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北伐终未开国疆
类别:
其他
作者:
团之大字数:2632更新时间:22/08/01 22:54:19
石猛道:“桓温能够有显赫的功劳,能够在东晋朝廷里的那些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中脱颖而出,这是与朝廷的扶持息息相关的。”
独孤信对石猛的看法是非常赞同的,他接着说道:“当时的朝廷里政治势力斗争进入白热化,更替十分频繁。颍川庾氏崛起,是司马家希望借助庾氏的力量支撑琅琊王氏。而谯国桓氏的崛起,则是当政的何充有意扶持桓温,以制衡颍川庾氏的结果。当然仅仅有何充的扶持,谯国桓氏肯定不能上位,成为繁盛一时的大族,因为桓氏家族知道仅有何充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自己家族里有难得的人才,能够站出来为国家立下功劳,为家族争取荣耀。所以他们家族的人才会分外努力。”
杨逍故作深沉地叹了一口气,缓缓地道:“时也!命也!和颍川庾氏一样,谯国桓氏在魏晋时期也不是什么大族。桓温的父亲桓彝在晋元帝司马睿还是安东将军的时候,就南下建康追随,之后又在平定‘王敦之乱’时立功,不幸在平定‘苏峻之乱’时战死。父亲留下的家族声誉是一方面,娶了公主,和司马家、颍川庾氏有了姻亲关系是另外的几个方面,这些助力让桓温在立业初期,得到了庾氏兄弟的不少关照,特别是庾翼。而掌控中枢的何充更是异常器重桓温,将桓温作为自己对付颍川庾氏的力量。桓温能够出头,均势之下,他被对立的双方都看中、看好、扶持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独孤信道:“这个我不赞同,桓氏家族是六朝尤其是东晋时代的大家族,这个家族的崛起,有运气成分,也有权利斗争和自己家族内部推举的原因。所谓的大家族,除了家族地位高、政治权势大、社会影响广,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枝分叶派,家族成员非常多,人们常说多子多福,同族兄弟姐妹一大群,有的像芝兰,有的像玉树,长满了院子。桓家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东汉时代,那时有一位大学者桓荣,是桓温的第十代或者第九代祖。这是远祖,比较近的是桓温的高祖,叫做桓范,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名臣。桓范因为参与曹魏和司马氏的政治斗争,被司马氏所杀。接下来比较有名的,就是桓温的父亲桓彝。从桓彝、桓温到桓玄,桓家祖孙三代英雄,改朝换代差点成功。桓彝是东晋的名臣,桓温和桓玄更是不得了。司马氏的西晋政权在北方崩溃之后,南渡长江,建立了新的政权——东晋。这个新政权建都于南京,它能在江南立足,需要依靠很多从北方南下的世家大族,其中就包括桓氏家族。桓彝在当时被称为‘江左八达’之一,所谓‘江左八达’,就是江南的八个名士,名气很大,很受司马氏重视。晋元帝和晋明帝都很器重桓彝。桓彝有好几个儿子,名气最大、最有出息的是桓温。桓温生来不凡,与众不同。这可以从他的出生、得名说起。人们给新生儿起名字,有个传统做法,就是取其降生时的有关人事为名,以资纪念。比如,小孩刚刚生下来,恰好有个朋友上门,就以这个朋友名字中的某个字来命名;或者有人送礼物来,就取此物为名。孔夫子的儿子叫孔鲤,就是因为他出生时,鲁昭公派人送来了一尾鲤鱼。桓温出生不久,东晋名臣温峤恰好上门拜访。温峤看到婴儿长得好,赞不绝口,又听了婴儿响亮有力的哭声,更加喜欢,赞叹说:‘这小子以后肯定是个英雄啊。’所以,桓温在这个世界上遇到的第一个知音,或者说结识的第一个朋友,就是温峤。可惜温峤死得太早,他去世那年,桓温才年仅十八岁,还没有机会大显身手。不过,桓温一生都在用自己的名字,去铭记这个难得的缘份,他也在用自己的功业,实现温峤的预言。”
