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吕布追到西长城

类别:其他 作者:郑端木字数:3482更新时间:22/07/20 13:38:01
第823章吕布追到西长城

……………………………………

现在这个楚州,大概只有原本乌孙的一半的一半那么大,毕竟连北山里边也都不归它管了。但是马超这个楚州牧,在好兄弟孙策以及他二叔赵元帅的支持下,实力又迅速增强,铠甲刀枪这些武备一点都不缺。

这咋办?

往楚州的周围瞅一瞅,除了大汉,就只有康居。这让堂堂的楚州牧马孟起就这么窝着,回头逢年过节,再等着康居送几只羊?

马家缺你们哪几只羊么?

于是乎,马超出兵再战康居,孙策也出兵配合,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成全了兄弟义气。与此同时,赵云也带着郝昭、岳饼、赵勉由夷播海北面而出,再次向“南鲜卑”的轲比能、步度根等部发起了攻击。

大汉的“西线大军”对战“反大汉联盟”,这一仗究竟会打到什么程度呢?

轲比能听到汉军车弩发射的霹雳箭的爆炸声,撩腿就蹿了……从漠南打到漠北,从瀚海打到龙城,如今这帮人都被撵出去上万里了,还搞什么“反大汉联盟”?

别听轲比能搁那儿瞎吹,粗话的,这帮人早蹿习惯了!

可是康居信了……

硬顶着马超、孙策打了几仗,结果突然发现,自己没朋友了。这一下康居可是炸了窝了,有人向马超投降,有人跟着轲比能他们顺着“西海”北边,一起往西蹿,还有人居然跑去了“西海”的南边,妫水下游的花剌子模那里去了。

以前的人可能认知有限,能力也有限,所以单单是“西海”就有好几个,比如宁州那边有一个,回州那边还有一个,现在这个所谓的“西海”已经被刘汉少改成了“咸海”,并且还又向西,标出了里海、黑海、爱琴海以及地中海之类的名字。这也就是说,从“西长城山脉”通过“西长城河”,而后与里海连接起来,可以形成一道天然的很好的防线。

…………

回到眼前这个时刻,康居溃败,鲜卑西蹿,可以说正是这些“溜达一族”最仓皇之时,如果我们不趁机一战而竟全功,咸海、里海以北这些地方,平坦而又广阔,防御起来必定十分困难。待到“溜达一族”缓过劲来,势必还会回来争夺草场,滋扰大汉。而伊州以西,距离朝廷京师太过边远,万一我们应对不及时,或者说,万一大汉出现疲弱,无力再与“溜达一族”争夺西部草场,后果将会非常严重。甚至可以说,今天所有在西线阵亡的将士,可能都会变成白白牺牲!

反之,如果我们将“溜达一族”赶到“西长城山脉”以西,凭借着“西长城山脉”与“西长城河”设防,不仅可以在山脉以东屯兵屯田,甚至可以在里海设置海军,对河道进行巡航,必然能够大大提升我们的防御能力。

而在咸海以南,直至里海,大部分都是荒漠,可以成为隔绝安息与贵霜的天然屏障,至于妫水岸边嘛,我们还有楚州牧马孟起。以他现在的年纪来看,或许还可以再打二十年,也就是说,至少还可以再为大汉戍边二十年。

二十年?

好像沮授这位新任的总参谋长很想为大汉争取二十年的时间啊。于是刘汉少便好奇地问,沮

授想要用这二十年来干什么。然而沮授却说,什么也不干。

“诸君请看,漠南与漠北之间,横亘着戈壁沙漠,这一条东北至西南的干旱地带甚至能够从柔州瀚海地区一直连接到新州的疏勒城,其长度足足有五六千里,宽度也有几百上千里。虽然这中间也有山川、河流和绿洲,但是总体来说,都不适宜屯驻过多人口,这就会使朝廷中心与漠北三州以及新、伊等地之间的联系变得相对薄弱。假如这些地方一直贫困疲弱,一来可能会引起动荡,二来也可能遭到外敌觊觎,所以朝廷便需要一直大量地补贴这些地方,所需靡费,不可估量。然而,如果这些地方过于强盛,因有大漠阻隔,交通不便,将来恐怕也有隐患。这原本是两难的选择,左右难得利好,所幸的是,陛下高瞻远瞩,早就开始修造青天大道,如今我们更是有了火车与铁路,一日千里也不在话下!”

说到这里,大家都已经明白了沮授的意图,其实这与戏志才对汉南半岛的担忧基本是一样的,只不过汉南是有山水阻隔,而漠北、新州则是大漠横亘。

接下来,沮授又讲了一个现在继续西征,对于我方非常有利的因素。因为有兵团屯田之策,又有新州、回州作为支援,所以朝廷并不用为“西线大军”的粮草,甚至是兵员担忧,所需要做的就是从凉州向伊州运送霹雳箭、掌心雷这样的消耗型武器,这笔花费对于大汉来说不算是太大的负担。

而且,最重要的是……

说到这里,沮授忽然神色凝重,深吸了一口气,复又说道:“我们的重骑旅还一直在追杀卑奴,总得有人去支援他们,接兄弟们回家!”

