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昭远将军

类别:其他 作者:重复的点字数:3818更新时间:22/08/08 12:53:52
七月初七,天还没亮,昭侯府就灯火通明,一干下人,早早的起身忙碌着。

而严冬,亦是已经站在屋内,任凭慕清为他打理着穿着。

由于是去早朝,严冬特意挑选了一套银白色的铠甲,这具铠甲,虽然也有防护的功能,但是更多的,是观赏和礼仪。

慕清不断的擦拭着甲胄,虽然天还未亮,但是在烛光的照耀下,盔甲依旧闪烁着点点亮光。

又是用手摸了摸,慕清打量着严冬绕了一圈,然后满意的点头,说道:“侯爷,真是累死我了,你知道吗,这甲胄可有几十斤重,要不是徐婶帮我,根本就抬不动。”

此时的严冬嘴角略带微笑,并未说话,因为他的心中,已经满是今日早朝的情形。

今日不同其他日子,乃是洪武帝召见匈奴使团的日子,而洪武帝又在这个时候召见自己,恐怕并不那么的简单。

见严冬不答话,慕清生气似的一声轻哼,然后撅起嘴,朝外走去。

站在铜镜面前,严冬看着镜子中的自己,面色不觉凝重起来。

昨晚自何为走后,严冬就一直在思索今日会发生什么,并且,他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

过了一会儿,慕清端着一些糕点和粥糜走了进来。

洪武帝召见匈奴使者,汉匈即将议和,这也算是一年当中不多的大事。为了彰显大汉的威严,这次朝会,人在长安的,所有六品以上官员都要上朝。

所以天色随还未亮,但是长安城中,一个个官员的宅落都是灯火闪烁,与天上的星辰,交相辉映。

而为了匈奴人,长安城们更是早早就打开,一排排期门士卒分立道路两侧,从皇宫,一路直至城外匈奴人的营地,好不壮观。

伊克丹也是盛装而出,穿戴着匈奴王服,在几十个彪悍的匈奴侍卫的守护下,顺着期门侍卫隔离的道路,缓缓向长安城前行。

当严冬来到皇宫的时候,很多大臣都已经等在那里,不过,今日,他们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相互交谈着。

关云和洪原两位文武之首,更是老神在在的坐在那里,比不养神。

诸皇子们,也是默不作声。

众人见到严冬过来,都是怪异的瞥了一眼,却也没有说话。

严冬却不能如此,他来到关云和洪原的身前,拜见道:“见过太尉和丞相大人!”

洪原睁开眼睛,见是严冬,点了点头,然后继续闭上眼睛。

关云则是看着严冬,然后语重心长的说道:“慎言!”

“是!”虽然有些不解,但严冬还是应下。

大臣们陆陆续续的都赶了过来,又过了一会儿,何为的声音从宫内传来:“上朝!”

“上朝!”

一个站在外面的太监又是高声喝道。

这时候,关云和洪原都是起身,站在了文武百官之首,而其他大臣们,亦是整理着官服,整齐的跟在后面。

而严冬,则是跟最武官最末尾。

这不是严冬第一次上早朝,但是当他迈过那朱红色的门槛,走进这大殿时,心中的思绪却是截然不同。

甚至严冬都没有注意到洪武帝已经坐在了龙椅之上,诸多大臣已经分立两侧站好。

“今日乃是朕召见匈奴之日,不过,国法不可废,诸位大臣,可有奏章?”洪武帝沉声,目光扫视大殿内的群臣,最后还看了严冬一眼。

这倒不是洪武帝眼神好,而是严冬从一进大殿,就格外的醒目,虽然是随着众人行礼,但却往往慢了一拍,显得突兀。

关云率先走出,喝到:“回陛下,扬州又来捷报,大乾已经溃败

至长江岸边,不日,扬州便可全境收复。”

“好!”洪武帝一声高喝,扬州的战事,已经困扰他太久了,

“陛下各州税赋已经收缴完毕,长安附近州郡的税收已经运抵,归入国库。”洪原亦是出声,当此之时,他怎能让太尉府独领风骚呢。

“恩,不错。”也只是象征性的赞许一下,税收之事,本就是丞相府的职责,和扬州战事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

未央宫内,大臣们纷纷上书报喜。

伊克丹也已在太监的带领下,来到了皇宫外。

“你们在这里等着我。”伊克丹朝自己的护卫们说道。然后跟随者太监走入了皇宫。

不过,当他走在这深幽的宫墙内,正感慨之时,突然听到一声轻叫。

“哎呀!”

回头,伊克丹朝不远的一处宫门看去,恰好看到一张俏皮的小脸上带着几丝不悦和恼怒,待看到自己时,又急忙跑入了宫门。

“她是谁?”伊克丹一下子对那个有些惊慌失措的女子感兴趣了。

太监皱眉,真是胡闹,今日可是大事,怎么那个小宫女能够闯到这里来。

“小王子,咱们还是先行吧。”太监和颜悦色的说道。

眼睛一转,伊克丹也不再问,因为他分明听到远处隐约传来的声音。

“奴婢该死,奴婢该死,请九公主赎罪。”

九公主?倒是个不错的人选。伊克丹心中暗道,来到长安这几日,他派人探查了一下洪武帝的几个女儿,听闻,这个九公主最受洪武帝的喜爱。

“今扬州战局已定,朕心甚慰,加之诸位大臣甚是关心,今日,朕就先论功行赏,待众将领凯旋而归后,再大封有功之臣。何为,宣!”洪武帝沉声说道。

“是!”何为点头,打开圣旨,喝道:“扬州战乱,朕心忧疾,惶惶不得终日,慰朕心者,国之功者,当属昭侯。以都尉之身,恪尽职守,水淹敌军,扬我国威,朕心甚慰,着令,昭侯,寿春都尉严冬,至昭远将军。”

