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制定新朝制度框架(上)

类别:其他 作者:数沙人字数:3298更新时间:22/07/25 02:32:22
赵文从马车上走了下来,他看向站在最前面的李小颖等人,露出了一个笑容。

“我回来了!”

赵文张开双臂,朝着李小颖走去。

等赵文来到李小颖的面前时,不顾众人的目光,直接将李小颖搂在了怀中。

这个时代在大庭广众之下搂搂抱抱是一件非常低俗的事情,可是这些事情对于赵文来说,完全无所谓。

跟在赵文身后的刘文众等人直接将头扭过去,装作没看到一样。

因为李小颖怀有身孕,所以赵文只能虚抱一下。

赵文放开李小颖,道:“我回来了。”

李小颖微微福身,说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恭喜大人得胜归来!”

站在李小颖身后的那些人冲着赵文行了一礼,同时大声的喊道。

赵文拉着李小颖的胳膊,在众人的注视下,走进了总兵衙门。

回到总兵衙门之后,赵文便带着李小颖她们坐在了总兵衙门的大厅中。

赵文站在李小颖面前,看着坐在椅子上的李小颖,笑道:“如今是将近五个月了吧?再有五个月就生了。”

李小颖道:“是啊,再有五个月就生了。”

“你也有五个月就生了吧?”赵文看向坐在李小颖旁边的海兰珠。

海兰珠大大咧咧的道:“是啊,再有五个月就生了。我感觉我肚子里的绝对是个男孩,这几天一直在踢我肚子,可有劲了。”

赵文闻言,哈哈大笑起来,“现在还不到五个月,哪里还有胎动?”

“谁说没有?”海兰珠眉头一皱,“我明明就感觉到了,这次肯定是个男孩。”

“好好好,是个男孩,是个男孩。”赵文笑道。

赵文的大儿子赵明宇站在李小颖的旁边,一脸笑容的傻乐。

赵文看向自己的儿子,笑问道:“你想要弟弟还是妹妹?”

赵明宇道:“都行,都行,弟弟好,妹妹也好。”

“哈哈,你这小兔崽子真是的。”

人生有四大喜事,一是金榜题名时,二是他乡遇故知,三洞房花烛夜,四是久别重逢时。

如今的赵文正是这四大喜事当中的一个,心情可想而知。

赵文在大厅中和李小颖海兰珠以及他的儿子女儿们唠着家常,唠了很长的时间,直到太阳彻底落下西山才结束。

将李小颖她们送回房间休息之后,赵文来到了总兵衙门的书房中。

这个时候,刘文众已经在书房外面等候多时了。

刘文众跟随赵文已经很长时间了,不敢说将赵文的行为习惯摸的一清二楚,可也了解不少。

按照赵文以前的习惯,在赵文领兵回来之后,肯定会将他找来,盘问事情。

赵文坐在书房中,刘文众坐在他对面。

“大人,您走之后的文书材料等文件已经整理完毕,不知道是现在送过来还是明天送过来?”刘文众看着赵文。

“材料先不急,明天送来也不迟。”赵文摆摆手。

“大人,如今的皇宫已经修建完毕,不知道大人准备何时登基。”赵文刚刚说完,刘文众就问了起来。

赵文看刘文众问的如此急切,一下子就明白了刘文众心里想的什么。

无非就是能升官,但这种事情也是人之常情。

“什么时候准备登基,就这几个月了。登基前的各项准备不少,先将这些事情完成。”赵文回道。

“大人,不知道您打算在新朝采取怎么样的为政方式?又或者说沿用明制?”刘文众问道。

按照传统来说,每一个新朝鼎力之后,新朝都会大体上沿用前朝的制度。

比如说汉朝,沿用的就是秦制,宋朝沿用的就是唐朝。

赵文摇摇头,“我不打算沿用明制。”

刘文众道:“那大人准备使用什么方式?要是采取其他的制度,恐怕会浪费很多时间。”

“不要怕浪费时间,浪费时间都是次要的。这样吧,至于具体的制度,我已经有了想法,三天之内我就会给出一个结果。”

在接下来的时间中,刘文众将赵文离开之后这段时间的大体的说了一遍。

等到刘文众离开时,已经来到了午夜。

赵文之前在火车上睡了不少的时间,所以现在的赵文精力也还比较充沛。

赵文从旁边的书架上取出一叠宣纸,平铺在书桌上,随后取出一根炭笔。

“朱元璋在废除丞相之后,将中书省的权利分给六部,同时设置四辅官,这个四辅官就是内阁的雏形。

建文年间,朱允炆设置内阁制。等到永乐时期,内阁制度已经趋于成熟。

可是这个时候的内阁依旧只是皇帝的秘书以及顾问,内阁真正的抬头还要在土木堡之变之后。

内阁制度不能说不好,但是对皇权的威胁很大。尤其是内阁里面的阁臣拧成一股绳的时候,更是对皇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以至于最后皇帝说话都没有内阁好使。

