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本初之妒
类别:
其他
作者:
不爱太阳的向日葵字数:2627更新时间:22/07/22 23:22:30
见群臣哗然,何进唯唯诺诺,漏洞百出,刘宏愈发地生气了,脸黑得像锅底似的,心想:即使刘焉所说为戏言,也要万不可饶了何进和董卓!不然日后再有结党营私,国成何国?!
黑脸的刘宏便沉声道:“大将军、并州牧,你二人可知罪!”
天子之怒,雷霆之怒。何进和董卓立即被吓得膝盖软化,自动给刘宏跪下。何进被吓出了七魂三魄,放下了大将军的臭架子,像个奴才似的不住地给刘宏磕头,狼狈不堪,引得群臣们发笑,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何进这么狼狈。何进立即哀求道:“求陛下明查!就算陛下给臣一万个胆子,臣亦不敢结党啊!”何进还算清醒,他知道一旦承认和董卓结党,必死无疑;但如果死不承认,就算刘焉刘范两个补刀王拿出了真凭实据,证明他和董卓结党,他也不会被追责。
董卓也是聪明人,见何进终于聪明了一回,也立即有样学样,他也急速跪下,用他那充斥着脂肪的头颅在硬邦邦的地板上磕头,继而求饶道:“万望陛下明查啊!臣素来与大将军无甚交往,又被调去并州任职,臣怎能结交大将军啊?!陛下啊,臣是冤枉的啊!”说完,董卓两片眼皮子一眨,竟然挤出几滴眼泪来,老泪纵横。一旁站着的刘范见董卓如此恶心,忍不住边摇头便滋滋嘴,一脸的不屑一顾。董卓只能忍辱负重继续给刘宏演戏,趁着刘宏眼光转到何进身上,便抽空给刘范一瞪眼。
刘宏见两人如此女儿态,心中的疑虑和愤怒早已被削弱了七分。但身为君王的面子和威仪还是要要的。刘宏便故意用小鼻子重重地一哼,斥责两人道:“哼!若有下次,必命卫士斩你等项上头颅!”
“臣惶恐!万不敢有下次!”何进和董卓松了一口气,虽然刘宏的语气严厉了几分,但这也表明刘宏还不想动他们。
“下去吧!”果然不出两人所料,刘宏对他俩是轻拿轻放,毫毛无损。刘焉和刘范见胜了一场,也带着喜悦下去了。
刘范想,何进和董卓被如此重创,弹劾之事应该会夭折了。但刘范是想得美,何进和董卓恨他入骨,虽然败下一场,但自身并无太多损伤,又怎会放过他?!紧接着,何进派又发动了新一轮攻势。只见何进使了一个眼色,他新招的幕僚袁绍袁本初,站了出来。
对于刘范,袁绍也是恨之入骨。不仅是因为袁绍因出身低贱而导致性格偏激,也不仅是因为当初在蔡邕府门前,袁绍与袁术争吵,被刘范明里暗里地羞辱贬低,更多是因为妒忌。袁绍生于公元一百五十三年,现年三十二岁,刘范生于公元一百六十六年,现年十九岁,按辈分算,刘范也不过是他的子侄辈而已。但就是这个子侄辈,在袁绍籍籍无名、老大伤悲之时,取得了多项成就,年纪轻轻就统领一州军政,十常侍为之屈服,在皇帝陛下面前也十分受宠。
在家族里,父亲袁周阳和叔父袁隗,都对袁绍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因为袁绍的才学在袁氏中最为出众;品格高洁,深受人民群众的尊奉追捧;虽不是嫡子,但也是长子。为了家族的长远,两人十分看重袁绍。但袁绍是典型的恨铁不成钢。一直到袁周阳和袁隗下决心把袁绍“半卖半送”给何进,袁绍才得以成势。对于父亲和叔父的期望,袁绍也都清楚,但奈何十常侍仇视袁家(袁家历来是满朝大臣的核心,袁家也曾多次组织内外官员攻击十常侍),所以一次又一次地阻挠袁绍的发展。
