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五章 心灵之旅

类别:其他 作者:青薇筱语字数:2173更新时间:22/07/30 10:14:30
都有种,这一趟出行,所有瑰丽的风景,都抵不上这一次心灵的洗礼。

或许他们的俱乐部,应该叫心灵之旅!

老五声音有些急盼地问,“这就完了?杜甫呢,接着讲讲杜甫吧。”

——“有所保留,才有所期待。杜甫我们留着,当下一趟出行的开胃菜吧。那么,接下来就有请我们美丽大方的老大给我们讲讲真正的心灵洗涤方法吧。”

随着尧里瓦斯的话音刚落,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楚丽华都整得有些不好意思了,“都是大家一起探讨学习,怎么整个这么隆重的开胃菜呢,那接下来我上这道算什么?餐前开胃汤吗?嗯,就是这个说法。既然是开胃汤,我们就一起开接着开开胃吧。”

又是一阵笑声加掌声。

楚丽华清了清嗓子,语调缓缓地开口,“道理,我们会在这一次次旅行中一点点积累,可很多时候是,道理我们都懂了。

要怎样才能真正作用到自己身上呢?这才是我们挑战的真正堡垒,只有攻破了它,我们才能占领掌控我们人生的制高点。

我以前因为身边人戒烟的事,看过有一项医学调查,假如心内科医生告诉病情严重的呼吸道发炎或者更加危险的哮喘之类的病患,如果不改变个人生活习惯,比如吃得不健康、喝酒、抽烟等,他们之后将必死无疑。

这挺严重的了吧?这还不改变,还更待何时?我们旁观者肯定都是这么想的,但是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就会发现事情真不是想象的那样的。

习惯上瘾的力量太可怕了,哪怕面对生死依然会有大部分人都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

那篇研究报告显示,只有1/7的人会真正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其余6/7的人是不想活了吗?当然不是。他们肯定也知道该怎么做,却依旧没法改变。

这是我们在改变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我们心里有一个行为标准,希望自己做到,却经常被现实打脸。好像我们心里有一个自己,现实却是另一个自己。

有时候,我们明明很讨厌自己的某个行为,比如拖延,却怎么都改不了,这时心里就会有很多的内疚和自责,怪自己意志力薄弱,不够努力。

可是,指责自己并不能带来改变。相反,我们应该认真思考:为什么控制不住自己呢?

事实上,我们的躯体里就是有两个自我。一个是感性的自我,一个是理性的自我。区分这两个自我,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理解改变,非常重要。

积极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曾用一个有趣的比喻来描述两个自我之间的关系。

他说,人的情感就像一头大象,而理智就像一个骑象人。骑象人骑在大象背上,手里握着缰绳,好像在指挥大象。

但事实上,和大象相比,他的力量微不足道。一旦和大象发生冲突——骑象人想往左,而大象想往右,那他通常是拗不过大象的。

哪怕不是庞然大物的大象,就算是我们常见的马儿,如果没有掌握窍门,估计想要它听你话也是很难的吧?

著名心理治疗师艾瑞克森小时候就发现了怎么控制马的奥秘。

那时他家有一个农场,里面有个马场。天黑之前,需要赶马进马棚里。但马儿的脾气上来了,是相当倔的。你越往里拉,它越往外,这样,到最后往往需要好几个工人才能制服一匹马。

而那时的小艾瑞克森就想了个办法,既然你要跟我反着来那我就往外拉你。欸,这下好了,小小的艾瑞克森很轻松就把马儿给拉回马鹏里去了。

于是,心理学家就总结了一句话。对于改变而言,理智提供方向,情感提供动力。

那如果人的理智想达成改变的目标,就需要了解情感这头大象的脾气和秉性,利用大象的特点,才能事半功倍。否则,改变将非常困难。

那么,大象的脾气是怎样的呢?在心理学家看来,大象有三个特点。

第一,它的力量大,一旦被激发,理智很难控制住它。

第二,它是受情感驱动的。它既容易被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驱动,也容易被爱、怜悯、同情、忠诚等积极的情绪驱动。

所以,它既能成为改变的阻力,也能成为推动改变的动力。

第三,它是受被强化了的经验支配的。它只承认我们切实体会过的‘经验的好处’,而不承认理智所构想的‘期待的好处’。

前面两个,比较好理解,关键是,什么是‘期待的好处’和‘经验的好处’。

期待的好处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想象中的好处。比如,我们都能*想到*,每天早起跑步,会更有精神;不拖延,会更高效、更有成就感;坚持健康饮食,会让身体变得更好。

但是……这些,都是想象出来的,我们可能并没有深刻地体验过这种好处。

相反,我们倒是体验过睡懒觉时被窝的温暖、看小说电视的快乐、胡吃海喝的感官刺激,这些都是经验的好处。

期待的好处是抽象的,目前不可触摸到的,而经验的好处是具体的,实实在在体验过的;

期待的好处发生在未来,而经验的好处发生在过去或者当下;期待的好处是被教导的,而经验的好处是能切身感受到的。

当期待的好处和经验的好处发生冲突时,虽然骑象人想要寻求期待的好处,他身下的大象却不由自主地转向了经验的好处。

哪怕有时候,期待的好处要比经验的好处大得多。

巴普诺夫就做过一个狗和食物的实验。

狗开始在笼子里都是随意走动的,可是当有一次,它做出了某个动作,就会有食物从上方的投食口掉进来;多试了几次以后,它就找到了自认为的规矩,认为食物是因为它的某个动作而来。

在这个实验里,狗不过是被它的动作以后出现了的食物强化了。

人的某些行为也是依据这样的原理被塑造的。我们可以把强化看作是经验的好处,一旦我们的某个行为获得了好处,它就会被保留到经验里。哪怕我们没有意识到,它仍然会影响我们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