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赔本买卖
类别:
其他
作者:
晴空一度字数:4460更新时间:22/07/25 18:06:07
松平纲吉在拜见宁渝之后,很快就修书一封,将宁渝的相关想法写在了里面,派人送回日本江户。原本他是想自己回江户,亲自跟征夷大将军德川吉宗禀告,只是他感觉如今的时机不对,暂时留在南京可能会更方便一些。
与此同时,松平纲吉心里想到了外交部尚书杜秋言的那一番话,明白朱毓彦在宁楚君臣心里的地位可能会不一般,便也派人去寻朱毓彦,希望让朱毓彦在将来拜见宁渝时多说一些好话,以促成朝贡贸易。
当然,对于宁渝的那一番话,松平纲吉并没有等闲视之,实际上他对于萨摩藩把持琉球国与清廷进行朝贡贸易之事,早就是心知肚明,也是相当不满,原因很简单,因为萨摩藩送过琉球国的朝贡贸易,几乎占据了最主要的对外贸易额度,而这一点是有损幕府利益的。
因此松平纲吉在书信当中,也将这一方面写了进去,他希望能够在这件事情上,能够从根源上削弱萨摩藩的影响力,至少要让幕府占据主导地位。
在松平纲吉离去之后,宁渝也召开了御前内阁会议,其内容自然是关于日使来华之事,在这件事情上,宁渝希望朝廷的官员能够摆脱过去的局限,不要老是犯妄自尊大的毛病,更不能为了面子而丢掉里子。
“日本遣使朝贡于我朝,诸卿如何看待?”
宁渝现在越来越喜欢将问题先刨出来,等到诸位大臣都发过言之后,再行定夺或者驳斥,其目的自然是希望臣子们能够越来越领会圣意,这样做事情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在这一点上,宁渝表现得十分自负,就因为他从后世而来,如果被这帮子老派思想的臣子牵着鼻子走,那简直枉为穿越者了。
“陛下,如今我大楚新立,四方来朝,正是鼎盛之兆......只是琉球一事,却需得下旨令日人撤离,恢复琉球朝贡正朔。”
宁忠景一板一眼道,他这番话大体上说得倒也没错,只是在琉球一事上,却看得有些浅了。
宁渝不置可否地点点头,随即转向了其他人,“其他爱卿有什么想说的,大可畅所欲言?”
“陛下,琉球一事不可轻忽,若只是日本地方藩臣所为还则罢了,可是里面若有日本朝廷插手,那么还请陛下谨慎以对。”说话的是次辅崔万采,也算是说到关键上了。
宁渝继续扫视了诸臣,见到没有其他人开口,脸上有些失望,正准备说话的时候,却发现一直沉默寡言的工商部尚书宁忠海慢吞吞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如今海外贸易大举推进之际,与日贸易不可沿用旧制,亦不可以朝贡贸易替代之,还请陛下明鉴。”
总算有个人能够体察朕的想法了!
宁渝的脸上带着几分笑意,说起来现在朝廷的大臣们思想都还没有打开,反倒是这位以前一直贩私盐为业的王叔,在贸易这方面上还真的有自己的一套。
当然,宁忠海说的这一番话,却是让大臣们感觉到有些不太理解,这朝贡就朝贡,怎么又扯到贸易上面去了?
“郧阳王,你以为朝贡贸易不可行?说说你的理由。”
宁忠海轻轻叹口气,“臣是个大粗人,没读过什么书,过去每日里做些贩私盐的营生,也算是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天下什么生意都能做,可唯独赔本的生意不能做,眼下的朝贡贸易,就是大大的赔本生意!”
一番话说完,却是使得群臣哗然,就连宁忠景都狠狠瞪了一眼自家这个弟弟,现在不是过去了,好歹也是个王爷,怎么说话这般不着调......简直是不成体统.....
与众人相比,宁渝反倒更加习惯这种说话方式,放声大笑道:“王叔这是话糙理不糙啊!正是这个道理,咱们以后可不能再干赔本的买卖了!”
