心求和议
类别:
其他
作者:
飘云千里字数:3235更新时间:22/07/19 19:49:06
种师道听说弟弟战死,悲伤过度,以致得病,于是称病乞求回家。耿南仲接到败报,惊惧万分,建议不如放弃三镇。李纲极力反对,赵桓于是任命李纲为宣抚使,去代替钟师道。李纲奉命出发,查出是姚古没有按期到达,是被统制焦安节所耽误。
于是李纲把焦安节召来,历数其罪正法,并上奏请谪贬姚古,抚恤种师中。赵桓于是赠种师中为少师,谪戍姚古到广州,另授解潜为置制副使,代替姚古之职。李纲留河阳十余日,操练士卒,修修缮器械,进到怀州,大造战车,誓师御敌。李纲派遣解潜屯威胜军,幕官王以宁与都统制折可求、张思正等屯汾州,范琼屯南北关,约好三道并进,共援太原。
可是耿南仲、唐恪等,暗中嫉妒李纲,又倡谈和议,令解潜等人,仍然受朝廷指挥,不必遵守李纲的约束。徐处仁、许翰等主张速战,促诸将速援太原。刘鞈恃勇率先进兵,金人尽力和他交战。刘鞈不能抵挡,大败而回。解潜继进,攻到南关,也被金人击败。张思正等领兵十七万,与张孝纯的儿子张灏,连夜到了文水,袭击金娄室营,得了一场小胜仗。次日再战,竟然大败而溃,丧兵数万人。折可求一军也被击溃,退到了子夏山,所有威胜、隆德、汾、晋、泽、绛等地的百姓,闻风而逃,渡河南下,州县都空了。
宋军屡屡失利后,赵桓又换掉了李纲,由种师道接任。种师道在河阳遇到金国使者王汭,察言观色判断金兵一定会大举南下,立即上疏请求皇帝临幸长安躲避敌锋。大臣弹劾种师道惧怕金兵,赵桓召回了种师道。
因为战事屡败,赵桓又用起主和派。太原最终沦陷,两路金兵大举南下。赵桓决心议和,主和派命令地方宋军不许勤王,专心专意罢战讲和,李纲又被贬出京城。种师道悲愤交加,到京之后,已经病得无法入见,于十月份去世,终年七十六岁。赵桓亲临祭奠,为之恸哭,追赠开府仪同三司。
再说肃王赵枢去金国当人质,宋廷也留住了金使萧仲恭,及副使赵伦。萧、赵都是辽辽国的旧臣,投降金国儿得官。赵伦恐怕被扣留不会遣回,于是给对馆伴邢倞道:“我等是不得已降金,心中非常痛恨金人。假如有机会可图金人,我们也想能够恢复故土。如果贵国肯助我们一臂之力,我们回去,必定联络耶律余睹,除掉干离不、粘没喝两人。那时贵国就可以高枕无忧,我们也可兴灭继绝了。”
邢倞信为真情,忙去报知吴敏等人。吴敏等也信以为真,于是将蜡书付给赵伦,令他和萧仲恭一起回到金国,转告耶律余睹,令他为内应。这两人回去,见到干离不,就把蜡书献出。干离不转告了金主,金主大怒,于是令粘没喝为左副元帅,干离不为右副元帅,分路南侵。
粘没喝于是急攻太原。城中早就没有了粮食,军民死伤已经十之七八,哪里还能固守得住。知府张孝纯不能坚持,城池因此被攻陷
,张孝纯被俘虏。粘没喝认为他是忠臣,劝他投降金国,仍然当了城守副都总管。通判方笈、转运使韩揆等三十人,一起被金兵害死。
金兵于是分兵攻破汾州,知州张克戬满门徇死。朝廷的众多大臣辅,接连得到警报,又惹起了一番议论。你要战,我要和,徐处仁、许翰是主战派,耿南仲、唐恪是主和派。就是吴敏,也附和耿、唐,反对徐处仁等人。徐处仁因为吴敏向来主战,此次忽然又主和,反复无常,实在可恨,于是与他在朝堂大吵大闹。
徐处仁字择之,是应天府谷熟县人。进士甲科及第,曾任永州东安县令。蛮人反叛,徐处仁进入峒寨,施以恩惠,晓以信义,蛮人感动哭 泣,发誓不再反叛。他因为被推荐,赵佶召见他,问京东收成的情况,徐处仁用旱蝗来回答。赵佶又问他道:“城镇有盗贼吗?”他回答道:“有。”
赵佶认为徐处仁没有欺骗他,于是任命他为宗正寺丞、太常博士,并代理开封府事。他裁断判决如流,狱中囚犯常空。后来,他母亲去世服丧。守孝期满,他以资政殿学士为青州知州,改为永兴军知军。童贯出使陕西,想要平抑物价,徐处仁认为不应当,说道:“此令一传,商人就不做生意。积藏货物的人不拿出货物来,名义上是平价,实际上是涨价。”
转运使迎合童贯的意见,弹劾他阻 止德政,提倡异论,凌辱使臣。赵佶于是就下诏令徐 处仁回朝廷。过了很久,他才以显谟阁直学士为颍昌知府。有得罪宫中人的百姓,虽然遇赦也不赦免,徐处仁却替他们禀奏皇上。童贯趁机排挤他,徐处仁被削夺职位,掌管鸿庆宫。
