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卧虎
类别:
其他
作者:
蒂梵儿字数:2179更新时间:22/08/06 09:25:34
后金大营;
瓜尔佳鳌拜大发雷霆,十多名骁骑营骑兵追击两名汉人却如同人间蒸发一样无影无踪。
搜寻未果后将所有的怒火发泄到大明军队及其沿途村镇平民当中。
军阵排山倒海推进,沿途鸡犬不留。
文无忌等人也在这个时候一路向西进入到了另外空间地理坐标中位于蒙古高原东南部、东北平原西部的辽西丘陵地域。
绵延迭起的山岭自视线内拔高,植被也一改之前萧瑟稀疏渐变密集起来,文无忌地理知识不差,从山势走向和沿途遭遇的数条河流判断自己应该是抵达了阴山系的努鲁儿虎山脉。
按照另外空间的历史记载,区域内有辽省面积最大的原始次森林。横穿努鲁尔儿虎山脉西南方向是承德,东北则是赤峰,沿山脉偏南走向为山海关。
大军作战,辎重先行,大规模的马队车辆穿透不过山脉,区域不是双方重兵对阵的交战带,进入山区,塔拉等人也开始活跃起来。
沿途目睹触目惊心杀戮所产生的压抑也似乎在飞鸟走兽的山区中被驱散干净。
天将夕暮,河边篝火燃起,阳光的余晖里带着烟尘,香气从哔哔啵啵的火堆中传出。
塔拉带数人只用了极短时间便射杀了三只獐子、四只野兔,另外多人则被文无忌指使下河捞鱼,收获颇丰。
四堆篝火熊熊燃烧,气氛也热闹起来,这算是沿途最有档次的晚膳。
文无忌绘声绘色的故事也将众人一股脑的吸附到身侧。
“……雷电交加,暴雨倾盆,海浪滔天,只见那法海腾黑云驱浓雾大吼一声,大威天龙,世尊地藏,波若波若蜜,身上袈裟遮云蔽日般绵延开来将整个金山寺托在其中,白娘子说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长袖连番飞舞,浪涌浪起,滔天巨浪转眼覆盖向金山寺。”
欲知后事,明日分晓!
“大爷的”
“乖乖,这白素贞小娘们端是厉害”
“还是大和尚厉害”
赞叹声,唏嘘声,不满文无忌就此打住的愤怒声一股脑响起。
文无忌笑,沿途就是凭借这些故事将原本死气沉沉的二十多名士兵凝聚在了一起。
不理会众人的不满,接过塔拉递来的兔腿,文无忌慢慢的撕咬着,视线落在了远处染着夕阳余晖的山脉,眼睛眯了起来。
塔拉看着文无忌的眼神也将目光扫视向连绵起伏的山脉,收回的时候开口:“和辽西河的山一样,能养人”
靠到文无忌身侧:“明个往哪儿走!”
咀嚼着口中兔肉,文无忌一字一句开口:“不走了,就在山里寻地方安身!”
塔拉两眼发光!
周边二十多人也发出一声欢呼声。
文无忌知道塔拉等人的心思;
对于塔拉以及逃兵而言,天下虽大却没有安身之所。再次入军,逃兵不是军法处置就是成为两军对垒时的炮灰,逃兵落寇比比皆是,发展到一定势力又会被招安,待遇反而超出从前,这算是求生策略的一种迂回方案。
还有,最本质的原因。
战争产生了大量对募兵的需求,募兵不世袭,所以投军只是为了卖身,将自己卖给地方兵司,用寥寥无几的钱财换取家人暂时温饱。
从这个立场分析,落草为寇不仅仅没有两军交阵的生命之忧而且能打家劫舍获取不菲的报仇。
至于打家劫舍是否合理合法,逃兵不会去思考,战乱年代,狼吃肉、狗吃屎,人在绝境当中可以易子相食,打家劫舍再稀疏平常不过。
这是逃兵的思想。
文无忌不这样想;
所在区域东南就是后金和大明军队的交战带,区域有大量拖家带口人群西南迁移。穿过山区东北是草原地带,西南靠近大明京城,不算贫瘠的环境外加靠近交战带,区域内会活动有大量或者逃难、或者依靠战争发财致富的投机者及其杀人越货的盗匪。
这种夹缝中的生存区域用另外空间的解释就是三不管地带,朝廷有心无力,后金无暇顾及,人活靠势力,用拳头说话。
文无忌观点是先要救活自己,有自保的能力,在这个从来不讲究公平和平等的区域,拉出一支人马打下地盘尔后徐徐图之。
按照常规的算筹,偏东南靠近承德,夹裹在交战带的区域走私泛滥,集市也普遍存在,如果时间线没有太大变动,后金军队东南而下又会同大明军队打打停停数年,官方的、私下的商市雨后春笋般会建立起来。
拉出一支小而精的队伍。不需要规模,势力庞大绝对会被朝廷和后金绞杀,伺机西北出击可以从后金控制的局部和蒙古方向夺取战马,区域内多的是亡命之徒,只要不是十恶不赦就可以收服,巩固地盘,不管自己进入京城探查局势还有另外算筹,都不至于没有后路。
如果时间线再向前百年,文无忌即便有赤子之心也或许终归泯然在这个儒家一统的体制当中。
但当下格局另当别论。
后金改大清,军队南下,闯军大顺政权及其南明先后被**。
清兵转战烧杀37载,国内人口从明天启三年的过亿减至顺治十七年的1900万,导致人口锐减,有气节的汉人被屠杀殆尽。
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
垂世而独立的文明没落。
所谓大清明君辈出,欺世之言而已,康乾“盛世”,人口数倍于明朝,然铁和布匹两项指标性的工业总产量却始终未能恢复到明末的水平,工业产量同样不及200年前的明末。
销毁的书籍近三千余种,六、七万卷以上。
“盛世”实则是一个尸横遍野、饿殍满道,精神窒息、尊严全无的时代,倭人可以幸灾乐祸地宣称:“华变于夷之态也”,就此产生“支那”一词。
高丽则骄傲的宣布:“今天下中华制度,独存于我国。”
所以在偏安一隅文无忌做不到无动于衷。
但文无忌也知道这个时代桎梏太多。眼前的社会律法繁冗,儒家道统,君王教化万民,讲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且这种观念根深蒂固。
所以文无忌知道必须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和主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