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贾诩效忠(第五卷终章)

类别:其他 作者:用玻璃杯喝茶字数:4383更新时间:22/07/25 15:19:44
史辛心中一乐,贾诩在长安兵败,心情自是不好,骂的应该是大龙二龙这两只巨蜥,拿它们来出气。

推门而进,果然见贾诩正大发雷霆,而两只巨蜥正耷拉着脑袋往门口出来。

大龙二龙见到史辛,往他腿上嗅了嗅,认得此人此人在百兽谷待过,也不理他,径自走了出去。

史辛带上木门,向贾诩一揖,“文和先生果然在此!”

贾诩对史辛的出现并无惊讶,冷哼一声,“你来做什么?”

“特来还债!”

贾诩怪眼一翻,“还债?还什么债?”

“还前辈的人情债,以及兑现曾经的承诺。史辛曾经在此发誓,要是某天取得了成就,贾前辈的功劳是最大的,史辛一定会双倍奉还。”

“嘿嘿!那时贾诩不过是为了多条后路,并不是全心为你。这些不提也罢。”

“前辈也许有你帮助的理由,但史辛却真实地得到了利益。滴水之恩应以涌泉相报,何况前辈数次救史辛于生死之间,这种大德怎能不报?”

“好了,既然你那么说,贾诩可不是那有好处都不要的人。你的报酬呢?”贾诩往史辛身上张望,别无甚特别之处,手掌一摊,“拿来吧!”

史辛愕然道:“前辈不是认为送几件宝物就算报答了吧?也太小看我史辛了。”

“别卖关子了,你也别以为耍耍嘴皮子就算报答了。”贾诩差点被史辛逗笑,岂有不明白他出现的动机。

“人生在世,不是拥有多少富贵,吃了多少山珍海味就值得的。再大的富贵,再好吃的食物,在百年过后都将化为乌有,唯有名声和功绩,将永久流传于世。”

“前辈虽然一身本领,智计绝伦,但以前选错了主公,名声败坏。试问世上可有一人听到“贾诩”二字后不勃然大怒,继而臭骂一顿的?”

此言一出,贾诩一拍桌子,大骂道:“臭小子,即使我落难于此,也轮不到你来数落……”伸手往门口一指,“你给我……”

“但是……”史辛话锋一转,把贾诩的声音压了下去,“前辈忠心耿耿,侍候主公到死才归隐,这是一个大好的名声。前辈若能将功补过,辅佐一明主,助其扫清宇内,还人民一个安居乐业的汉朝,这更是一个大好的名声。如能办成此事,人们说起贾诩二字的时候,只会感叹道:毒士贾诩?文韬武略,智计百出!以前是有些过错,但他悬崖勒马,将功补过,是一等一的大功臣,孩子们,你们要向他学习啊。”

“前辈,你是后世的榜样,孩子们学习的目标啊。意不意外,惊不惊喜?是不是比你屈居森林,弄毒物为乐有意义多了?”

史辛舌灿莲花,贾诩陷入深思。他当然清楚这是史辛的一套说辞,其实他这些天一直在想何去何从的问题。

他倒从没想过要退休,也从没想过没有人不接纳他。正如史辛所讲,这些年他至少落得一样好名声,就是“智计绝伦,忠心耿耿”,就凭这八个字,各路诸侯都抢着要。

他首先想到的是袁绍。袁绍两州之主,马上还可能是三州。势力大,地盘广,兵将足,什么都趋近完美。可惜最大的不足来自袁绍本身,他“外厉内荏”的性格是最致命的,他的才能最多就限制在河北,不足以统一全国。

贾诩其次想到的是曹孙刘三家,却又逐一否定。曹操是雄主,但本身太精明太有智慧,一不小心就受到猜疑,在他们手下办事需要战战兢兢。

刘备能屈能伸,但他太爱自己的名声,要知道这也是一种束缚,特别是贾诩办事喜欢剑走偏锋,不一定合刘备的喜好。

孙坚办事有魄力,锐意进取,但唯一不好的是专横决断,贾诩觉得在他手上的发展空间不大。

余下刘表,袁术,刘焉等诸侯,压根就进不了贾诩的法眼。

相较之下,史辛倒是很合他胃口。虽然他年纪尚轻,资本亦嫌单薄了些。但胸怀大志,性格坚忍不拔,深谋远虑,还有强大的修炼天赋。

他的手下也是时代精英。很多都是年轻一辈,办事有冲劲,方式多变不僵化,手段

黑暗些也不在乎。

见贾诩目光灼灼,显然还在考虑。史辛决定加一把劲,把自己所有的筹码和盘托出。

皇上兄长的身份,圣教的三万大军和孔融的三万大军合六万大军,徐荣,陈宫,高顺陷阵营,张绣,吕布的加入,还有北邙山的丹药基地和即将投入使用的医疗系统,这些通通加起来,足够贾诩震惊不已。

