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风水轮流转

类别:其他 作者:白清远字数:2142更新时间:22/07/23 13:55:24
西勇国合亲不成,恼羞成怒,在大旭国胡作非为,皇子被大旭国斩杀,导致西勇国以此为由大军压境,却没想到人还没到,就被摄政王不费一兵一卒解决掉,最后大败而归。

摄政王贺铭接连为大旭国创造了两次神迹,理应被大旭国皇帝连番赏赐。

上一次的大胜而归只是被赏赐了些东西,这一次更是连赏赐都还没赏赐,摄政王贺铭直接就要辞官。

这消息一传出来,整个大旭国都震动了!

百姓们都在为他们心中的战神叫屈,觉得大旭国不配拥有这样的战神,觉得皇帝为了给太子铺路连战神都容不下了,不只送上万民血书,还在各地组织了各种为摄政王鸣不平的活动。

一时间,所有人都觉得是皇帝逼迫了贺铭,所以才会让他在大胜而归之后,直接辞官。

皇帝这会儿当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他如果辩解说自己没有逼迫贺铭,只会让人更加不相信他。

但是如果他承认了,那就更加失了威信,毕竟一个皇帝容不下功臣,那么全天下的百姓都不会再相信他,还会觉得那些功臣都不该留在这里,因为这样的皇帝不配他们的效忠。

皇帝怒不可遏,却也无可奈何,他以为这样的传言是贺铭故意散布的,但其实贺铭还真的没有做这样的事情,他只是辞官而已,并没有令人散布传言。

不过这种传言倒是助了他一臂之力,如此一来,全国百姓都会知道他要辞官的事,接下来再慢慢散布出别的事情,就可以让皇帝无法再对他动手。

并且还要在这个时候替父亲平反,另外,借着这一次的机会,将皇帝与太子在朝中的势力进一步的削减,他是还有时间,可是却也不想再步父亲的后尘了,要想彻底去除那样的隐患,就必须将这件事闹到人尽皆知,让皇帝有所顾忌,同时将朝中势力更进一步的扩大,直到最后皇帝想动他也有心无力的地步。

待到一行人离京城越来越远后,便开始将先前的旧事散布出去,让百姓们知道当年旧事的真相,并借着这次机会,为父亲洗清冤屈!

“听说了没?当年摄政王的父亲并没有造反,而是被人陷害,听说他那时一心效忠皇上,却被人设计陷害死在战场上,当真是太可怕了。”

“当年那件旧案不是早就已经盖棺定论了吗?怎么突然提起?”

“你们不觉得那件旧案太过诡异与蹊跷吗?先不说当年之事并无任何证据,连证人都没有,只有几位大臣口头上的言之凿凿,而皇帝也没有等那位回朝后仔细审问,就直接定了他的罪,还直接让人在他与敌人战斗时动了手,将人暗害,这摆明了就是心虚啊。”

“让你这么一说,当年好像就是这么回事,因为这件事如果按照正常来看的话,绝对会闹得沸沸扬扬,可是当年那可真的是结束得迅雷不及掩耳,刚刚才听说了有人造反,下一刻就听说那人已经死在了战场上,这太奇怪了。”

“而后没多久,好像摄政王的母亲便察觉到不对,想要去找皇帝平反,却死在了去京城的路上,也是死的不明不白,极其诡异。”

“嘶,让你们这么一说,这件事真的是细思极恐啊!”

“据传这次摄政王突然辞官,好像也是因为走到了当年与父亲相同的路上,都是功高盖主之时,都是被皇上惧怕之时,若是摄政王不辞官,估计也会背上个造反的罪名,然后死得不明不白。”

“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如今再与大家所说之事一联系,当真是太可怕了,想当初摄政王那一场大胜之前,不是传出摄政王突然下落不明,有可能通敌叛国吗?”

“看来那个时候就已经想要用以前的办法来对付他了,只是让他躲过去了,然后还创造了这样的大胜,当真是太可怕了,如果那个时候就成功了,恐怕也不会有这样的大胜,也不会有这次的大败西勇国了。”

“如果没有像摄政王父子这样的武将替我们挡住进犯的敌人,平定动乱的边疆,稳定国内的动乱,还有先前的灾情,我们哪儿来的安定平稳的日子?百姓们无不感谢摄政王父子的,为什么皇上就容不下他们!”

“真的替摄政王父子二人不值!明明为国为民付出了这么多,最后什么都得不到也便罢了,他们也没有想要什么,却还要背上叛国的骂名,越想越难过!”

白薇贺铭一行人的马车路过哪里,那里过不了多久就会传出这样的议论声,没多久,整个大旭国的百姓们都知道了这件事,传到皇帝耳朵里的时候,差一点把他气得吐血。

朝中大臣们也开始纷纷上奏要为当年的摄政王父亲平反,还有人呈上了证据以及证人,要求严惩当年冤枉摄政王父亲之人。

这摆明了就是在打皇帝的脸,他若答应就是等于当众承认他错了,但是他不答应,就会失尽百官之心,失尽百姓之心。

而那些当年为了讨好皇帝而空口无凭乱说的大臣们,此时彻底慌了,他们生怕皇帝将他们推出来顶罪,毕竟他们可是当年对于皇帝来说最大的功臣,如果不是他们的推波助澜,当年的事情也不会那么快就结束。

而且皇帝为了将自己摘出来,这些事全都推在了他们身上,还纷纷给他们加官进爵,进行了封赏。

如今这件旧事被重新提及,又闹得这么大,他们真的体会到了什么叫风水轮流转的意思。

就在人心惶惶之时,有位在民间极有声望的诗人写了首诉冤诗,瞬间就传遍了整个大旭国,而后几乎所有文人全都将诉冤诗挂在嘴上,见人都先背一遍,最后直接将诉冤诗用血写就,竟然引来全国上下无数文人在上面以血签名,百姓们听闻此事后,也纷纷愿意助其一臂之力,识字的便签上自己大名,不识字的便直接按个手印,大家都强烈的希望皇帝能够将这件陈年旧事平反,而不是任由旧事真的变成过去,更不想让贺铭再步他父亲的后尘,经历那样的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