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荡漾

类别:其他 作者:罗远山字数:3417更新时间:22/07/30 21:34:05
“张茵夏!”

“茵秋!”

冷不丁被李灵珊一问,两人都脱口而出。

“哈哈哈哈!”陆远一拍巴掌:“倒是不冲突。哈哈哈哈!两个没出息的玩意儿,早就看中了,还不好意思说。来,我来!”

说罢朝张麟一拱手:“张大人,你瞧瞧我这两个老弟,脸皮子薄的很。哈哈哈哈!这样吧,可否让两位令爱与他们相处一段时间,让他们自己选择,可好啊?不过张大人莫要误会,若是两位令爱瞧不上他们,我绝不勉强。在这儿一律婚姻自由,我这两位老弟亦不会死缠烂打,强人所难。张大人可愿意给陆某这个面子啊?”

张麟哭笑不得,为难道:“陆老爷,这小女茵秋张某倒是可以做主,许配给郑老爷。可是......”

“哦?那茵夏......?”

“哎,大女儿茵夏已经与华亭县陶宅镇的老爷陶舆权有了婚约,这......”张麟汗如雨下,说话时面如死灰。

“嗯,陶宅镇...不在我们手上。”施成冷冷的说道。

顾名思义,陶宅镇的渊源,自然与一个姓陶的人有关。那便是陶宣车,据说是一个松江府的大富豪。那时节正是元代,他来到了华亭县东南的今陶宅一带“面流而居”。所谓地以人名,他的新居便为“陶宅”,而新居前的河就称之为陶溪。

元代,是中国史上少有的重商时代。陶家,正是当时的松江富豪。所以在陶宅,他们的生活极尽奢华。明代文人钟薇曾写有《陶溪旧址记略》,盛赞陶家的繁华:“陶饶于资,北宅千灶,珠履三千,钟鸣会食,击鼓传更。”这自然是有几分夸张,无非是说陶家有钱,所以时常客人盈门而已。传到他的后人陶舆权之际,已然是元亡明兴,可是经历乱世的陶家依旧财力富裕,乃至进一步扩大陶宅镇的规模:“建修梁而通化径,举渔火以清市尘”。修桥、建造渔港,这一时期的陶宅的鼎盛,便达到了一个高峰,远近前来游玩的人络绎不绝,一些当时名士也来此隐居,所谓“大隐隐于市”:天台杨仁寿、冀北李暲、无锡华文瑾以及本地的姚汝嘉这四人,便是此时陶宅所谓的“四隐士”。

当时,陶宅还出现了所谓八处风景胜地,所谓陶溪八景:西湖、南园、道院、园桥、东庵、北宅、鼓楼、渔港,“四隐士”曾为每个景观各赋诗一首,总名为《陶溪八咏》。

陆远看向李文斯顿,从眼神中得出这次李头是动了心了,扭头朝张麟问道:“陶舆权多大年纪了,可曾与茵夏见过,是自由恋爱吗?”

“呃......”

见张麟一副便秘模样,陆远微微摇了摇头心中已经有了些眉目,李灵珊和颜悦色的对一旁低着头默不作声张茵夏问道:“茵夏,你认识那个陶舆权吗?他几岁你知道吗?是去当正妻还是小妾?”

瞿尚兵一脸的黑线,心说哪有当着众人问这个的,随即开口缓解了尴尬:“陶舆权此人我倒是知道一二,瞿某当年与拙荆沈雪成婚之时,陶舆权携妻带子还曾来吃过一杯喜酒。这么些年过去,想来年岁不小了,应该有个四十出头了。张大人你可知晓

吗?”

张麟哪里会不知道,但看到瞿尚兵对自己使眼色,立刻心领神会连连摇头:“啊呀,张某倒是从未见过陶舆权,原来已如此老迈不堪了吗?好在今日听到瞿大人言及,不然倒是耽误了小女的终身。虽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入乡随俗。既然现在帝国治下,这等婚事,就由得两位小女自己做主,我这个做父亲的不再过问便是。”

陆远立即抚掌大笑起来:“张大人做的甚好,甚好!哈哈哈哈,那这退婚一事......”

“张某今日回得县衙便立即书信一封,将陶舆权的信物退回,前来说媒的婆子那边张某也会交待的妥帖。陛下尽管放心便是!”张麟特意将陛下两字说的大声,给两个女儿使了使眼色。

张茵夏和张茵秋只相差一岁,良好的家庭教育以及生活环境使这两个女孩子出落的亭亭玉立国色天香,再加上先天的基因优势,完全与十四世纪大多矮小瘪瘦的女子大相径庭。俗话说灯下观美人是越看越精神,特别是在这有些暧昧的气氛中,二人清秀的脸庞,清澈的眼眸还有那由内而外散发出的青春气息,只要把衣服一换,发型一换。啧啧啧......李文斯顿和郑纪两人都愣了神。

“先生们,女士们,请让我们共舞一曲!”一直没有发言的乔纳森忽然举着杯子提议道。

陆远秒懂,立刻附和:“好好好,来人,把客厅清理出来,今天我们好好庆祝庆祝!哈哈哈哈!”

