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 平西王进品!

类别:其他 作者:纯洁滴小龙字数:5977更新时间:22/07/22 19:27:04
“袁图阁的画,倒是深谙你的口味啊。”    姬成玦正在赏着画。    当初梁地李富胜战死,平西王过望江前,曾遇一已经致仕的燕地官员,此人擅画春宫图,以此为雅趣;    且其人也有毁家纾难的气节,本意是想激平西王去平乱的,后被折服,愿意作画奉献。    画,完成得有点慢,因为中途他生了一场病,就是现在,身体也不大好,但总算是将作品按照约定交了上来。    画中场景,你可以说它是不堪入目,但你也能说它是“美不胜收”,是艺术,是瑰宝;    这玩意儿,主要还是看评价人的地位高低。    这一册画卷里,基本都是以身材丰腴自带风韵的女子为主,可不正是投某人所好么?    只不过,画被送上来后,正主还没来得及看,皇帝倒是先拿过去看得津津有味。    “还有回程的路呢。”王爷提醒道。    皇帝听到这话,    手当即就一哆嗦,将画册搁在了一旁,宛若看见了什么洪水猛兽。    随即,    皇帝又道;    “就与皇后说,朕受了点伤?内伤,对,内伤,得静养,静养。”    “这可不成,岂不是说我没能在上谷郡照顾好你,置你龙体安危于不顾?”    “姓郑的,还是不是兄弟,还是不是兄弟啊,是兄弟,就得分忧!”    “真的勇士,要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再说了,你这也不算什么惨事。”    “合着你是饱汉子不知撑汉子恐。”    “呵呵。”    “你就不累?”皇帝好奇地问道。    他这后宫里,就一后一妃;    但姓郑的王府后宅里,算上福王妃就已经有四个了。    王爷云淡风轻地摇摇头,不屑道:“这才哪儿到哪儿啊。”    皇帝嘴角勾勒出些许弧度,一声冷笑,显然,皇帝不信。    “谁叫你早年时不多锻炼呢。”    “行了行了,别再显摆你那五品绝世武夫高手的实力了,还真有脸一直得瑟这个。”    “跟别人,没法得瑟,跟你这个不入品的,岂不就显示出差距了么?”    马车,停了下来。    皇帝和王爷下了车。    剑圣在不远处坐着,魏公公则伺候在边上。    薛三与樊力正在准备着叫花鸡,    阿铭则在摆酒杯;    更外围,还有一群没穿锦衣的亲卫正在游弋。    皇帝东巡至渭河后折返,途径奉新城,接上了皇后与太子,銮驾启程归京;    但实则,皇帝本人则和平西王爷以一种“微服出巡”的方式,走另一条路,向西来到了望江边。    有銮驾在,皇帝偏不坐,他就是要玩儿。    “唉。”    皇帝席地而坐,感慨道:    “姓郑的,这次一别,也不晓得下次见到你得是什么时候了。”    王爷也在旁边坐了下来,道;    “说不定是你弥留时,等到了我率军入京,然后你躺在龙榻上,握着我的手,对我托孤。”    皇帝对着平西王翻了个白眼;    王爷继续道:    “按照你的性子,说不得那会儿还会假惺惺的来一句,若是太子不可扶,你可取而代之。    看似大方,实则临死前再利用咱俩的矫情堵我的路。”    “我说,姓郑的你想得这么深远的么?老子的后事也被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戏码不都这样演么,你放心,真到了那一天,我尽可能会来晚一点,慢一点,让你死撑到最后,等到魏公公惊喜地喊一声平西王爷来了,你正好闭眼,省得看你人之将死还要再演戏。”    边上正在铺毯子的魏公公听到这话,身子微微抖了抖;    好在,魏公公已经习惯了,习惯了皇帝与平西王之间这种比当年先帝和两位王爷之间更可怕的肆无忌惮。    “姓郑的,咱说点儿实用的,前头就是望江了,我过了江和銮驾汇合后就得成朕了,有些话,日后在信里说真没现在人对着人说合适。    魏忠河,让开。”    “是。”    魏公公让开,其先前铺好的毯子上,画着的,是诸夏地图。    “我每天可是都用这床毯子入睡,这就是时刻提醒自己未完成的大业。”    皇帝指着毯子有些自豪地说道。    王爷则好奇地指了指角落里的一处潮斑,    “这儿……”    “不要在意这个。”皇帝“老脸一红”,当即又拐回了正题,“咱们先具体地拿捏一下章程。    我估计,再有个五年,基本能实现先前亏空的弥补了,燕晋百姓的日子,也能恢复如初,哪怕没什么积蓄,哪怕也没安定多久;    但已经足以应付起一场对外的战事了。”    “前提是,能打赢。”郑凡提醒道。    五年的积攒,是足够战事开启了,但战争的频率,还是太高了一些,刚建立起来的看似稳定实则脆弱的民生,很快就会因为新一轮战事的到来遭受极为严重的破坏。    但这样不是不能打,    正如先帝在时那连续的多场对外战事,基本都是这般打下来的。    前期苦,但只要能赢,军队能得军功,朝廷能得地盘,以战争胜利的方式获得收益,还是能支撑起这套循环的。    就像是爬坡到顶峰,下坡时,就顺畅了。    大燕最大的问题就是先前三国大战时,    南门关那里粮草都中断了,    这就意味着大燕国力贫乏到连上坡推的那一下都已经无法完成的地步。    “对,所以先一口气直接灭掉哪一个,并不现实。”皇帝看着王爷,“所以……”    王爷伸手在身前轻轻一挥,    道:    “可以先削半个。”    “啪!”    皇帝伸手,在王爷手上拍了一下,    道:    “对。”    郑凡清楚,皇帝之所以又忽然提起这种大战略上的话题,是因为皇帝在得知自己身体状况后,不得不对此进行修改了。    说是自私也罢,说是贪慕青史之名也好,    总之,    皇帝是不乐意自己只是单纯地做一个守成的帝王,为下一代去铺路的。    虽说当年在当皇子时,皇帝曾很多次埋怨过他父皇做得实在是太多了,对后辈也实在是太过不信任了。    人嘛,    哪怕是皇帝,    也离不开一个双标。    “先削掉哪半个?”皇帝问道。    “谁也不清楚五年后的天下,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模样,不过,我更倾向于,先对乾国动手,楚国,有我的老底子可以压着;    而且,乾国也肥。    啃下三边,拿下乾国北方半壁江山,将乾国打得划江而治成为南乾,到时候是进一步啃它剩下的肉还是在此基础上去对楚国下手,就能从容很多了。”    皇帝却摇头道:“但我觉得,乾国这块肉一直都很嫩,要是能先解决掉楚国半壁,再回头时,就能从容更多。    就像是父皇那样,先把最难的刺头给拔掉,把不那么难的,再留给子孙。”    “姬老六。”    “嗯?”    “是你身子有问题,不是我身子有问题。”郑凡瞥了一眼皇帝,“五年后,到底该怎么打,还得我来决定。”    “这不废话么,肯定是由你来挂帅啊。”    “所以,这方面就不用再争了,安心存粮安心搞定民夫后勤就好。”    “你就不能对病人客气一点?”    “需要么?”    “不需要。”    “这不就对了。”    “但你哪怕做做样子,我再拒绝,这样我心里也舒服一些。”    “矫情。”王爷不屑道。    “嘿,你这乌鸦还好意思说别人黑。”    “谈谈其他的吧,咱们不可能在现在就决定五年后的大势走向。”    “好,民生方面,三年时间,恢复基本,再用两年时间,挑选出可以用的兵马进行补充和复原,争取在五年后打算用兵时。    