说起来朝贡贸易,其原来的用意是好的,可是到了后面就变了味道。最早朝贡贸易本身属于朝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雏形是西周时期的‘五服’制度,根据各地距离国都的远近来规定朝贡的贡品,然后进行回赐的这么一个过程。
朝贡制度与华夷之辨几乎是一体两面,在鄙视其他诸邦的同时,也渴慕这种万国来朝的荣耀,因此凡是国力鼎盛时期的中央王朝,都需要这么一个四方来服的荣誉,自秦汉而至隋唐,再到明清,都是这个样子。
可问题是,朝贡贸易并不算是真正的贸易体系,它里面还夹杂着一些宣扬国威的味道,像小国来朝贡,朝廷往往会十倍报之,即厚往薄来。这样一来,大国面子有了,小国里子有了,大家都很开心。
这种朝贡贸易的模式在明朝发展到了巅峰,其朝贡国的数量、朝贡规模还是组织程度,都远超前朝,像郑和下西洋就是一次典型的例子,沿途诸国都拿着三瓜俩枣去朝贡大明天子,然后带回去一船船的财物,大获丰收。
在这种朝贡贸易当中,大明朝为了讲究一个仁义,朱元璋还专门写了一本《皇明祖训》,里面有“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并列出十五“不征之国。”
可以说这件事出发点是好的,可惜这种制度注定不能长存,因为只讲面子不讲里子是很难一直活下去的。
然而,对于那些朝贡的小国来说,像这么好的冤大头可是越来越少了,因此一个比一个来得勤,就好比前面那个琉球国,在大明朝朝贡时经常带着一文不值的海产过来,然后拉回去一船船的金银财宝,着实羡煞了日本人。
因此,在日本被逐出朝贡贸易制度之后,还在想方设法重新进去,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占领琉球,然后套着琉球的这层皮来进行朝贡贸易,其根本原因就是这种畸形的朝贡贸易是能赚大钱的。
对于过去的皇帝们来说,面子比天大,不就是钱吗?给就完了,大家都来喊天可汗就够了。
可是宁渝的思路很清新,天可汗绝不是依靠金银财宝买出来的,而是靠手里的家伙打出来的,因此他是绝对不会干这种只要面子不要里子的事,甚至将来为了里子,他也不惜现在这层所谓的面子。
只要进行工业革命,到时候平推东亚并不是一件难事,现在也没必要对他们客气。
当然,在进行这一步之前,宁渝得先扭转身边大臣们的思想,老好人当不得,当了是要吃亏的,像宁忠海这样喜欢干无本买卖的,才是越多越好。
“对日通商一事可以做,但是不能以朝贡贸易的方式做,得多赚钱,赚的钱越多越好,这件事工商部需要进行主导,外交部从旁协助即可。”
宁渝很快就定下了基调,要做生意就好好做,只要赚钱就行,别的什么就免谈了。
群臣面面相觑,在他们的眼里,像宁渝这么直白谈钱的,还真是不多见......不应该是君子羞于谈利吗?如今可倒好,皇帝带头开始谈钱了。
“是,陛下。”
.........
南京,漕帮总舵。
一名青衣汉子脸上淌着汗水,他快步走进了院子,脸上带着几分焦虑之色,一路上见到向他打招呼的人,也理都不理,只顾着自己一个劲往前走。
一直到了最里面的那进院子后,青衣汉子才被拦截了下来,几名身着黑衣的年轻汉子,手里拿着棍棒横成了阵势,却是一句话都不说。
“在下王降,乃潘爷大弟子,如今有要事要面见潘爷。”
青衣汉子脸上虽然焦急万分,可是也不敢擅自闯进去,要知道这里面的大人物可不少,他一个小辈人物可不敢造次。
“原来是王兄弟,让开道路,请!”为首的一名黑衣汉子脸上听到王降这个名字,便直接抱拳行礼。
“多谢几位兄弟!”
王降也不敢再耽误,快步向里面那进院子走去,只是还没靠近正堂时,就听到里面已经传出了一些吵闹声,只是离得较远,却是听得不太清楚。
这让王降心头越发沉闷,眼下帮里恐怕已经大事不妙了!