李灵珊瞥了陆远一眼,笑骂道:“你们男人没一个好东西,咯咯咯咯!等我会儿,我去换衣服。”

“不用这么麻......”陆远话音未落就被李灵珊给拉到了楼上。

等再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李灵珊可谓是艳压群芳,一条雪白的长裙配上了好久没穿的亮红色高跟鞋,头戴女士礼帽,带着长及小臂的蕾丝边手套。陆远则穿上了燕尾服和程光瓦亮的皮鞋,花边领白衬衫的领口还系上了黑色蝴蝶结。这套装束还是当时和李灵珊为了拍婚纱照特意去订制的。

伴随着音箱中传出,waltz no. 2 (shostakovich)华尔兹第2号(肖斯塔科维奇)悠扬的乐声,陆远和李灵珊不顾众人的目光在大厅中翩翩起舞,当然,时不时还是要踩踩脚的。

乔纳森的兴致也上来了,吩咐人从自己的卧室拿来了心爱的小提琴,配合着音乐一起演奏起来。

施成拉着顾沁也来到了舞池中,笨拙的扭动起来,令顾三在一旁忍俊不禁。

一曲终了,陆远和施成很自然的交换舞伴,两人交错的时候陆远低声说道:“你看看那两个没出息的玩意儿,还不知道拉上来一起跳。”

施成一耸眉毛,坏笑着说道:“就是,创造机会不知道把握,要不我们来吧!”

“走!”

陆远说完给李灵珊递了个眼色,让她和顾沁两人跳。伴随着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的响起,陆远和施成走到张茵夏和张茵秋身前,微微弯腰,同时伸出了自己的右手。

两位女生的脸都涨得通红,想拒绝

却又不敢,施成混不吝直接牵起了张茵夏的手就往舞池中走去,陆远微微一笑把张茵秋的手勾在自己的手臂上。

“这......瞿大人,这......”张麟急得语无伦次。

瞿尚兵哈哈大笑,开解道:“张大人不必担心,无妨无妨,随他们去。拙荆也被他们拉去跳过舞,瞿某第一回也着实吓得不轻,还以为他们看上了拙荆呢,哈哈哈哈!后来才明白这就是舞蹈的礼仪而已,张大人若是学会了,也能找二位夫人共舞一曲,几位老弟绝不会因此而动怒的,哈哈哈哈!”

。。。。。。

陆远等人不是鸵鸟,不会做掩耳盗铃之事也不会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够永远瞒住旁人的眼睛。更不会狂妄到认为凭借自己的手段能让所有大明朝的官员为自己所用。

众人想过无数种事发的可能,比如内部有人为了在朝廷那儿立功,出卖自己。又比如朱元璋派使臣出访日本,却得知日本已经被自己给占了。亦或者是自己主动攻伐,要么就是盐场的案子发了,被盐课提举司的人查出了问题,捅到朝廷那儿。

但万万想不到,最后竟然是因为张麟。而且并非是张麟自己,而是他的家眷又或者说是他未来的家眷。

太仓属昆山县,受苏州府管辖,张麟的家眷自打从太仓出发,知府陈宁就已经得知了这个消息。本没将此事放在心上,可张家的其他亲眷,什么七大姑八大姨,兄弟姐妹都开始大肆出售手中的田产宅地。

张家突然行此如此大的动作,自然引起了苏州知府陈宁的注意。

朱元璋立国朝之后,全盘推翻元朝,完全按照宋制,就连衣着服饰亦是如此。自然也将宋朝的为官回避制度或者叫异地为官制发扬光大,不仅有不能带家眷,更要当个裸官。

就拿宋朝的资产回避制度举例来说。宋朝官员不能在自己任职的地区购买资产,宋真宗时,曾有浙江华州州长崔端在辖地置业,被追究罢职,产业没收。宋孝宗时,朱熹受命担任江东提刑,他主动辞免,因为他祖籍徽州婺源县,有坟墓、宗族、田产,那里属于江东,所以应该回避。所以宋朝官员买田买地,都在异地,欧阳修在不起眼的颍州买了一块地,安度晚年,苏东坡在杭州做官,却没在那里买地,而是在江苏常州买了一块地,准备在那里安度晚年。

地区回避制度始于汉朝,到了宋朝,扩大到相同籍贯的人,不能在同一机关任职。那时候,为了避免皇亲干政,宋朝明确规定,皇亲可以授予虚的官衔,享受待遇,但一律不准掌握实权,外戚也一样。毫无疑问,朱元璋把虚衔这一套也学了去,称之为散官。

不可否认在十四世纪,封建社会异地做官这一制度,从执政者角度看主要是趋利避害。在异地做官,因为人生地不熟,有所忌惮,不太容易形成地方势力,形不成本位主义,亲属的利益不会得到照顾,听从上级的命令和指挥,能保证工作时间和质量。

立国之初,举国上下满目疮痍,西南未定,北境未平。朱元璋无暇他顾只能大量留用前朝降官,回避制度也就若有若无。而如今腾出了手,自然要将这异地为官回避制重新抄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