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谜底很残忍(中)
类别:
其他
作者:
血漫黄沙字数:2213更新时间:22/08/08 13:04:22
沈如潮知道黎叔儿是个言出必行的主儿,遂点点头,魏二苟这才放开捂着他嘴的手,在恶狠狠地盯着沈如潮看了一眼后,才走到一旁,雄赳赳地瞪着沈如潮不放。
沈如潮现在也镇定了下来,无力地看着黎叔儿惨笑道:“如潮现在这般模样,与死何异?若是能死在老神仙手里,亦算是死得其所,死后还有望坠入六道轮回,可要是死在那姓崔的手里,只怕是要永不超生的,咳咳”
见沈如潮口里里对那崔老爷是充满了怨毒与诅咒,黎叔儿敏锐地察觉到,沈如潮同崔老爷之间似乎已有芥蒂,心中暗喜,便坐在魏二苟搬来的椅子上,一言不发地看着沈如潮,
见黎叔儿如此,沈如潮叹了口气,低声道:“老神仙,如潮自幼饱读儒家经典,十八岁便高中进士,学的是圣人之言,做的是经天纬地之事,一生所求,不过是上报皇恩,下慰黎民,怎奈一时糊涂,落得个声名狼藉,生不如死,难道真是遭了业报不成?”
看着捶胸顿足、悔不当初的沈如潮,黎叔儿神色不变,片刻之后,那沈如潮才止住悲声,抬起一双眼窝深陷的眼睛,看向黎叔儿,叹息道:“如潮落得今日这般田地,一切还得从三年前说起……”
三年之前,还是沧州城县丞的沈如潮的发妻偶感恶疾,遍寻城中名医亦无可奈何,京城中聘来的太医看过之后,沉吟半响,觉得是招惹了恶灵上身,非针砭药剂所能奏效,还是请法师来穰灾做法为好。
恰巧当时黎叔儿正云游他方,不在沧州城内,正当沈如潮彷徨无计之时,京城中的一同年好友将一据说是庆王府的高功法师介绍于他,那名法师,便是日后成为了沈如潮梦魇的崔老爷。
那崔老爷来到沧州城后,果然是不同凡响,一番做法之后,沈如潮的发妻是豁然痊愈,更让沈如潮对那崔老爷感恩戴德的是,那崔老爷会种生基,就是取福主的指甲、毛发、相片、出生八字,画护身符,加上八色宝珠,五帝古钱、水晶,置于寿罐中,葬于
适用福主生庚坐向的衣冠冢内,也叫生坟,可为福主增寿添福,转运改命。
此后,沈如潮发妻的身体和起色是越来越好,沈如潮也是官运亨通,屡受朝廷嘉奖,被擢升为沧州城知州。如此一来,沈如潮自是将那崔老爷视为神明,为其在家中立了生祠,每日虔诚跪拜。
也是该着沈如潮走滑盖霉运,偏巧那庆王因为要谋逆,犯了株连九族的死罪,虽是王室宗族,也难逃一死。庆王被赐给毒酒自裁后,那崔老爷也成了通缉要犯,因为据说庆王要谋逆行刺皇上,就是被那崔老爷蛊惑挑唆的结果,故而九门提督府下了海捕文书,缉拿崔老爷。
见崔老爷落难,沈如潮以为其不过是受庆王牵连,设法寻到崔老爷并冒着天大的干系,将其接到沧州城,藏匿在府衙后面那处独门独院的四合院里(也就是后来杨亿和魏二苟在里面发现了神秘古井和狂骨妖魔的那处四合院),并以师礼视之,恭谨异常。
可是,好景不长,自那崔老爷来到沧州城后,很快就将沈如潮掌控在了自己的手心里,沈如潮的一举一动,无不受其控制,而且沈如潮也渐渐得知,当初那崔老爷被介绍来为自己的发妻驱鬼治病,亦是早有安排,目的就是为了拉拢自己,为其所用。
更为令沈如潮胆战心寒的是,那崔老爷自进驻沧州城后,城内屡现妖孽,害人夺命,而那些妖孽,似乎与崔老爷都有些密不可分的关系。
出于职责所在,一日,沈如潮鼓足勇气,去那崔老爷的四合院,以问候起居为名,旁敲侧击地问起沧州城里屡妖孽的事情与他是否有关系,不想那崔老爷竟然很坦然地承认了,而且还向沈如潮梁明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他并不是什么大慈大悲的高功法师,而是一名隶属于一个叫做弥陀教的神秘组织,他乃是弥陀教中的大执法,也就是仅次于教主的主事。
听了崔老爷的话,沈如潮当场呆在那里,随即厉声斥责崔老爷欺骗朝廷命官,罪不容诛,还准备差衙役将崔老爷绑了送至京
城九门提督府问罪。
然而,对于沈如潮的东合,崔老爷全然不以为意,只是将右手虚空一抓,沈如潮就觉得自己的喉咙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扼住,快要窒息了。
直到沈如潮濒临死亡,那崔老爷才一脸狞笑地放开虚抓的右手,看着委顿在地上喘息的沈如潮,崔老爷一声冷笑道:“京城数万军机营的健士都没有奈何本老爷,就凭你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还想抓本老爷,真会痴心妄想,难道你想自己的老妻和儿子都魂飞魄散、永坠阿鼻地狱吗?”
看着崔老爷那阴毒的眼神,沈如潮瞬间瘫倒在地,见其如此,崔老爷知道自己已经将这个贪妻恋子的官僚牢牢掌控在了手里,话锋一转,循循善诱道:“你以为为师真是作奸犯科的左道邪徒吗,真是痴儿可笑,为师且问你,你祖上累世为汉人,读的圣贤书也是汉人所著,拜的孔圣人也是汉人,却为何甘心为关外满洲来的异族做鹰犬,还口口声声忠君爱民,此君可是圣人口中的明君吗?”
沈如潮被那崔老爷似是而非的理论教训得是面红如赤,但心中却已经开始有些动摇了。说来这也怪不得沈如潮,大清朝开国二百余年,庙堂上的满汉之争一直未曾间断,因为汉人的数量远远多过满人,入关后,皇族王室一方面靠着开科取士,将大批的汉族精英选拔到朝廷担任官员,借以笼络人心,也通过控制这些汉族精英,进而去钳制那些汉族仕绅和百姓思想,让他们看到连汉族精英都甘心接受满人的领导,自然就没了造反之心。
不过,满人虽然利用汉人来治国理政,但内心里却始终对汉人用而疑之,所以,开国二百年,汉族文官众多,五官却寥寥无几,怕的就是汉人掌兵后心生异志,拥兵自重,夺了满人的皇位。
即便是文官之中,真正参与中枢的军机处等要害部门,也是满人居首,以防汉族官僚夺权,故而满汉之争伴随着清王朝是由来已久,也是汉族官僚们心中一个解不开的疙瘩和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