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驿外断桥边,故人再相见

类别:其他 作者:路光字数:4448更新时间:22/08/05 18:42:01
大周王朝第一大城,洛阳。

自有文字记载以来,自有王朝定鼎天下以来,此城便一直都是当朝的都城。经过了无数代人的修建,洛阳城自然不是浪得虚名之辈,足以称得上是雄伟天城。

生活在京城的人们,总是很自豪的将洛阳城叫做天都。

天子脚下,皇都之城。

吕光怔怔失神的看着这座气派万千的巨城,耳边萦绕的喧闹声,将他一点点从怅惘的情绪里拉回现实。

因为这座城池实在是太大,大周建国立朝之后,便又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加开了数十座城门,但即使如此,每天入城出城的人们,仍然络绎不绝,人山人海。

眼看快到午饭时间,可这条官道上却依旧排着极长的队伍。看这个情况,得排很久才能轮到吕光他们进城。

站在吕光身前的铁辛南,满脸感概之色,“洛阳…王都…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人声鼎沸,繁华富饶,这几日想必入城的人会更多。”

吕光微微点了点头。

对于普通百姓来讲,春龙节是他们在春日梦寐以求的盛大节日,而对那些修真世家、名门巨派来说,春龙节只不过是他们相聚的一个理由罢了。

他们只是需要借助这个名义聚集在一起,这也恰恰便是武后的用意,与民同乐。

蓝上蝶心细如发,伸手指了指城门处的告示栏,沉声向吕光提醒道:“看,是殿主您和钟神秀的画像。”

吕光眼神平静,不动声色,昂头朝城门方向看去,现在他脸上覆着一层人皮面具,隐去了本来面目,相信常人断然无法轻易识破他的真容。

农青梅和蓝上蝶均精通易容之术,此刻他们五人,都或多或少的乔装打扮了一番。

排队的人群,拥挤着向前,马上就要轮到吕光他们了。

铁辛南忽然想起一事,回眸看向吕光,道:“恩公,待会儿便要入城了,你们怎地不拿出来朝廷发放的春龙节诏令?”

吕光皱眉道:“诏令?”

铁辛南目露疑惑,沉吟道:“莫非恩公是一介散修,无门无派?若是如此,这可就不太好办了,没有春龙节诏令,散修是不能进城的。”

吕光愣了愣,而后朝他说道:“有没有其他办法入城?难道说装作普通百姓,都不能入城吗?”

铁辛南苦笑道:“恩公有所不知,这个南城小门,是专门为近几日来参加春龙节的众多修真门派而设。在此排队的人,无一例外,全是修真者。怎么?您不知道这些?”

蓝上蝶听完,立时沉下了脸,心想洛阳城的守卫竟然这般森严。

吕光看着眼前川流不息的人潮,眼睛一亮,道:“要不然我们几人装成是你铁拳门的弟子吧。”