何为看向严冬,轻轻点头,收齐圣旨。

顿时,朝堂之内,一片惊呼,昭远将军,这可是正四品的将军一职,虽然只能算是小将,可这却是小将中最好的将军职,而且之前,严冬只是一个都尉罢了。

关云和洪原心中也都是震惊,此事,洪武帝根本没有和他们说起过,他们也只是认为,洪武帝会将严冬提拔为将军。但是没想到竟然是昭远将军。

几位皇子更是神色凝重,不论是太子刘锋,还是二皇子刘承,都与严冬不善,就算是大皇子刘秀,之前也已经打算放弃严冬。

谁承想,这严冬竟然深得洪武帝的恩宠,直接当上了昭远将军,可以算得上年轻武将第一人了。

严冬又何尝想到洪武帝会这样提拔自己,他愣在那里,思索着洪武帝此举究竟有何意图。

“怎么,严冬,你不满意朕的封赏?”洪武帝见严冬迟迟不出来领旨,出声问道。

听到此话,严冬连忙走出来,拜谢道:“臣多谢陛下。”

严冬的答话让大臣们都是疑惑,这个时候,严冬不是应该说什么肝脑涂地,死而后已的表示衷心的话吗,怎么看严冬的样子,并不热情呢。

洪武帝脸色有些不好看,但还是朝何为打了个眼色。

何为连忙走下龙台,来到严冬身前将圣旨给他,而后狠狠的捏了严冬一下,用眼睛示意严冬,这里是未央宫。

面对何为的提醒,严冬不为所动,他当然知道这里是未央宫,自己面对的是这世间最有权势的人之一,可是,严冬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自己虽然有功

,但这功绩还配不上昭远将军一职,难道,洪武帝是为了安抚自己?

而这安抚的事情,就只能是刘清儿远嫁匈奴一事了。

想到此,严冬的心在滴血,他退回大臣的队伍中,死死的握着圣旨。

当何为回到龙台上后,见洪武帝点头,忙道:“宣,匈奴使者觐见!”

“宣匈奴使者觐见!”

大殿外,伊克丹清清楚楚的听到太监的话,熟悉汉人言语的他有些不悦,因为觐见一词,乃是臣子对皇帝用的,可是自己乃是匈奴的王子,身份又岂能与那些汉臣等同。

压着心中的不悦,伊克丹在太监的带领下,缓缓的走进了这座威武的宫殿。

来到大殿内,伊克丹无视众人的眼光,直愣愣的盯着洪武帝,说道:“匈奴右谷蠡王伊克丹,见过大汉皇帝。”

“放肆!”

“无礼!”

伊克丹的话一出,不少大臣都是呵斥,在他们的眼中,匈奴乃是方外之族,竟然敢这般对自己的皇帝说话,岂有此理。

洪武帝看着这一切,并没有言语,他心中很是不满眼前伊克丹的态度。

“呵呵,我乃匈奴之人,如此说话,有何不可,这不是正符合你们心中对我匈奴人的印象吗。”伊克丹笑道。

“哼,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乃一介匈奴,又岂止我汉人心中所想。”官学之首梁兴博士不悦的说道,眼中满是不屑。

“哦?那汉人又非匈奴人,又岂止我等不知你等心中所想?”伊克丹冷笑,他最是不喜那些老儒,特别是那些迂腐的老儒,甚至伊克丹觉得,匈奴之所以不能迈入中原,很大程度上,都是这些老儒宣扬的。

“狡辩,这就是你等匈奴之辈,阴险,残暴,狡诈!”梁兴愤恨的说道。

“胡言,我匈奴之辈,乃是刚毅,勇猛,直爽。”伊克丹怒目而视梁兴,如果这里不是大汉,如果不是自己的宝岛被收缴,此刻,伊克丹绝对会一刀砍向梁兴。

“无耻!”梁兴大喝,还要再说。却被洪武帝拦住。

“梁博士。”洪武帝乐得看到伊克丹被质问,但是毕竟匈奴是来讲和的,不是来开战的。

“陛下,此等之辈......”

“梁博士,先退回去吧。”见梁兴不甘心,洪武帝不由得眉目一皱,不悦的说道。

见此,梁兴只得退回百官之中。

“大汉陛下,这就是你们的待客之道?”伊克丹有些气愤的说道,来之前,他就一再提醒自己要保持着沉稳,可是真当面对这些汉人诘难时,伊克丹还是忍不住。

“呵呵,右谷蠡王勿怪,刚才听闻说,匈奴勇猛。这些我们无从考证,但是说道勇猛,我大汉绝对要比匈奴勇猛。”丞相洪原笑着说道。

“哼!”冷哼,伊克丹昂首挺胸,大走两步,喝道:“我伊克丹,五岁骑马,七岁弯弓,九岁与狼群相斗,直至今日,死在我手下的鲜卑人,不下千人。”

“千人?”关云不屑的问道:“敢问,右谷蠡王年龄如何?”

“二十有三!”伊克丹自豪的说道。

“我大汉有一将领,与右谷蠡王年龄相仿,不过。”关云看了一眼伊克丹,继续道:“不过,此将领杀敌何止上千,过万不计其数。”

“何人?”伊克丹皱眉,旋即冷哼,有些不信,自己杀敌过千,已是不易,更不要提杀敌过万了,大汉有此将领,岂不是早就踏平匈奴了。

“此人就在殿内,乃是我大汉昭远将军!”关云厉声喝道。

此时,洪武帝也是心满意足的说道:“严冬,和右谷蠡王见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