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章扯淡圣诞
类别:
其他
作者:
大风小鱼字数:3114更新时间:22/08/05 11:49:26
《十二月二十五日大雪始晴,梦人以雪水烹小团茶,使美人歌以饮,余梦中为作回文诗,觉而记其一句云乱点余花唾碧衫,意用飞燕唾花故事也,乃续之为二绝句云。》
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唾碧衫;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红焙浅瓯新活火,龙团小碾斗晴窗。
当然2004年12月25日,天公不作美,没有条件如古时文人骚客那样煮雪饮茶,但也有不一样的精彩等着这个时代的人们去发现。
圣诞节对于有些国家而言,其情怀就相当于国人对于春节一样。传言是为了纪念耶稣出生而定下的节日....
对于圣诞节来说,什么平安夜里面床头挂袜子(要是不是新的也不洗会怎么样?),圣诞树(反正人少,乱砍乱伐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这些也不怕),火鸡(跑山鸡、乌鸡,山竹鸡....为啥非要用火鸡呢?再说这做法,手扒、白斩、黄焖、醉、大盘....再谈其手法,煎、炒、烹、炸、爆、熘、烧、扒、灼、焖、煨、滑、氽、炝、烩、熬、,就这一大堆还不算炖煮烤煲生氽烫涮烘焙烙熬冒蒸熏等等的,比塞几块马铃薯到鸡屁股里,加点黄酒,姜葱蒜就进烤箱可好上不少。为啥不用呢?)
既然圣诞节对于有些国家来说就相当于是中国的春节一样,那么必不可少也会留下一些神话故事出来,这样才显得定这个节日更加合情合理,并且赋予一定量的传奇意义。
就好比为什么在过年的时候会放鞭炮一样,相传那是为了赶走一种叫年兽的凶兽。至于国外为什么把袜子放在床头上闻上一宿,差点窒息也舍不得放下来,为得是啥?还不是图个喜欢roleplaying名叫圣诞老人的光临寒舍,带来祝福。
相传从前有一个老人,名叫圣.尼古拉斯,他一生最爱帮助贫穷的人家。其中有一次他帮助三个贫穷的少女后送他们三袋金子以逃过被卖的不幸。当圣.尼古拉斯偷偷把其中一袋金子送给其中一名女子时,他把金子从其中一个窗户扔进去,恰好掉进景在壁上的一长袜中。于是,将礼物放在圣诞袜子的送礼方法家挨户地去要糖果哟!
在北欧神话中司智慧、艺术、诗词、战争的奥丁神,寒冬时节,骑上他那八脚马坐骑驰骋于天涯海角,惩恶扬善,发分礼物。所以又有把这叫作圣诞老人。
反正对于圣诞老人各有各的说话(也不知道统一写),至于谁对谁错,谁是谁非,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辩到最后大家都争辩不赢。
两方对于处理这些事情的经验,堪比于邻国的高丽一样。
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耍流氓;你跟他耍流氓,他跟你**制;你跟他**制,他跟你讲政治;你跟他讲政治,他跟你讲国情;你跟他讲国情,他跟你讲接轨
;你跟他讲接轨,他跟你讲文化;你跟他讲文化,他跟你讲老子;你跟他讲老子,他跟你装孙子!你跟他装孙子,他跟你讲道理....
争到最后,大家都是口感舌燥,加上各自手上还有一大推烂摊子等着去收拾,最后一拍手“各过各的!”
