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大雪纷纷各思量
类别:
其他
作者:
唔噜噜字数:2363更新时间:22/07/27 20:55:07
光和六年,冬
一场鹅毛大雪后,整个司隶变成白蒙蒙的一片。
袁绍等人置酒于高楼上:“好雪!明年一定是个丰收年!”丰收两字显然意有所指。
何隅、许攸、吴巨、张邈、王匡等人弹冠相庆,众都称是。
只有刘表面赞同,然而心不安。
在千里之外,巨鹿郡
也有一个高大的人影在感慨,此人慈眉善目,说出来的话仿佛有磁性:“好雪,好大的雪!
让这场雪为我们扫清人间一切污秽!换大地以宁静,祥和,安宁,富足!”
马元义高呼:“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大贤良师,泽被苍生!”
张馨曦亦跟着教众高呼,只是心里总有一丝丝抑郁,以及怀疑:摧毁大汉真的能够建立无上、无忧、富足、和谐之道国么?像乐浪那样,把吃不起饭穿不起衣的百姓迁移想待开发的大荒之中,或许亦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吧。
到这里,她就不由得回忆数月的侍女生涯,回想起那个毛手毛脚,高大略胖,极其强壮的男人来,那么凶猛一个人,却长了一个圆圆的娃娃脸,不由得泛起微笑。
张角正在环视众弟子,馨曦笑显然格格不入:“你笑什么?”
张馨曦呆了呆:“我,我是想黄天道国之多么无上、无忧、富足、和谐,就十分快乐起来。”
马元义:“放心吧师妹,师尊一定会带我们做到!”
。。。
更远处,幽州
刘备之母耿氏:“走,媳妇,准备好粮食、石炭,去给军属、百姓、流民送温暖。”
王荣抱着个手炉,披着件貂皮大衣,依然冷得发抖:“母亲,这么冷的天,还是别去吧。待雪停了再去。”
耿氏紧了紧衣服:“我楼桑刘家,每年冬天救济灾民,近十年来从不间断,怎能因为雪太大而中断!尤其是前些日子玄德又屡次来信提醒,肯定有大事即将发生。”
王荣:“是呢,玄德让妇孺老弱,全都在年底搬到静海亭堡坞之内。尽量多准备粮食,兵器铠甲。”
一天看望了数十个户,耿氏有些累,坐在一家佃户屋内与人闲聊,就听闻马声嘶鸣,人声呼号。
“嫂夫人!”
张虎掀开门,弹了弹满身的雪,接过佃户递给的热汤喝了一口,活动活动冻得有些坚硬的脸、手,“今天送完这一批,你们可就要启程了,翼德率领的几百人已来了。耿老太公自己不愿意走,妇孺老幼倒是与我家一起,早准备好了。有子弟在玄德属下当职的,只要愿意,都可一起走。”
这么冷的腊月天,佃户、平民们大多表示不愿意走。
耿氏有些担忧:“我们走了,那你们呢?真会发生大乱了?能不能不走?”按计划,刘备家也只留下王伯带着数十个汉子看护涿县老家。
张虎:“现在广阳郡那边乱的很,太平道的道观就在城里,活动猖獗。虽然我们屡次通知,刘府君、郭刺史依然不当回事,反而亲自去道观赈灾。”
涿郡太守刘卫,因功从涿郡太守调动为广阳郡太守,广阳郡是幽州州治所在,有巨大的粮仓、武库,规模不小的铁器、皮革作坊,以供应幽州边疆各郡。
张虎:“楼桑里、大树亭没有特别坚固的堡坞,刘家祖宅墙不够高、不够厚,地方也太小,对付普通盗匪倒是不错,数百太平道怕是应付不了。”
耿氏:“既然这样严重,那你们怎么办?不如跟我们一起去静海。”
张虎:“我在县乡有职事,况且这边还有酒馆、桃园、屠宰场,家业颇大,需要人领头看护,可不能一走了之。
嫂夫人放心,大树亭、楼桑里距离涿县只十几里路,快马片刻就到,大不了到城里躲避。”
。。。
呼伦贝尔草原
呼伦湖边的树林中,立着上千个帐篷,和连掀开最大的帐篷,看漫天的飞雪,冰冻的湖泊:“这地方夏天不错,水草丰茂,冬天太冷了!不烤火就活不下去!”
和连穿着厚厚的毛皮衣服,几乎成了一个球,他在等待雪停,之后打破冰面,下网打鱼,草原上食物并不丰富,而呼伦湖很大,任何可以争取的,他们都不会放弃。
和连转头望着南方,那里有滴着蜜汁的土地,温暖的气候,丰富的物产,还有原本唾手可得的大汗之位。和连一把将手中陶碗捏碎:“我一定要打回去!”
漠南草原,弹汗山附近
蒲头接受了祖父的王廷和部分部众:“狡猾的汉人,名义上封我为汗王,实际上同时给其他人汗王印绶,是为了离间分化草原啊!”
可惜,三年前他并不知道面前是一杯毒酒,如今只好继续饮鸩止渴,继续与汉庭的良好关系,以获得更多的食物、铁器、石炭。现在他的眼睛盯着并州的河套、雁门地区。
来自中原的太平道大贤良师张角之弟,张宝,抛出了诱人的鱼饵。蒲头很愿意配合中原的太平道叛乱。
。。。
雒阳
太平道在平乐观附近有着太平观,开粥铺救济平民,名为“腊八粥”,灾民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颇得民心。
达官贵人则有专门的捐款通道,络绎不绝,安车香车塞满道路,香火旺盛,比平乐观还要盛几分。
太尉杨赐亦来平乐观看望灾民,恰逢刘备在此施粥:“这太平道施舍不计成本,又组织严密,怕是别有所图。”
刘备:“民之心如水,谁的姿态摆的更低,水就入水之囊中。”
两人忙了好一阵,刘德然端来一碗热粥:“杨公累了半天,喝碗热粥暖暖身子吧。”
“好。”几口下去,杨赐浑身开始变暖,却也发现了问题,“这粥,是新米?”
刘备:“我从徐州过来,顺便买了一批新米来雒阳贩卖。”
杨赐:“他家都用陈米,加些米糠、麦麸赈灾,静海候竟然用新米,真是宅心仁厚。”
“小侄哪有杨公称赞这么好,不过恰逢其会,生出恻隐之心而已。”本来想做囤积居奇的奸商,没想到阴错阳差,竟然得到杨赐的称赞,刘备不由有些脸红。
刘备其实压根没想过用新米还是陈米的问题。千里迢迢从徐州扬州买米,就是为了在今冬、明年春夏狠狠赚一笔,自然不可能买颗粒大、重量轻、口感差的陈米,天上人间规模不小,仓库中的陈米也早已吃光了,所以赈灾这就用了新米。
这时候一队役夫走过。
杨赐的孙子杨修问道:“他们是做什么的?天气这么冷,还穿单衣?”
杨赐明显的苍老了,牙齿没剩下几颗,依然醉心国事,脸上露出慈悲的表情:“百姓苦啊!小友可愿意上书言太平道之事?”
刘备:“固所愿,不敢请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