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杨桂枝计被立皇后
类别:
其他
作者:
飘云千里字数:3204更新时间:22/07/19 19:49:40
韩皇后一死,赵扩就想另立一个皇后。当时宫中的杨贵妃和曹美人,都得到赵扩的宠幸,都有册立的希望。杨贵妃性格机警,熟读书史,知道古今之事,曹美人性格柔顺,与杨贵妃不同。平时韩家的四夫人,经常出入宫里,曾经和杨、曹二妃,并坐并行,不分尊卑上下。杨贵妃心中颇有芥蒂,不免形之于颜色。曹美人却能和颜对待,从不争论。 韩四夫于是转告了韩侂胄,韩侂胄因此劝赵扩册封曹美人为皇后。杨贵妃本来机灵,早有察觉。她连忙向曹美人表面示好,似乎两人情如姊妹。一日两人说及心事,她就说道:“此后的中宫,不外乎是你我二人。我们应该各设酒席请求宠幸,查看皇上的心意,以决此举。”曹美人当然应允。只是设席时要分迟早,杨贵妃却让曹美人先来,自己甘愿落后。 曹美人不知是计,反而心中窃喜,只是表面子上不得不推辞了一番。偏篇杨贵妃决心已定,曹美人心中大喜,按约而去。到了这日,曹美人先邀请赵扩饮酒。等到日落,才见车驾到来。曹美人接桌,请赵扩上坐,自己检点酒肴,在一侧相陪。酒过二巡,忽然有宫女来报道:“贵妃娘娘来了。”曹美人只好起座,延请她进屋,邀请她同席。 杨贵妃于是对赵扩说道:“陛下应该一视同仁,此处既然已经赏光,应该转到贱妾那里。”赵扩听了,便想起身,急得曹美人连忙阻拦,再求赵扩多饮几杯。杨贵妃又说道:“曹姐姐何必着急,陛下到我那里一转,仍然可以回到姐姐这里。”赵扩也连声称是,便和杨贵妃出去了。到了杨贵妃宫内,杨贵妃施展手段,笼络住了赵扩。 等到喝得半醉,杨贵妃乘机乞求,赵扩也没有细想,便令杨贵妃取过纸笔,写了几字,就是贵妃杨氏可立为皇后一句话。杨贵妃大喜,却还要赵扩再写一张,仍然照前面的话写好。杨贵妃这才屈膝谢恩,一面细嘱近侍,把御笔分发出去,一面撤去残肴,卸了晚妆,替赵扩解去龙衣,拥入帐中。 次日一早,百官上朝,但见一位皇亲国戚,匆匆上殿,从袖中取出御笔,宣布杨氏为皇后。这位上殿宣布诏书的皇亲国戚,叫作杨次山。杨贵妃曾经认他为兄,其实并不是至亲骨肉,但是因为他的籍贯和杨贵妃相同,所以彼此冒认。杨贵妃出身微贱,名叫杨桂枝。她出生于严州府遂安县辽源十五里坑的一户人家。 因外貌惊人而很小就被选送入宫,在吴太皇太后宫里侍奉。杨桂枝漂亮、聪明、舞唱功非凡、且善通经史、能工于诗、善书画,再加上“举动无不当后意”,深得吴太后宠爱,所以吴太后就把她一直留在身边。 后来,杨桂枝被比她小六岁的皇太子赵扩看上,吴太皇太后便把她赐给了皇太子。 赵扩当上皇帝后,于庆元二年封杨桂枝为平乐郡夫人,累进婕妤、婉仪、贵妃。贵妃在众多的妃嫔之中 已属凤毛麟角,地位仅次于皇后。 事属凑巧,杨桂枝升为贵妃后,皇后不幸病亡。谁来替补这个瞩目的角色。按理贵妃晋升为皇后属顺理成章,但问题是曹美人也很受皇帝宠爱,但是权臣韩侘胄对宁宗皇帝赵扩进言,说女人才学高、知古今、性机警不是好事,建议立性格柔顺的曹美人为后。 这次杨桂枝与曹美人暗争皇后之位,仗着心灵手敏,如愿以偿。她又怕韩侂胄反对,也许会封诏驳回,所以请赵扩写了两份诏书,一张照常颁发,一张特意交给杨次山,嘱令他先在朝堂公布,以免发生变化。等韩侂胄得知,已经没法改变,只好仰承上意,听任百官准备册后隆仪,按期举行册封礼。 杨皇后来自严州府淳安县民间,因此深知民间疾苦,体恤百姓。在被正式册封为皇后的第二年,即开禧元年十二月,杨桂枝备奏浙江百姓苦于重赋,由于缴不出“生子钱”,凡有育男者,均湮没不举。赵扩应杨皇后的请求,御批“尽免两浙生子钱”。几年之内,两浙户籍人口就有大幅增长。 册封礼成,群臣大多加薪,韩侂胄进位太师。只有谢深甫力求罢政,赵扩准奏。赵扩又进升陈自强为右丞相,许及之为知枢密院事。陈自强本性非常贪鄙,四方的上书,必须有馈遗,方才会看,否则一概置之不理。还纵容子弟亲戚,收受贿赂,凡是仕途要晋升,必定先讲好价钱,然后给官。 