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替罪羊
类别:
其他
作者:
有限无敌字数:969更新时间:22/08/10 14:38:31
刚才张家玉没进屋的时候屋中三人就在讨论这个问题,现在听张家玉提起,巡抚刘思赉说道:“老师,张大人说的极对啊,这帮丘八不读书不知忠君爱国,不敲打他们将来怕有反复啊!”
余应桂以前带兵打过仗,知道这些当兵的丘八毫无礼义廉耻,可是像张家玉这样毫无理由的打压也不太赞同。
“两位大人说的我也同意,可是现在正是用人之时,如果打压狠了难免金王二人生出二心啊!”
余应桂说的也正是中国古代的千古难题,军阀割据问题。中国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就成了知识分子的信仰,而接受儒家教育后的知识分子也以大一统、忠君思想为己任,这种思想也客观上保证了皇权持续性,所以汉武帝后的皇帝为了切身的利益都在全力推行儒家教育。儒家终于在隋朝达到了高峰,儒家思想彻底成为国家选拔官员的国家准则,也为中国没有像欧洲那样成为几百个分裂的小国家做出了贡献。
可是经过科举选拔上来的官员有千般好处,就有一样不行,军事能力不足,而一个国家为了长治久安没有武力作保证是不可想象的。唐代用的是节度使制度,就是在全国一些关键部位设立节度使,在辖区内军事人事财政一把抓。这样固然战斗力强了,如果中原王朝衰落了各个节度使立刻成了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唐代的安史之乱和唐后期的军阀割据就是如此。
到了宋代吸取唐代的教训,把精锐的军队全都集中到首都,形成强干虚支的情形,这个当然好了,武将手中都没有可用的兵,可是这样下来边关无一宁日,宋代除了宋太祖以外,就没有那个皇帝打过几个漂亮仗。
接着到了明代,朱元璋吸取唐代和宋代,弄出来一个卫所制度。可是老朱只是个农民,他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一劳永逸的政治制度。卫所制度在明朝中期就已经不和适宜,没办法只有在弄出一个募兵制,可是这样又回到了唐代的老路,将领手中有权,时间久了难免不生出二心。不过大明的士大夫想出来一个好办法,就是不让军人读书。在这帮臭老九眼中,不读书就不会威胁到他们,你再能打没有我们发的红头文件也屁用不是,再加上明代后期确实出现几个具有帅才的文人,比如孙承宗、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等人,所以这一套还算能用的下去。
可是到了南明朝事情完全变了,江北四镇竟然能带兵威胁知识分子,还能左右皇帝的废立,这可是让牛逼了好几百年的知识分子感到深深的恐惧。
所以今天张家玉说出害怕江北四镇之祸重演的话,屋中其他三人都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