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蜀考论仁(二)
类别:
其他
作者:
响木字数:3861更新时间:22/08/08 15:33:33
舒师傅的考题出自《孟子》。www.uu234.net
考《孟子》,没有什么错,朱平槿一听放下心来。《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与五经一起都是大明科举的标准教科书。
但是朱平槿没有料想到,他在政治上极力推崇的老祖宗太祖朱元璋与这个孟子曾经有过节。朱元璋不仅下诏取消了孟子亚圣的名号,而且取消了孟子配享孔庙的资格。后来大臣钱唐死谏,朱元璋不得不废止诏书。一年后并不甘心的朱元璋又让翰林学士刘三吾搞过一个《孟子节文》,“抑扬太过者八十五条,其余一百七十条,悉颁之中外校官,俾读是书者,知所本旨。(注一)”
只是这个《孟子节文》在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前,就予以废止。此后《孟子节文》一事就成了历史长河中又一段公案,而《孟子节文》一书经过近三百年的岁月沧桑,早已散失殆尽,保留下来的已经属于珍本了。
泸州大儒舒师傅没有看过这本节文,藏书万卷的朱平槿也没有看过这本节文。如果两人看过,就会赫然发现舒老儿的考题正是《孟子节文》中节掉之处。
注意到世子悄悄长出一口气,舒师傅神色不禁一黯。当老师的,讲究“弟子三千,不如一人。”自己桃李无数,这个上头坐着的麻袍少年,才是他自己一生乃至舒氏一门的荣耀。要想名垂青史,也得靠这个少年。只是舒师傅既有蜀中大儒之名,岂会轻易将自己情绪表露出来。他装作啥都没看见,缓缓问朱平槿道,“老夫出题,世子可知何意?”
“老儿想考较鄙人?”朱平槿刚放松的神经又紧绷起来。这段文字出自《孟子梁惠王上》,讲的是梁惠王(魏惠王)问孟子,如何让国家雪耻图强。孟子直截了当向梁惠王提出了他的仁政主张,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强化生产;教化德育,孝悌中信,国家无论大小都可以发展起来,弱国最终可以战胜强国。所以最后孟子向梁惠王得出了一个不容置疑的结论:“仁者无敌。王请勿疑!”这篇文章不知是在初中、高中还是在舒师傅这里学习过,总之蜀王府嫡长子、大学高材生朱平槿能倒背如流。舒师傅一提出问题,朱平槿没一会儿便反应过来,老儿既是在变相劝谏,要我施行仁政;也是在借这种方式向众考生乃至整个蜀地宣示,蜀王府推崇提倡“仁政”。只是这样直白回答太没有机锋碰撞的意味了。朱平槿目前心情好,于是给舒师傅开了一个玩笑,反问道,“本世子提倡护国安民,可谓‘仁’乎?亦能无敌乎?”
听到弟子如是说,舒师傅终于在心里放下了一块石头。要是皇城坝上千余人都能答出的一道题,自己亲手教了若干年的弟子反而答不出,那不是丢王府的脸,而是丢他这个世子傅的脸。不过这个弟子的心思过于老成缜密,对自己这个师傅还有点不放心,让舒师傅觉得有些悲哀。不就是自家是个世代书香吗?那些处处与世子唱反调的多是世代官宦书香,这个多疑的少年便没由来怀疑到自家。可他明明怀疑了,还偏偏不说,只是留在心头打肚皮官司,这让舒师傅很不舒服。趁此机会,舒师傅决定多问一句。
“至圣之仁,齐礼也;亚圣之仁,强国也;程朱之仁,入理也;阳明之仁,出心也。”舒师傅问道,“不知世子之仁,何如也?”
这是在问我志向啊!朱平槿立即感受到了师傅的用意。这不是舒老儿一个人问,而是他代表整个舒氏家族在问,代表他的所有学生们在问,甚至是代表四川知识界在问,代表包括第一副总监军舒国平、
纳溪代理知县舒国信、政策研究室舒国明、舒国志、潼川直隶州一把手李崇文、天全土司泸州判官高登泰、副总参谋长兼天全土司营首领高安泰,以及总参谋长贺有义等一帮王府重臣在问……想到贺有义,朱平槿在心中轻轻将他的名字划掉了。如果自己的回答不合格,或者是不符合舒老儿心中的标答,那后果……朱平槿突然犹豫起来。应不应该现在回答舒师傅?如果回答,又该如何回答?他该不该把自己的心中的真实想法告诉舒师傅?告诉他,你列举的“仁”,没有一个是我心中的“仁”?
朱平槿缓缓站了起来,信步走出了大殿。皇城坝在他眼前清晰起来,众多考生的形象逐渐映入他的眼帘。有衫儒巾的,也有深衣幅巾的,还有直缀方笠的,更有布衣包头的整个一个大明中下层读书人的总集合。他们都在自己开出的优厚俸禄面前规规矩矩,秉笔应试,为的是什么?难道都是为了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抱负?或许十五岁的朱平槿会如是天真,可心理年龄四十岁的朱平槿绝对不会如此幼稚!那些人蜂拥而至,绝大多数还不是为了金钱、地位、为了出人头地,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更体面吗?
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没有哪一个成熟的国家统治者会否认这一点。不仅不会否认,而且还要在国家层面大力提倡,并身体力行,给天下一个表率。子又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也是古往今来的一个真理。“人性都是自私的”,甚至成为了西方经济学的奠基石。
两个子曰,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又或者两个皆是真的?如果两个皆是真的,那又如何看待这个复杂而多变的人性?又如何面对这个由复杂而多变人性构成的古老文明?