…………

当初重骑旅追着匹孤与苴罗侯所率的“北鲜卑”出了“将军岭”之后,迎面便遇到了一条大河。

徐晃等人研究了半天才说:“旅长啊,咱们好像追错路了,这都到了北二河了。”

在北邙军校上学的时候,刘汉少给大家讲课,说是“西长城山脉”与“东长城山脉”之间,一共有三条大河,河水都是向北流淌,最后流进北大洋的。所以这三条大河从西到东,依次便是“北大河、北二河、北三河”,与之对应的则是“汉南二岛”上的“南大河、南二河”与“南三河”,因为它们是流入南大洋的。

至于刘汉少所说的“东长城山脉”应该在哪呢?

学渣对于那地儿记得也不是太清楚,好像叫什么“上扬斯克”,由此再往东,还有那些什么“鸡”什么“马”的,便是“东二环山脉”和“东三环、东四环”。这就简单明了多了,“北大河”是靠近“西长城山脉”的,“北三河”则是靠近“东长城山脉”的,那么“北二河”自然是在两者之间的。

忙忙活活,渡过“北二河”,顺着“将军岭”的西北余脉绕过来,还没等重骑旅追出去多远,便又遇到一条大河。

徐晃说:“旅长啊,这一回可是北大河了。虽然咱们离着西长城山脉还远,但是北大河它大呀,支流也多。”

吕布说你别跟我扯这些,就告诉我,咱们应该怎么追。

徐晃说那还能咋追?咱现在是孤军深入,啥事都得自己动手,逢山开路,遇水造桥呗。

又忙忙活活,渡过“北大河”的一条支流,而后侦察参谋们回报,说是匹孤与苴罗侯带着“北鲜卑”往西北走了。

为啥呢?

因为再往西边,又有一条“北大河”的支流,据说还是从金微山那边流过来的。

重骑旅都是精锐,想要渡河尚且不易,何况“北鲜卑”还都拖家带口的呢?尽管匹孤利用熟知地形的优势,比吕布他们少过了一条河,但是行动的速度缓慢,再遇河水拦路,也害怕被追上,所以匹孤便带着“北鲜卑”,顺着河流一路向西北而去。

但是这一路上也并不好走,因为有许多泥沼野泽,而且半路上能够遇到的部落越来越少,所以能够留给匹孤他们劫掠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匹孤他们一路跑,吕布他们一路追,甚至半路掉队的“北鲜卑”老弱以及那些泥沼野泽里留下的尸体,也都成了重骑旅最好的路标。至于说粮食嘛,“北鲜卑”有驱赶的牲畜,半路上还有许多的野物,可以打猎。重骑旅也是一样,要么打猎,要么便赶上前去,抢“北鲜卑”那些牲畜。

便是如此,匹孤带着“北鲜卑”向西北大概行进了两千多里,仍旧没能摆脱重骑旅的追击,而后匹孤突然率部渡河,复又向西南蹿了起来。他们之所以能够顺利渡河,是因为河面冰封了。

想想也是,从“将军岭”出来,再向西北走两千多里,比较一番的话,这里估计已经比“北海”还偏北了。如果这要是不往南蹿的快点,等到极寒天气一到,甭管是“北鲜卑”还是重骑旅,大概能熬过去的都少。

所以,不单“北鲜卑”加快了逃窜的速度,重骑旅也加快了追击的速度,主要是他们还要多抢一些“北鲜卑”的牲畜,准备作为过冬的食物。

其实在此之前重骑旅一直不敢追的太急,毕竟双方人数相差的实在太多了,真要是把“北鲜卑”逼急了眼,即便重骑旅有重甲,有掌心雷,也能被人家活活耗死。好在匹孤与苴罗侯并不总是意见一致,而重骑旅也会采用灵活战术,并非只是猛打猛冲。

然而,就在重骑旅热心帮助“北鲜卑”加快向西南迁徙的速度之时,一条巨长的山脉又挡住了去路,这就是传说中的“西长城山脉”。

终于到了“西长城山脉”!

匹孤与苴罗侯商议,想要他带人挡住后边的重骑旅,好争取更多的时间让部落族人都能够翻过去。但是苴罗侯哪有这份热心啊?自己从漠南到漠北,一路仓皇地蹿了上万里,到了这会儿,让别人先走?

一怒之下,匹孤借着议事之名,斩杀了苴罗侯与他的一众心腹,而后亲率兵马,想要与重骑旅决一死战。毕竟族人们要是都翻不过山,自己只带着那些轻壮蹿过去也没啥意思,说不定到了山那边连个暖被窝的也混不上,那将来还不得干等着亡族灭种?

原本徐晃还建议吕布,采取避其锋芒,继续游击的战术,但是吕布似乎也追的厌倦了,迎着“北鲜卑”的主力大军便发起了一场重骑冲锋,虽说给己方造成了较大伤亡,但是给敌人造成的伤亡更大,并且直接打掉了匹孤那一点点“尊老爱幼”之心。

谁还管什么族中妇孺,有没有人暖被窝啊,能蹿一个是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