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龙陵 第五百三十九章 龙陵寨3
类别:
其他
作者:
绝域轻骑字数:3612更新时间:22/07/23 02:59:48
而这画的第五部分便是诸葛亮在平叛南中叛乱时,具体的过程和做法,以及他给当地人留下的永恒念想。
诸葛亮通过征抚并举的方式,一举消弥了叛乱,惩罚了首恶,从而达到了长久稳定南中的目的。他在搬师回朝之日,还专门精心准备了三样礼物,无偿地赐给了当地各大小部落;其一是,由他根据南中长者的描述,自己亲自作画的南中图谱,也就是龙村长家墙上的挂着的那幅画,它让南中人有了信仰和骄傲,从此摆脱了那种蛮荒的状态,这是南中人民从愚昧落后的奴隶社会走进封建文明的标志之一。
其二是可以避邪驱魔的诸葛脸谱,以前南中地区比较落后,盅魔横行,蛇虫当道,戴上了诸葛亮亲自绘制的脸谱之后,便能驱魔避邪,保证大家来去自如、出入平安。
“这脸谱真的有那么神奇的功能吗?我还以为这是你们民族的图腾或者精神信仰什么 的,或者只是一个装饰一个摆设而已,没有想到那还是诸葛亮留给你们的宝贵财富。”美女好像对那面诸葛脸谱有一些感兴趣,所以忍不住随口问道。
“这脸谱的作用会不会被 你们的祖先刻意渲染夸大了?其实它就一个普通的脸谱而已,可能是你们的祖先故意为了增加神秘感才这么说的吧!”胡白水说话也是口无遮拦,完全没有想过对方的感受。
不过龙村长好像也没有因此而生气,看来他也不是一个迂腐的迂夫子。
“其实对于这些传说是真是假我们没有必要去深究它,可能这诸葛脸谱在大家心里面的作用要大于它的实际作用吧!他能激发出我们藐视困难,挑战危险的不屈精神,从这个方面来看,诸葛亮留给我们的神物,是发挥了物超所值的作用。同时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应出我们南中少数民族对诸葛丞相的尊敬和崇拜!这些诸葛脸谱都 是用上等的香樟木雕刻而成,然后再涂以专门的油漆,那香樟木本来会散发出一种浓烈的香气,能够有效地杀死和驱散一些小虫子!所以在某些特殊的地段,蜀汉大军会人人戴一个脸谱,既能保证自己的面部不被荆棘刺伤,又能驱散一些微小的虫子寄生到人体的身上,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龙村长详细地给大家讲解子诸葛脸谱的真正作用,这段巧妙的述说,算是圆满地回答了美女和胡白水刚才的提问。
“哦!难怪你们这里的竹楼保存得这么完好,没有一点蛀虫危害的痕迹!原来都 是这些香樟木制成的诸葛脸谱的功劳啊!”李子木一副恍然大悟 的样子。
“正是如此,这位兄弟好见识!我们南中气候湿热湿润,很适合小虫子的生存和繁殖,如果没有这些诸葛脸谱保驾护航,这些竹楼是断断不会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的!”龙村长表扬了一下李子木,又继续娓娓道 来。
这第三样礼物便是诸葛亮专门做来在山间传递信息和驱散猛兽毒虫的一百面大铜鼓,这种大鼓各部落分去十面,皆设在当道关隘,或者是部落重地,既为传递消息的烽燧,又为供人尊崇的神物。南中百姓都说这是“诸葛鼓”,甚至还有传言说此鼓干系南中蛮夷运命,还说出了“鼓去蛮运终”的谶语,只是听说这诸葛鼓因为势关我们南中气运,所以南中首领非常重视,所以大家都 把这诸葛鼓当作自己部落的圣物一样。
诸葛亮撤退以后,各部落首领怕有人来抢夺诸葛鼓,首领便将这诸葛大鼓藏了起来,小心地保存起来,甚至是供奉在神圣的殿堂之中。继续在这片山水之间,守护着我们南中的安宁,所以直到现在我们都没有见过这诸葛大鼓的真正面目。
而要探寻这一切,就要到后面大山深处的五行山,七星海去,那里沼泽遍地,蛇虫当道,蚊蚋成群,瘴气迷漫,那里既是当地人心目中的神山,也是祖辈时常告诫子孙的禁地。
有好事胆大者,不听劝告,擅自闯入那一片禁地,都没能再走出来,所以近些年来,再也没有人敢走进那里面半步。
听龙村长这么一说,胡白水脸色吓得煞白,仿佛龙村长所说的那片禁地,就是龙潭虎穴,一旦走入那里面,就是世界的末日到来了一般。他用征求的眼光看着李子木,希望李子木能够慎重考虑自己一行的行程安排,而李子木却是一脸气定神闲的样子,仿佛对待龙村长说的这一切,他早已有了对策在心。
蜀汉大军撤退了以后,南中各族人民世世代代感念诸葛丞相的恩情,便将他的画像供奉了起来,他便是我们的精神支柱,他便是我们祖祖辈辈供奉的神灵。
“你们这里为什么叫龙陵寨呢?”美女也不失时机地问了一句。
“单从 字面上来看,这龙陵便是真龙的陵寝,而‘龙陵寨’就是‘龙陵在’的谐音,所以,我们都一直伴着龙陵而存在。当地的百姓都是当年自愿留下来给真龙守陵的族人,只是从来没有人知道这所谓的真龙陵寝在哪里?也不知道这只真龙是谁!”龙村长简单地给大家简单讲了一下龙陵这个名字的由来。