杨逍不否认独孤信的看法,但是他自己也有自己的观点:“我承认,在东晋时期,桓氏家族成为了当时的世家大族,桓温是出自世家大族,是家族地位高、政治权势也大、社会影响比较广泛,可是需要注意的是,桓温的父亲以及他自己在朝廷上,都不是能说的上话的。就算桓温后来战功赫赫,权势熏天,也常常被司马家族那些居心叵测的人排挤、非议,他们根本看不惯桓温的所作所为,更不要提他立下的赫赫战功。”
独孤信道:“我的小兄弟长大了,你有想法很好,也能自己看出问题的症结,不用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解释,去引导,这是很好的。作为一个男子汉,就应该自己去闯一闯,自己去感悟一番。”
杨逍道:“我记得孟老夫子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看书看得多了,有些东西自己慢慢就领会了,根本不用再去问人了。特别是遇到自己特别喜欢,特别感兴趣的事情时,琢磨劲一上来,自己慢慢就有点心得了。”
独孤信道:“桓温三次北伐,战果不错,可是代价也很大。桓温的北伐,为其带来极大声望,尤其第二次北伐收复洛阳后,桓温曾在隆和元年上表请求迁都洛阳,并让昔日南渡江左的士庶一律北徙。虽然当时洛阳正受前燕所攻,侨姓士族更加是不愿放弃南方北归,但因朝廷畏惧桓温,一时间竟然没有人敢首先出言谏止,而只有孙绰敢上疏反对。当时朝廷更打算派侍中劝止桓温,可见桓温在当时的威望极高,足以动摇朝廷。然而,桓温北伐其实得不到举国同心支持,故申胤才有言:‘晋室衰弱,温**其国,晋之朝臣未必皆与之同心。故温之得志,众所不愿也,必将乘阻以败其事。’第三次北伐大败而回,就已令桓温的威望大大降低,只是因其仍然权倾朝野,故此促使他放弃外讨增加名望,转而对内行废立大事,于是桓温在太和六年废黜晋废帝,并且诬陷武陵王司马晞等人,遂更令其威势比皇室更盛。然而,始终因为此败,桓温无法达成其篡位计划,始终受制于王坦之和谢安等士族人士。桓温大败后,北伐之事亦再没进行。桓温虽在第二次北伐夺回洛阳,但进兵北伐时所占据的司、兖、青、豫地区,其实在桓温班师后就被前燕所陷,数年后,洛阳亦得而复失,可见他北伐的战果其实不甚持久。桓温在第三次北伐后耻于大败,将罪责归于未能开通石门水道的袁真。袁真不甘心被诬,于是向朝廷申诉,然而朝廷怯于桓温,而不敢处理,袁真于是以寿春降燕,桓温直至太和六年才平定此事。桓温北伐过后,东晋的北伐行动亦暂告一段落,而前燕与前秦亦因第三次北伐合作而派使者互相往来。然而,前燕使者郝晷见燕政不修而前秦大治,竟向王猛透露前燕虚实。另外,慕容暐后悔当日割虎牢以西土地的承诺,竟然反悔不给,于是触怒前秦天王苻坚,开始进攻前燕。前燕终在前秦的军事行动下亡于前秦。前秦渐渐崛起。桓温前后进行了三次北伐,除了第二次北伐成功收复洛阳外,其余两次皆被击退,成效不大。按照桓温伐蜀之军事指挥能力和胆略勇气,其可谓南北朝时期东晋朝廷难得的将帅之才,可谓‘治事有能’,若然其能够持心于公、忠于国家,则是时并非没有实现统一的历史机会。很有可能在他的运筹之下,南北朝对立的局面会提前结束,可惜历史没有如果,桓温也不会有再多的机会。天不假年,英雄气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