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后汉玉玺(上)
类别:
其他
作者:
旭日远航字数:2208更新时间:22/08/04 02:42:31
“对三郡的文官任命,主公可有章程?”
设置大县需在文官任命上谨慎再谨慎,稍有差池,就会使县治败坏,滋生民怨。
所以商鞅才有此问。
他自从崇鸣县回来以后,便感觉蜀汉文官匮乏,真正可用之才寥寥无几。
唯有糜竺、简雍和吕三人,其余人等可培养,亦有才有德,却不服众。
治理一乡之地尚可,提拔为县正,就会暴露出问题来。
此为根基,根基浅薄,没有名望,便只能慢慢蓄养。
兴许在将来,会有执牛耳者出现,不过不是现在,蜀汉也等不起他们。
就说糜竺、简雍和吕三人,也各有优劣,简雍重谋划,可入账为谋臣,治理并非他的长处,好在名声在外,手段尚可,又懂得变通,管理一大县绰绰有余。
糜竺重商,眼界开阔灵活,可治理富县,吕沉稳厚重,重视水利,可治理农县。
但除了这三人,如今还未找到第四个人选。
“此事我自有办法,商君不必心忧!”
脑海闪过各色人选,刘峰轻笑一声,心里早有定数。
最大的信心来源便是后汉玉玺,此为传承信物,功能强大,可挑选后汉两个兵种为已用,也可每半年召唤一名文臣武将,且只限制最高等级。
如今除了诸葛亮和关羽无法被召唤以外,他可以在蜀汉文臣武将库里任选一人。
之所以迟迟未动,还是因为拿不定主意。
同时,他也在担心刘知远的奖励,如果刘知远爆出一枚在野贤达召唤符,就有浪费资源之嫌。
召唤符是随机的,而通过后汉玉玺可以任意挑选,理智上来考虑,定是优先使用召唤符。
只是击杀刘知远的奖励迟迟没有出现,刘峰只好等下去。
“主公既有安排,臣自会遵命,只是闽郡粮草缺失,百姓生活困苦,当任命官吏就任为好。”商鞅想到一事,再次说道。
“理应如此!”
坐在主位上思考片刻,刘峰随后起身,望着窗外明媚的景致,开口说着:“可认命糜竺为夏门县正,兼管漳洲、全州两县,任命吕为福洲县正,兼管南平、三明两县,等人才充沛,再取消兼任。”
闽郡共有三百万人口,平均每县达到了五十万之多,如此规模,可不亚于当初的蜀汉了。
根据史料记载,蜀汉在建国之时,总人口也不过四百万。
所以管理一个五十万的县城不算屈才,而是能力如此。
一连任命两人,刘峰随后又任命简雍为温洲县正。
至于其他几县,则由商鞅统筹管理,暂且让县正一职空缺。
他信奉宁缺毋滥的原则,找不到好的人选,就干脆空着。
至于提拔现代人,目前时间尚早,蜀汉从成立到今天也不过两年多。
所谓的政治派系还没有形成,他就算想提拔,都找不到头。
你总要有组织才行,很多人对派系畏之如虎,刘峰却不这么看。
只有形成了派系,才是一个势力成熟的标志。
没有派系,威望和治政根基就不稳,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属于游兵散勇,提拔上去了,也难以服众。
另外知人知面不知心,在对方没有明确表达出政治诉求之前,刘峰不会提拔任何一位现代官吏。
县正是蜀汉四级官僚体系的一员,仅次于六部、州牧和郡守,治下百姓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
位置尊贵,不可等闲视之。
在这一点上,召唤文臣已自成体系,算是保皇派。
时值十二月中,正是刚要下寒,气温骤降之时。
往常这个时候,闽郡各县各乡,不论是富户里的年轻男女,还是平常百姓,都很少在这个季节出门。
只是今日却不同。
手工推车,四轮车来往不断,各类庙会层出不穷,很多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少男少女也选择出门透气。
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之事。
因兵祸严重,官府态度暧昧不清,时而强硬,时而安抚,没一个稳定的说法,律法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
你在外被杀被劫,也只能打碎牙齿和血吞,所以别说冬日了,连四五月的初春时节,气候最为怡人的时候,也很少有人远游。
大多在原本的一亩三分地里打转。
等到了十一月,闽郡归于蜀汉,一切就开始改观。
十二月二十一日,夏门县,十八里镇。
“……当今世上灾祸不断,将军仁义,知道闽郡百姓困苦,特拨下衣物、粮食,分给诸位,如果有病患,还可免费到医馆医治,那里有坐镇医生和药品。”
“自今日起,可前往乡镇治所,有民册的直接发放,没有民册的登记即可,诸位只有五天的时间,过期不候,速速前往治所领取!”
大街上,几名士兵敲锣打鼓,扯着嗓门高喊着。
慢慢的,周围开始聚拢人潮,只是刚一听到这个消息,很多百姓并不相信,待得到士兵再三保证之后,心中大喜,纷纷跑回家中,取出盛米之物往治所奔去。
十几名身穿普通百姓服饰却气质不凡的人站在街边,观察着这一幕。
正是特意从钱塘县赶来的刘峰,随行的还有商鞅、赵云和十名护卫。
“五天之内,可以保证物资全部发放下去?”看着纷纷往家里跑的百姓,刘峰开口问着。
“请主公放心,每一个乡镇都有专人统计人口,期限都是以两倍估算的,定不会出什么纰漏。
趁此机会,也可对闽郡人口进行一次彻底的整理。”商鞅抱拳回着。
刘峰闻言“嗯”了一声,之前刘知远大肆收敛物资,纵容士兵劫掠,导致大批百姓上山避祸,人口要比预想中少很多,这一次通过放粮,也可彻底排查清楚。
“跟上!”
一边想着,刘峰示意众人跟随百姓前往治所。
刚走到那里,便看到士兵在维持着秩序,有一小吏上前宣读蜀汉律法。
见状,刘峰脸上终于流露出满意之色,想要治理一地,根基就是律法。
这个时候宣读,效果要比往常好很多。
看了一会,刘峰便下令返回,心里也有了定数。
他出现的夏门县靠海,饥荒并不算严重,对于陌生人的“容忍度”要高出许多,几人没有遇到多少阻碍便成功返回了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