“前辈,还有什么需要考虑的吗?”史辛笑吟吟地看着贾诩。

“当然有,我在关心你会给我什么职位?”贾诩笑着道。

史辛心中狂喜,闻名天下的毒士贾诩,终于为自己所用了,当浮一大白!

“有了前辈的加入,圣教必定如虎添翼。至于什么职位,小子不敢乱下决定,还是前辈自己说罢,你要什么我给什么!”

“臭小子,我还不知道你,把难题抛给我抉择。嗯……我身份特殊,还是不要张扬的好,暂时就做个参军吧!”

“前辈说了算。等以后有机会了再讨论也不迟。对了,如果前辈不嫌匆忙,不如我们现在就启程?”史辛环顾左右,“前辈还有什么要收拾的吗?”

“不需要了,都是些毒物,饿不死他们。”贾诩站起身来,朝史辛恭敬一拜,“主公!”

史辛连忙扶起,“前辈无需如此!”

“一日为主,永世不变。主公,请!”

贾诩在前带路,史辛给他解释接下来撤退到青州的事,不一会就找到了陷阵营。

众人看到贾诩并不吃惊,看来是蔡琰预先猜到了他的出现,并告知于众人。

但史辛仍然隆重其事地介绍了贾诩的加入,给足他面子。而贾诩则变回一直惯有的形象,只跟众人略略点头,便脸缩到衣领里,隐藏起来。

只用了一日的功夫,众人到达虎牢关。

自董卓火烧洛阳起,洛阳一带变得荒无人烟,成为关东诸侯和凉州军的缓冲地带,谁也不敢轻易插足进来。而昔日作为贯通兖州和司州扼口的雄关虎牢关,也没人敢入驻,变成了弃关。

此时诸葛亮,赵云等人已经先史辛等一步进到虎牢关中,他们在这里停留的时间不能太长,打算议定接下来的撤退方案之后就再次启程,准备通过曹袁两位诸侯控制的区域。

连日来的奔波劳顿让大家脸上写满了疲惫。进了虎牢关,众人稍稍碰面之后便开始呼呼大睡,当真是昏天暗地。

睡醒之后,大家又饱吃一顿,顿时变得龙精虎猛,精神抖擞起来。

在这之前,吕布提前拍醒赵云和张绣,把他们拉到一个隐蔽之处,说明了师门关系,与两位师侄相认。后来又把赵云独自留下,开始教授玉真心法。

等大家再次齐聚,史辛再次正式宣布贾诩为参军,加入圣教。后又把他们带到议事室,开始商议军情。

“冀州这边,以潘凤和王越为前锋,孔明诸葛夫人为中军,贾诩,张绣和史阿为后军,你们六人立即渡过黄河,三路人马相互呼应,一切听从中军的孔明调配。战术就是以撤退为先,隐蔽行事,尽量不要惊动到袁绍。”

把贾诩和史阿分配在一组,史辛是有过一番考虑的。他们是鹰部以后最理想的领导人,这支部队做的都是策反,暗杀,刺探的地下工作,由心狠手辣和冷静忠诚的两人负责,再好不过。现在就算提前互相了解吧。至于也把张绣加入进去,完全是因为贾诩能激活他的专属天赋。这三人在一起,肯定能产生让人惊喜的化学反应。

“兖州这边,赵云,张宁和周泰为先锋,徐荣和陈宫居中策应,高顺和陷阵营保护吕布将军和貂蝉也安排在中军,我和琰儿殿后。战术跟上面一样。”

史辛说完,见大家都没有异议,以目示意诸葛亮,让他继续说明目前的详细情况。

诸葛亮出列,凝神道:“我们用化整为零的撤退方案是对的,目前为止兖州没有任何动静。冀州方面基本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有些……有些奇怪。”

“冀州?袁绍反应不可能那么快啊,我们把士兵乔装成长安的难民,分小队撤退,有男有女,一般人都

想不到。孔明说的“奇怪”是指?”