朱平槿心里没有答案。
世子的犹豫和踌躇,被他的师傅和大臣看在眼里。
舒师傅难免有些失望:天下大乱方起,明眼人一望可知。五行不定,定会输得干干净净。有答案,即便是错的,也比没有答案强。如果世子愿意虚心向自己这个师傅请教,这倒是拉近师生关系的好机会。
孙洪既没有世子傅那样的失望,也没有一丝焦虑。他被朱平槿恫吓过两次,知道这个年少的主子不是一个可以欺幼的对象。至于为什么世子不回答世子傅的提问,那一定是世子觉得目前的这个时机回答不方便。
朱平槿尚不知在他的恩威并济之下,他的大臣已经对他产生了盲目的信任用在他过去的时代,那就叫做“个人崇拜”,是被批判的。他正苦苦思索着如何来化解目前的尴尬,就听到金水桥上那个小太监用尖尖的嗓音高声喊道:“吉时已到,请主考官世子傅监考!”
晚间,第一场考试的初步结果便出来了。虽然有朱平槿“不如都取”的重要指示,但主考官舒师傅还是不得不在第一场就黜落了约两百人。黜落的原因主要是考生水平太低,或者答非所问,离题万里;或者文义紊乱,错字连片;甚或是连题目都没看懂,只好胡拼乱凑几句“仁者爱人”。还有一些则是因为语言狂悖,犯了政治上的忌讳而被舒师傅坚决刷下来。舒师傅的谨慎是有道理的,有几个人甚至在答卷上公开煽动朱平槿造反,他们大概真的将朱平槿当成了宁王朱辰濠。
“四川希望我们造反的人还真不少。”世子府东侧花园,朱平槿蹲在水池边给鱼儿投食,一面与老婆说话,“我看了卷子,有几个还是有真才实学的,可惜
了。”
罗雨虹轻纱长裙,眯缝着眼睛光着脚板半躺在池边一张竹马架上,“他们这些愤青,大都是双刃剑,天生的反对派。你用这种人要千万小心。他们现在反皇帝、反权威,搞不好将来就会反你。”因为太累了,她说话声音有气无力。她在汇通钱庄开了一整天的会,研究部署钱庄在全省乃至更大范围的布网。明天上午,她还要召集王府工正所和各个粮店开会,为成都各县的王庄粮仓的修复工程定下时间表。根据朱平槿实地调研的结果和各地王庄的初步报告,今年王府的秋粮收储肯定会超过预期。四川的秋雨季节将至,可成都府附近的粮仓在年初民乱时多有损坏,修补工作还没有完全完成。所以罗雨虹当机立断,一面加快粮仓的修补,一面下令启用了王府在成都府内的战略储备仓库蜀王府的广赡仓以及各郡王府的粮仓。这些仓库合计在一起,起码可以增加二十万石的粮食仓容。她甚至做了紧急预案,在必要时征用四川藩司在成都府的储备仓库丰宁仓。
“像这种脑壳有反骨的,一般不用。但也要看具体情况。”朱平槿对着池水拍拍双手,指缝间的鱼食残渣震落水中,马上就有一条红鱼扑过来张口吞了。他回到老婆身边坐下,给她轻轻揉腿,“比如贺有义第一次见面就给我提了三条建议:王、名和兵。我没理他,只用了他的兵。他爹被反贼杀了,朝廷凉薄寡恩,心里有怨气也是正常的。因此我想,个别犯忌的考生不一定有反骨,他们只是为了心中的大义。”
老公的体贴温存,让罗雨虹心里美美的。理论问题她没有兴趣,她闭着眼睛自失一笑,问道:“那你要怎么处理这些淘汰的人?”
“这还是要看具体情况,总之人来了就不要轻易放走。天生我材必有用,对考生们是这样,对我们用人者也是这样。第一场被淘汰了还有第二场,甚至我还可以单独组织一次摸底考试,不出题目,让他们自由发挥,文言不行就用白话。道德文章不行,但有一技之长的,我用其所长;道德文章不行,又没有一技之长,怎么办?我的意思是,只要死心塌地跟我们干,便安排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起码他们能识几个字,在王庄上当个下吏还是可以的。若是自愿从军,还可以派到基层部队当个文书,帮士兵写个家信总可以吧?至于那些有反骨的,有水平的有正义感留下几个,发到那个群众组织青联会去,既免得连累你我,又可以继续观察了解他们,看他们朝哪个方向发展。其余的让他们滚蛋。舒师傅说得对,我们身边这种人聚多了,很危险。”
“关键是度,就看你如何把握。“罗雨虹在竹马架上翻了一个身,把身体的b面亮给朱平槿,让老公再给自己捶捶背抠抠痒,“青联会被你搞成了化粪池,什么脏东西都往里装。我们妇女自己的组织不准你插手。”
清风徐来,夹着几丝淡淡的腥味,大概又要下雨了。朱平槿突然停了手上动作,问老婆道:“你知道小云的老师这次参考了吗?”
“田先生?不知道。”老婆的眼睛睁了一下。
“想知道他的考试成绩吗?”朱平槿嘿嘿笑问。
“他有反骨,被你淘汰了?”他老婆一翻身坐了起来。
“快下雨了。”朱平槿把他老婆从竹马架上拉起来,“回屋再说吧。没有抗生素,淋雨感冒了只有喝苦药,一个月都好不了。”
注一:摘自明刘三吾《孟子节文题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