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国家资本

类别:其他 作者:星际战列舰字数:2375更新时间:22/07/27 07:35:36
天启九年三月底,对于南方的春季,夏国百姓是没有多大感受的。

按照研究院的农学家陈旉的最新研究,为了保证土地的肥力,夏国实行轮种。

天堑关以南的土地由于阳光充足,水力丰富,一年收获两季水稻,分别是五月与十月。

天堑关以北的临海盆地,气候温和,四季轮转,一年可以收获一季的水稻,收获时间是六月中旬。

这是为了可持续性发展而进行的调整,也是因为现在的夏国已经完全不缺粮食的缘故,可以在其余时节种植另外的农作物。

照理说,以天堑关以南的热带季风气候,不顾及地力,三月就可收获一季水稻,一年可以收获三次,但这样一来,对土地肥力的消耗可是非常大的。

就算有肥料,长期无节制的消耗地力,也会让土地慢慢板结,让其再也长不出庄稼来。

杨松在得到陈旉的汇报后,与荀彧等人商议了一番,制订了这样的轮种制度。

趁着调整棉麻等工业原料的生产,夏国一柄解决了土地轮种的问题,农民收入有了很大的提升。

虽然主粮的产量有所下降,但有其他的物种来代替,这样反而让百姓的餐桌变得更加精彩!

这就是统一规划的好处,如果全由百姓自己发展,估计再过一百年也还是在原地踏步。

若全靠市场经济来带动,那资本与人性只会让百姓流离失所,穷困潦倒。

杨松是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的,他可是知道资本的力量,特别是掌握了话语权的资本。

所谓资本,就是一种短见的利益,只顾个人、眼前的利益,不管群体与他人的利益,杨松若不去管,那后果他可是知道的!

特别是步入了蒸汽时代的夏国,未来的发展用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前进着,而杨松建立的官府、朝廷将起着调节阀、引路人的作用。

杨松想要的是国家资本,整体资本,不是某个人、某个小团体的资本,只有把国家看作一个整体,整体才能进步!

“启禀君上!国内市场上的布匹价格下降了一半多,百姓们的衣物也变得多姿多彩。”荀彧在月底的朝会上笑呵呵的汇报道,看他那笑得合不拢嘴的模样,就可以知道他到底有多高兴。

杨松也是笑呵呵的,满意的点了点头道:“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下降,说明国内的生产力已经非常强大了,下一步就是继续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提高百姓的收入。”

荀彧得到杨松的指示,笑脸一收,严肃的领命道:“是,君上,臣必定鞠躬尽瘁。”

“嗯,好。”杨松见荀彧汇报完情况,转而对李靖道:“本国已有两百五十多万的人口,但军队却只有不到两万人,也是时候开始扩军了,你与军师商量一下,制订个章程出来。”

夏国不到百分之一的军民比,相比关外的各个势力那接近十分之一的军民比例,可是差了十多倍。

虽然这样一来对于本国的经济发展有着良好的作用,关外现在动不动就十万起步的战争,让不到两万士兵的夏国有了很大的压力。

虽说现阶段夏国是以发展为主,但杨松可不会忽视掉关外的土著战争。

“是,臣领命。”李靖与刘基两人齐声领命。

“启禀君上!海军镇已经生产了一艘蒸汽动力的船舶,船厂的人希望君上参加其下水仪式。”杨忠禀报道。

“喔?已经能够生产蒸汽船了?这船有多大?设计速度是多少?”杨松听到蒸汽动力船已经成产了出来,高兴的连连追问。

杨忠恭敬的回道:“这船是按照运输海船改造而来的,因为蒸汽动力系统与煤炭舱占据了很多地方,运载能力下降,只能用于内河运输,设计速度是十五节。”

听到杨忠那干练的回答,就可知道他在这之前下足了功夫,把杨松感兴趣的问题全都记了下来。

“如此重要值得纪念的时刻,孤又怎么会缺席呢?”杨松这是答应了前往海军镇观礼的请求。

虽然这只是木壳蒸汽船,但对于夏国来说也是一个分常显眼的进步,杨松去参加下水仪式,也是想要见证这一刻。

天启城所在的天启河,也是一条不大不小的河,在天启城的位置应经算是比较窄的河面,也有五百多米宽。

海军镇与天启城的位置,内河运输是非常划算的,十多公里的距离,顺流而下用不到一个小时。

加上天启城上游的林采镇、工业镇,木材、钢铁、煤炭……很多物资都是在河上运输的,天启河的水面可是非常繁忙的。

所以这次有了更加快速的蒸汽动力船只,让河流沿岸的物资流通的更加快速,对夏国的发展可是非常有利的。

而且不止天启河用得着这种船,临海盆地的几条河流也是用得着的,只不过要把海军镇的船只运到临海镇,还是有着很大的问题。

“杨忠,让工局在临海镇建一个造船厂,人员就从海军镇的造船厂抽调,在临海盆地也要有个造船厂才行。”杨松沉吟了半天,对着荀彧吩咐道。

“是,君上,臣等遵命。”杨忠与工局的张玉两人,听到杨松的命令,躬身领命称是。

不能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杨松这么做除了增加舰船的生产力外,也是让两个造船厂形成竞争,毕竟有竞争才有进步嘛。

一开始到现在,整整九年了,海军镇的造船产除了在海军护卫舰的基础上研发了一种运输海船外,这艘蒸汽动力船竟然只是造船厂的第二件产品。

虽然跟夏国的整体生产力与杨松的宏观调控有关,但这么多年就只有这么两种拿得出手的成绩,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接着其他大臣接着汇报了些阶段成果后,就宣布下朝。

第二天,杨松在北城外的码头坐上了前往海军镇的客船,去观看蒸汽船的下水仪式。

其实这艘船几天前就可以下水了,但因为需要等大朝会过后,杨松才有时间,所以等杨松这个君主来参加,造船厂的人一直等到了现在。

等杨松顺着天启河来到入海口的海军镇,没有要到一个小时。

看着没有船厂内的那艘还在船台上的木船,只有着一根高高的烟囱,没有了风帆,也没有了桅杆。看样式,应该是一艘货运船。

“开始吧。”杨松听见杨忠向他禀报一切就绪,杨松也就下令开始进行下水仪式。

“君上有令,下水仪式开始。”杨忠大声的宣告了下水仪式的开始。

伴随着烟花、礼乐,船坞的进水口被打开,干船坞的水位快速上涨,漫过船身,慢慢的托起了这艘蒸汽船。

眼见一切顺利,杨松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微笑,首先带头鼓起了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