“斥候来报,看见一大队冀州兵,大概有五千之众,打着沮授,张郃,高览的旗号,在冀南黄河附近游荡。他们显得没什么明确目标,给人的感觉就像在防备着什么。我们找过附近的居民问过,说这支军队已在附近游荡了十几天。我已下令尽量避开他们,但他们数量庞大,如果一旦发现我们,说不定会引起很大伤亡。”

“难道是防备曹操?这个方向只有曹操和孔文举。孔文举一向与人无争,可能性不大。”史辛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得道,“反正目标不会是我们,暂且静观其变吧!”

一切议定,史辛正想下令出发,忽然听到议事室外有人禀告,“主公,从虎牢关外射进一支箭,上面有封书信,写着“史侯亲启”四个字。”

“快快呈上来!”史辛连忙吩咐。

书信仍然挂在利箭上,史辛百毒不侵,也不怕他有诈,亲自解开了书信。“史侯亲启”四个字写得大气磅礴,显然不是出于普通人之手。但字迹又有丝许刻意掩饰的痕迹,估计是送信人不想让人知道他的身份。

“什么人传来的?送信的时候有什么特别之处?”史辛知道问不出什么,但仍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传令兵摇摇头道:“送信人骑着一匹快马,射完箭后就马上跑开了了,我们根本追之不上。”

“好,你下去吧!”

史辛展开里面的书信,只简单写了四个字“中牟有伏”,依然是那个笔迹。

他把书信展开给一众人看,让大家猜猜是谁送的信,目的又是什么。

不等众人想得明白,外面又有人报:“主公,虎牢关外又射进一支箭,上面依然有封书信,写着“史教主亲启”五个字。”

众人面面相觑,顿觉一头雾水:前后两封书信,送信人都是神神秘秘,在这关键的时候射进来,到底所为何事?

这封书信的字迹更胜上一封,看得出有很深的书法‖功底。大家都看得出,书写之人是在刻意炫耀书法,想必平时也是个争强好胜之人。

拆开书信,上面也写着四个大字“官渡有伏”。

史辛把两封书信一字排开,一时陷入沉思。

很明显,两封书信都是从曹营那边发过来的,上面写的“有伏”,明显是说曹操安排的埋伏。

对于第二封书信,史辛一猜就猜到是杨修所为。“史教主”的称谓和炫耀笔法的行为,很符合他的性格。但第一封书信是谁发出就很让他费解了。

“难道是长安之战后安插在曹操阵营的内应?”史辛想着,随后又否定了,“他新加入曹营,这种大事暂时还接触不到。而且传令兵已经说了送信之人身法极快,也不是内应应有的修为。”

议事室中暂时还没人发言,因为这明显是史辛派到敌方的内应,他不主动公开身份的话,谁也没有知道的权力。但既然史辛把书信摊开来让众人看,就是让他们帮忙拿个主意。

“文和,你怎么看?”

贾诩对这方面的事情经验最多,史辛首先点名。

“主公,很明显曹操已经发现我们的行踪,并为此部署。埋伏一定是有的,而且中牟和官渡几乎成一直线,正是我们前往青州的必经之路,如果绕开这两个地方,就只能深入兖州,撤退就更加困难重重了,因此我们必须在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至于选哪里为突破口,这就视乎送信人的身份,以及你的选择了。”

贾诩此番话分析准确,也很符合他的性格,只分析,不给结论。

诸葛亮出列道:“值得庆幸的是,曹操只是设了埋伏,他并没阻击我们的士兵。依我看,原因有二。第一,我们的士兵太过分散,他不好把握;第二,曹操可能被什么事情羁绊住了,无暇分身。我进一步推测,曹操的大军已经远离黄河一带,目标可能是徐州的刘备和豫州的袁术。但这仅仅是推测,不管怎么样,主公宜早作决断。”

见所有人都等着自己决定,史辛深吸一口气,大声道,“那我们就择道中牟,避开官渡。大家立即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