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真的是无病呻吟吗
类别:
其他
作者:
青薇筱语字数:2156更新时间:22/07/30 10:10:40
——“娇姐,我毕竟还没经历这些,所以领悟的也不多。只好照本宣科把笔记转发给你。我相信,作为孩子的父母,你肯定更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丽华,真是太感谢你了。我看了,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只是一下子要运用起来,还是有些难度。没办法,记性不好啊。以你的聪明才智,可以帮我总结一下吗这种之后我才能更好的实施。十分感谢!”
——“额,不好意思,娇姐,是我太犯懒,直接复制过去了。我应该考虑你的感受的。这么长篇大论的实在不好意思,我一会儿就把这总结一下发过去给你。”
楚丽华有些尴尬,往上一划拉,才发现自己的消息长篇大论霸了屏。
——“可千万别这么说,是我太笨才让你总结的。再说了,你要是只发给我个一二三四,我还真不一定理解得了呢。这么详细,才正是我想要的。丽华,真的谢谢你!对了,你想问什么?”
楚丽华并没有马上问,而是认真总结好了,发过去以后,才说出了自己的问题。
——“父母避免与孩子发生冲突的方法:
第一,孩子的能力和技巧不足,需要“正确地鼓励”,把人和事分开评价,事情做不好没关系,勇气和努力必需得到肯定。
第二,能力提升后,就要让孩子知道行为的界限。孩子违反了规矩,家长要用坚定态度将规矩执行到底,但不能强硬的态度迫使孩子接受规则。
第三,除了规矩要尊重,别人的权利也要尊重。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权利,但父母不是孩子的仆人,孩子要尊重父母和周围的所有人,这才是双向的权利平等。
以上三个方法有了效果后,就营造出了合作的气氛。
最后一个方法,父母要让孩子懂得,合作是团队对自己的需要。合作不是妥协和服从,而是要跟大家一起和谐地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娇姐,我想问一下之前的提成的事。也不知道方不方便告知一二。
我这里还有一些站在孩子角度去了解他们错误言行背后的心理机制的笔记,等我一会儿整理好了,一并发过去给你。”
——“上周提成和之前的提成,是我报的,今天下班前才到了一部分,总部说明天会全部到账。
不过,刘玉娇夫妻两因为和汪总的关系,所以四组和六组在他们夫妻名下的提成都在刚到账时,就被他们提走了。
我看了报表,上面有你的名字。估计明早,就应该会发给你们吧。
如果没有,你最好联合几个有提成的一起去问他们。千万不要太冲动。”
楚丽华没想到,娇大姐居然会知道自己之前“冲动”和刘玉娇闹矛盾的事,看来公司里就算有二三百人,有点不好的事,也会传的沸沸扬扬,全公司都知道。
而且,娇大姐算是财务主管了,她能接触和了解的事情,和旁人当然是不能比的了。
楚丽华没有忙着回复而是又忙着把孩子心理的那部分笔记整理好发给娇大姐。
本来,去听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弄清楚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心理关系。从而慢慢治愈自己。没想到眼下还有了其他的用处。
多学习,终归是没错的。
——“孩子的天生需求是竭尽全力地寻找归属感。而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归属感。
归属感就是人被别人或群体认可、接纳的感觉。孩子成长的过程,是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很多困惑、失败和危险。
他就需要不断补充勇气,来克服重重困难。而归属感就是勇气和自信的源泉。
有归属感的孩子,遇到了挫折和失败会坦然面对、淡然处之。而没有归属感的孩子,一般都很不自信,他们会通过寻求别人的认可,来补足自己内心的缺失。”
在检查其中有没有不通顺语句的过程中,楚丽华读到这里,不可避免的在心中微微叹了一口气。
自己就是个没有归属感的孩子,所以一直以来都不自信。急切的想要通过别人的认可,来补足内心的缺失。
要拯救自己,看来不单单是解开心结那么简单了。
摇了摇头,把这想法暂时甩出去。楚丽华忙着接着整理,打铁还需趁热。
——“孩子寻求归属感时,容易出现的四种错误行为和应对的方法。
第一个是“寻求过度关注”。这样的孩子通常非常“黏人”。
针对寻求过度关注的孩子,要给他们留出自我认可的空间和时间,不要给孩子过度的保护。
举个例子,一家人在郊外度假,爸爸在湖边钓鱼,妈妈在厨房里做饭。小女孩自己在外面玩,她总是过一会儿就央求妈妈带她去散步。
但是小女孩央求妈妈的时候,并不是走进厨房到妈妈身边,而是原地站在窗外一次次地喊妈妈。妈妈无奈,只好放下手里的活儿,陪她散步。
这个黏人的小女孩,就是在不断要求大人时刻关注自己,用这个方法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她认为没有大人的密切关注,自己就没有价值。
每次小女孩的喊话得到妈妈回应时,就是一次成功的确认:“嗯,妈妈是在关注我”。不过,妈妈放下手里的活,陪孩子散步的做法是不会让女儿真正建立归属感和自信心的。
妈妈的妥协,反而让小女孩的周围形成了一堵“墙”,这堵“墙”阻挡了女孩独立寻找自我价值的门路。“
楚丽华忍不住又回忆,这种情况。自己小时候是得到了怎样的对待呢?
在父亲还没有出事的时候,自己乖巧懂事,努力帮家里多干活,只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
可是,父母的心思根本不在自己身上,他们只是想着,今年能有多少收成,可以赚多少钱。
后来,自己被寄养各个亲戚家里。母亲来看自己的日子屈指可数。可是,每次,她的关注点也不是自己。而是忙着和那些亲戚维系关系。
是自己的出身不好,所以没资格矫情吗?
不都说所谓的心理疾病,不过是富人的无病呻吟。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