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章 大战生番(上)
类别:
其他
作者:
浓雾行者字数:2577更新时间:22/07/31 00:56:48
闽越遗民内附一事定好,基隆淡水两县便需建制,七百厢军将全部开拔至河口县,基隆港将只留下三百厢军守卫。因人手紧缺,林贵平再度向朝廷上奏疏,请朝廷尽快安排燕肃前来上任,
吴梦安排几个学子做好淡水的初步规划,厢军到河口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根据规划砍伐树木修筑军营,搭建帐篷供泰州移民居住。
调往河口的厢军们中有不少是第二批过来的禁军,不由叫苦连天,这好日子才过了多久,又开始要大搞建设,搞建设也没什么,关键是住的太差了,这树木搭的房子哪有砖瓦房住的舒畅。
去岁随着禁军过来的还有一些宫里的匠人二十多名、管事的书办有十几名,匠人跟着南下,书办留着给燕肃建立州衙使用。
吴梦见四处一片忙乱,叹了口气,今岁忙完,今岁移民安定下来,以后的日子就舒坦许多。待台湾学堂的学子们过两年结业了,衙门里有了吏员,再来大批移民就不至于手忙脚乱。
林贵平和郑钧打算先去淡水,此处先由和尚照看,何况工坊全在这边,吴梦和丁睿也只能留在此处。
准备开拔了,植家却给林贵平和吴梦出了个难题,他们要求让植家的孙子植令、孙女植真留在基隆上学,虽然植令已经过了年限,但植令学过圣人之言,而植真则刚刚十二岁,属于擦着边线,两个孙子上学事小,关键这语言不通,黄德一肯定要带去淡水,这又如何弄?
吴梦考虑到民族团结的问题,起码这是没有丝毫战损的和平解决,他让黄德一修书一封给家乡,招募四个识字的成人去淡水充当闽越移民的大宋官话教授,再招募两个少年男女来做植家孙子孙女的伴读。
开拔的时辰到了,林贵平将禁军分成两路,一路五百八十人由自己率领分坐三艘大海船携带辎重南下,另外一路一百余人由郑钧带领翻过狮球岭,再沿基隆河骑马南下,两支人马于淡水闽人寨子汇合。
林贵平此举是让郑钧沿途查看基隆河水情,以备将来通过基隆河顺流而下运输各种农具、铁器、物资到河口,这比走海运快的多。
郑钧在太平州已经一年,一开始颇为欢喜,台湾荒凉,太平州却是沿江的繁华城镇,按照台湾的旬休之日便可至太平州州城耍子。
可时光一长,铁矿开采后无穷无尽的琐事便随之而来,周围的地主、百姓纷纷上山挖矿,官府禁之不绝,一些贪官污吏甚至和当地的豪强大户互相勾结,带着民夫上山挖矿,开炉炼铁。
台湾厢军仅有十名在那处,根本护之不及,报于衙门,知县、知州,也是无可奈何。郑钧受多了这鸟气,很是怀念台湾令行禁止的岁月,数次要求回返。
林贵平了解到太平州现状,却知此时不是解决此事的要紧时候,将台湾的另一名副都头派去接替郑钧,吩咐他到太平州后紧守门户,保证台湾所需矿石即可,那些豪强大户无须去管。
郑钧率领着一百余厢军向南翻越大山而行,这一带已修好官道,水泥路修至狮球岭山脚,山顶设有宋军的瞭望哨,每日接替,这两年太平无事可从未间断。
厢军们越过哨卡后便没有了路,这里是基隆营田司的南部界线,再往南除了探马下去过一次,这两年大搞建设缺乏人手,再无人前往。
一路树木众多,荆棘丛生,崎岖难行,众军士抽出腰刀和斧头开路前行,辰时出发到晌午时分还未下山,又走了个把时辰,方进入了山中峡谷,郑钧吩咐众军士打尖稍作歇息。
