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工 棚

类别:其他 作者:绝域轻骑字数:3856更新时间:22/07/23 02:57:30
大阳就快要落山了,他们在这乱石丛生的碎石滩上走了将近一天的路,现在又累又乏,美女和胡白水早已叫苦不迭,但还没有找到老人家所说的矿洞和工棚的位置。

按石屋老人说的时间和里程,应该早就找到了矿洞了,但现在还看不到一点点矿洞和工棚的影子,李子木都 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路。

李子木细心一想,石屋老人所说的行走时间,是按他们当年的行走速度来算的,他们现在的行走速度,远远达不到石屋老人他们当年行走的速度,所以只从行走时间上来推理是不可靠的。

这乱石滩上晚上风特别大,也不安全,所以它不是理想的安营扎寨的场所,所以根本不敢在这乱石滩上过夜,李子木也不敢下达休息宿营的命令,仍然鼓励着大家继续向前走去。

走着走着,前面好像发现了一片绿色的植被,在这片荒凉异常的乱石滩里面,看到这些东西,就相当于是在沙漠戈壁中发现了一片水草丰茂的绿洲,怎么能不让人兴奋呢?

眼睛里已经两天没有见到一丝绿色了,今天一天更是连泥土都 没有见到一丝,现在看到这些,怎么能让人不好奇呢,于是大家便蜂涌而上,都想争相去看个究竟。

大家的眼球就像是极度缺乏叶绿素一样,都 睁大了眼睛,贪婪地盯着那些平常见惯不惊的杂草,仿佛觉得那些杂草是千年灵芝,是高山雪莲,甚至是长白山上长的千年人参的叶子。

由于土层不是很厚,水分也不是很充足,所以这些绿植长得不是很茂盛,但这已经足够好了。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这些绿植就是春天的甘霖、夏天的凉风;狂风暴雨中的一处庇护所,冰天雪地里的一盆碳火,还有比这个好的信息吗?

绿植生长的地块面积不是很大,可能有1亩多吧!地块的周边是有人专门用石块围了起来的,看得出来以前肯定专门有人在此耕种。

“这肯定就是当年的工人们开辟出来的地块,你看这些泥土肯定不是这周边的,而且这周边也根本就没有泥土。所以这些泥土应该是从其它地方运来的,由此可见他们当年挖掘的矿洞应该离此不远了,咱们再加把劲就可以到今晚的宿营地了,大家克服一下!到了营地咱们再休息。”

文立的观察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在他们这个团队中还真的是出类拔萃的,三两句话便把眼前的一切概括总结了出来,推理也是有根有据哦,条理清晰,说话详略得当,看来真不愧是记者出生。

这片小小的绿洲虽然不能吃,也不能睡,但却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他们没有走错方向,他们一直按着正确的方向在走,这个信息就像是给大家打了一针兴奋剂,也提供了巨大的精神食粮,鼓足了大家向前走的的干劲和信心。

果然不出所料,转过头,再走几步,一片大大的矿石堆在面前,旁边好像还有一个工棚,但工棚年久失修,顶上的盖子早已垮塌,只留下四面石头砌成的围墙。

由于这里的气候干燥少雨,所以虽然工棚的盖子已经垮塌,但里面的陈设却没有完全腐烂,与当年的陈设基本一致。

大家走进了那四面石头砌成的墙里面,当年那些矿工们居住的痕迹还清晰可见,仿佛就像是在昨天一样,他们的鞋子还整齐地摆在他们的床前,只是鞋子上已经布满了尘埃,而且那些补丁加补丁的鞋子上面,早已经是千疮百孔了,碎石在它们身上割裂的伤口,和岁月在它们身上留下的痕迹也是历历在目。

他们的床全是一排一排连在一起的,床上的稻草早已经腐烂,

只剩下一个光光的床架,下面全靠地些由石头砌成的床脚支撑着,才不至于让床架垮塌。

工棚里还有两根东倒西歪的木桩,看样子是当年支撑工棚房顶用的支柱。木桩上挂着两盏锈迹斑斑的马灯,这肯定就是他们当年唯一的照明工具了,也是唯一的带有点现代化的工具了。

在两排床架子中间,有一块光滑的石板,拂掉石板上面的杂物与尘埃,一块中国象棋的棋盘便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旁边地上还掉了几颗用石子雕刻的棋子,上面錾刻着“车”“马”等字样。

那些棋子的外表早已被磨得像一件艺术品一样精致、圆润、光滑,甚至还泛着幽幽的蓝光,比用专业的机具打磨出来的产品还光滑。这肯定是矿工们当年用双手不停地拿捏、揉搓的结果。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能把这些石子揉搓得如此光滑,可见它当年的使用频率是多么的高!看得出来它一定是当年这些矿工们最喜爱的娱乐工具了,由些可见,当年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多么的匮乏。

前面有一间床架旁边的石头上好像有人用刀子刻了几行字,李子木拿着手电走过去,吹了吹上面的尘埃一看,原来是一首诗:“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原来这是伟人的《七律.到韶山》,伟人的这首诗高度赞扬了革命人民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风貌,同时也鼓励着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终身.

这块石板方正平滑,一看便知道是精心打磨过的,李子木伸出手去一摸,那块石板居然是活动的,他把石板拿了起来,没想到在石板和石墙之间.还放着一本发黄的笔记本, 笔记本还插着一支钢笔.

