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文英幺婶

类别:其他 作者:不知可字数:2018更新时间:22/07/27 02:34:04
回到家,“报到”的事情就算告一段落了。

弟弟们可能出去耍了。一个人弄点午饭吃了。闲来无事便到院门口逗“黑虎”耍。心里挂念着的却是摆在面前的“第一要事”—怎么安全顺利地把包谷和谷子收回来。

本打算,等太阳偏西一点儿,没有这正当午**了,才去山上地里看看包谷的情况,然后下山来再去田里看看谷子的情况,再决定掰包谷和收谷子的时间。把摆在面前的这个“第一要事”解决掉。

正玩得高兴。

听见有人推我家的院门。起身一看是文英幺婶。她已推开了我家院门。“黑虎”见了文英幺婶也不叫,更不咬,还摇头摆尾的“欢迎”。

我连忙叫了声:“幺婶。”

文英幺婶一边跨了进来,一边往院坝里走。嘴里说着:“木老大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啊。”

我:“前两天回来的。”

“还出去不呢?”文英幺婶又问。

我:“毕业了,先就不出去了,等有了消息看看再说。”

文英幺婶:“你读书的时候,每次假期回来还没有呆上几天就匆匆忙忙又走了。这次不走了,就好好耍一哈。”

说完话就走到水桶边,拿起水瓢舀水喝。

喝完,笑着说:“哎呀,天气太热了,口干了。”

这时我才细细打量起文英幺婶来。

站在我面前的这位文英幺婶,身材高挑,大概有一米七,胸前一对儿长得很是丰满。一头乌黑的长发绾了个发髻用胶扣儿系在后脑勺上。大大的丹凤眼,弯弯的柳叶眉,高挺的鼻梁,被太阳晒得有点“高原红”的脸上有些小雀斑,配上一张薄唇大嘴,十分经看。穿了件米黄色的碎花长裙,脚上一双粉红色的人字拖,整个人看上去成熟美丽又健康。

文英幺婶原本不是我们的幺婶的。她是天皇庙下边儿,华阳的人。因为嫁给杜家,连生了两个女儿。在西龟这个地方,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是普遍存在的。她连生了两个女儿,又怕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就不敢生了。

婆家觉得她断了杜家的“香火”,很是不待见她。婆婆有意无意找茬,公公喝了酒就指桑骂槐,老公也不成器,吃喝嫖赌不务正业。日子就这样“三天一吵,五天一闹”煎熬着。据说有一次还差点闹出人命来。

而本家幺叔木得宝,村里人都叫他“木宝宝”。他原来娶得个老婆是刘家的姑娘。这个刘姓幺婶性格木讷,有什么事情总是闷在心里,也不对任何人讲。恰好,这个幺叔也是个内向的人。这两个“闷葫芦”凑在一起后,育有一女。日子就在这“你摔桌子,我打板凳”的“沟通交流”中过了几年。女儿大概三四岁时,这个幺婶就跑掉了,怎么找也找不到(其实也没有怎么找)。不知道去那儿了。

后来,经人“牵线搭桥”。这两个“苦命人儿”,就凑在一起过日子了,她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我们的“文英幺婶。”

当时,他们的结合还是蛮“轰动”的。文英幺婶高挑丰满,才三十出头,正是浑身散发着成熟女人气味儿的美人,许多男人对她都是“垂涎三尺”,恨不得把她吃了。而宝宝幺叔确实是比较宝器。人呢,不高,一米六左右。还瘦,也就百十来斤。小眼睛,塌鼻梁,麻子脸,一头乱糟糟的头发和稀稀拉拉的胡子常欠收拾。关键是为人处世也不行,属于“窝囊”型,遇到事情半天打不出个闷屁,需要个人来好好“调教”。

村里的男人都叹息:“癞蛤蟆吃到天鹅肉了”。但是这还不是“轰动”的原因。“轰动”的是文英幺婶的泼辣。

文英幺婶和前夫离婚后,把自己养的两条大肥猪,和自己的两个女儿一起带到了宝宝幺叔家。她说:“我不嫌弃木宝宝人瘦小,也不嫌弃木宝宝家穷,他对我好,对我的两个女儿好,我对他好,对他的女儿好,以后我还要给他生个儿子。我们五娘母给木宝宝养老送终!”

她的这些话,当时确实是震动了许多人的心。

她刚过来时,村里围绕她的风言风语实在是多如牛毛,但是都在她“见招拆招”的勇敢中化为乌有,烟消云散去。

就连“后妈难当,后爹难当。”这个从古至今的“难题”,也在她的话中,在她的决心中,在他的行动中逐渐磨合化解消融。

文英幺婶见我有点出神,忙笑着说:“傻小子在想啥。”

我说:“在想掰包谷”。

文英幺婶一听,更是笑得前仰后合。然后说:“不要怕了,到时候幺叔幺婶帮着你收,再把你那三个妹妹叫上,总要收回来的。实在不行,你还可以去请你那些舅舅舅妈帮忙。”

我想也是这个样子。连忙谢谢了幺婶。

正想问她来有什么事情。

她却先开了口。她说:“我来找你也没有别的事情,就是觉得你能够考出去实在不容易,应该说读书很厉害吧。”

我不知道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有点不好意思起来,忙说:“不咋个厉害”。

她又说:“我想从这个假期开始,你那些妹妹些就到你家来做作业,有不懂的他们问你,你就给辅导一哈。”

我一听,一想他们都还是小学生,目前我好像暂时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就把这事给满口应承了下来。给她保证到:“只要我在,他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问我,我都教他们”。

文英幺婶听我这么一说很是高兴。坐下又拉了些家常就要回去了。走出院门时又回转身来对我说:“以后有什么活路需要帮忙就给幺婶说哈,幺婶力气大”。

我笑着说:“好好好,谢谢幺婶了。以后需要你帮忙的地方肯定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