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招工
类别:
其他
作者:
破叶随风字数:5125更新时间:22/08/05 15:28:57
现在,是徐德善开始改变历史的时刻,而身为事件的主角,徐德善没有办法预见这一场变革对于整个宋朝的影响是好是坏,他只能从一个小人物的角度出发,尽力完成自己的任务。
徐德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铸造处全部的工匠全部找来,和他们详细讲解了自己所设计的高炉的构造。
这些工匠本来看徐德善是一个小孩子,心中哪里服气,只是碍于徐德善身背后贾昌朝的威势 ,这才不得不凑在了徐德善身旁当小学生。
俗话说得好,钱压奴辈手,艺压当行人,在讲技术的这一行里,规矩很简单,谁的本事大,谁就是大爷,就算是那些高官显贵来了,工匠表面上恭恭敬敬,可是实际上心里面谁管你是谁,别看你当官权利大,可是在技术上,不还是要听自己的。
而现在,来了一个徐德善,这个小孩子只有几岁的年纪,这个岁数的寻常孩子,恐怕连一二三四五都不知道呢,这个徐德善,定然是依靠贾昌朝,才能这么小年纪就当了一个官。
徐德善之前来了一趟,看了看转了转,什么都没说,大家也就没有在意,人家少年得志,羡慕不来,大家各过各的,没什么来往,也就算了,可是这一次来,徐德善不仅要来领导大家,据说还教要给大家技术,是来当老师的,一群几十岁的大老爷们,听一个孩子上课,大家心里那个憋屈,脸都能苦出水来了。
其实这些人也知道,在这个世道下,人家读书人才是主导天下的,自己这些个做工匠的,就只能够听人家领导,谁叫人家会讲道理呢,可是领导归领导,自己已经被人家领导了这么多年,不也还是被领导着,但是领导归领导,这些工匠怕的,是有人瞎领导。
技术上的事情,是一点都马虎不得的,这个朝堂政见不同,朝堂纸之上那些读书人争吵政务,各说各有里理,这没有关系,因为谁的意见都不是完美的,有可取之处,也有糟粕的地方,就看谁最后能够说服谁,谁就是胜利者。
但是这样的道理,用在制造工艺上是完全不适用的,在技术上,没有不好不坏,正确的永远只有一个,而且能够检验正确性的,只有实践这一条道路。
术业有专攻,这些工匠知道自己不是读书的料,也做不了领导,可是有些读书人却不这么想,尤其是某些做了官的读书人,有时候突然脑袋一热,有了一个什么新奇的想法,自以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便要手下的工匠给自己实现,可是这些想法,完全架空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上,领导者嘴巴动一动,底下人跑断腿能够完成的也就好了,而那些根本完不成的,谁摊上了谁就自认倒霉吧。
这些工匠见过耀武扬威的官员过了,他们不怕徐德善在他们面前瞎炫耀,就怕徐德善给他们瞎指挥,万一这个徐德善也是想出来什么神仙东西,自己怎么给他造出来。
当徐德善领着众人来到了钢炉旁,这些工匠的心不由得凉了半截,什么意思,这个小娃娃,不会是看上这个大家伙了吧,你说别的东西都还好弄,单就是这炼钢炉,一个不小心,可是要出人命的家伙,这个娃娃怎么就偏偏看上了这个家伙,昨天在徐德善面前炫耀技巧的那个师傅,已经在后悔自己昨天的卖弄了。
徐德善自然能够看出这些工匠心不甘情不愿,徐德善一笑,并不放在心上,这种情形,想当初在高阳县自己开办学堂,给那些人上第一节课的时候,也是同样的一个场景,而这些人,就要成为自己的第二批学生了。
徐德善随便找了一堆铁块爬了上去,站的高了一点,看那些工匠依旧是吵吵闹闹,没有把自己放在心上,徐德善毫不在意,想要终结这种嘈杂的局面,把众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自己身上,这种事情放在其他地方可能很难,但是在这铸造处,一群工匠中间,就简单的太多了,徐德善只问了一个问题:“你们说,钢与铁有什么区别?”