后勤方面、辅兵方面,甚至是战兵方面,能抵得上当年两轮的燕楚国战水平。”    因为燕楚国战时,组织后勤运作的就是姬老六,所以他对这里面的实际成本很是清楚,他敢这么说,也就是有信心可以做到。    皇帝扯了扯自己的腰带,    道:    “靖南王当年打国战的待遇,我给你两次,如果两次下来,乾楚这边还没能打掉一个半壁……”    王爷接话道:    “那就是乾楚他们,命不该绝了。”    “娘的,就不能是因为你郑凡废物么?”    “呵。”    “等回去后,我会把内阁继续扩大,自父皇开科举以来,科举入仕已经有些年头了,极大的填补了马踏门阀后的朝堂空白,在此之后,后任皇帝说不得就真得逐渐向乾国那般靠拢,皇帝和官员共治天下了。”    这其实是在为太子铺路,让太子登基后,固然所面临的掣肘会比他老子和他爷爷要多,但局面,会更容易安抚和平稳住。    “荒漠的事,也要再理一理,现在的那个年轻镇北王过分谨慎了一些,现在朝廷还是需要他再硬气一点的,至少,得把荒漠的死灰给进一步地压住,让朝廷好从容地腾出手来应对接下来的统一战争。”    “嗯。”郑凡点点头。    “不出意外,许文祖还能再在颖都太守位置上干个两年,等第三年时,我会把他调回京里,转入内阁。    一年时间熬一熬,两年以内,让他至少坐到次辅的位置上。    你觉得呢?”    许文祖本身是有这个资格和能力的,最重要的是,许文祖和郑凡的关系极好。    “你拿主意吧。”    “这不是我拿不拿主意的事,你姓郑的又不愿意和我一起殉死,我得安排好最坏情况下,我先走了,可你还活蹦乱跳的时局。”    郑凡摇摇头,    道:    “没这个必要的。    你安排得好与不好,等你两腿一蹬,我想干什么,压根就没人可以阻拦。”    现如今,姬家的皇帝能够依靠大义,依靠老底子,在不爆发撕破脸的冲突时,于明面上形成对晋东平西王府的压制。    毕竟,晋东的地盘就这般大,人口就这般多。    可问题是,在镇北军衰落,靖南军早就和平西王眉来眼去的前提下,再算上晋东铁骑在大燕军神率领下的战力,最乐观的人,怕是也只对朝廷估算出个五五开的把握。    而一旦皇帝驾崩,换上新的年幼皇帝……    朝廷,真的就可以直接躺平了。    “姓郑的,你就不能温柔一点?传业好歹喊了你一年的干爹。”    “这不是温柔不温柔的事,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行行行,行行行,直娘贼,当年父皇拔刺儿时,怎么就没把你给拔了,反倒是给我留下这大燕最大的一个刺头。”    “哈哈哈哈。”王爷放声大笑。    “不过,郑凡,说真的,我要是哪天真觉得自己快不行了,我会留下一道旨意,你就进京吧,帮传业稳定局面,当摄政王。    他们孤儿寡母的,我放心不下。”    “扯远了。”    “嗯,我这边说了,你这边呢,五年,五年时间里,你晋东能发展到什么程度?”    “十万可以随时抽调出来不影响驻防局面的铁骑,外加十万辅兵可以自带。”    顿了顿,    郑凡又道;    “粮草军需后勤,可以自给自足。”    皇帝开始掐着指头算账,    道:    “也就是说,若是五年后选择对楚开战的话,你丫的光战兵就能拉出来二十万?”    这么算,是因为一旦决定先对楚动手的话,那么因为要调动大量的野人仆从兵,雪海关的驻军可以大半调出来,同时,镇南关、范城、奉新城等各地的驻军,都将抽出,全方位地对楚用兵。    简而言之,只要前头打赢了,家就完全不用担心了,所以,压根就不用守家,晋东兵马全部上牌桌。    “差不离吧。”郑凡点点头。    这是瞎子和四娘给出的预测,郑凡相信这两位。    