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解惑小分队
类别:
其他
作者:
程小字数:2134更新时间:22/07/30 10:06:02
第二天一早,阳光才朦朦胧胧的如薄纱笼在桂云村的土地上,此刻,村里的新鲜成熟的草莓早已在大院内完成了交易,但是刘大柱却没有像往常那样回床上再躺上一会儿,而是就那么坐在村部办公桌前忙碌了起来,因为这么早,已然有乡亲来报名了!
当然,因为预感到这次的参加扶贫项目的报名量会激增,所以这个屋子里现在除了刘大柱和牛三里之外,刘大柱却是又找来两个帮手的。
分别是村小学老师栗晴和孙木匠的徒弟宫小子。
而牛三里作为村长,这样的事情他必定不能少的了他的。
好在他现如今已经慢慢将养鸡场交给了张秀莲进行管理。
这张秀莲,人欢实、细心,还十分好学,牛三里直观察了许久,又平日里教了她许多东西,现在的张秀莲已然能够独自管理养鸡场了,虽然她在处理大事上还是没有主意,但是日常养鸡维护方面,已然是能够独当一面了。而牛三里见到张秀莲的进步,在心里已经隐约有把养鸡场交给她管理的心思了。
只见这一清早,乡亲们一个接着一个登记完毕之后,却又有更多的乡亲进来,不消一会儿,这屋子里便已经站满了人。
见到这一幕,牛三里见状不好,便是立即起身,开始维护起这屋子里外的秩序来。
“乡亲们,大家先静一静!我知道大家都着急报名,但是今天报名人太多了,五十五岁以下的年轻人就先将就些,明天再来,让村里的大爷大妈和身体不便的人先报名,大家一年都等了,也别多挤在这一天!”
牛三里说完,只见这村里的‘稍年轻’些的人家虽然有些着急和失落,但是也知道凡事儿得先紧着自己叔叔爷爷辈儿的长辈先来,所以这些年轻人只能一步三回头的先往回走,将报名的地方先留给了一些年纪稍大一些的长辈!
不消一会儿,便见这屋子里的人赫然少了一半,屋子外面的凉风也能透进来了。
“刘爷爷,您看您这么大岁数了,就别硬要种草莓了,您就先入股养鸡场吧!”
“娃子,这草莓挣得可多不少哩!”
“是啊,挣得多,但是也累啊,别到时候没挣到钱,还把您累坏了!刘爷爷,听我的,您就入股养鸡场吧!”
刘大柱三人一边登记,一边却也是不停的劝着人的,要知道像眼前的这位刘爷爷,已然六十八岁,虽然身子骨硬朗,但是要想种草莓,那可是万万干不动的!
而对面的刘爷爷,在听了刘大柱的话后,想一想说道:“成,刘专员,听你的!你说干啥就干啥!”
“好嘞!”
一位位乡亲长辈在这里登记完,便向回走去。整一天,直到下午三点这村部大屋子才渐渐的开朗起来。
当然,大家都知道,因为想报名的人太多,只能先紧着年纪大的乡亲来,所以等明天稍年轻些的乡亲们来报名,那场面,势必不会比今天小的!
“终于……终于可以好好歇歇腰儿了!”
宫小子站了起来,一天来,他除了中午吃面包时活动了一下外,剩余的时间不是在登记,就是在和老大爷们解释抵押贷款和各式章程,那股子耐心讲述的劲头儿,直让刘大柱赞叹不已。
“对了,现在咱们这儿清闲了,趁着天还没黑,咱们按先前定的,照着名单,挨家挨户的宣讲,一定要让乡亲们明白股权质押的意思和这用扶贫贷款的章程!哪怕一个字儿一个字儿的抠,也要让参加项目的乡亲们都明白!大家五点到这里集合!”
“好!”
四人累了一天,看的是目光晕眩,说的是口干舌燥,但是此刻刘大柱一发话,大家顿时都来了精神。
最后,众人决定,由不太熟悉桂云村人家的栗晴留守村部,而刘大柱、宫小子以及牛三里这三位熟悉村子里人家的人分头出击,拿着今天刚刚报名的名单,开始去往各家宣讲用钱章程和抵押贷款的事情!
两个小时间,三人匆匆的走过各家,好在这冬天里乡亲们都是不怎么出门的,几人倒是不至于扑了个空。
“呼!得亏去讲一讲,要不然吕大爷家还以为这贷款必须是只用在一个项目上呢!”
宫小子一边嚼着饭菜,一边说着。
此时,办公室的桌子上放了精细炒过的四个菜,有菜有肉,个个鲜香扑鼻,让人一见便能多吃不少米饭!
而一旁的牛三里听见宫小子说的,也是口气微微一叹。
“是啊,开大会的时候就算听不懂也不好意思说,事后也不好意思问,这我那一问才知道他们在会上什么都没听明白!你知道不,就后沟的安大爷,我给他讲了一个小时,然后又用纸给他写的明明白白这他才看懂!”
各人的情况倒是都差不太多,在这两个小时里,刘大柱走访了5家乡亲,宫小子最多,走访了6家乡亲,但是牛三里,因为碰上不懂的实在太多,只是堪堪走访了3家,三人加在一起,也才堪堪走访了14家乡亲!
“好了啦,好在咱桂云村不是什么人口大村,也就二百多户,今年报名的也就一百六七十户!算起来,大概二十四个小时,就能全都宣讲完了!”
栗晴轻巧的说出,但是却让桌子上的另外几人心里凭空生出一种乏力感觉。
要知道,众人现在每天能出去宣讲的时间,现在来看也就是那么四五个小时,虽然报名截止后时间会多一些,但是前前后后怕也是需要四五天的时间!
这栗晴没出去宣讲,她不知道这其中的不易,但是刘大柱三人下午可是体验过的,虽然这数字看起来不多,但是这一个个数字背后,那可是不知道要费多少口舌才行。
一旁,刘大柱先回过神来,说道:
“行啦,栗晴老师说的对,这也就是二十四个小时,再多也多不到哪里去!咱做好了这二十四小时,那么可是让乡亲们受益一辈子的!”
其他几人没有回应,只是眼神中少了很多疲乏意思,多了许多坚持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