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行医 379 先治与后治

类别:其他 作者:沐仲景字数:3573更新时间:22/07/22 09:23:02
郑好对张传经为冯小民用针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做了解释,他说:“足阳明经是多气多血的经络,这条经络的支脉是从大迎下走人迎,沿着喉咙进入缺盆经过胸部乳   头向下进入腹部。现在你针刺了这条经络上的穴道,从而扰动阳明胃经气血,使得气血推动病人胸部热实之邪上涌,所以病人咽部就像被堵住,而不能发声与呼吸。”

张传经说:“可是我并没有采用补啊,而是用的平补平泻。”郑好说:“你因为只有采用补法才是补吗?”张传经疑惑地问:“难道不是吗?”

郑好说:“阳明经多气多血,你因为只是古人说说吗,它本就是一条补虚的经络,足三里更是补虚的要穴,只要是你选取了这条经络上的腧穴,你又怎么能指望不补不泄呢?”

张传经说:“选取足阳明胃经治疗是我错了,可是为什么用了足厥阴肝经的太冲穴就可以救逆呢?”郑好说:“你应该知道肝经在人体的走行吧!”

张传经点头说:“当然,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的丛 毛处,沿足背内侧向上,经过内踝前一寸处,上行小腿内侧(经过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至内踝上八寸处交出于足太阴脾经的后面,至膝胭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 毛中,环绕过生殖器,至小腹,夹胃两旁,属肝,络胆,向上通过横膈,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之后,向上进入鼻咽部,连接目系,上经前额到达巅顶与督脉交会。”

郑好说:“是的,没有错,你说的走行完全正确。这条经络是经过喉咙后。另外人体肝脏的作用是什么,想必你也应该很清楚。”

张传经说:“第一它主疏泻,二它主藏血,三……”郑好摆手制止他再接着说下去,“对,它主疏泻,这是关键点。有时候我们虽然记住了作用,但是一旦临证却一定能够想到。现在病人胸中热邪被气血涌至喉咙,这种情况下只能选取肝经疏通气血,而恰好这条经络又经过喉咙。”

张传经恍然大悟说:“选取太冲穴是因为太冲穴是肝经原穴。原穴的含义有发源、原动力的意思,也就是说,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都可以从太冲穴找到形质。”

郑好赞道:“对,你说的没有错,在这里是通过太冲而疏通逆乱气血。就好比是军队统帅指挥混乱的军队恢复秩序。”

张传经赞扬道:“郑老师心事缜密,实在是中医中的高手。”张传经此刻对郑好由衷佩服。 不用你或者是郑大夫,而是改称郑好为老师。

冯婷婷说:“你们说的什么啊,我可是一点也不懂。”冯小民说:“中医大夫就是会拿些别人不懂的东西故作高深,实际不过是故弄玄虚罢了。不要让我再听这些人啰里啰嗦,把我扶走。”

冯婷婷说:“你还没有治病呢,怎么可以走?”冯小民说:“老姐,刚才的治疗你也看到了,不治疗还好,越治疗变得越糟糕了,难道今天非得让这些蒙古大夫把我治死吗?”

冯婷婷不理会冯小民的阴阳怪气。他对郑好说:“郑大夫,刚才张大夫说了,难道我弟弟的病真的不治了吗?”

郑好说:“张大夫刚才只是说他的病不好治疗,并不是不可治,世上无不可治之病,言不治者,未得其法也。五脏有病,就像身上扎了刺、物体被污染、绳索打了

结,江河发生了淤塞现象。

时日虽久但刺还是可以拔除的;污染的时间虽久,却仍是可以涤尽的;绳子打结虽然很久,但仍可以解开;江河淤塞很久,仍是可以疏通的。

高明大夫治疗疾病,就像拔刺、涤洗污点、解开绳结、疏通淤塞一样。病虽然复杂,仍然可以治愈。”

冯小民说:“不要因为刚才你瞎猫碰到死耗子给我扎那一针,就因为可以治疗我的病,你们这些夸夸其谈的大夫我见的多了,有的说是一百副药可以治好,有的说打上几天的吊瓶就好,可是现在我还是不能动。”

冯婷婷不理会冯小民的牢骚,他问郑好:“他的病现在应该怎样治疗呢?”

郑好说:“刚才张大夫候的脉很准确,病人上半身是实热,下半身是虚寒,治疗起来的确有虚虚实实之弊。”冯婷婷说:“那怎么办呢?”

郑好说:“在治疗之前我想问病人一个问题,刚才张大夫也问过,只是病人没有回答。”冯小民一副爱答不理的模样“你想问什么?”

郑好说:“下半身虚寒一定是在车祸后,经络受到损伤,气血运行不畅引起。那么你心烦胸闷的实热是发生在车祸之前还是之后,请告诉我?”