此时铁辛南纵然疑窦满腹,但他却并没多说一个字。

这一路走来,他已发现,吕光几人的确是有些古怪。

然则铁辛南赤子之心,知恩图报。

吕光等人在两界山救了他,那么现在无论让他去做什么,他都不在话下,心甘情愿。

铁辛南急忙点头称是,紧接着他吩咐随行的一位老奴,从包裹中取出几枚铁拳门腰牌,分发给吕光等人。

料理完一切,约莫又等了一刻钟的工夫,吕光等人才挤到了城门处。

负责查检春龙节诏令的军士,个个威武不凡,一看便知是境界高深的修真者。

通过刚才与铁辛南短暂的交谈,吕光已知道这春龙节诏令的作用了。

原来每个来京参加春龙节的门派,都必须是朝廷登记在册的修真大派。寻常那些不入流的门派,是没有资格来此盛会的。

每一个门派的春龙节诏令,制式外观都不尽相同,此物乃是由朝廷的天工坊精心打造而成。哪怕是有人想假名顶替,都不容易。

就像铁辛南现在所持有的这枚春龙节诏令,其上便刻有一双铁拳。

拳头自然代表的便是铁拳门。

更令吕光感到新奇的是,这枚春龙节诏令的背面,居然还绘有铁辛南的肖像。

吕光心中赞叹,也不晓得武后为了筹备这个春龙节,暗地里花费了多少人力和物力,竟是把世间有名有号的门派,俱都调查的是一清二楚。

由此可见,武后确实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

她喜欢掌控一切。

铁辛南走在最前面,看着那些满脸严肃的军士,把手中的春龙节诏令递了过去。

其中一位军士接过他递来的令牌,仔仔细细检查了一番,随后又盯着铁辛南的脸看了许久,当他目光扫向铁辛南身后的这十几个人时,却是不禁皱起了眉头。

“册子上所记,注明你们铁拳门有二十六人来参加春龙节,为何现在少了数十人?”这名中年军士不怒自威的说道。

“路上出了点事。”铁辛南赔笑道。

中年军士抬头看向蓝上蝶与农青梅,脸色阴沉似水:“册上可没说你们铁拳门,有女眷会来,这又是怎么回事?”

铁辛南眼珠一转,暗暗从袖笼里摸出一个子虚袋,趁人不注意的时候,塞到这名军士的手中,低声笑道:“这两位是负责照顾我的奴婢。还请军爷通融一二。”

这军士很有经验的将铁辛南悄悄塞来的子虚袋,揣进袖笼,然后打了个哈哈,道:“原来是这样。好了,赶紧进城吧。别挡着后面的人。”

此人说话的语气,竟突然变得温和起来。

铁辛南嘿嘿一笑,暗道有钱果真能使鬼推磨。

但他却还是有点儿肉痛,要知道那个子虚袋里可是装有几十块中品灵石呢。

……

吕光低着头跟随铁辛南步入城中。

他昂首望了望湛蓝无垠的天空,随后又把目光落向那栋高及百丈的摘星楼,心道,洛阳,我终于又回来了。

按照往年春龙节的常例,来到京城的各大世家以及修真门派,都会被暂时安排在外城的南湖居入住。

但是今年的春龙节不同以往,声势空前浩大,几乎天下间数得上号的门派、世家,都来了。这是一场修真界的盛会,与战乱无关,与国事无关。

武后一再强调,无论是地处哪一个侯国的世家门派,只要是在受邀名册之列,都可来到京城,参加此次的春龙节。

洛阳城分内、外、里三大城区。

三大城区之中,属内城最为繁华,又分东西南北四个坊市,而里城则就不是一般人可以随意出入的地方了,那里是皇城禁地。

至于外城,在管制上,则就自由宽松的多。修真者大多率直随性,朝廷也正是深知这一点,所以才把这么多的门派和世家安置到外城。

沿着这条入城的南大街,一直向前走,便会看到一座矮山。

山脚下有一个湖。

南湖。

在湖的南侧,有一大片连绵不绝的房舍庄园。

这里自然就是朝廷专为修真者所建立的居所

南湖居。

还未等靠近那片湖泊,吕光便已看见熙熙攘攘的人群,犹如蚂蚁搬家一般,朝着山脚下的那片建筑群缓慢挪去。

吕光知道,修真界中真正的大人物和势力庞大的八大修真宗门,绝对不会被朝廷安排在这里,故而此时他倒也十分放心的向南湖居走去。

绕过湖泊,又是一道关卡。

同样的步骤,同样的军士。

只不过这一次,铁辛南的那枚春龙节诏令,却不管用了。

“你们不能住在这里。”一名军士冷冷的道。

铁辛南诧异道:“为什么?”

“哪有那么多为什么,这是朝廷的统筹安排。你们的住处在离桐驿站。”那军士盛气凌人的呵斥道。

铁辛南还想与他争论几句,吕光微微向他摆了摆手。

他只好放弃,满脸不情愿的转身离去。

一般的驿站,都建在城外。而离桐驿站却反其道而行之,居然是建在外城与内城的交界地带。

过去,这里是各州、各郡文武官员往来京城歇脚休整的地方。只有在得到朝廷的宣令后,才能进往皇城面见皇上。

当吕光一行人来到离桐驿站时,竟是发现此地凄凉无比,仿佛许久都没人入住了。门前的台阶,都已生出青苔。

但不得不说,这处驿站很大,大的简直是不着边际。

整整一条街,都属于离桐驿站。

吕光打量着周围的环境,随后满目狐疑的说道:“按说朝廷对此次的春龙节如此重视,断然没有道理为难来京参加这场盛会的修真门派。但为何竟还要分出个三六九等,把某些门派安置在这个荒凉破败的地方?”