正以为这样的分歧,碰撞出了各自的神话体系,当然小的就不提,世界上神话体系大的10个,分别为1、犹太教和基督教共同的神话,亚当和夏娃;2、希腊神话和天神之争;3、印度神话,宇宙论与梵天;4、中国古代神话,盘古开天女娲造人;5、日本神话,地球是个孤岛;6、古代墨西哥血腥的阿兹特克族神话;7、远古埃及神灵,世界开始于混沌状态;8、巴比伦神话,魔力女神死后造就天与地;9、远古波斯信仰,拜火教(索罗亚斯德教)神话;10、挪威神话,巨人始祖之死创造万物。
当然要追溯更加久远的时间,整个神话体系着为这五个,其中包括,古中国、古希腊、古印度、北欧、美索不达米亚。
言归正传,圣诞老人这个人物就是北欧神话、基督教和犹太教共同神话的共有产物。
当然这些寓言神话之争,不是像我们这些芸芸大众能够争辩的,在这里微点一下,多说无益。回到正题,像什么圣诞老人这些,有史记载其出现的根本原因还是商家为了兜售商品所想到的一个点子。
相传1822年,一位荷兰传教士把这位伟大慈善家的故事传到美利坚之后,商人更以特殊的行销手法,每年利用这个节日大张旗鼓地宣传广告,大赚一笔,在亚洲的日本及其它各国也群起效尤。因此装扮圣诞老人来庆祝圣诞节的风俗习惯也就渐渐地流行到世界各国了。
当然这些都是杂文闲谈,说着听听便好,要是当真,只能说,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当然在小说家的手中,有了一个标点,就可以围绕这个标点创造出许多有含义的故事。
比如说莫泊桑、契科夫、欧.亨利这三大小说巨匠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中在初中课本上就有一篇莫泊桑的《项链》一文。就是因为一个标点的诱导,促成了一片优秀的短篇诞生。
关于圣诞节的故事,在印象中就有这么一篇感人的故事出现:
话说在19世纪初,一个叫约翰的14岁男孩住进了英格兰的一家孤儿院。那时的孤儿院生活是很可怕的,孤儿就意味着没人喜欢、没人疼爱。这座孤儿院的院长对孩子们少有爱心,这里也没有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没有同情,没有理解。
孩子们一年到头都要劳动,他们每天天一亮就起来干活,一直干到天黑。一年之中,只有圣诞节这天孩子们不用干活,而且还可以收到礼物--只橘子。约翰到孤儿院后,每年都盼望着圣诞节,还有这只橘子。
在英格兰,无论是对约翰还是对他的同伴来说,橘子都是稀罕的东西。孩子们每次拿到橘子时都视若珍宝,他们把宝贵的橘子保存几天、几星期,甚至几个月--守护着、闻着、摸着、欣赏着这只橘子。通常他们都要保存很久,等他们剥开橘子皮时,却发现它已经烂了。
每当圣诞节快到时,孩子们都会有很多想法,他们会夸口说:“我要把我的橘子存得最久。”约翰睡觉时喜欢把他的橘子放在枕头边,他把橘子贴在鼻子上闻它的香味,拿在手里时都不敢用力,生怕蹭破了橘子皮。橘子能给他带来一种安全感、富足感,让他心里能暂时离开眼前的贫苦,产生-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一年的圣诞节,约翰心里特别高兴,因为他马上就要成年了。他知道自己将会变得更强壮,而且不久就可以离开孤儿院了。他高兴地想象着自己的未来,他还想把橘子留到明年他生日那天。如果保存好,不摔不碰,他也许就能在生日这天吃到它。
圣诞节终于来了,孩子们兴奋极了,撒着欢跑向餐厅。约翰闻到了一股与平日不同的香气,他快步奔跑着,因为他太过兴奋,而且鞋也不合脚,他跌倒在地上,这引起了一阵混乱。约翰刚从地上爬起来,就听到院长严厉地吼道:“约翰出去,今年没有你的橘子了!”约翰大哭起来,他飞快地跑回到寒冷的宿舍里,躲在床角,以免别的孩子看到他的痛苦。
过了一会儿,房门打开了,他的伙伴们回来了。伊丽莎白走到他的跟前,眼里含着眼泪,把一个布包递给了约翰。
“拿着,约翰。”她说,“这是给你的。”
约翰伸手掀开布包的一角,看到里面是一只大大的橘子,只是橘皮上有好几条切痕。他明白了,是伙伴们每人从他们的橘子上切下一瓣,拼成了这只又大又漂亮的橘子,约翰感动极了。
约翰永远也不会忘记那年的圣诞节他的朋友们给予他的关爱。他的幼年是在冷酷的环境里度过的,然而在长大成人的这一年,他收获了友谊和关爱。
后来约翰有了自己的事业,但他从没忘记这只橘子,每到圣诞节来临时,他都会买很多橘子送给孤儿院的孩子,因为他从没忘记自己的梦想,要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圣诞节享受橘子的香味。
......
当然说不感人也感人,说感人吧?对于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来说,还没有哪吒闹海中割肉还父,挖骨还母来的感人。
毕竟不是一个系统的,就相当于外国人看我们电影,我们国人看外国电影一样,不懂得其中的内涵,除开经典及永恒除外,一般本国的电影想在外国有个好结果,必然大多数都是爆米花级别的,其它少之又少会泛起多大风浪。
(ps:写到这里才发现一张都结尾,不知不觉嗦了这么多,希望大家解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