赵佶询问天下之事,徐处仁回答道:“天下大势在兵和民,现在除了水灾旱灾之外,赋役繁重,公家私家凋敝,兵民都很贫困,不趁现在谋划,以后将有图谋不完的事。”赵佶说道:“如果不是你,我听不到这些话。”第二天,赵佶任他为侍读。
讲读完,接着昨天的话题,徐处仁道:“从前周让冢宰掌握国家财政,在年末时,应当总合朝廷一年财用的数目,量入为出,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停止横征暴敛,百姓富足,军需储备必定丰厚。”赵佶称好,下诏设裕民局讨论振兵富民的方法。
赵桓即位,金兵进犯京城,徐处仁储存粮食作准备,聚集精兵上万人为朝廷效劳;他还上奏乞求皇上下诏亲征,以伸张国威。奏书到时,朝廷恰好下亲征诏书,任命李纲为行营使。他立即把奏书转给李纲,讲述防御策略。
金人请求讲和后回去,徐处仁上奏说应当在浚、滑埋伏军队,在敌人渡到河中间时袭击他们。赵桓下诏徐处仁任中书侍郎。入朝见皇帝,赵桓问他割让三镇的事情,徐处仁说道:“国家不强要受侵犯,况且定武是陛下的原王府,不应放弃。”吴敏推荐徐处仁可任宰相,赵桓于是授他为太宰兼门下侍郎。
耿南仲是开封
府人。明《易经》,有贤名。元丰五年与余深同年中进士。在国子监主簿任上,被翰林学士蒋之奇推荐为可做台阁清要官员的人材。政和元年三月,为侍讲司门员外郎。二年,以礼部员外郎为太子右庶子,改为定王赵桓、嘉王赵楷的侍读。宣和元年,赵桓奏称耿南仲已讲完《孟子》,请求让耿南仲讲《诗经》,获准。耿南仲在东宫十年,为赵桓做了十五年的劝讲官。后来,他父母也得到下敕追赠。
赵桓厌恶太傅王黼,王黼秘密谋划让得宠的皇子当时改封郓王的赵楷夺嫡。赵桓儿子赵谌被任为节度使、封崇国公,王黼认为赵谌仅可当观察使,对赵桓说“皇孙不同于皇子”,召耿南仲到府第,指使他代东宫起草代赵谌辞官的奏章,使得赵谌没有被任官,意图以此动摇赵桓的地位。
宣和七年十二月,赵佶要内禅给赵桓,赵桓坚决推辞,这时赵桓得了病,出卧福宁殿,宰相百官排队等候,到了黄昏,也不敢退走。宰相李邦彦说道:“皇太子素亲耿南仲,可召之入。”耿南仲与门下侍郎吴敏到殿中侍疾,视赵桓就医用药至夜半,赵桓稍醒。次日一早,赵桓即位,拜耿南仲资政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事。靖康元年正月,免去签书之职。因耿南仲是东宫旧臣,礼敬尊重他,赐宅一区。
金朝入侵,尚书右丞李纲、燕山府路提举常平沈琯同赴东府去见枢密耿南仲、李棁等商议抗敌。前知严州李邈上御敌之策,赵光义以为然,但因耿南仲主和,就没有了结果。二月,赵桓罢了主战派李纲尚书右丞、亲征行营使之职,太学生陈东率诸生数百人伏于宣德门下上书请求任用李纲、河北河东宣抚使种师道,在上书中称“吴敏、耿南仲必与李纲共事”。
赵佶派吴敏、耿南仲 初,慰谕他们称已宣旨召李纲。众生要耿南仲帮忙进言,担心耿南仲使诈,于是簇拥其马,耿南仲直接入朝。太学生杨诲也上书请求主战,说“以吴敏之炼达、耿南仲之老成,将欲建功,何有不济!”耿南仲指称陈东等为李纲所指使,建议逮捕涉事数人下御史府,钦宗不从。
三月,赵桓升耿南仲为尚书左丞。先前出逃的太上皇赵佶将要回京,宰相们在延和殿奏事时,耿南仲商议屏去李复左右。李纲说耿南仲不以尧、舜之道辅佐,是暗而多疑。赵桓只是笑,耿南仲愤怒。退朝后,赵桓召对耿南仲、李纲等于睿思殿,赐茶完毕,耿南仲突然起身说道:“臣刚才在百官队伍中看到了左司谏陈公辅,他是李纲结连士民伏阙上书之人,岂可为谏官?请求下御史狱对质。”
赵桓感到愕然,李纲说道:“臣与南仲所论是国事,南仲却说这话!愿因陈公辅事被下吏问讯。”赵桓不认可耿南仲所奏,但耿南仲仍坚持。李纲因而请辞,赵桓不答应。四月,赵佶回京,在耿南仲建议下,赵佶左右内侍十人被贬黜。同月,赵桓以时任中大夫尚书左丞的耿南仲,为门下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