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叶枯云杉挺 第十一回 代表16
类别:
其他
作者:
祁雨山字数:2035更新时间:22/07/22 20:42:44
这压力同样适用于阿九,不过阿九的优势在于其年幼,她本就处于劣势,若能取胜,正确看待胜果,激励效果将极其巨大。
英雄乙在比赛一开始即采取了攻势,虽然他此前独斗经验缺乏,七战皆输,但这七战中还算有所得,别人如何攻击,他至少能学到个大概,既然要攻,当然是两剑齐齐御出,一较远,一较近,不过攻击套路不算很熟,剑招有些凌乱,飞剑行进轨迹也有些滞涩,不流畅。
反观阿九,虽然是守势,所用剑法也极普通,便是武当太极剑,这太极剑谱算是武当三阶剑谱,极容易取得,首席当然看不上眼,没修炼过,他有高级试剑斋相助,曾经通过试剑斋想将太极剑谱凝练出几招厉害招式,结果照猫画虎地使了一回后,试剑斋毫无反应,自此首席便认为这剑谱太废,连试剑斋都无法凝练,遂放弃修炼太极剑谱。
或许阿九资源有限,试剑斋太低端,倒将这太极剑法修炼得象模象样,剑势圆润,回环有序,英雄乙远攻剑法凌乱无规则,只一味地乱劈乱砍,但阿九却不惊慌,剑势连绵,横扫、平挑、正撩、反撩,截剑,都是简单清晰的轨迹,却无不奏效,不论英雄乙如何凶猛狂斩,阿九则不带一丝烟火气般,飞剑只震一震就将攻来飞剑震开,有时英雄乙一剑攻击未遂,剑被弹回还没想好如何发动二次进攻,剑势略滞,结果便招致阿九飞剑二次斫斩,猝不及防之下,英雄乙一把飞剑被斩得翻着跟头在空中翻滚,狼狈之极。
阿九却没有趁机反击,英雄乙毕竟算得上老师兄,比她入武当早了好几个月,有方大师兄珠玉在前,这英雄乙也被阿九高看了几倍,以为这一招志在诱敌,引她飞剑出击,那时防御必将松动,自己能否挡住接下来的进攻就不好说了,所以她要先立足于稳守,等到好机会再反击,对阵三位师姐时便是如此,稳固防御耗尽了大师姐地耐心与大半元力,之后她才转守为攻,果然大师姐们心力消耗太大,再想挡她地反攻便心有余而力不足,败下阵去,这次她所打得主意依然如此。
英雄乙胆子越发大,这个小师妹虽然剑法固守得滴水不漏,但不懂得随机应变,不足为惧,更加放心地狂攻而至,甚至连另一剑也逐渐压了过来,全力狂攻,不再保守的留有防御余力。
可惜他的剑法凌乱无章,只是最后一战跟毒狼学了一招,也常常将两剑的轨迹做个交叉后,突然变幻二剑攻击部位及运行轨迹,在他看来,这是他剑法大进地体现,而在阿九眼中,这个英雄乙师兄的剑法显得更加怪异,难以理解,明明攻击速率尚可,她的防守还算有些压力,结果师兄剑法一变,该快的剑招不快了,反而转了一圈后,舍近求远,斩向另一处,难道方大师兄向英雄乙师兄下过命令,要他这一阵让招?
阿九虽然费解,但很理解英雄乙师兄地好意,不管是老尼姑掌门的命令还是方大师哥的要求,既然英雄乙师兄做出了让招的暗示,那她就只好领情,尽快反击将英雄乙师兄打败,也好结束这次尴尬地战斗吧,真是地,人家还是小孩子,就要让人家在三派联谊会中亮相,这不是揠苗助长吗?
阿九很领情,反击剑招也没什么绚烂华丽之招,只是体现了一个“快”字,左脚后踏略退,一招“仆步穿剑”如电射向英雄乙,这一招是以躲来避开对方攻击,尚余一剑做最后防御,同时一剑反击而出,攻敌所必救。
这一招大出英雄乙意外,他没想到阿九在他全力攻击之下,仍有余力反击,而且在意识到阿九反击之剑太快之时,已经来不及召回飞剑,轻叹一声,闭目等待,一剑过处,英雄乙化白光飞出了太虚十二道德旗门法阵,在阿九眼中,英雄乙果然没有试图挡她这一剑,显然是有人安排所致,当然没什么好炫耀了,平静出阵。
观战地十三人均目瞪口呆,这阿九到底有多厉害?不出则已,一出剑便要命?他们旁观者清,英雄乙在狂攻之余,已经无力召回飞剑防守,只能摆出一副从容受死模样,无非是不丢掉最后一丝脸面罢了,关键是阿九把握战机的能力太强悍了,平平无奇的太极剑法,在阿九手里似乎相得益彰,她本就是那么简单地小女孩,将太极剑法使得也精练有效,英雄乙最后压迫式攻击所营造出的疯狂,就连燕十三也自问,倘他在此情况下,会不会冒险反击那一剑?
但阿九就是做了,而且一剑奏效,英雄乙连防守的念头都没起,就被一剑斩杀,这种冷静,这种出剑效率,值得他们老鸟也得学习啊。
首席当然乐见这种结果,英雄乙被斩,按先前规定,这次三派联谊会,英雄家族就只剩一个代表,代之而出的阿九至少算得上半个自己人,而且老尼姑一再要求自己关照阿九,这次阿九能做为代表出场,想必老尼姑应该很开心吧,那以后传承武当掌门大位时,就不用考虑别人了,自己就是最佳人选。
待阿九出阵,她自然知道这一战意味着什么,虽然她有些嘀咕老尼姑照顾地太周到,但还是很开心,这次可以在三派联谊会上做为代表出战,至少说明她这段时间很努力,没有辜负老尼姑掌门与方大师哥地期望,认真修炼门派道法,为发扬光大武当道法而做出了一点小成绩,当然,能与昆仑、青城各位师兄师姐交流一下,开阔眼界也很重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何况据老尼姑掌门所言,三派本有渊源,三派联谊的目的不应该是为了相互争斗抢奖品,而是相互印证道法,在印证中提高自己所学,如能有所悟,才是各代表的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