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肖平的野望
类别:
其他
作者:
鹤城风月字数:2929更新时间:22/07/24 00:01:31
“我打算回老家,从事肉制品精加工养殖产业。据我的调查,这些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老百姓的食品消费正在发生着剧变。以往的谷物、蔬菜类比重正在缓慢下降,肉制品、水果等种类却在不断提升。这个时候如果形成养殖业规模的话,绝对能够抢占足够大的市场。”
肖平又补了一句。
“日本神户牛肉名扬全球,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优质牛肉品牌。”
他的想法和思路,肖浅已经了解了,也知道他的志向不小。
但是对于他的谋划,肖浅却不看好。
“二哥,你有没有想过做养殖业,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
肖浅虽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是他什么都懂点的经历,此时却能够提供最好的论据。
“就拿美国的肉制品行业来说,美国的养殖业之所以能够做到全球规模最大,除了必要的科技加持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饲料产业的完善。就比如我们种植玉米,是以获取食用粮为目的。但是美国的玉米种植,却是当成畜牧的饲料来源。我们国家的人口是美国的数倍,耕地面积却远远不如美国。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想要把养殖业做大做强,你从哪里来获取足够的饲料?还有你想要做精品肉,那么一般的工业饲料是绝对不能使用的,这就更需要足够精良的饲料产品。你怎么去获取?”
一连串的追问,让肖平瞠目结舌。
他从来没有想过,肖浅居然懂得这么多。
却不知道,肖浅作为穿越者,见识过后来国内的食品产业结构,所以才敢说这些话。
直到2020年,国内的肉制品市场都无法做到自给自足,需要从海外大量的进口。
谁都知道肉质产品比谷物产品更有价值,可问题是,在没有从基本上解决掉粮食危机问题的情况下,贸然去大力发展养殖业,这就是不切实际的镜花水月。
肖浅的问题,肖平一个都回答不了,原本的壮志豪情迅速化为了颓废。
“哎,想要做些什么,这么难吗?”
他却不知道,对于他的想法,肖浅真是发自内心的赞赏。
“二哥,我觉得你的想法是没错的,只是方向出现了问题。”
肖平豁然抬头,目光里重新迸发了希望的光芒。
“你觉得我该怎么做?”
肖浅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反问到:“你回老家的次数比我多,你觉得,东北的农村状况如何?”
其实他并不需要肖平来回答的。
东北的农村什么样,他一直都很清楚。
在如今国内经济急速发展的时期,都说东北的经济十分困难。但东北的农村,或者说是农民,才是最难的一个群体。
东北的人口流失,在农村更加明显。
农民们无法从土地上获取足够的收益,只好从农村走出来,踏上打工之路。
渐渐地,东北很多农村都变得荒凉起来。
就以肖浅姥姥家所在的屯子为例,2000年左右他居住在那里的时候,大概有一百多户人家。
后来2020年的时候他曾回去过一次,偌大的屯子只剩下十户不到的人家了。
更多的人家因为经济问题、子女教育问题、交通问题和居住问题,选择了异地生活。他们名下所属的土地,也都承包给了还留守当地的人。
当年联产承包制在全国推广,是因为广大的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导致生产劳动积极性不足,令农民们始终挣扎在温饱线以下。
但是随着经济和工业的发展,联产承包制反而阻碍了农业的产业规模。
因为单靠每家每户的耕作所得,土地里的产出十分的有限,并没有将土地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东北,尤其是肖浅老家所在的黑省为例。
这里有着面积广大、土质优良的黑土地,最最关键的是,这里有着大片大片的平原。
这样的地方,天然就适合大机械化的农业种植。
可大型机械的昂贵费用,根本不是普通农民家庭能够负担的起的。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当地的农业发展。
一直到2010年后,国家出台了政策,由当地政府出面,创办了农业合作社,集体出资购买大型机械,然后在享受国家补贴的情况下,极大地提升了土地的耕作效率。
可是这样就让农民富裕起来了吗?
据肖浅了解的情况来看,并非如此。
为什么呢?
因为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粮食产量的逐步提升,而且国家为了维护市场稳定,所以粮价始终处于一个低水准。
粮食的价格低,必然会导致农民的收入不足。
很多农民辛苦一年,能够赚到的部分,就只有国家补贴的那些钱而已。
肖浅觉得,东北的农业其实是大有可为的。
当然,要找对适合的路。
“二哥,你去过华西村考察吧?”
果然,肖平一脸的向往。
“当然去了,那里发展的真好,家家户户的收入都是东北农村的十几倍、几十倍。我就想着,等到养殖业发展到了一定规模之后,也学习华西村的模式,走村办企业的路子,带动家乡富裕起来。”
这属于肖平的野望。
这次环球考察,他走了很多地方,见识了许多未曾见过的东西,也有了一个伟大的志向。
肖浅却无情地戳破了他的美梦。
“不是我打击你,如果你想要在东北复刻华西村的模式,注定会失败。”
肖平急了。
“为什么?”
肖浅当然不是胡扯。
“华西村能够发展起来,有什么便利条件?只因为这里地处江浙沪,在这里搞企业,可以轻易地得到上下游诸多产业链的支持,能够极大地降低成本。你要在东北搞村办企业,搞工业加工,我问你,你原材料怎么弄来?你造出来的产品怎么运出去?遥远的路途加上不够便利的交通,你的产品在市场上能有什么竞争力?”
肖平彻底服气了。
“难道咱们老家就不能发展起来吗?”
肖浅神秘地笑了。
“当然能发展起来。前提是,要找对合适的路子。”
他要过纸笔,一边写一边给肖平指点。
“咱们东北,在什么方面有优势呢?一个是重工业,一个是农业。重工业咱们不谈,这也不是我们能搞的。而且重工业的前景和投入,我们承受不起。但是在农业领域,却大有可为。”
肖平不信。
“这能有啥作为?粮又不值钱。”
肖浅怒了。
“大米、小麦、土豆、玉米是不值钱,可如果将这些农产品加工之后,变成商业食品呢?方便面你吃过吧?价格如何?薯片你吃过吧?又如何?这些东西凭什么别人能做,我们为什么不能做?你觉得东北每年出产的那么多粮食,除了国家存储粮收购之外,其余的都去了哪里?都是被人家便宜买走,转化为了我说的这些商品,回头又卖给了咱们。”
东北的粮食产量有多大?
就以黑省为例,每年的粮食产量,可以供应三个直辖市和海陆空三军一年的消耗,然后还有富裕。
可这么强大的农业产出,却没有更多的盈利,只是作为农业产业链的低端被人剥削。
“我给你的意见就是,要做就做农业高附加值产品。以老家的农业优势为依托,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附加产品工业。做的好了,我们可以垄断市场。”
肖平觉得自己明白了。
“你的意思是,我们在老家当地建立食品加工厂,就地收购农产品,这样远比其他的同行更有优势,对吗?”
肖浅满头黑线。
“能够做食品精加工的农作物,都有着严格的品质和品种要求。你只做农产品收购,怎么保证收购到足够合适的产品?”
肖平似懂非懂,十分的紧张。
“那你的意思是……”
“我们自己做农业产业园啊,按照我们的需求来做农产品的种植和培育,无论从成本上还是从效率上,都是其他企业根本比不了的。”
肖平觉得他不切实际。
“可是我们的手中没有土地啊。”
肖浅痛苦极了,不停地拍打着脑门。
“亏你还去华西村考察过,还想着要帮助老家富裕起来。我们可以邀请当地的农民以土地入股,享受股份分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