都城遭遇火灾时,陈自强所储藏的金帛,都被烧成灰烬。韩侂胄首先赠给万缗,辅臣以下,闻风致馈赠 。不到几个月,他得了六十万缗,比以前所损失的,还多了一倍。陈自强欢喜得很,曾经对人说道:“我只有一死,以报师王。”有时他与僚属谈话,必称韩侂胄为恩主恩父,父生师教,所以父亲与师父得意相连,从未有称徒弟为父的人。苏师旦为叔,堂吏史达祖为兄。 赵扩即位后,先是祖父孝宗大丧,继而太皇太后吴氏去世,所以他没有去湖山游玩。太上皇光宗与太上皇后李凤娘的丧期过后,赵扩已经好几年没有赏玩西湖的云树堤沙和画桥烟柳了,因此他颇有泛舟出游的念头。有个名叫张巨济的小臣听说此事后便上书道:“慈懿太后的欑陵近在湖滨,陛下出游,不免要鼓乐,岂不是要惊动先人在天之灵?”赵扩认为他说得有道理,这不仅事涉孝道,还关系到人君的俭德,特迁上书者一秩,还下令把画鹢御舟都沉到湖底,以表示自己从此以后不再游湖的决心。 赵扩处理政务能力极差,即使是临朝听政,臣下们也难得听到他对政事的看法。卫泾曾说道:“陛下每次面见群臣,就算群臣所上奏的是连篇累牍,时间又长,陛下都和颜悦色,耐心听取,没有一点厌倦的样子,这是皇帝的谦虚。但是他没有询问,多是默默地接受而已。” 赵扩耐性很好,但这并不能帮助他解决实际问题。他 既没带脑子也没带嘴,只空带了一双耳朵去上朝。大臣们的论奏,他听完了就完了,既不表态,也不决断,进奏者口干舌燥,最后却仍然不得要领。 批阅奏章,临朝听政,这些都是皇帝表达自己意旨的正常途径,而赵扩也许是不愿意受到约束,所以选择了一条非正常的理政途径御笔。御笔由皇帝在内宫批示,不需要经过三省等机构,直接下达执行。传达御宋代杂剧图笔必经宦官和近幸之手,如果皇帝是精明强干之君,还不致酿成大患。 赵扩却是一个理政能力不强的皇帝,滥用御笔只能为权臣专政制造可乘之机。他们通过勾结宦官和后宫,或对御笔的批示施加影响,或在御笔的传达过程中上下其手,让御笔成为自己利用的工具,甚至假造御笔,代行皇帝之权。一次内廷宴会,一名伶人扮演买伞的顾客,他挑剔卖伞者,说雨伞只油了外面:“如今正如客人卖伞,不油里面。”巧妙地以谐音暗指政事不由内做主,而观剧的赵扩却懵然不晓何意。面对这样的皇上,权臣们自是有恃无恐,更加肆意妄为了。 赵扩不仅头脑简单,而且身体也不好。他的宫中有两位小太监,经常背着两扇小屏风作他的前导。随便到什么地方,总把屏风面对自己。屏风上写着戒条:“少饮酒,怕吐;少食生冷,怕痛。”他把两事写在两扇屏风上,屏风用白纸作底,边上还糊着青纸。一次到后苑游玩,有人劝赵扩喝酒与吃生冷食物,他就指屏风上戒条给对方看,大臣们也就不敢再说了。每次进酒,他都不超过三杯。 韩侂胄专揽权柄,陈自强与他表里为奸,朝政更加大乱。韩侂胄恃宠生骄,静久思动,便想整军经武,觊立大功,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他是恢想恢复中原,于是提出北伐的创议。 金国自从金世宗死后,继位的完颜璟沉湎酒色,不理朝政。他内宠幸妃李师儿,外宠佞臣胥持国。李师儿因为父亲李湘获罪,被没入宫庭。接着她因为聪慧而得到宠幸,势冠后宫。胥持国曾经参加童子科,以通经入选,是太子祗应司令。完颜璟在东宫的时候,就得到信任。等完颜璟即位,于是召他为参政。 胥持国与李师儿暗通关节,相互为援,金人因此说道:“经童作相,监婢为妃。”自此国事大乱,兵刑废弛。北方鞑靼等部,经常来搅扰边境,金国因此连岁兴兵,士卒疲敝不堪,府库空虚。他们好不容易击退了外寇,接着内讧又起,盗贼到处都是,因此百姓苦不堪言,几乎没有安宁之日。 韩侂胄听到了金国的消息,以为有机可乘,乐得出些风头,扩张自己的权力。苏师旦也极力怂恿,于是聚财募卒,出封桩库金万两,待赏功臣。还购买战马,建造战舰,增加襄阳的骑兵,加设澉浦水军。安丰的守臣厉仲方,上奏说淮北的守臣,都愿意归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