而且,真到了打国战搏命时,晋东这套类似八旗制度的体制,近乎可以实现全民皆兵的状态。    二十万是正军,至于辅兵仆从兵,其实能够更多。    当然,这也是赌上一切了,一旦没打赢,不仅晋东自己的生态将面临崩盘,甚至可能导致这块要地四面局势上的糜烂。    “还是你会弄。”皇帝感慨道。    王爷不置可否。    “这样算一算,兵马,是够用的。”    王爷只得开口道:    “大燕,从不缺兵马。”    “我懂我懂,我尽力,我尽力,放心吧,真到那时候,我就算把我身上的油炼出来,也会支援好你在前头打上富裕仗。”    “呵。”    “其实,五年的时间,也足以发生一些令咱们可以期待一下的变化了。    楚国那边,谢家的一枝独秀,看似很乖巧,但实则能真正乖巧到几时?    咱们一直不动手,一直积蓄着力量,他们内部,可能也会出问题。    那位楚国同行怕是很难受,继续对已经没落的贵族下死手嘛,怕他们真的彻底狗急跳墙,不下死手嘛,就只能继续拖着。    至于乾国那边,其实更值得期待了,你破了他的上京城,让那位官家威望已经大降了,再加上乾国百年的重文抑武,这几年又在我大燕的外力胁迫下大肆提升武人地位,很容易会出现失衡的局面。    相较而言,    一场三国大战结束后,    内部最团结最众志成城的,反而是我大燕。    挺过了最难的那一道关卡,    才懂得父皇给我留下的摊子虽然破是破了点,但真的稳。”    “嗯。”    叫花鸡好了,    魏公公亲自帮忙撕开,    皇帝和王爷一边吃鸡一边继续聊了许久。    然后,    似乎是该聊的都聊完了,    连日头,    都开始偏西了,    彼此之间就这般静坐的时间,都超过了半个时辰。    皇帝忽然将面前的酒杯推翻,    说道;    “姓郑的,老子交代了这么久的后事,你居然就这般认了,你大爷的,老子还这么年轻,老子才当上皇帝没两年,老子这辈子,真他娘的亏啊!”    皇帝隐藏的情绪,终于爆发出来了。    这个情绪,自奉新城王府瞎子帮其检查龙体时初现雏形,雪海关城墙上被掀开,然后一路行进最终到这里,即将过望江归去时,彻底被引燃。    皇帝很悲哀的是,    他清楚,    等过了望江,不在姓郑的面前后,他根本就无法再去找第二个人去排解自己内心的这种情绪了。    连皇后,也不行。    王爷扭头,    看着脸色因愤怒而泛红的皇帝;    “在父皇临死时,我就对父皇说过,我不会成为像他一样的皇帝,他是真的狠,我狠不起来,我对自己,也不够狠。”    王爷很平静道:    “我说过,可以治的。”    “开颅?我也说过,我不可能做这种治疗法子,再说了,五成成功的可能,太低了,实在是太低了。”    “哦。”    “然后呢?没了?”皇帝问道。    “你拒绝了。”王爷回答道。    “凭什么每次都是你矫情,我想要矫情一下时你都不愿意配合搭理我一下!”    “因为没功夫。”郑凡说道。    “没功夫?”皇帝的脸,有些狰狞,“老子都要走了,你跟我说没功夫?你这没良心的狗东西!”    “嗯。”    郑凡点点头,    然后,    站起身,    一同站起来的不仅仅是身形,还有另外的一道气息。    与此同时,    近处的魏公公,远处的剑圣,马上抬起了头;    正在那儿吃着叫花鸡的樊力和薛三则立马瞪向了这里,一直默默喝酒宛若不沾染人间尘埃的阿铭也一下子晃出了酒杯中的酒水;    王爷起身后,    拍了拍蟒袍,    又大大咧咧地伸了个懒腰,    发出一声感叹:    说我没良心?    贱人,    老子忙,    还不是为了你?    这一刻,    平西王入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