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此行路远话更长

类别:其他 作者:团之大字数:2288更新时间:22/08/01 22:54:18
耐心地听独孤信说完,石猛有所感悟,他补充道:“一代枭雄,董卓确实是一代枭雄啊!他当年掌权后的所作所为,绝非昏庸不堪。而是颇有远略的。为了获得更多文人、士大夫的支持,董卓针对‘党锢之祸’进行了大胆的纠错,为那些受到打压的文人、士大夫‘昭雪平反’。‘党锢之祸’是东汉中后期士大夫、贵族等对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与宦官发生党争的事件。两次‘党锢之祸’都以宦官集团的获胜而结束,反对宦官的士大夫集团要么被杀、要么被监禁,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董卓上台后,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积极为陈蕃、窦武以及其他的党人平反,恢复其名誉及待遇,又重点提拔党锢之徒陈纪、韩融等人,就连当朝家蔡邕也受到重用,三天之内历遍‘三台’,官至宫廷随从官。”

独孤信道:“说起汉朝大文人蔡邕,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他的女儿蔡文姬也是一代女中豪杰。初平三年,董卓被王允设计诛杀,蔡邕在司徒王允坐上,不知不觉说起董卓来,并为之叹息,脸色都变了。王允勃然大怒,呵斥他说:‘董卓,是国家的大贼,差点倾覆了汉室。你作为臣子,应该一同愤恨,但你却想着自己受到的礼遇,忘记了操守!现在上天诛杀了有罪的人,你却反而为他感到伤痛,这难道不是和他一同作为逆贼吗?’并随即将蔡邕收押,交给廷尉治罪。蔡邕递上辞表,诚恳地为自己的行为道歉,请求受到刻额染墨、截断双脚这样的刑罚,以求继续完成汉史。士大夫大多对蔡邕抱以同情之心,并想方设法要救他,可惜没有成功。太尉马日磾听说此事后,急忙前往对王允说:‘伯喈是旷世奇才,清楚很多汉朝的事,应当让他续写,解决后边的历史,让它成为一代重要的典籍。而且他忠诚孝顺的名声一向显著,获罪也没有缘由,杀了他岂不是会丧失威望吗?’王允说:‘过去汉武帝不杀司马迁,让他写出毁谤皇帝和朝廷的书,流传于后世。现今国家中途衰落,政权不稳固,不能让奸邪谄媚的臣子在幼主旁边写那些毁谤朝廷的文章。这这些东西既不能增益圣上的仁德,又令我们蒙受毁谤和议论。’马日磾非常失望地离开了,随后他告诉别人说:‘王允大概不能长久于世吧。有道德的人,是国家的纲纪;写作,是国家的典籍。废弃了纲纪与典籍,难道还能长久吗?’蔡邕于是被治罪,死在了监狱里边。王允后悔了,想阻止杀他却来不及了。死时的蔡邕六十岁(《后汉书》误作六十一岁)。群臣和士人没有不为他哭泣的。著名经学家郑玄听闻蔡邕的死讯后,叹息道:‘此后汉朝的事,谁来考定啊!’董卓一生虽然坏事做尽,但是对于蔡邕到底算是不错,所以蔡邕投桃报李,在董卓死后哭了一场,谁知竟然因此被杀。可以看出蔡邕虽然算不上刚正不阿,但是也能算是恩怨分明。这也能够从侧面说明,董卓并非一无是处,至少有人为他鸣不平。”

杨逍道:“当时不少人评论董卓恶毒的一面,说他毫无人性。但换一个角度来看,董卓又有着让人欣赏的一面。毕竟,他能够坐上高位,若没有自身的魅力作为支撑,那谁会去拥护他?谁会帮他坐上那个位置呢?所以蔡邕才会当着王允的面哭董卓。”

石猛道:“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是天生坏的千夫所指,无论出于何种目的,他偶尔也会做出一些好事的。”

独孤信道:“前番我说过,董卓有两点比较值得肯定:第一,董卓性情豪爽,喜欢结交朋友。年轻时候的董卓,也是一颗怀有仁义之心的侠士。加上他性情豪爽,走在哪里都喜欢去结交好友。故而,他慢慢的有了一些权势。据说他曾经去到了羌族,就和羌族的首领成了好朋友,结果有一次,这位羌族首领发现董卓将家里耕地的牛杀了拿来招呼客人。他就觉得,董卓这人还不错,为人大方,对朋友还真诚。因此,羌族首领是真心实意的欣赏起了董卓,回去以后,就转赠了很多牲畜给董卓。也因此才使得董卓开始渐渐富裕起来,有了后来崛起的本钱。第二,董卓对待自己的手下是真的真诚。当年,董卓被授命为军司马时,除了给他封官,还给他赏赐下了细绢九千匹。董卓接受了官职之后,就将赏赐的东西分给了手下的兵。因此,他手下的人就一直对董卓忠心耿耿,因为他们觉得董卓对他们太真诚了,是一个好的领导者,是一个值得他们为其卖命的人。所以综上来看,董卓是一个对自己人好,对外人残忍的人,还算有点人性。”

石猛道:“凡是能够在历史上留下自己名字的人,肯定有自己的能耐。我记得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个权臣,名字叫桓温,他就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不能流芳百世的话,那就索性遗臭万年。’能够说出这样的话,说明他看透了生死,也许他早就已经看淡了别人的评价。”

独孤信道:“比起董卓来,桓温算是一个比较不错的人。董卓的事迹史书上有明确记载,他本人也是劣迹斑斑,根本无法让人相信他是一个好人。我们现在的人说起董卓,无非就是说他年轻的时候还算不错,挺仗义,对朋友、对部下也够意思,仅此而已。如果再说他有什么好,还真不好说。桓温相比董卓来,真的是相差至少有十万八千里。纵观桓温一生,他活跃在石虎死后至‘淝水之战’前夕。桓温的一生以恢复神州、青史留名为人生的终极目标而奋斗。他灭亡成汉,三次北伐,镇守西府,为稳定南朝,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晚年并没有因为私欲而杀谢安、王坦之,行改朝换代之事。他的一生充满了悲剧,然而悲剧的人生正是一个人物魅力的所在。”

石猛道:“愿闻其详!”杨逍调皮地说道:“说来话长!”石猛问杨逍道:“贤弟能否详述?”杨逍笑着答道:“能者多劳,还是信儿哥哥讲吧。”

独孤信忍俊不禁道:“你们两个还真有意思,这一路上净找机会让我说话。都两三个时辰了,路没走多少,话倒没少说。我口干舌燥的,根本就不想说话。”

杨逍赶紧让独孤信和石猛二人停下来,自己去帮独孤信取点水来解渴。独孤信和石猛二人也没闲着,给每个灯笼里都换了新的蜡烛,以免半路上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