文官集团不能放任,不能让他们做大。虽然现在我已经创办了学校,培养了新式人才。可谁知道一两百年之后,这些人会不会变成现在的文官集团。”

赵文看着面前的宣纸,脑海里不停的思索着这些问题。

赵文对现在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还很放心,可是赵文不敢确定一两百年之后,这些人还是如今的这样子,毕竟人心这种东西,是最难揣摩的。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些事情不得不提前做好准备,在源头上将其遏制。”

赵文说罢,思索了一会儿,便在宣纸上书写了起来。

赵文在宣纸的顶端画了一个框,框里面写了皇帝两个字。

皇帝下面又画了两个框,一个框里面写了内阁两个字,另外一个框里面写了司礼监三个字。

内阁下面有六个框,里面是六部尚书,六部尚书下面又是侍郎之类的职位。

赵文现在绘制的是大明的制度框架。

“清朝设置的军机大臣对于增强皇权来说,有非常大的作用。可是将国家的安危寄身于一个皇帝,实在是太过危险。皇帝英明还好,可要是废物,那不就完蛋了吗?”

等到赵文将大明的制度框架绘制完毕之后,赵文忽然想起了清朝时的军机大臣制度。

赵文取出一张纸,又将清朝的制度框架绘制了出来。

绘制完毕,赵文又绘制了后世的制度框架。

赵文将三张纸平铺在桌子上,不停的揣摩着。

清朝和明朝的制度差不了太多,无非就是多了满汉臣相制、八旗以及军机处这些制度。

说到底,玩的都是官员相互制约,皇帝居中调和阴阳的手段。

可是这样的手段只有威望高本事大的皇帝才能玩的来,要是放在平平无奇的皇帝身上,一个玩不好,就玩废了。

这种手段还有一个毛病,那就是很容易引起剧烈的党争。

后世的制度虽然先进,可是却不适用于这个时代,这个时代的生产力低,再加上通信以及交通的问题,所以要大打折扣。

不考虑时代背景的制度,都是在耍流氓。

赵文看着眼前的这几张宣纸,想了很多东西。

良久之后,赵文重新取出一张宣纸,开始画了起来。

差不多一刻钟的时间,赵文就将自己想的制度框架大体上画了出来。

赵文画的这个制度框架只是一个雏形,并不是完整的。

在宣纸最上方依旧是皇帝,在皇帝左下方是一个椭圆。

椭圆里面写着“议政院”三个大字。

在赵文的打算中,议政院和如今的内阁差不多,只不过只管理内政之事,不牵扯军事。

而且议政院里面的官员不是内阁里面的三五六个,而是二十个起步。

毕竟人数一多,哪个官员想将议政院拧成一股绳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在赵文的计划当中,议政院只有议政的权利,只能做出一个计划,真正的决定权还在皇帝手里。

其实这个制度和内阁差不多,只不过就是取消了军事范围。

议政院里面设置三个仪政总管,管理议政院里面的官员,而且这三个官员都是副的,正职由皇帝担任。

议政院里面的官员通过选举产生。

如果遇到什么事情,先让仪政院议政,等拿出一个准确的结果之后,再交给皇帝决定。

在议政院的右边是军事院,里面设置官员数量和议政院差不多。

军事院的主要的职责就是管理管理军事,模式和议政院差不多,也设置三个总管,也都是副的,正职由皇帝担任。

在议政院下面是户部,农业部,工部,礼部,税部,教育部,刑部等等部门。

这些部门不属于内阁管辖,属于皇帝直管,在地位上和议政院差不多。

在军事院下面是参赞部,后勤部,国防部,预备役部等等和军事有关的部门。

和议政院下面的部门差不多,不属于军事院管辖,归皇帝直管。

可以说,赵文设置的议政院部就是一个被阉割过的内阁。

至于监察机构,大明的是御史台以及科道言官,还有锦衣卫和东厂。

可是御史台这些部门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除过可以风闻奏事之外,几乎没有别的权利。

所以,赵文撤销了御史台,改为监察部,归皇帝直管。

至于风闻奏事的权利,也被赵文撤销。

在监察部下面,是各个府的监察局,县里是监察处,镇里是监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