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霸制皇权

类别:其他 作者:重复的点字数:3294更新时间:22/08/08 12:54:10
虽然已经被任命为平叛将军,但是严冬并没有立即离开长安前去兖州赴任,太尉府的调兵令才刚刚发出去,平叛大军也需要时间集结。而且一部分粮草也要在长安筹集,等粮草筹集完毕后,严冬才会先行上路,赶往兖州。

这两日,严冬在思索平叛之事的同时,也在想着,该如何见刘清儿一面。

“严冬,想什么呢?”孙哲坐在一旁,看到严冬双目出神的盯着远方,心中不觉郁闷,自己在这里滔滔不绝的讲着,严冬竟然还能走神,或者,莫非严冬被自己的话触及到了。

“没什么,你刚才说到哪了?”严冬转头问道:“对了,你今日不用当值吗?”

刚想发怒,孙哲听此一问,忙道:“没事,调兵遣将,那都是他们的事,和我无关。”

看了孙哲一眼,严冬不信的摇头,大军集结,这可是大事,太尉府怎么可能有闲人,肯定是孙哲闲麻烦,不知以什么名义跑了出来,想到此,严冬皱纹道:“孙哲,这般可不行,容易受人把柄。”

一脸坏笑,孙哲挥手道:“这一次,我可是打着探问你战事的旗号前来的。”

苦笑着摇头,严冬对于孙哲,也是无奈。这时,慕清的声音传了进来,只是这声音似乎捏声捏气的。

“侯爷,侯爷!”

疑惑的朝门外看去,严冬倒要看看,慕清又在打什么鬼主意。

“何事?”看到慕清探头探脑的在门口朝自己挥手,严冬伸手示意她进来。

嘟着嘴,慕清想了想,目光在孙哲的身上停留了片刻,忙跑了进来。

“唉!慕清,有什么事情不能当着我的面说的。”孙哲有些不乐意了。

“哼!”慕清不屑的瞥了孙哲一眼,然后附耳朝严冬道:“侯爷,五公主来了。”

心中暮然一滞,严冬抬头看向慕清,见其正一脸笑意的看向自己,不似作假,可严冬还是问道:“真的假的?”

“就在书房呢。”慕清窃笑着,说道:“快去吧,快去吧。”

起身,严冬迫不及待的想要前去,但是看到孙哲,再看慕清偷笑的样子。

“啪!”

“侯爷!”

伴随着一声轻响,是慕清的不悦的轻喝。

只见严冬一本正经的样子,收回刚刚轻敲在慕清头上的手,沉声道:“你这丫头!”

“哼!不理你了。”说着,慕清就要朝外走去。

“等等!”孙哲顿时起身拦住了慕清,笑道:“慕清,你刚才说的什么?”

见此,严冬笑道:“孙哲,我先去去,你自己呆一会儿。”

“去吧!”孙哲挥手,他知道,严冬既然刚才没说,那么自己问也没用,但是看刚才的表情,显然是有什么好事发生,于是乎孙哲将主意打在了慕清的身上。

“干什么!”揉着脑袋,慕清噘着嘴,狠狠的瞪了严冬背影一眼,然后没好气的看着拦住自己的孙哲。

“慕清,你家侯爷去做什么?”孙哲满脸笑意,努力的扮作和善的样子。

“为什么要告诉你!

”慕清白了孙哲一眼,直接走了出去。

“这!”孙哲双眼一愣,长叹道:“古人诚不欺我。真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轻轻推开书房,一道佳人身影正凭窗而立,望思冬景,听到声响,不禁颔首回望,见是严冬,笑颜如花:“你来了。”

话不多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几步上前,严冬与刘清儿凝视双眸。

虽无一声话语,屋内却是伴有良多情感。

许久之后,严冬终于忍不住心中殷切,说道:“陛下答应我,只要平定青州叛乱,就将你嫁给我。”

“我知道!”面容虽无波澜,笑容依旧娴静,但是刘清儿的心中,却是甜甜的。

心中纵然有诸多言语,可是真当看到严冬的那一刻,刘清儿瞬间就将那些繁言琐语抛却,哪怕一句话不说,只要这样静静的看这严冬,就好。

皇宫,大殿之内,几位皇子与丞相洪原都站在台下。

“洪原,粮草筹集的如何了?”洪武帝轻声问道,但是话语中却夹杂着几丝严厉,粮草,可是关乎平叛的要事,决不能懈怠。

“回陛下,粮草已经筹备十之七八,再有两日,便可筹备齐全。”洪原说着,看了一眼洪武帝,继续道:“只是,民间已有怨言。”

五皇子刘立走了出来,说道:“父皇,民间虽有怨言,却也无须担心,这些只是狼狈之人宣扬的虚妄之言罢了。民之富者,无非商贾,只要提高三分商税,便可解决我大汉数十万将士的粮草,军饷。”

“父皇,五哥之言,纯属无稽之谈。”七皇子刘胜走了出来,朝洪武帝行礼,然后怒目而视五皇子刘立,说道:“商贾稍有钱财不假,但是与豪强相比,差之甚远,而且商贾乃货物流通之关键,强征商税,岂不是有损我大汉百姓之利。据儿臣所知,许多豪强之田地,皆是无赋,此乃损我大汉而利其私囊,所以儿臣恳请父皇下令,我大汉之土地,无论所有,皆征赋税,此举,方才我大汉万古长存之计。”

听着两个儿子的言论,洪武帝微眯的眼睛睁了起来,看向其他几位皇子和太子,问道:“你们怎么看?”

