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失传的手艺人

类别:其他 作者:千年胡杨树字数:3096更新时间:22/08/03 04:05:49
赶紧把臭小子的尿布收拾了给洗了,为了他的尿布,家里还专门买了一台烘干机。

这也是逼出来的办法,他一天不知要用多少尿布,准备的尿布是足够,但家里地方再大,晾着不干也不是个事。

马上得把这些洗了,烘干带走,这些尿布经过儿子的洗礼已经变的和他的皮肤那么的柔软。越是用旧了的越好用,逐渐的给他整天用的这些固定了下来,成了他的随身必备品。

说是已经提前把东西都收拾好了,但是一上午也没住下,大小的行李箱又收拾了四个,这样一共就八个行李箱了,还有岳父岳母的在他们的家里。

其实这也是因为李和韦欣都不喜欢换太多的衣服穿,带的都是随身的。

听说国内有个电视女主持人,也在几个城市都有房子,房子里的布置衣柜和鞋柜占了都有一半的空间,里面的鞋子和衣服都是满的,要是那样,应该就不用行李箱装衣服带着了,出门只带个小包就行。

李和韦欣的衣服都不算多,基本上每季也就是三两套衣服轮换,不是说笑,李也算是个身价很高的一个老板了,但是用来出席场合的西装就两套,其中一套还是结婚的那套,另外一套是韦欣个订做的,虽然是私人定制的,但是也没用了五万块钱,比起大商场里的一些大名牌都要便宜多了。

在老家都是一些运动装之类的,没有多少衣服,农场里的衣服更简单,运动装、迷彩服和t恤大裤衩。

韦欣的稍微多一些,但是也没有多的多夸张,另外她也是喜欢经常穿的那几套。这些行李箱其实大人的没多少,光小庄的就占了四个箱子,尿布就不用说了,这次是回家过年,要当着村里兄弟爷们,嫂子大娘的面,妈妈要显摆一下大孙子,这样就给他买了不少的婴儿服,内衣、外衣、棉衣、帽子、袜子、还有小鞋子,每样来上一套,这几个箱子就装不下,不算自己买的,还有刘婶给送的,师娘给送的,更别提他的几个所谓的干妈了,那是光挑漂亮的,贵的,什么国际大名牌,那些大名牌的衣服,比李这的大人的衣服都要贵,关键是这婴儿服因为小孩长的快,根本就穿不了多久,实在是浪费。

他的衣服在卧室的衣帽间里已经是放不下了,没办法把楼上的小库房给腾出来,放他的衣服。这次李让妈妈装了几个纸箱带回去,到时拿给老家一些有小孩的亲戚家,也算是礼物了,不然放在家里,小庄根本就穿不着还浪费。

趁着妈妈和冯瑶姐在楼下收拾行李,李上楼把那几箱衣服搬下来,本来昨晚还想让孔祥东找几个员工过来帮忙给装行李,但是让妈妈拦住了说是二哥今天和春波过来,一起回去,顺便让村里送鸡蛋的车一起把行李拉回去。

妈妈安排的还井井有条的,不然要还是像上次全赛到房车里,那还是挤,这样这些行李用厢货车一次就拉了。

正好装行李有自己、二哥、春波,等会李伟还过来,四个人在加上厢货司机也是村里的叫哥哥的,装这些行李还是问题不大。

厢货车其实早晨就到了魔都,应该是去酒店和二哥他们一起过来。

等李吭哧吭哧的把装衣服的纸箱从楼上全搬下来,李伟和小师妹也进门了。

“李伟,你真会挑时间,我这把箱子搬下来了,你才来。”

李扶着摞在一起的箱子,喘着粗气吐槽他。

李伟还没说话,小师妹先说了:“师哥,你就这几个箱子,还累着你了,年轻轻的,长了一身的肉,干这么点货,你就非要指望着我们家李伟。”

“嗨,你不能这么说,你们俩就知道睡懒觉,早过来帮忙不行啊!”