和技术男们聊天,还有什么比聊技术更能吸引人呢,这些工匠乃是整个大名府最好的工匠,他们最引以为傲的,就是自己在制造上的技术无人能及,当然,这些工匠也分为了几种,但是都是工匠,其中也有许多互通的地方,最起码,什么是钢,什么是铁还是能够分的清的。
一瞬间,徐德善的话题引起了工匠们的积极响应,可是当众人说出来自己心中的答案的时候,却发现每个人对于钢铁的认识又不相同,就连那些铸铁炼钢的师傅们的意见也不能达成一致,甚至有的还互相违背。
这下子铸造处的炼钢炉前算是热闹了,这些工匠你说你有理,我说我有理,开始了激烈的争论。
与朝堂之中
的争论不同,朝堂之中的争论,大家是各执己见,都认为自己是对的,想要把对方踩在自己脚下,而这里的争论又有不同,这些工匠也都认为自己是对的,但是他们却很尊重事实,只要有人能够拿出一个让人信服的观点来,这些人马上就会放弃自己的观点,心悦诚服。
而徐德善,就在这时候站了出来,给这些工匠,上了一节简单的化学课。
徐德善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例子,给工匠们详细解释了钢与铁的区别,而且还就几个人群中争吵最厉害的观点一一进行了点评。
徐德善的声音不大,但是这样前所未闻的理论,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大家都是内行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心中自然有数,就算是徐德善说的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不好判断,但是根据徐德善的理论,徐德善点评的事例,结合自己平常的经验,这些工匠,没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反驳徐德善一句。
搞技术的人就是这么可爱,你说得对,你就真的是大爷,在知道了徐德善不是自己想象中的纨绔子弟,跑这里来寻开心瞎指挥之后,一群工匠便开始对徐德善言听计从了,这时候,徐德善才真正开始给工匠们讲解自己对于炼钢炉改造的思路。
有了之前的铺垫,再加上徐德善每讲解一个构造,也会同时说明这样改造的依据,这些超越时代的技术被徐德善拿出来,工匠们基本上都当了小学生,没有什么可以说话的余地,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听着,生怕漏听了任何一个字。
工匠之间,也是有尊卑的,手艺好的工匠,地位就高,手艺不好的工匠,就要听人家呼来喝去,而这些工匠乃是大名府最好的一群工匠,这样的好,可不仅仅表现在手艺上,还表现在了与时俱进,勤奋好学的精神上。
这些工匠很优秀,绝大部分的工匠,都敏锐的感觉到了,徐德善给自己带来的,绝对是超乎寻常,非同一般的技术,别管之前自己在铸造处的地位怎么样,如果自己能够把徐德善现在说的技术全部学会了,自己就将是铸造处以后的第一人,当官不当官什么的不知道,最起码走到哪里,都要有人端茶倒水,舒服一辈子。
所以,这一群刚才还心高气傲,掌握了大名府最高技术的工匠,这时候真就变得和初入行的学徒一样,围在徐德善周围认真听讲。
实话实说,徐德善并不能算是一个很好的老师,他在讲解高炉构造的时候,只能从自己的理解出发,大概的把原理和结构说给工匠们听,可是理论毕竟是李理论,徐德善在应用的时候可能很快就可以把他们变为现实,但是这些工匠则不然,对于他们来说,徐德善讲的东西,实在是太过深奥,而这么深奥的东西,不是他们一时半会就能够理解的,所以在徐德善讲解的时候,不断的有工匠针对徐德善的新观念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徐德善面对这种局面感到很欣喜,因为有人提出问题,说明这些人认真的听自己讲了,认真在心里思考了,所以才有问题,徐德善不厌其烦,对工匠提出来的问题一一解答,导致这一次讲解,一直从早晨讲到了晚上,才大概的将整个要改造的高炉讲解完成。
当然,徐德善的理论是理论,想要把他变成现实,还要靠眼前的这些工匠,在确认了这些工匠里面,已经有十来个人完全理会了自己的意思之后,徐德善留下了一笔五千两银子的巨款,给了铸造处。
在听到这个树木之后,铸造处的负责任差点没有吓趴下,乖乖,铸造处这样的边缘衙门,什么时候见到过这么一大笔巨款,最大数目的钱,也就是在发封路时候的百十来两银子,五千两啊,别说只是改造一个炼钢炉,就算是造新的,也能造出十个来了,负责人顿时笑得嘴都合不上了。
当然,这钱可不能就这么给了铸造处,铸造处好歹也是一个朝廷部门,银子就算是放在这里,谁也不能随便往外拿走一分,不过这钱这就像是一个胡萝卜吊在了毛驴的前面,叫铸造处的这些人眼馋无比,可是无论怎么走,也吃不到眼前的美食,而想要戒解馋,只能老老实实干活,等主人高兴了,这才能把胡萝卜吃到嘴里。