注意到二皇子和太子都一脸凝重的站在原地,大皇子一步上前,说道:“父皇,儿臣觉得,五弟言之有理,而七弟亦非无稽之谈。二者皆有所取之处。”

“大哥什么时候也这么狡猾了。”太子刘锋冷笑着,一直以来,大皇子刘秀就给人以强硬的做派,正是因此,刘秀争取到了很多将领的支持,可是刚才刘秀所言,根本就和没说一样。像是在敷衍。

“父皇,大哥所说正是,依儿臣见,五弟之言,可解一时之需,而七弟所言,可解我大汉长久之计。”二皇子刘承站了出来,郑重的说道。

有些错愕,太子看着大皇子和二皇子,往常,这两人可都是要争个你死我活,怎么今天两人的意见出奇的一致。疑惑着,太子又看向五皇子刘立和七皇子刘胜。

看到五皇子刘立和七皇子刘胜正怒目而视,太子有些明白了,五皇子刘立一向喜欢结交商贾,听闻,刘立很多的用度,都是那些商

贾供奉的。而七皇子刘胜,由于其母亲华贵妃乃是世家大族华氏,所以背后得到了很多地方大族的支持。

如今洪武帝有意要敲打商贾和地方大族豪强,而两者,自然也希望将祸水东引。

想到此,太子又是暗笑道:大哥和二哥还真是狠,想要一箭双雕,这是要将老五和老七一网打尽啊!既然如此,我要不做些什么,似乎有些说不过去。

一步迈出,太子刘锋面色凝重,轻喝道:“父皇,大哥和二哥所言极是,儿臣以为,应当两者齐下,方能一扫我大汉之疾,威慑四方。”

太子此言一出,顿时大殿内气愤紧张起来,五皇子和七皇子瞬间愤怒的瞪向太子,而大皇子和二皇子皆是皱眉看去。就连洪原和洪武帝,都是有些惊讶太子会出此言。

“陛下,太子所言,乃是想两者徐徐渐进,并非一步而成。长存之计,自当来日方长,太子也只是一时之言。”洪原连忙上前解释,真要是按照太子所说,非把那些商贾和地方大足得罪死,这对于太子即位,及其的不利。

“我....”太子一愣,他刚才说的,就是自己心中所想,正准备辩解,却看到洪原不住的朝自己暗下摇头,疑惑着又止住了,暗道:丞相莫非还有什么计谋?

迷惑着,太子看到五皇子和七皇子都面色不善的看向自己,不由冷哼。

闭目养神,洪武帝脑海中也在思索着自己几个儿子的言论。

洪武帝非常清楚,他在位几十年,励精图治,将大汉从孱弱之势带领到诸国之首,同时也残存下了很多的积弊,就好比这商贾,在自己有意识的放纵之下,他们迅速的积累起了庞大的财富,当然,这途中,也使得不少百姓受益。

可是当这些商贾真正拥有庞大的财富后,他们竟然还不满足,与一些官员沆瀣一气,鱼肉百姓,甚至弄虚作假,企图在地方称王称霸,自立朝廷。

这绝对是洪武帝所不允许的,这天下,是他的天下,他绝不容许百姓只听闻官员之命而不闻陛下之言。

汉帝国就是明鉴,武帝之后,帝国再无强主,朝廷逐渐丧失对地方的管制,以至于到了最后,让王莽篡夺了皇位,竟然还建立了新朝,从此,刘氏皇族再不复当年之势。

汉帝国的灭亡,可以说是洪武帝心中的痛,他决不能让大汉在自己之后,重蹈汉帝国的覆辙。而不想重蹈覆辙,洪武帝就必须在自己还有能力的情况下,将那些能够左右地方的商贾豪强一并清理。

在洪武帝的心中,早就有了决断,他此番之言,只是想看看那些人究竟有多大的本事,果然,他们没有让自己失望,自己的两个儿子,都替他们说话了,甚至连丞相洪原也对他们有所忌惮,还真是了不得。

嘴角微动,洪武帝看着大殿内的重任,深吸一口气,说道:“此种事情,朕自有打算,尔等退下吧。”

“是!”

“儿臣告退!”“臣告退!”

皇子们和丞相洪原都是应声,退出了大殿。

而刚一迈出大殿,顿时冷哼迭起,目似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