笔记本的扉页早已破损,钢笔也早已生锈损坏了,翻开笔记本,里面的字体刚劲有力,挥洒流畅,透着一股子清风傲骨,也透露出一副书生意气。

里面记载了这群年轻人战天斗地,建设祖国的豪情壮志,以及他们不怕牺牲,不怕流血的高尚情怀。

这一切都与石屋里的老人讲得一模一样,看来那石屋里的老人没有丝毫的夸张,也没有故意拔高自己的形象,他只是把当时的情况如实地说了出来。

突然一滴水珠掉了下来,正好掉在了翻开的笔记本上,李子木一看,原来是旁边的美女早已看得涕泪涟涟。

当他翻到了最后一面的时候,上面的文字吸引了他所有的注意力,“今天我们又去运输石料……大家挖开浮土,抬起石条的时候,发现下在有一个大大的蚂蚁窝,那些蚂蚁长得青莹碧绿,个头巨大,比成人的大拇指还要大,它们不主动攻击人,但也守着它们的窝不肯离去,大家都不敢动手去抬条石,最后还是建国想到了办法,他到附近去收集了一些柴草和枯枝过来,用火架在上面烧了好一会儿,才烧死了那些蚂蚁,大家才得已顺利地把石条运了回来”。

为了庆祝我们找到了石料,赶上了预定的工期,今天晚上伙食团要给我们改善生活,有野兔烧淮山,还有大家的最爱——蜂蜜酒。

……

在日记的最后,还有一首诗,看来是笔记本的主人酒后所作,其意好下:

书生请缨赴龙滩,

只为了却心中愿。

两脚磨平坎坷路,

双手刨开生死关。

一身血肉坚如磐,

一个信念重如山。

但见华夏同日

月,

埋骨他乡也心甘。

看完这首诗,泪水也谜糊了李子木的双眼。他在心中一遍双一遍地拷问自己,难道这样的人还不值得我们尊敬吗?难道这样的人还不值得我们去纪念吗?如果连这样的人都 受到了冷遇,那我们这个社会还有公平可言吗?我们这个民族还有复兴的希望吗?

李子木把笔记本轻轻地合上,小心地收起来,藏在了自己贴身的口袋里,就像是对待自己最珍贵的宝贝一般。

......

日记的最后一行,赫然写着x年x月x日,

这个日期不就是石屋老人讲得兄弟们不明原因死去的前一天吗?莫非他们的离奇死亡与这些蚂蚁有关,因为所有死亡的人都与这些蚂蚊接触过,而石屋老人是唯一幸存的人,他恰恰 没有与蚂蚁接触过,李子木脑子里突然闪过这样一个想法。

工棚旁边是厨房,也就是石屋里的老人当年工作的地方,厨房的墙也是石块垒砌而成的,厨房的正中间有三块烧得焦黑的大石块,石块上有一口锈迹斑斑的大铁锅,旁边的一个石台上,放着一叠和石屋老人使用的石碗一样的碗,还在一些长短不一,粗细不匀的筷子,旁边还有一块用一整块木头挖出来的容器,就像是以前农村里喂猪用的食槽一样,这肯定就是矿工们的炊具和餐具了,看完了这些,大家都低下了头,不再言语,就连一向话多的雷霆和胡白水,也变成一个闷葫芦。

这样艰苦的环境的确是无法用语言表述的,只有身处实地,才能切身感受到那些环境的艰苦,以及矿工们的艰辛,从而衬托出矿工们更加高大光辉的形象。

天就快黑了,大家升起了火堆,吃了一些干粮,便准备在石墙里清理一角出来,准备在工棚里面宿营,美女仿佛有心里阴影一般,站在旁边,久久不愿动手,心里好像欲言又止的样子。

大家都看得出来,她不想在这里面过夜。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当所那三十多个兄弟就是在这里面躺下以后,就再也没有看到了第二天的日出,所以其他几个人也是心有余悸,只不过表现没有美女那么明显罢了。

雷霆埋头清理了一会儿,见没有人来帮忙,便知道大家肯定有顾虑,于是他抬起头来,对着胡白水说道“怎么啦!你也怕了啊?你不是说要冒险刺激才有意思的吗?昨天在石屋面前就丢人现眼了,难道今天在这里还要再重演一遍?”

“谁说我怕了!我住过坟墓屋,躺过棺材床,连这些我都 不怕,还会怕一个工棚?我只是不想打扰这几十个兄弟的清静,这是对他们的不尊重!”这胡白水狡辩起来理由还十分充分。

他这几句话正说在了大家的心坎上,其实大家都 不想在这里面过夜,只是一来没法找到更好的地方而已,二来没有合适的理由,现在胡白水这么一说,算是给大家找到的一个最合理的理由,让大家都有了一个台阶。

“要不咱们再找找,看看矿洞里能住人吗?反正这里离矿洞也不远!如果矿洞里面不行,我们再出来也不迟!”文立提了一个折中的意见,这个意见立马便获得了大家一致的赞同。

于是他们便做了几个火把,灭了工棚里的火堆,向着矿洞的方向走去。

走出工棚不久,火堆里面的烟便薰进了石墙的缝里面,接着便有几只花花绿绿的胡蜂从石墙的缝隙之间钻了出来,扇动着它们有力的翅膀,围绕工棚飞了一圈。

那些胡蜂没有发现什么东西,便又重新钻进了石缝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