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诱饵

类别:其他 作者:千骨一蔺字数:2190更新时间:22/07/22 14:53:12
随后,方正化便与郑一官商议招抚一事。

方正化开出的条件实在是太优厚,太让人心动,要知道他们的父亲也就一个小小的库吏,不入流那种。

以前他们见了知县都要行礼,如今摇身一变,不但成为朝廷将军,而且还是四品以上大员。

大明的官员非常少,吏部在册的也才三千多人。

那怕是四品武官,也是一方巨擎,郑一官等兄弟又怎么会不心动呢。

“大人,如今大明海域有上百股大小不一的贼寇,遍布整个海域,若大人给我足够时间,朝廷给我一定支援,我可带着我的兄弟们将其一扫而空。”郑一官投效朝廷的事情基本上定下来。

方正化乃钦差,手持尚方宝剑,由不得郑一官不信。

郑芝龙摇身一变,成为官府中人,那么那些昔日的同行,就成了生死之敌。

作为朝廷命官,当然要为朝廷办事,为皇帝分忧,铲除这些不服王道的贼寇,便成为郑一官的使命。

方正化听了郑一官的话,满意的点点,这个郑一官很懂规矩,这是在向他,或者说在向朝廷表态。

从此以后,郑一官立场鲜明,与昔日同行一刀两断。

毕竟朝廷开出如此高的价钱,郑一官怎么说也得拿出点让朝廷满意的好处。

“此事不急,”方正化可还记得朱由检的命令,“你速速回去安抚一下你的那些个属下,随后同本官一同进京面圣吧。”

“面圣!”郑一官听了方正化的话,震惊的看向方正化,面圣,就是去将皇帝啊。

方正化很满意和享受郑一官的反应,微笑道:“圣上钦点,令你随同本官一同进京,不可怠慢。”

“遵命,”郑一官一脸慎重,这个时代,皇帝是高不可攀的存在。

郑一官微微迟疑后,便对方正化道:“大人,我等何不从海上乘船北上,如此,也好赶在年前达到京师。。。。。。”

“妙!”方正化眼睛一亮,也许可以见此机会给皇上献上一份大礼。

郎情妾意,方正化与郑一官一言而和,如今大明海域最强海盗之一的郑一官正式被朝廷诏安。。。。。。

而此时,御书房内气氛却异常的紧张。

内阁大臣们拖到下午,才无奈的进宫。

朱由检一脸平淡的翻看他昨天布置的家庭作业,一点也不着急。

不愧是朝廷栋梁,这些人个个都有大智慧,他们交上来的答案朱由检虽然不是很满意,但也为朱由检解除海禁提供了不少意见。

比如来宗道言,“选沿海数地,设海市,派官员监管,观效果,而后再定海禁之事。。。。。。”

户部左侍郎倪元璐则在奏折上写道:“特定港口,设赋税使司,专职海税。。。。。。”

吏部尚书周延儒:“专设一税,用于建水师之用,待水师足够之后,便开海禁,清楚海上贼寇。。。。。。”

工部尚书徐光启则提到:“在沿海要地建海防炮台,仿红夷,造海船,多用火器,增强水师战力。。。。。。”

兵部左侍郎王象乾:“造新式战船,增加水师兵马数量,平定海域贼寇。。。。。。”

唯一有点反对意见,但也没有直接明言反对的是刑部右侍郎王尊德,“不可贸然接触海禁,当徐徐图之,万不可操之过急,需建强大水师保沿海安定。。。。。。”

如同朱由检所料,被他大骂一顿之后,这些人都不敢明目张胆的在他面前提反对意见。

他们属下当然有人反对,毕竟海禁乃太祖朱元璋定下的,朱由检此举有违祖制。

不过这些人几位内阁大佬知道镇压,这就是一个强硬皇帝的好处。

当然,他们也不是没想过反对,但反对的后果他们也比谁都清楚,朱由检有的是手段来收拾他们,有的是人愿意顶替他们。

但最让朱由检无语的是,所有人都或多或少的提出一些解决海禁问题的办法,但就是没有一个光明正大的说出解除海禁之事。

他们这是要让下面的人知道,解除海禁是皇帝的意思,和他们没什么关系,他们只是按照皇帝的旨意办事,他们都不愿意为皇帝背这个锅。

毕竟这事要是成了,提起之人将得罪无数人,要是不成,提起之人将背负无数骂名。

其实现在的大明面对的最大问题不是海禁的事情,而是钱粮的事。

边关年年用兵,各地灾难不断,很多地方颗粒无收,都盼望朝廷赈灾。

各地也送来消息,北方气温大降,大雪纷飞,冻死不少百姓。。。。。。

朱由检也想赈灾,可拿什么去赈灾。

掌握在朝廷手中的粮食根本就不多,而且已经消耗得差不多。

朱由检很想对各地士绅商人大族下手,可他不敢,也没那个能力。

这些文官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们知道趋利避害,即完成朱由检的任务,给朱由检一个支持朱由检的信号,但不明言。

同时,这些文官大佬也向下面的各级官员传达一个信号,皇帝想要解除海禁,你们要反对,去找皇帝去。

对于这些小心思,朱由检也懒得去深究,只要朝堂稳定就行。

至于三位国公,朱纯臣和徐希完全就是两个打酱油的,废话连篇,却毫无价值。

不过英国公张维贤态度倒是坚决,第一就是加强水师实力,第二就是要求朝廷调遣水师扫平海上贼寇,第三就是建立沿海防线,将红夷挡在大明之外。

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朱由检发现这个英国公还不错,忠诚上面问题不大,可以用用。

朱由检将众人打发走,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这件事之所以闹得沸沸扬扬,也是朱由检想要看见的。

朱由检想借这个机会,传达一个意思,朝廷准备解除海禁。

而朱由检则令锦衣卫暗中探查,他想知道,哪些人反对,哪些人支持。

更重要的是,朱由检想看看有多少官员参与海上贸易之事,大明官场的水,倒地有多深。

“陛下,陕北传来消息。”

天色刚暗下来,朱由检也刚吃过晚膳,正在考虑用什么手段名正言顺的除掉一些阻拦他改革的权贵,这是如今朱由检唯一能找到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