就在袁绍郁郁不得志之时,刘范恰好崛起了。谁也没想到,一个少年郎,居然如此厉害。一时之间,刘范的名声就盖过了袁绍,成为天下人心中第一的青年才俊。
原本袁绍因为极其的孝顺,为死去的母亲守孝三年,他三年都住在母亲坟茔的旁边,天天披麻戴孝、餐餐吃素,而得到了天下的瞩目。一时之间,人们都张口闭口地称赞袁绍为大孝子,他走到哪儿,那儿的人们就热情地接待他;就连原本对出身低下的他不屑一顾的父亲和叔父,也改变了对他的看法,逐渐和他亲近起来。那段时间真算得上是袁绍的黄金时代,有时候,袁绍在睡梦中都能听到人们称赞他、父亲和伯父鼓励他的声音。
但刘范的捷报却接踵而至,一场场胜仗将刘范以一个民族英雄的身份,摆在了天下人的面前。人永远都是喜新厌旧、薄情寡义的,这一点早成定则。伟大人物受到人民的追捧,只不过是一时的,过一段时间,人民就会将他们抛弃,转而追捧新的伟大人物。
比如丘吉尔,二战结束了,丘吉尔没用了,英国人不要他了,他们不让丘吉尔连任,忘了他;再比如***,改革开放了,中国人民有钱了,***的理论在新时代中所体现的作用下降了,于是,曾被他冒着生命危险,从封建**与民族危机中救出来的中国人民、曾被他称为“万岁”的中国人民,也遗忘了他,将他的像高高挂起,低头转看那些吸毒嫖娼、无恶不作的戏子。从***的时代到后世,时间相差不过五十年。究其根本,在“眼睛是雪亮的”人民群众的眼中,伟大人物看似高大上,但也只是他们手上的玩物,只要这玩物过时了,那就再换一个,将旧的扔进历史书中去,毫不可惜,毫不留情。不错,这是人民群众。
同样的,见刘范脱颖而出,天下人也无情地抛弃了袁绍,全民对刘范路人转粉:文人墨客称赞他的才学,更称赞他的新纸,一如以前称赞袁绍;以无极甄家和徐州糜家为代表的全天下的商人,个个像哈巴狗似的,争着要给他舔菊,挤破头也要进凉州经商;以卢植、蔡邕为代表的清流派朝臣,抛弃了素来为士林之首的袁家,纷纷以他马首是瞻,名满天下的卢植收他为徒儿,天下闻名的蔡邕则甘心做他的老泰山;甚至有时候,袁周阳和袁隗也当着他的面夸赞刘范,袁绍知道,他们两兄弟这是在以此来敲打他。
袁绍站在一旁,冷冷地、眼睁睁地看着刘范被天下人簇拥在人海中,不知所措。年龄和成就的巨大反差,导致袁绍心理阴影的面积越来越大,近乎变态。袁绍正在鼎盛之年,自然不愿意小辈超越自己,他唯一要做的,就是打压刘范,抬高自己,让所有人的眼光重新转到他身上来。
于是当袁周阳提出要袁绍依附何进时,他是满口答应了。因为他看得出,大将军何进也是个善妒之人,容不得身为下属的刘范高他一头,依附他,才能最接近打击刘范,并且能借助何进的声势,走上人生巅峰。
第一次大弹劾,袁绍就是其中最积极的人,虽然弹劾最后不了了之。但袁绍拼了!他不甘平庸,他决心要完成**丝的逆袭!于是,袁绍明知道并州牧董卓不怀好意、心怀不轨、不是啥善茬,依然给何进提议让董卓一起来对付刘范。
但他大大高估了董卓的力量。虽然董卓在并州说一不二,但到了朝堂上,除了何进挺他,他就没有其他的势力可以依附了。当何进败下阵来,纵使董卓再聪明,也只能跟着败下阵来。眼看这次的弹劾又要泡汤了,袁绍只好毛遂自荐,暗示何进让他出战。何进根本不可惜下属的命运,爽快地让他出战。于是,袁绍站在了朝堂上,也站在刘范的正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