铁辛南面容凄苦的道:“这就是朝廷耍弄的心机。恩公你没发现吗?方才入住在南湖居的诸多门派,大多来自其他侯国。我留心观察了一下,路上竟然没有碰到一个地处西秦境内的门派。”

吕光想了一会儿,面露恍然之色。

原来朝廷是根据各大侯国对大周王朝的叛乱程度,来区分世上的修真门派。就像这铁拳门,虽说在西秦颇有名声,但碍于西秦侯近些年对武后的强硬姿态,因此才会被朝廷迁怒。

尽管朝廷不可能在明面上对这些来京参加春龙节的门派动手脚,但在一些小细节上,却是可以不做到一视同仁。

铁辛南是一个很随和的人,既来之,则安之。

本来他这次来京,就是想见一见世面,至于住在哪里这等细枝末节,他倒是并不在意。

铁辛南道:“走,我们进去。”

……

时间流逝的很快,吃过午饭,再吃晚饭。

转眼一天过去。

入夜。

吕光向蓝上蝶简单交代了几句,便只身一人离开驿站。

他想四处走走。

虽然他自幼生活在洛阳城,但他却从无机会,能去到朱雀大街以外的地方。现在他只是想随意看看。

出了离桐驿站后,门前是一条长街。

这条街巷,并不热闹,鲜有人经过。

吕光循着远处传来的人声,漫步而行,朝内城方向走去。

一路穿巷过街,终于来到了一处繁华之地。

这是一条观光河,两岸栽满了离桐树。

离桐在北境幽州随处可见,耐寒喜冷,但在中州却不常见。

吕光沿着河岸,漫无目的的行走着。

虽是初春,晚间的天气还略微有些寒冷,但河中已然是游船如织,自全国各地而来的游客,在一条条花船上肆意的欢笑饮酒。

从看到这条河的那一刻,吕光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一段模糊且又经久不衰的记忆,他闭着眼睛想了一会儿,顿然想起,这条将内城与外城隔开的河流,便是小时候天婵曾对他说过的碧玉河。

两岸虽无柳枝垂下,但河面却经年碧绿似玉,惹人沉醉。

夜色渐深,游人却丝毫不减。

洛阳城贵为大周王都,一直以来都有宵禁法令,但此番朝廷为了保证春龙节召开的宏大顺利,已是于数日前暂时取消了宵禁,所以无论多晚,洛阳城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不再会出现死寂寥落的场景。

“公子,买朵花吧。”

卖花女挎着花篮,挡住了吕光的去路。

少女本身就是一朵娇艳无比的花。

但她手里的花,在夜色的笼罩下,看上去却更美。

那是一朵雪白的玉兰花,每一片花瓣都极尽美态。

借着花船上红灯笼的光芒,隐约可见,花朵散发着柔润白皙的光泽,在无边夜景的衬托下,显得更是美丽非凡。

花。

女子如花,且爱花。

花通常都是送给女子。

此刻吕光身旁并无女子,是以他只好婉拒了卖花女的好意。

卖花女抬头看了眼吕光,眼睛里慢慢闪出了光。

她手里的花篮,不知何时已变为一把琵琶。

她怀抱着琵琶,歪着脑袋,笑吟吟的看着吕光。

“公子,您不记得我了?”她的声音很轻柔婉转,就像是大珠小珠落玉盘,叮咚作响,如泣如诉。

吕光皱着眉头,仔细看了她一眼,而后神色微变,“是你?那个在秦山城卖唱的琵琶女。”

没有错,这个少女便是当日在秦山城,被第二苦命人带往昆州苦海阁的琵琶女。

天下之大,茫茫人海。

吕光万万没有想到,竟会在这里与她相遇。

这未免也太巧了。

除非这一切都是她事先安排好的。

果不其然,琵琶女的下一句话就印证了吕光的猜测。

“师父在断桥那儿已等您许久了。”

碧玉河中段,有一座桥,断桥。

桥上人来人往,如过江之鲫。

但却有一个白衣人在那人海中显得是那么的扎眼。

那人微仰着头,一头长发被风吹起,下颌的胡须也一齐被吹动,凝然不动的表情没有一丝波动。

他仿佛就是一座雕像,凝固在了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