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诱惑

类别:其他 作者:羡李白字数:2084更新时间:22/07/22 18:54:14
“哦,那薄荷油居然这般热销么?”周二老爷听了也不由得大为惊讶。

“嗯,我让人打听过了,也亲自去京城最大的商铺云客来看过了。云客来的掌柜的说这薄荷油可以提神醒脑,又有消暑之效。对于读书人来说是最好用的。而且,似乎也是在读书人中间最先风靡起来的。如今在京城书院读书的人,都以有一瓶薄荷油傍身为幸事。只是这薄荷油产量太少,市场上很难买到。所以薄荷油的价钱便居高不下。这要是我们早些洞察商机,把这薄荷油的生意做起来,岂不是早就赚的翻了?”周大老爷说起自己的所见所闻,就不由得懊恼。

“大哥,既然这薄荷油产量稀少,那咱们还是有机会的啊!这制作薄荷油的人咱们不是认识吗?咱们可以跟她合作啊!要是合作的好了,岂不是也是一大商机?”周二老爷说道,他想起来周大老爷说过那个女!孩子救过周老太太,跟他们家走动甚为频繁。

“这个……”周大老爷之前心疼的是薄荷油的利润,这会儿兄弟提起合作,却猛的想起竹青跟虞珠公主之间的瓜葛,想到若是跟她合作,难免就会把周家牵扯进去,不由得犹豫。

赚钱的事有很多,事涉周家上下的安危,却是不能不谨慎。

因此他转移了话题:“对了,今日鹤鸣书院的事怎么说?”

周二老爷闻言笑道:“幸不辱命,方文正公把大郎收入门下了!”

“好,好,好啊!”周大老爷闻言忍不住一连叫了三个好字。

方文正名满天下,自己儿子可以拜入他的门下,前途无量可想而知!

这个好消息,一下子冲散了他之前心头的不快。

对着周正南也和颜悦色了许多:“以后跟着方先生,可要好好读书!不许再乱管闲事!家里的事,也都不用你来插手!”

周正南对他一笑,说道:“爹爹放心,方先生跟我说了,以后我只要可以通过书院的年度考教,平时做什么他都不会拘束于我!而且,方先生还说,要做他的弟子,就必须懂得,世事练达即文章。明白出世入世的道理,方才可以得大成!”

听到儿子这么说,周大老爷忍不住皱眉:“这个,这个,这怎么行?读书不专心,如何可以学的精?方文正公这也太随意了吧?”

周二老爷见大哥一脸不豫之色,却是连忙安慰道:“大哥,这你就不懂了,方文正之所以名满天下,当然有他的道理。若是他的教育方法,跟一般的腐儒无异,咱们何必这么远把大郎送过来?再说大郎多锻炼锻炼是好事,你别担心!”

周大老爷想说不让儿子去掺合虞珠公主和竹青的事,却又害怕人多口杂,一时不好多说。

只得叹了口气,说道:“罢了,既然你已经有了师傅,以后当然要好好听从你师傅的教诲!我嘱咐你,有什么事,可不准再瞒着我和你师傅!别自以为是,到时候反而坏了事!”

周正南知道父亲的担心,他当然不可能坐视不理竹青的事。但是父亲的话,却是也给了他启发。

虞珠公主的事,不知道他那个名满天下的师傅可知道一二?以他的人脉,要知道这中间的内情,只怕比自己要容易的多了吧?

他得想个办法,让师傅透露一些消息出来。

而对于周家和竹青的合作,他却是乐见其成的。

因此,他对着周大老爷点头:“爹爹放心,孩儿以后绝不莽撞。不过我觉得薄荷油之事,咱们不妨跟孙姑娘合作。咱们不过是在商言商,又不跟她有别的交易,应该不会有太大影响的。再说,咱们不合作,其他人要是知道了,肯定会跟她合作!这薄荷油的生意,总会有人做嘛!以咱们两家的交情,孙姑娘肯定更愿意交给咱们家去做!”

周二老爷这时也想通了大哥的顾虑,他倒是也觉得跟竹青合作没有什么大碍。

“大哥,大郎说的是。这薄荷油本来就产自咱们县,没道理让其他地方的人到时候垄断了生意,咱们干看着的!而且咱们有心避讳,说不定人家还以为咱们有什么难言之隐。不如大大方方去做。”

周大老爷闻言皱眉深思,半晌,才点头道:“二弟所言极是。是我之前有些过于拘谨了。孙姑娘也并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人,咱们没必要避之唯恐不及。而且如今虞珠公主失踪,状况未明。到底她做了什么,咱们也不知道。皇上就算今后要治罪,咱们家最多也就是一个失察罢了。”

他说罢,心头郁气顿消,整个人豁然开朗。

“今天大郎得以拜入文正公名下,乃是大喜!我又找到一条新的商机,更是一喜。二弟,咱们二人好好喝一杯!”

“好啊,大哥!大郎,二郎,今天你们也可以跟着少喝一点!明日起,就要好好读书了!”周二老爷笑着回道。

于是周二老爷这边又是一场欢声笑语。

而远在常山县的竹青,此刻却是有些焦头烂额。

村子里大家伙薄荷种子都分派好了,育苗的事也都已经开始了。一切照理应该是很顺利才是。

却不想最近村里来了好几个远路的客商,都是说要和翠竹村谈合作的。

他们要合作的项目,也非常明确,就是竹青家的薄荷油生意。

其中有个姓沈的商人,一来就丢出了一千两银子的大手笔,声称村子里所有的薄荷他都买下了。然后又亲自找到竹青,提出要花五百两银子买下竹青制作薄荷油的方子。

一千两银子,把整个翠竹村的人都镇住了。他们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多钱!

当下就有不少村民心动,忍不住暗地里找里正,让他点头同意。

“村子里就这么四五十户人家,一千两,每家人家分一份,也要有二十两银子一家了!这二十两银子,平时咱们怕不是是要做个十来年吧?”村子里很多人私底下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