把铸造处这里的事情忙完了,徐德善离开了,他现在是一个领导者,领导者自然有领导者的责任,大的方向已经给出,徐德善便不用亲力亲为,至于那些工匠做的怎么样,自然有其他的手段来监督,而现在徐德善还有另外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招人。
想要造军械,而不依靠现有的在籍工匠,那么只能是招收其他的人来做,这个数量,差不多也需要数千人之巨。
这个数量,在偏僻一
点的地方已经能够组成一个小小的县城,但是在大名府这个数十万人组成的大都市里,不过只是大海里的一朵浪花而已。
在这个依靠农业和简单手工业的时代,凭什么开封,大名府,洛阳,杭州等大都市能够聚集数十万甚至过百万人口居住,就是因为这几个地方都是一片地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官员多商人多有钱人多,无论是官员还是商人,人家有钱有权,白天里忧国忧民了一天,晚上还不要放松享乐一下,什么美味佳肴,各种女人,在这大都市里应有尽有。
可以说,为了供应这些城市的繁华,大宋朝全国各地的物资,每时每刻,都在源源不断的用通过各种渠道,送到大城市来,而由此便孕育出了无数的相关行业。
什么各种商贩,保镖押运,倒买倒卖,人情消息,养活的不少的闲人,而这里面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劳力。
这劳力,或者是家里没有了土地,或者是家在城里,或者是远乡来客,反正每天在码头,在大街上,都会聚集这一大堆等活的人,这些人没有什么其他的手艺,家里更没钱,每天出来,若是能够找到活干,就能吃一天饭,若是一天没活,就要饿上一天,徐德善想要找的,就是这些人。
这些人散布在大名府的各个角落,怎么样才能把他们召集起来,给自己干活呢,徐德善一个人可没有这个本事,在这个年代,想要最快的叫全城人知道这个消息,那么办法只有一个,去大名府府衙,在全城各处,贴出告示,叫人前来。
这样的话就简单了,徐德善不用去别处,因为贾昌朝就是大名府的知府,要不是顾及了一些贾昌朝的面子,徐德善自己摸进贾昌朝的书房,自己就能把贾昌朝的打印拿出来盖上。
等到贾昌朝回来,徐德善与贾昌朝说了自己的办法,贾昌朝听了,很是不能理解徐德善的想法,可是还没等贾昌朝说话,徐德善就已经把理由给贾昌朝摆了出来:“用这些劳力,第一,他们工钱不高,甚至可以说是很低,每人每天,十几个铜板就能让他们很满足了,第二,这些人平常干的都是体力活,精力与体力都很好,可以适应大规模高强度的劳动,第三,这些人都是大名府社会最底层的人,他们平常若是吃不饱,便会想办法闹事,影响大名府的治安,这样朝廷花钱,维护治安,更何况这些人若加入制造军械的劳动中来,可以在其中学会不少的手工技艺,便是以后,也能过找到更安稳的工作,以后若是有了战事,把他们召集起来,更可以快速的为我军制造军械,支援前线。”
徐德善的理由实在是太强大了,叫贾昌朝无论如何也反驳不了徐德善,更何况如今钱都给了人家徐德善了,贾昌朝还能怎么办。
心里虽然是这么想的,但是贾昌朝嘴里还是不肯放弃,一个当领导的,当下属把计划报上来之后,自己若是不在其中挑挑毛病,怎么能叫领导呢,贾昌朝很努力的问道:“你的技术可是宝贝,若是这些人里面有他国的探子,该当如何,若是别他们偷学了去,你的弓箭工匠,可就成为了我们的大敌。”
徐德善道:“这个放心,只要大人按照我的办法,多给我些人,谅他们也翻不出我的手掌心。”
到了现在这个地步,贾昌朝能对徐德善不放心嘛,立刻写下了招募的告示,叫手下人拿去,抄送几份,第二日便贴在了大名府的大街小巷。
无论在哪,别管是河北陕西,四川广西,天南地北,所有的人,都是喜欢看热闹的,而官府张贴的告示,则是百姓接收外界信息最重要的所在,每天聚在这里等着看热闹的闲人不计其数。
这告示一般写的都是朝廷政令,或者抓捕的要犯,而徐德善的这一张告示贴出来,叫来往看热闹的人大失所望,人们是来看新鲜的,什么时候这官府的告示,还有负责招工的功能了,大多数人上去看了一眼,摇摇头就走了。
要知道,那能看懂告示的,多半是能看懂字,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他们不围在告示前面观看,减少了凑热闹的气氛,结果导致了其他看的人也大大减少,就算其中有真正想看的人,也可能由于不识字的原因,不能知道告示上的内容,导致徐德善发的广告这么多,力度这么大,而真正的去军械司报名的却寥寥无几。
看到这种情况,暗中想要瞧徐德善热闹的人不在少数,而徐德善也觉得颇有点不好意思,但是炼钢炉都能造出来,这点小场面怎么能难住徐德善,徐德善直接在告示旁边又贴了另外一个告示:凡帮助军械司招募工人者,每聚集十人到军械司登记且保证十人遵守纪律,工作良好者,奖励一百文铜钱,人越多,钱越多,上不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