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好时机

类别:其他 作者:鹤城风月字数:2793更新时间:22/07/24 00:01:51
“李霄汉的走红,是我们最大的收获。他这样的特质演员,是如今中国影视圈所欠缺的。如果顺利成长起来,将会成为我们的王牌。所以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确立他的风格和地位,要让他成为品牌演员。”

肖浅的动作很快,当李霄汉的人气爆发之后,迅速组织了会议。

不急不行啊。

艺人的走红,是有时间效应的。

如果在艺人爆红的时间段里没有拿出行之有效的手段来巩固人气,那么艺人将很快会陨落下去。

在肖浅的心目中,李霄汉具备了五十亿影帝的一切素质,当然不能白白浪费了。

前世的黄渤之所以能够走的平稳,节节高升,也和前世的娱乐圈节奏有关系。

作为2006年的电影,实际上到2007年才广为人知。也就是说,他的人气爆发足足推迟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

恰好在这段时间,宁皓筹备起了,并且在2008年上映。

因为传播速度过慢的耽搁,结果前后这么一衔接,反而成全了黄渤。

可这个时空不同了。

星光有着完善的运作体系,也是上映就爆红。

上映才五天,电影票房已经突破一亿,宛如刹不住的火车头,一路滚滚向前,没有对手。

按照公司的预估,这部电影到下档时,恐怕票房能冲到五亿。

那样的话,可就打破了中国电影的票房记录了。

虽然这个只是预估,但肖浅不得不为此做好准备。

尤其是在李霄汉身上,运作一定要快。

“这是下部的剧本,还是你来负责,咱们要把疯狂系列打造成一个品牌。”

肖浅把掏出来了,交给了宁瀚。

宁瀚兴高采烈地拿过剧本,决定年后就开始筹备。

肖浅不知道的是,宁瀚不太喜欢拍动作片。或者说,不喜欢拍纯粹的动作片。

身为北影出身的导演,不往电影里添点思想和思考,宁瀚浑身都不得劲。

只是的票房惨败,让宁瀚略微清醒了一下,不再那么的偏执和骄傲了。

但如果有别的选择,宁瀚还是不太愿意碰动作片。

这一次拍摄,让宁瀚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正是投其所好,让他动力倍增。

肖浅可不在乎宁瀚所想,他本身也处于焦虑当中。

这个春节,对肖浅来说,也是一场硬仗。

“你知道吗?我已经做好了失败的预计。”

回老家的飞机上,肖浅清眉紧皱,满是化不开的抑郁。

在他旁边的人,赫然是李清绝。

这是李清绝第一次陪肖浅回东北老家,换句话说,就是新媳妇上门。

虽然他俩还没有结婚,但谁都知道,他们的婚姻是没有任何意外的。

为什么这么久了,李清绝才跟着肖浅回老家呢?

因为过完这个春节,两小全都二十岁啦,终于算成年了。

“为什么这么悲观呢?你可是去投资的。如今各地招商引资红红火火,打破了头都引不来资金呢。你能主动回去投资,当地政府还不高兴坏了?”

肖浅并没有得到任何的安慰,看着窗外灰雾弥漫的世界,他的心情一如这酷冷的天气。

“东北啊,和你想象的不太一样。”

然而在哈城下飞机的时候,肖浅才发现,似乎和自己想的也不太一样。

黑省的一把手、二把手居然亲自到机场来迎接了他,一行人直接去了省委省政府。

“二哥,你们到底商谈的如何?为什么他们会这么热情?”

路上,时间有限,肖浅只好从肖平的嘴里询问情况。

肖平早半年就回来了,一直按照肖浅的安排做投资建厂的准备,所以和当地接洽的人就是他。

他也知道肖浅会有此问。

“呵呵,你不知道吧?咱们的这位徐书记啊,居然是农林专业出身。来到这里之后,就一直想着依托省内优良的农业环境来发展经济,正愁无处下手呢,结果咱们送上门来了。”

肖浅为肖平制定了走农业商品深度加工的计划,肖平回来之后就开始了布局。

但这么大的投资,没有当地政府的支持,显然是不可能的。

为此,肖平开始和省委省政府接洽,探讨合作示意。

他如今代表的可是肖浅,而且多达数十亿的投资,没有哪个政府可以忽视。

结果听了他的投资计划之后,徐书记惊喜莫名,力主促成此事。

对于肖浅这位财神,才有了这么客气的接待。

“俗话说,衣锦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肖总能够在成功之后,还能想着家乡,实在是令人感佩啊。”

徐书记红光满面,话音洪亮,显然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改开以来,东北日益没落的经济环境,对于他们这些施政者真的是莫大的压力。

身为皖省人,他六十年代就来到了东北,从吉省一名普普通通的林业员做起,亲眼见证了东北的辉煌和没落。

如何拯救东北经济,始终都是他夙夜难寐的难题。

招商引资的事儿,在他的主持下,也不是没有做过。然而失败的多,成功的少,多数企业都对黑省的环境很不满意。

徐书记思来想去,也觉得以黑省的条件,从最擅长的农业领域出发最好。但该怎么下手,却始终没有眉目。

这个时候,肖平带着肖浅的计划来了,一下子为他捅破了窗户纸,万丈阳光彻底照亮了他迷茫的内心。

“这里始终是生我养我的故乡,而且我还有许多亲人生活在这里。能够为家乡尽一份心力,是我的义务。当然,能不能做好,还要靠省委省政府的支持。”

肖浅既担起了责任,但也把话说在了前头。

他是真的怕,怕投资的过程中出现意外。

徐书记也知道他顾虑的是什么。

“肖总,你放心,关于你方投资建厂这件事,我们已经做了认真的研究。在这里,要告诉你的事,不要有任何的顾虑。我们要人给人、要地给地、要政策给政策。”

他的话掷地有声,但肖浅还不是很满意。

“要服务也得给服务。”

在座的干部们面面相觑,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加这么一句?

这就是理念的差距了。

“各位,一个地方的经济要想发展起来,除了有投资的活水、当地人民的艰苦奋斗之外,政府的服务职能有没有到位,也是重要的关键。你们对经济的扶持力度有多大,经济的发展就会有多大。”

前世肖浅见识过许多东北的干部,他们身上的惰性,真的是……

“一个好的发展环境,不是国家给的,而是你们这些领头人塑造出来的。如果从你们的身上都看不到想要富强的冲劲,我不认为再多的投资有什么用。”

肖浅审阅着计划表,当场就表达了不满。

“就比如修建高速公路这事儿,都过去三个月了,你们还没有任何的答复,这是做事的态度吗?”

本来气氛祥和的座谈会,随着肖浅的开炮,迅速进入了剑拔弩张的状态。

在场的干部们显然很不适应这种变化,一个个脸色非常难看,同时也坐立不安。

负责这个项目的人不得不出头,语气很虚。

“肖总,修建高速公路这件事,因为涉及到方方面面,所以需要做更加详细的论证。还有资金方面,省里也比较困难。你别急,我们一定……一定会拿出令你满意的方案的。”

“啪……”

肖浅当场就把文件摔了。

“我的这笔投资,如果落在浙省,你们信不信,高速公路已经开始动工了。你们知道经济发展不起来的原因在哪里吗?就在于你们这些人缺少了拼命的精神。依我看来,你们对于投资这件事,似乎不是很在乎。既然如此,其他的也别谈了。”

留下这番话,肖浅当即离场。

他在哈城没有片刻停留,和李清绝坐上了汽车,直接返回了老家。

然而他制造的余波,还在接连不断地冲击着当地的干部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