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3章 新事物的大起点
类别:
其他
作者:
醉颜7点5字数:4170更新时间:22/08/01 17:26:11
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很多人不清楚这样的事,事情或者说不认为这句话是对的所以才会让更多的事情,觉得,很正常。
这几年来建文皇帝所做的事情越来越清楚,宫里的妃子也和他的感情变得不错,甚至可以说如今他的孩子已经很多很多了。
期间他曾在太庙里面向自己的父亲倾诉。
他觉得自己皇帝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却非常的正常,整个帝国本来就是属于他们朱家的,虽然如今不断的宣传语天下的百姓有关百姓们能做的事情有很多,可终究不能改变它本来就存在的事实。
对得起父皇,对得起朱家的列祖列宗。
这看起来就像是真正的家天下,因为在这个时候皇帝想着依然是朱家的列祖列宗,而不是其他的一些什么人什么事。
皇帝的做法到底会怎么样?谁也不清楚,还有一件事情是得到了大家公认的,那就是朝廷确确实实在发展。
建文皇帝朱允一律支持的打破规矩,在如今带来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首先是整个朝廷的变化,朝廷的官员越来越年轻,越来越多的人在做实事上开始认真的考虑自己所能扮演的角色。
随后是整个部门的变化,无数的部门如今想这不仅是要把事情做好,还要用更加有力的方式去做这些。
第二是整个社会风气的变化,对于很多人来讲,他们之前是没有过那样的体验,可是如今他们能够自己坦然的说话,能够讨论朝廷的政策,能够看那些可能会给他们生活带来变化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参与进去,对于整个大明的百姓来讲,他们能够参与进去的事情有很多,就好像如今这样。
大明南洲如今已经成为了朝廷最重要的外部基地。
拉拢一批在杀戮一批,如今朝廷对于这样的事情做得很是正常,当然那些人更不会存在于史书之上。
大明南洲的官员们是不会把他们所做的事情记录在自家使树枝上,因为那会给他们平添很多的麻烦。
燕王朱棣和齐王两人在那里的所作所为其实都是一样的,因为他们之前本来就是那样做的。
能够在大明本土当这么多年的玩,有着多年处理,内部事务的经验同时在战场上便能够活下来,甚至有统兵的经验,最后,能够在一场战争中将朝廷拖了将近十年,就足以证明他们有着充足的能力做好这些事情。
廖铭在经过将近三个月的颠簸之后,终于来到了大明南洲。
他心里很清楚自己的大哥当初到底是有什么样的想法,他也同样清楚,这些东西说出来他也不会拒绝的。
整个大明如今就他们的关系最为的奇怪。
他们家没了爵位,可是大家心里都清楚,德庆侯府,依然是德,庆侯府。
懂的人一直都懂,而不懂的人却从来不知道是为什么。
在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他还百感交集。
这里将会是自己以后守护的地方。
立足在这里,将会成为廖家更新的开始。
跟他一起来的还有不少国子监的学生,其他学院的学生这些人都会成为他如今在这里的班底。
我来到这里的家里一般都不太需要他们在那里跟家中的嫡子抢夺地位,更重要的是他们可能就是孑然一身。
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人就是解缙。
本来在原本的历史之中,城破之时解缙就是投靠了永乐大帝的。
可是如今没有那样的事情发生,他也不会凭借一份永乐御极登基诏书来达到目的。
再加上之前他的好友,那个与他一起相约自杀的王艮,如今在翰林院的地位非常的高,但他并没有他那样的忠贞之意,所以方中玉对他还是放了一些心思的。
其实那个时候他的人缘并不是太好,而且在京师里同僚就那几位,现在他可还没有成为内阁首辅,所以只能在京师里疏通关系。
后来不甘堕落的他找到了廖师兄弟。
如今朝廷对于这些愿意离开京师,前往大明兰州担任官员的下层官员还是比较放松的,所以在他说出来之后立马就获得了批准。
这一次来他也是带着好奇来的。
具体的官职还没有给他安排,但是如今他能够来到这里,也就意味着还是要听从朝廷所派下来的事物。
在这里面的人把他们接进去之后,他们其实已经看到了眼前所看到的一切,这里是朝廷的水师在这里准备的前站在整个据点的附近,已经有百姓开始在田地里整理田垄,甚至是已经开始在用木制的简易锄头开始除草,播种施肥,对于他们来讲,现在看到这种状态,已经意味着朝廷在这里站稳了脚跟。
“看来看来朝廷的政策现在正在起到作用,虽然百姓还不是很多,但从这里的状态看起来大明水师起到了不少的作用。”
解缙看到了眼前的一切知道那些人都是从大门迁移过来的,百姓当然只是前期的一部分人,更多的是那些无家可归的人送到这里来,至少他们能够分到自己的土地。
“这是自然,毕竟大明水师在这里已经这么久了,来回已经两次,还让那些兵马回去了几次,现在做到这个地步,已经非常的不错了,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在这里建立起军事与民政的统一体。”
“侯爷,您不开府吗?”