歇息半个时辰后,牵马继续前行半个时辰,走出峡谷,眼前一片开阔,潺潺的河流蜿蜒着向西南流去,众人欢呼起来,这天当空而晒实在热的紧,骑军门上马疾驰到河边,互相浇水降温。
郑钧见水流平缓,就是不知深浅,便命军士脱衣下水,游至河中心潜水查深,三名军士涉水后禀报说约有三人深浅,郑钧心里有了数,这河流中间深,可河床两侧过长过浅,可以行船,但船不宜载物过多,易于搁浅。
歇息片刻后,沿着河边直下。郑钧发现此处地势平缓,本是屯田的好地方,但吴梦说了沿河而下最多三十里可屯田,再往下海潮满潮时河水上溯,容易冲垮堤岸。
马军骑马缓缓而行,太阳西斜,郑钧吩咐就地露天宿营,二十几个马军骑着马便往丛林而去猎鹿。
入夜前打回来二十几头野鹿,烧着篝火烤着撒上精盐的鹿肉,耳闻哗哗的河流声,仰望满天的星斗,倒是别有一番情调。
黎明时分继续出发,越走地势越平,远远望去,这基隆河简直是九曲十八弯,郑钧恨不得长上翅膀飞过去,心想若是真要行大船非开凿运河不可,这也就四五十里地,开凿运河也费不了多少功夫。
他倒是一语成谶,后来吴梦硬是下令把河道拉直开凿了运河,在入河口处修建河闸,涨潮时便关闭闸门,以防河水倒流,运河上可行几百吨的大船。
沿着河流又走了一天,天黑前远远望见河流折了一个直直的角度由西向北而流,郑钧看了看林贵平给他的地图,知道此处渡河往西南方向便是闽越人的寨子。
他仰头看了看天色可能要下雨,便吩咐找个树林搭上凉棚避雨,凉棚还未搭完,轰隆隆的雷声滚滚而来,军士们手忙脚乱的加快动作,在大颗雨滴下来之前终于草草搭好。天空中电闪雷鸣,顷刻间大雨磅礴而下,天地间便是一片水帘的世界。
雨停后地上一片泥泞,众人咒骂着老天,无可奈何的砍着小树放于草地上当作床铺入睡,北上硌得慌也顾不得了。
翌日黎明军士们一个个腰酸背疼,睁着惺忪的睡眼到河边洗漱,就着河水吃完干粮,便奉郑钧之令拿出马上携带的锯子、斧头开始伐木为筏,渡过基隆河。
直到晌午时分,一百余人才渡过基隆河,吃完干粮后骑马疾行,此处一片平原,马行不远便看到了田地,再看西南处有一座寨子。
郑钧心忖这应该是闽越人的据点,吩咐众人不得踩坏田中的庄稼,骑马缓步而行。行到寨子的北侧,寨墙上却空无一人,只听到寨子正前方向有喧哗的声音,郑钧命廖成杰带十人前去打探。
过不多时,廖成杰骑马回来,叉手行礼:“禀指挥使,寨子正门有一群蛮人正在攻打。”
郑钧大奇,三年多未曾见到生番,想不到今日狭路相逢,呵呵,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今日正好试试水。
他赶紧问道:“廖都头,蛮夷有多少人马。”
“不多,约四五百人。”
郑钧下令立即着甲,准备战斗,闽越人已归顺,那就是同道中人,对于侵袭的蛮人,他可不会手软。
众军士披挂整齐,列队后缓步走向正门。郑钧一马当先转过寨子的北角,便看到那正门下方一群乌合之众般的生番正在攻打城寨。
那些生番身材矮小,有穿破烂衣裳的,有围着一圈树叶上身**的,还有绑着几片大叔叶子当衣服的......
生番们皆光着一双脚,手里持着青铜刀剑和石头石斧、竹制弓箭,闹哄哄的向着寨墙上呐喊射箭,寨墙上的闽越人张弓搭箭反击,时不时有人中箭后大声惨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