等到王降走进正堂之后,便看到三名老者坐在上首,其中一人正是自己的师傅潘清,也是创立漕帮的三名老祖之一,其余两人分别是翁岩与钱坚,也坐在上首,各自生着闷气。
“师傅,二位师伯,从京里传来了一封信!”王降从怀里掏出了一封信,毕恭毕敬地递了上去。
潘清有些嗔怪地望了一眼自己的大弟子,如今漕帮内面临生死危机,他们这三个老祖已经为此事争执过一番了,然而他这个大弟子却一点察言观色的能力都没有。
不过教导弟子毕竟是以后的事情,潘清接过王降递过来的书信,一边拆开书信一边随口问道:“京中?哪个京中?”
一旁的翁岩与钱坚二人,此时也将注意力集中了过来,盯着面前的王降。
王降吞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指了指天上,低声道:“北边传来的.......”
“嘶.......”
三人吸了口冷气,特别是潘清手里拿着信就跟拿着烙铁一般,却是感觉无比烫手,他不由狠狠瞪了一眼自己这个弟子,真把军情处和影子当成了傻瓜不成,若是被他们发现了,自己这些人下半辈子就完了!
私通北边可是一条大罪,就算他们是漕帮的老祖,在复汉军面前也不过只是稍大一点的蚂蚁罢了。
想到这里,潘清拆开信封的手却慢了下来,他望了一眼翁岩、钱坚二人,有些犹豫。
翁岩年龄稍长,他叹口气道:“漕帮眼下已经成这样了,不如先拆开看看吧。”
潘清听到翁岩这么说,便也就拆开了信封,摊开信仔仔细细看了起来,只是越看到后面脸色越是有几分凝重,随后他便将信纸递给了翁岩,等翁岩看完后,又递给了钱坚。
等到三人都看过之后,整个屋子里的气氛却是凝重无比,让王降都有些喘不过气的感觉,他用屁股想都能猜到,这封信里的内容恐怕不一般。
“王降,老实交代,这封信除了你以外,还有谁接触过?”潘清的脸色有些阴沉,这种事情一旦被人发觉,那就大事不妙了。
王降有些紧张,低声道:“此事是我北方的一个表亲递过来的,没有旁人知道,只说里面内容关系漕帮生死存亡,一定要交给几位祖师,万不可给他人看见,因此弟子连信都不敢拆开,直接送了过来。”
听到王降这么说,潘清等三人便不约而同松了口气,随便就将王降给打发了出去,在院子外面候着,这让王降心里更加紧张了几分,也不敢违逆师傅的意思,只得老老实实出了院子。
等到屋子里只剩下潘清等三人之后,翁岩脸上透出几分复杂的味道,便率先开了口。
“二弟,三弟,对于这封信,你们是怎么想的?”
三人创立漕帮一来,一直都是翁岩为首,而钱坚与潘清为左右手,不是亲兄弟却更胜似亲兄弟,因此像这些大事,都是一同商量定下来的。
潘清见翁岩询问,脸上露出几分苦笑,“如今天下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大清已经是苟延残喘之状,连小小的白莲教都收拾不了,势头怕是已经尽了,咱们要是跟他们搅和在一起,怕是没有好果子吃......”
见潘清这么说,钱坚的脸上反倒有几分狠色,“可是大哥三弟,你们可别忘了,如今宁楚在南京立都,禁止南北通航,我漕帮弟子如今已然没了活命之机了......若是能够在江南造出一些声势来,或许将来北上也有一条生计.....”
说白了,夺人财路往往跟杀父夺妻之仇是同一个等级的,尽管这不是宁楚的本意,可是眼下漕帮弟子全体失业已经成了定局,像钱坚这般想法,在漕帮内是有很大的一批支持者。
潘清却委实不愿意在这个时候上大清的船,随即便低声道:“我漕帮弟子生计自然重要,我已经在寻托关系,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朝廷里的大臣为我等小民说说话,谋求一份生路。”
“哼!三弟你未免想的太好了些,我漕帮如今有什么可去寻托关系的,眼下就连银子都没多少,如何去找大人物说话?再说了,像我等贱民,如何会被老爷们放在心上?”
钱坚这番话也算是颇为实在了,因为过去在清廷手底下,所谓的漕帮几乎是等同于社会闲散人士,都是被官府所忽略的群体。
二人争执不下,随后就望向了老大翁岩,请求他来定夺。
可是此时的翁岩,却低低叹了口气,只是盯着桌面上的那封信,并没有说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