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摩托车厂
类别:
其他
作者:
坐望敬亭字数:2191更新时间:22/07/21 03:43:17
参加全国优秀农民企业家颁奖仪式,自然少不了在电视、纸媒上刷一波脸,这种事对何平来说已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去了一趟中关村,接受了联想的招待以后,他便回了韩屯。
这次出去了半个多月,回来已经是九月中旬了。
路过奉城的时候,他还顺便去看了一趟秦拥军,老同志今年刚退休,在家里闲的五脊六兽的。
“秦叔,您要是实在闲着没事,我给您找点事做。”
“啥事?”
“包装厂怎么样?”
这两年无论是出版业务还是佳农集团,对于包装品的需求与日俱增,而且不是普通的增长,而是爆炸式的增长,梁跃进一直有心想搞一个包装厂,但总是抽不开身。
何平提的这个建议秦拥军也挺感兴趣,他倒不是为了挣多少钱,主要是忙了半辈子了,冷不丁闲下来,真不知道该干点什么。
秦拥军欣然应允。
“成,那回头我跟跃进说一声,这个包装厂就让您负责。不过大概率是要建在营城的,不知道您这边方便不方便。”
营城是梁跃进的大本营,很多资源都在那里,包装厂开在那里最方便不过,距离平县还挺近。
“我这无所谓,家里也不需要照顾,能找点事做是最好的。”
“那咱们就说定了。”
从秦拥军那出来之后,何平又去了一趟韩兆社的摩托车厂,其实只是在奉城于洪区的农村附近自建的一个小作坊。
韩兆社领着何平到工厂里看了一下,一间不到一千平的钢结构厂房,里面堆满了摩托车的零部件,几个工人还在卖力的攒着机器,看上去就非常原始。
“摩托车弄的怎么样?能卖出去吗?”何平问道。
韩兆社指着已经攒好,还没喷漆的一台摩托,“还凑合,都是通过熟人来买的,一天能卖个一两台。我跟他们说了,保修三个月,大家还算信得过。”
刚起步的小厂子,还是处于手工作坊阶段,能有这个销量已经很不错了。
“就这几个师傅?没招点懂技术的人吗?”
“请了。两个黎明摩托的年轻工程师,不过人家是兼职,得周日才能来。”
何平点点头,“一个月营收和利润能到多少?”
“我们的摩托都是购买零件自己攒出来的,定的价格低一点,一台3000出头,一台利润在1200左右,最主要的是费人情,都是工业品,后面得花不少钱。刚开张还没到一个月呢,估计一个月有个五六万就不错了。”
“不错。”
从韩兆社跟他说这件事,不过两个月时间,他就能到奉城把这件事办起来,效率不可谓不高。
“见了效益,要多在技术上投入,光是手工攒机器是没什么前途的。”
“何平哥你说的是,我下一步就想把那两个黎明的工程师留下来,再招揽几个国营厂的老师傅,把产量先做起来,再慢慢的提高技术。”
“好。这次来你这看一下我就放心了,以后好好干,摩托车产业未来十几年的市场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如果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就说话。”
看完工厂的情况,在厂子旁边的农村小饭店吃过一顿饭后,何平便赶往了火车站。
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到平县的火车,何平在招待所住了一晚上,第二天赶回了平县。
在家里休息了半天时间,何平先去作家村溜达了一趟。
作家村正在筹备今年的秋令营,李拓现在不仅是《菜园》的主编,还是作家村的负责人,责任重大,整天忙忙叨叨。
这次有了经验,加上上次体验过夏令营的作家、编辑们回去一宣传,群众们报名非常踊跃,都想来体验体验,参与这次秋令营的杂志报刊就更多了。
“上次夏令营办的太匆忙,很多地方都没有做好,这次有了经验,肯定要比之前强点。”
“这些事你全权负责就好,最主要的是尽快培养出一批青年作家,让我们作家村能够在国内文坛的名声响亮起来。”
“我明白你的意思。整个作家村现在光投入不产出,只有图书城能做到自给自足,这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有了成名的作家,你之前的设想才能实现。”
说着,李拓拿出了几份的《菜园》杂志,都是这几个月发行的。
“《菜园》这几个月除了收录了像马原他们这些有名气的青年作家的作品之外,还收录了不少外来的投稿,都具有一定的亮点。你有空看看,挑出一些觉得有潜力的,我们重点跟进培养。”
何平随手翻起杂志,“你让我写东西还行,看东西我不擅长啊!”
刚说到这里,他在杂志上看到一个眼熟的名字,手上的动作停了下来,定睛细看。
小说的名字叫做《变调》,作者的位置上写的是“麦家”两个字。
此麦家是彼麦家吗?
何平不敢确定。
等他翻阅了几分钟之后,他的心里渐渐有了把握,这个麦家应该就是后世自己熟悉的那个麦家。
说起二十一世纪中国的悬疑、谍战类型小说,有一个作家是跨不过去的名字,那就是麦家。
《解密》、《暗算》、《风声》、《风语》……
每一本都堪称经典,同时又经过影视化改编,在大众之中的影响力更为广泛。
麦家的每一部长篇小说何平都看过,对他的文风再熟悉不过,眼前这篇文章虽然文笔尚显稚嫩,但那股风格却已经初露峥嵘。
李拓见他看到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神色突然变了,知道他肯定是发现了心仪的作者。
也没催促他,静静的等他看完。
约莫半个小时,何平看完了整篇文章。
“这篇文章的作者有联系吗?”
“这篇小说原来的名字叫《私人笔记本》,我觉得稿子不错,就给改了个名字发表了,还没来得及联系呢。你觉得这部小说不错?”
“嗯!”何平点点头,“风格非常独特,文笔也可以。如果能够联系上,我认为可以把他当成我们作家村的第一批重点培养作家。”
李拓道:“看来我们的意见一致,我也觉得这位作者的作品很有风格。那过后我就联系他,看看能不能邀请他到我们作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