解缙眉头皱了一皱,按照他之前的理解,如今廖明一惊,获得了新的爵位,南一侯,封地大明南洲。
按照朝廷的规章制度,这个时候他应该在这里开服,然后统治整个大明兰州的土地,当然不包括燕王朱棣和齐王两人的封地。
“不了,陛下交代过大明南州虽然孤悬海外,但是更重要的是要为大明探索更多不一样的东西,所以这里采取的是总督制,虽然我要担任总督,但更多的情况是一总督毒的身份,而不是以侯爷的身份。”
“既然如此,事情恐怕就要多了起来了,这里咱们人生地不熟,那些将士们如今恐怕也都已经非常努力了,既然如此,还请侯爷下令让他们安顿下来吧。”
廖明点了点头又挥了挥手,自然是有人去安排这些事情。
具体的情况自然要等他们详细了解之后才能做后续的决定,不过已经有了一个开端,那就已经挺好了,再加上鹰王朱棣和齐王两人在各自的封地上,如今也做的非常的不错,他们还要不断的探索。
与那些本地土著的交流也在进行当中,当然不是说所有的部落都不会抵抗抵抗,也会被大明的军队打败,但是大部分的土著居民还是会来看一看大明的百姓的。
道理非常的简单,因为他们之前会发现这些人会用工具,至少比他们的工具要好的多,他们也不会去整理土地,更不会说种一些粮食。
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会用车轮,也就是说搬东西都用的是流氓,而不是用那些独轮双轮或者是更大的木头车子。
与他们友好的部落,当然跟这些当地的土人关系不错,大家互通有无。
在那些胆子大的百姓与那些土人交流沟通之后,也能获取不少的东西。
这里发生的一切他们都会向朝廷汇报,只不过需要的时间太久太久,所以更多的东西都是要积攒在一起之后一次性带回去。
陌生的地方总会给人不一样的感觉陌生的地方总会给人不一样的感觉,廖明第一天来其实还是不太习惯的,虽然已经在轮船上颠簸了这么久,可是并不能让他平静下来,如今他也是一方巨过了,封疆大吏,已经超越了很多人,甚至是超越了开国元勋,那些新贵们如今只给后人留下了可能存在的寓意,但是不能让他们获取更多的东西。
解缙如今却把这里当做天堂,因为他发现在这里他能够了解到更多的东西,这里有很多不适宜大名的方式,在这里都可以用更合理的方式存在,甚至是和那些土人的交流当中,他甚至发现了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那些人也有自己的文化,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其他的获取食物的方式,但相比较如今的大明百姓来讲,他们还是比较粗糙的。
来这里短短的一个月,他就已经开始能够用那些土话和当地的土人交流了,当然没有办法像他们一样说的那么流利,可至少能够听得懂彼此的意思。
廖名廖明如今看到他如此这样的用心也放心了,毕竟在本土的时候他在官员中的名声并不太好,主要是脾气太差。
汉人是最能团结的族群,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他们自然会想到怎样才能安身立命,如今大明已经正式派了总部,他们也从总督府里获取了最新的命令,那就是按照朝廷的规划在这里建造一座大的城市。
总督府将会重新选址,不能靠海岸线太近,毕竟这里如今看来还不错,但以后的事情谁说得清楚,再加上当初把这里当做登陆点,也只是迫不得已,但以后就很难说了。
再加上如今他们发现了很多地方可以适合,所以千玺的事就在讨论之中,百姓们可以因此获得大的土地,这也是之前商量好的,不然国内哪有那么多百姓愿意到这里来。
皇帝对于很多事情都是非常的清楚,如今整个帝国的发展,就像是当初他们预想的那样。
是一个快速的发展。
南洋诸国开始不断的派遣使者前往大米,第一是向大明是好,第二次希望大明能够派遣更多的人去那里传播技术。
他们已经非常的相信大明已经走在了他们的前面,虽然大明更加的强大,可是相比较国民的生活和自己的生活相比,那些人更希望能够弄到更好的东西,但他们自己又生产不出来,所以不得不有求于大明。
邦来朝虽然有一些夸张,可至少如今大明的声威越来越加的强势,那些人也开始不断的派遣国内的重要贵族前往应天府担当人质。
开始的时候那些人还不愿意来,甚至想方设法的逃避这些事情,可是真正到了大明之后,他们才发现这里真的是天堂。
因为他们可以见到之前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
也许在某些方面,他们那里已经超越了大明需求需求,但更多的情况下他们还是完完全全比不了的。
沉浮对于很多国家是不太好的,但事实摆在眼前,大明的国力愈发强盛,他们没有办法与大明对立,就不得不想方设法成为大明保护中的番国。
太祖高皇帝当年定下的规矩,现在已经不适宜如今的大明朝廷了,越来越多的人都清楚,现在整个世界都将会出现汉人的足迹。
大明的贸易将会沿着海岸线一直进行下去,庞大的舰队一直在源源不断的向外扩张。
无数的探索,对正在不断的向外探索,他们获取了不同的信息。
如今海面上最多的就是那些做贸易的商船,当然更多的是朝廷的水师,朝廷水师如今的队伍越发的庞大,越来越多的财政投入放到里面,他们也在不断的建造更大的战船。
其实最开始生起反抗之心的国家并不是没有,只是后来当见到那些庞大的战船之后,他们就知道至少在没有足够的能力对抗这些战船的时候,还是不要胡思乱想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大明的威名越来越向外传递,如今大名的能力有限,到底能探索到哪一步谁也不清楚,可是方终于知道,像这样探索下去,总有一天会到达后世的欧洲和非洲。
他记得当初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就曾经到达过非洲,如今朝廷投入的力量更大,百姓和官员们的风气也越来越开放,也就是说说不定不久之后他们就会达到当年那样的壮举。
甚至也不知道燕王朱棣还记不记得当初和方忠宇谈论后留下来的疑问,现在到底做了多少的准备?是不是以后他就会带着那一项功劳回到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