冯小民伸出手说:“不要问我,你可以候脉啊!”

郑好说:“或许有更高明大夫,可以通过望、闻与切诊,不需要问诊,就可以洞察患病先后。但我的中医水平还没有达到这么高的境界。”

冯小民讥讽说:“哈,把脉都整不明白,却敢给人随便看病,这不是拿人生命开玩笑吗?”冯婷婷说:“小民不要胡闹,这位郑好大夫是一位很高明大夫,你一定要配合他。”

郑好说:“虽然不能通过把脉候出你所患疾病先后,倘若你能配合治疗,相信通过中医问诊,一样可以明确你所患疾病,从而进行有效治疗。请告诉我所患病的先后。”

冯小民说:“这与治病有什么关系吗?”

郑好说:“当然有关系。病本第二十五说: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

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后中满者,治其标;先病后泄者,治其本;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有客气,有同气。大小便不利治其标,大小便利,治其本。

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谨详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为独行;先小大便不利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也。”

冯小民哈哈笑道:“操,这是什么,又是本标又是标本,又是大便小又是小便大,绕口令吗,啊,哈哈哈。”

张传经说:“这是黄帝内经灵枢经的话,大意是先患有某一种疾病,然后出现四肢厥逆的,应该治疗其原来的疾病;若是先有厥逆的症状,然后出现其他的病变,治疗时就应该先治疗厥逆;先有了寒病,再出现其他病证的,寒病为本,应先治疗寒病;先有了某种疾病而后产生

寒证的,应该先治疗原来的疾病;先有了热病而后产生其他病变的,热病为本,治疗时应该先治疗热病;先有了某种疾病,而后发生热病的,应先治疗原来的本病;先有了某种疾病而后发生泄泻的,应该先治疗原来的本病;先有泄泻,而后转生其他病的,泄泻为本,应先调治泄泻,再治疗后来发生的其他的病变;先有某种疾病,而后发生中满的病证,应先治疗中满的标证;先患中满而后发生心烦的病变,中满为本,应当治疗其中满。

人体在感受了非时令之气的六淫之气而发病的,也有因为不能适应按时而至的六气而发的,不论是哪一种情况,只要出现大小便不利的情况,虽然大小便不利为标,但应先救治这一个紧急的标证;只有在大小便通利的情况下,方可先治其他的本病。

疾病发作之后出现实证的,治疗时应以祛邪为主要的治法,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疾病发作以后表现为虚证的,治疗时应该先扶正,一般应该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治疗当中还要谨慎地观察病情变化的深浅轻重,根据客观的情况,治疗也随症状而变化,精心调治。病情轻缓的,可以标本同治,病情深重的,要抓住症结之所在,先从一个主要的方面下手治疗。先有大小便不利的症状而后变生其他病证的,应先治疗大小便不利这个根本的病证。”

郑好说:“没有错,这几句话在临床的治疗当中是十分重要的原则,临证时具体的病情变化十分复杂,常有病证的混淆和证候的交叉,因此,分清疾病的标本先后是非常关键的。在“治病求本“这一大原则的前提下,黄帝内经又提出了两个原则,一是“急则治其标“,属于此范围的包括“中满者治其标“和“小大不利治其标“两种情况;二是“间者并行,甚为独行“,即在病情轻微的情况下可标本同治,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则但治其标或先治其本。张大夫刚刚解释的很正确,看来你也一定是经常熟读经典。”

张传经说:“说来惭愧,虽然经常读黄帝内经等古代经典,但却如鸭子吃蜗牛,食而不知其味,今天与郑老师交流才实实在在认识到自己差距。治病救人必须活学活用,而不是死读书,读死书。”

冯小民对张传经说:“你们这越是解释我就越是听不懂了,这和我的病有什么关系吗?”

张传经说:“你的病有实热有虚寒,病情复杂。可是黄帝内经这句话告诉我们,先有了热病而后产生其他病变的,热病为本,治疗时应该先治疗热病;先有了某种疾病,而后发生热病的,应先治疗原来的本病。”

说罢他看向郑好,问:“郑老师,病人现在的病应该是遵照上面内经中提到的治疗宗旨,就不会发生虚虚实实的错误,对不对?”

郑好说:“张大夫,你说的很对,另外,请不要叫我老师,我们是同道,互相探讨,谁也不是老师,只有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才是我们真正的老师。”

张传经此时对郑好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他点头说:“是,郑老师,哦,不,郑大夫。”

冯婷婷说:“我知道你们的意思了,只有明白了热病与寒病得病先后,才能确定先治疗那种病,才能把病治好。”

郑好说:“对。黄帝内经告诉我们既有实热也有虚寒的疾病,一定要明白那种在先那种在后,这样才能辩清标本情况下正确治疗这种复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