“你怎么知道我们睡懒觉了,我俩一大早就去给我爸买衣服了。”

“啧啧,你这闺女真孝顺,这马上过年了,你才记得给你要给爸买衣服啊,要是你爸等着穿你的衣服,非得冻死不可,师娘早就给他做好了,人家都拿回去好长时间了。”

要说李怎么知道,这还是韦欣的主意,她今年由于有了小庄,不方便逛街,就想出了一个主意,上次给李订了那身西装后,觉得穿着挺好的,就想着今年给身边的长辈都订做衣服,不去商场买,手工的更能表示出孝心。

于是她就把师傅请进家里,给了他一张名单,找张慧派出一辆车,拉着师傅到处给人量体,近的在魔都,稍远一点的师傅在姑苏,最远的就是姥姥姥爷了,裁缝师傅专门用了一天去了老家。

这些订单虽然下的不晚,但是师傅人家要对的起自己的手艺,大大小小的加起来二十多套衣服,就光凭师傅和他的几个徒弟根本就做不完,后来还是找了外援才把韦欣的这个订单做完。

当送来这批衣服后,韦欣在家挨件的检查了一遍后,当场又给师傅下了一批春季的衣服订单,当时李真好也在家,当时看师傅的表情是要哭了,

师傅刚来就诉了一遍苦,为了做这批衣服,不但请了外援,自己和几个徒弟这两个个月来是天不亮就开始干活,到晚上干到半夜,可是把自己熬毁了。

应该是觉得交完这批活,想休息一下,没成想韦欣又甩来春季的订单。

要知道江南过了年就是春天,老家稍晚点,但是正月中也差不多到了春季,老人脱棉衣晚,但是这时间也还是很紧,这也难怪裁缝师傅要哭。

本来交了这批活,想着赚了一笔钱,轻松快活的过个春节,看这样,这春节,裁缝师傅还要继续奋斗了。

其实韦欣的订单对于这样的手艺作坊有点难为人,他们都是属于家传手艺,为了保证手艺,在做工上不能偷工减料,手艺活就完全是靠的功夫磨出来的,这都是时间。

特别是像这种老手艺人,只要是自己做出来的衣服,那是不容有瑕疵的,这韦欣下的订单虽然是钱赚到了,但是这累人啊!

那裁缝师傅虽然看着有点为难,但是想想这确实也赚钱的份上,是咬着牙硬接下这活,别忘了,这二十多套衣服,均价在两万左右,对于他加上五徒弟的一个作坊,每个月四十多万的活,利润在一半左右,也就是二十来万块钱,这在魔都算是高收入了,就算是给徒弟分一半,还剩十万,一年就是120万,这比以前冯瑶姐在汽车公司的年薪还要高,别忘了冯瑶姐那是属于高级人才,在魔都都算是顶层的了。

这样一衡量,这裁缝师傅也不比那些高层次人才差,看来一些手艺人如果手艺精湛,前途也不差。

不过这些年,李发现小时候的一些手艺人都没了,像是补锅修盆的。

家里的铁锅,锅底漏了,让他们给补上一块,回家照样用,别看是一块铁皮补丁,但是在炒菜时,用锅铲翻锅,根本感觉不出补丁那块有什么碍事的。

李觉得最有技术的就是盆的,农村平时用缸装粮食,搬来搬去的就避免不了磕磕碰碰的,碰裂来了或者缸体碰掉一块,买一个新缸不便宜,小的要几十块钱,大的就得上百,这价钱对于农村来说不是一个小数,所以做匠的只要是到了那个村里,安下摊,最低也得连干上几天才能在换个村子。

小的时候,李就喜欢凑在摊子跟前看,只见匠嘴里叼着烟,手上轻松的用手钻在缸体上钻眼。

手钻都是自己做的,很简单,用一根胳膊粗细的木棍,大约30多厘米,钻头是找铁匠给打的,能用点钢,就是简单的螺旋头,然后镶嵌到木棍的一端,另一端套上一个轴承,是用来用手掌控手钻的,可以让手钻在转动时不伤手。

让手钻能转动的是像是拉二胡的弓子,弓子不长,和钻杆差不多长,但是要细,用一根绳子的两头拴在弓子的两端,然后绳子的中间留的比较长,缠在钻杆上,这样来回的拉弓,钻杆就来回的转动,钻头就在缸上钻出一个个细眼。在裂缝的两边均匀的钻出两排的眼,匠把自己找铁匠定制的铁钯子放进眼里,这会才看出他们的技术,用铁锤把钯子敲倒,钯紧,李看着他铁锤轻巧的敲下去,铁钯子慢慢的趴到,咂扁贴紧缸体。

听着那哐哐声,还有缸体的声音,李都替匠提心吊胆的,担心那瓷缸在他的铁锤下,给敲碎了。

但是匠从来没有让李的担心成真,早晨送来的一堆破缸,傍晚时分,全都带着钯子让各自的主人拿回家,老爷们有劲的扛着回,家里爷们不在家的妇女扛不起来,就让缸上身略微倾斜,双手扶着缸沿,这样转动着,缸底转着就滚回了家,到家不管是装粮食,还是当水缸,照常和新的一样用,不漏水,至于多了几个钯子,对农民来说,没有什么好看不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