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军事调整

类别:其他 作者:旭日远航字数:2334更新时间:22/08/04 02:43:06
六月中旬,到了初夏,蜀汉处于南方,相比北方,天气要更炎热一些。

许多人已撤下毛衣,转而身穿短袖上街,一些少女,更是换上心仪的短裙,将白皙、美好的身段显露出来。

蜀汉虽执行一夫多妻制,对于女性也有诸多限制,但在思想行为上,却很少有禁锢。

只要不触犯法律,怎么样都可以。

而且时至今日,有实力纳妾的,终究是少数,普通人仍旧维持着一夫一妻制。

但在最近一段时间,不少头脑灵活的男子却有福了,因为在北海郡,居住着六百多万霓虹人,其中也有不少适龄少女,她们因身处“艰困地区”,生活质量差,每天能吃饱都算不错了,居住环境更是奇差无比。

毕竟新得的北海郡还在开发阶段,连房子都很少有,许多人都是居住在公共草棚里。

如果不是因为向蜀汉银行贷了一大笔款项,有一定的资本去搞开发,恐怕这种“茹毛饮血”的日子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而对于北海郡来说,一个落后地区的印象却是抹除不掉了。

至少在十年、二十年之内,看不到其赶超其他郡县的可能。

所以一些开明的父母,反而希望自己的女儿能脱离苦海,嫁到其他郡县,运气好了,还能接济一下家里,便是作为侍妾,也有愿意的。

因处于弱势,所以对于嫁妆的要求并不高,这让不少希望纳妾的小资家庭看到了曙光,纷纷前往北海郡去物色人选。

短短两个月,便有上千名少女以妻子和侍妾的身份嫁入其他郡县。

对此,蜀汉官府倒是乐观其成,因为如果不能消除顾忌,总是在霓虹族内部通婚,长此以往,随着人口自然增长,隔阂就会越来越深,最终埋下祸根。

现在看到外嫁风潮高涨,不少人也松了一口气,便是刘峰也是如此。

他最迟到九月初,就会对刘裕展开第一轮进攻,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出现任何隐患。

而且出现外嫁风潮,也从侧面证明了他的策略是对的,前期限制旗人发展有其必要性。

这一千名少女就是一千枚种子,背后所影响的则是一千个家庭,等这种现象越来越多,融合的越来越频繁,即便有人想搞事情,也会有一大批天然的反对者出现,这才是最佳的治理方法。

从这点来看,古人在这方面的确有超前的眼光,很早就提出“民族融合”,将大批汉人迁到少数族群生活的地区,并且鼓励通婚。

看到北海郡的局势越发稳定,刘峰也开始对军队进行调整。

他这一次召唤出了马超、迈特凯、日向宁次和日向雏田。

另外还对黄忠、魏延和廖化三人进行了晋阶,使前者可以统御更多的军卒。

一番讨论之后,最终的结果也出炉。

其中,白起统领二十万人马,有十万是骑兵。

黄忠统领十五万人,同样有十万是骑兵。

马超统领十万人马,有五万骑兵。

赵云统领十万人马,有两万骑兵。

乐毅统领十万人马,有两万骑兵。

张飞统领十万人马,有一万骑兵。

庞涓统领十万人马,有一万骑兵。

魏延统领五万人马,有一万骑兵。

廖化领五万人马,有一万骑兵。

迈特凯统领三万人马。

其他的,包括邓芝、马忠、年羹尧、韩延寿各领三万人,林冲、王平、卢俊义、张翼、鲁智深各领两万人。

霍峻、燕青和周仓各领一万人,日向宁次领三千人。

合计兵力达到了一百二十三万三千人,骑兵总数达到了三十三万。

比之前多出了十三万三千人,加上攻打北海岛战死的四万人,等于要重新招收十七万三千人。

而如此多的新兵招收,刘峰则将任务一分为三。

先是命令山越旗旗主乐毅招收三万山越兵,命霓虹旗旗主赵云招收五万人,剩余的九万三千人,则责令军机部从其他郡县征召。

到了这一步,刘峰也知道蜀汉在玩火,说一声穷兵黩武那都算客气。

如今的蜀汉,加上山越族和霓虹族,也不过三千两百万人口,除去老弱妇孺,青壮的数量最多一千五百万,相当于十个青壮里面,就有一人当兵,比例高到吓人。

实际不止是他,刘裕做的更绝,仅仅依靠一千五百万人,就维持了八十万大军,按照青壮数量来算,则是七比一!

不用想也知道,对方已经破釜沉舟了,因为不论是十比一,还是七比一,都不是一个正常的比例。

在历史上,大一统国家不用去想,不可能维持这么高的比例,而且就算维持了,也养不起。

就以三国官渡之战来举例。

当初袁绍军的兵力基本没有什么争议,在《三国志》、《资治通鉴》里均有比较明确的记载,参加进攻的为精兵八万,战马万匹,可以预估总兵力为十二到十五万之间。

曹操军的参战兵力有一些争议,其中曹操从许昌亲自带到官渡的有1万人的中央精锐部队(包括徐晃、张辽、许褚、关羽等将领)。

《三国志——武帝纪》所说的“曹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就是指的这部分军队。

原来在河水(即今黄河,但与现黄河位置有一些差别)一线驻守的部队是白马刘延军五千人,原武于禁军2千多人(后来增加到4千)。

乐进军估计也有六千人在延津一带(其中骑兵1千人),这样在官渡一线的曹军总兵力应为2.5万人。

就算往上多算一些,四万人最多了,加上守家的三万人,合计用兵力七万。

这可是事关生死的决战,怎么穷兵黩武都不为过,但也就这点兵力,远远达不到十比一,甚至是七比一。

实际这里还有一个谜思,很多人都清楚,曹操曾在攻打青州的时候,收编了三十万青州兵,按理说应该带到官渡去迎战袁绍。

但真实情况却只带了两万多人(有争议),这不符合常理。

如果去猜测的话,也能得出一些结论。

第一,所谓“三十万”青州黄巾军,只不过是乌合之众。

第二,当初组建青州兵的时候,只是挑选一些强壮之士,但毕竟都是黄巾流民,能招募多少合格的士兵很难说。

综上所述,当初的曹操的确在硬实力方面不如袁绍,两者在决战的时候,也没有维持多少兵力。

而蜀汉和刘裕却纷纷搞出十比一,甚至七比一的比例,那就是在赌国运了。

胜了一切好说,如果败了,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趴在地上苟延残喘。

换句话说,这是一场谁都败不起的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