“我看你们村子里大多数的人都姓龙,是不是因为给真龙守陵而得来的姓啊?”胡白水又好奇地问道。
“我们白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姓不一样,相传我们的祖先是一名英雄,他叫龙佑那,在诸葛亮南征的时候,我们部落的力量还很弱小,必须听命于孟获等其他大族的命令,他受孟获等人的蒙蔽蛊惑,带领族人与蜀汉大军对抗,诸葛亮设计擒获了龙佑那。”
“一开始龙佑那也和孟获一样抵死不降,后来他慢慢知道了蜀汉南征的真像并不像是孟获所说的那样,孟获是颠倒黑白、蛊惑人心,有意挑起不明真像的南中百姓去对抗蜀汉大军,自己只是被孟获蒙蔽利用了。再加上诸葛亮以德报怨的做法,让他深 受感动,于是他便主动投入了诸葛亮的麾下,并出面招幕南中子弟,与蜀汉大军一起在沙场上建功立业。”
“诸葛亮便赐他姓了张,改名为张钺,并将南中子弟专门编为一军,外叫无当(挡)飞军,交与张钺率领,作为前锋一起参加了历次北伐,逐渐成为了蜀汉军中一名战绩彪炳的青年将领,写下了自己人身当中浓墨重彩的一页,由于他战功卓著,后来还被蜀汉政权封为白子国的国主。”
“在第六次北伐之前,诸葛亮已经 感觉到自己命将不久,而自己的北伐事业也终难成就,蜀汉基业也再难保全。所以诸葛亮便叫张钺遣一子回原籍,恢复龙姓,隐藏于此,说是为蜀汉将来复国,做准备工作,后来龙佑那遣回来的那一支族人,便长期在此生活,并恢复了自己原先的龙姓,一直延续至今。
直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件事便没有了下文。
可惜过了千百年以后,也没有人来寻找我们族人给我们安排任务,更没有人来领导我们准备为蜀汉复国,而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在此居住,也早已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所以就在这方风水宝地上生活了下来。
龙村长的这一番介绍,让李子木等人听得入神,因为龙村长所说的这一切,点点滴滴都说在了他的心坎上,这些内容对于他们此行的任务的重要性,简直是不言而喻。他的心中其实早已经怦然心动,只是为了不引起龙村长的怀疑,他仍然装作若无其事一般,就像是在茶楼里听说书的人讲评书一般轻松自然。
在执行此次任务之前,李子木仍然像往常一样,在网上搜索了当地相关的风土人情,文化传说,甚至还专门找了几本书来看,里面介绍的情况和龙村长说的差不多,但远远没有龙村长讲得详细精彩。因为龙村长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措词都倾注了大量的感情,就像是亲身经历过那些难忘的瞬间一样,所以大家听起来特别的有味。
据史书记载,相传三国时白子国主(后来的建宁国主)叫龙佑那,又作龙凤佑那、凤佑那、张龙佑那、张佑那等,是白族先民,起初他们的部落很弱小。三国蜀汉建兴三年(225),蜀相诸葛亮南征,杀雍闿(应为高定元),擒孟获,然后果封龙佑那为当地领导人,世袭领地,并赐他姓张,在白崖(在今云南弥渡县红崖)筑建宁城,作为治所,改白子国为建宁国,立铁柱并《南中纪功碑》。
明代家杨慎在《滇载记》中记载,诸部慕武侯之德,"渐去山林,徙居平地,建城邑,务农桑,诸部于是始有姓氏"。传至其十七世孙张乐进求,被唐太宗封为首领大将军。不久,其建宁国被细奴罗的大蒙国替代。”
这些都是有明确的历史记载的,与龙村长所说,大同小异。
“龙村长,你刚才讲得竹王的故事在前呢?还是诸葛亮南征的时间在前?”龙村长刚刚畅快地讲完这一段,美 美地抿了一口杯中的酒,冷不防美女又问了一个很专业的问题。
这个问题好像龙村长以前根本就没有考虑过,以至于支吾了半天才含含糊糊地说了一句:“我想可能是竹王的故事在前吧,要不然这南中图谱上怎么会有竹王的故事呢?只是这个故事通过口口相传,里面可能也增添或减少了一些成分,某些地方可能有一些失真,但故事的因果和脉络还是经得起推敲的。”
听龙村长说完这一切,大家才从那个战乱纷争的古战场里面走了出来,思维又重新回到了眼前的社会当中。
看来这里的确是当年诸葛亮南征的战场之一,这里肯定也有他们一心要寻找的孟获城,或许这个具体的地方就是龙村长所说的五行山、七星海。
而这个竹王的故事也许是通过诸葛亮完善包装过后而形成的故事,因为以前的神话故事都经不起仔细的推敲,还有很明的漏洞,但这个故事不一样,故事有血有肉,而且故事里面思路清晰,逻辑合理,而且还能前后互相呼应,相互佐证,所以李子木认为这个故事是有人用心编排过,并有意识让其流传下来的,编排这个故事的人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告诉后来人一些信息,这才是他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