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离开
类别:
其他
作者:
林间照字数:3326更新时间:22/08/11 12:26:27
石菊是个老实人,但小孙氏的真番嚣张举动,叫她心中也生了怨恨。
于是,她不顾王家三小姐王莲华在跟前,直接跪下来给小孙氏磕了头,然后说道:“姨娘可知,奴婢已是通房的身份,姨娘让奴婢这个通房服侍您,奴婢不敢有怨言,但姨娘觉得夫人会怎么想?奴婢不知道,替姨娘出这个主意的人,是怀着怎样的居心。”
小孙氏刚瞧见石菊跪下,心里正舒坦,可接着听了石菊的回话,不觉恼恨,当听到“夫人会怎么想”这句时,她险些又忍不住要砸过去,只是手边没了物件,她只能死死拉住女儿王莲华。
但是,当听到“怀着怎样的居心”时,小孙氏的手拉的更紧了。
她人美却耳根极软,身边人说什么她都会放到心里去。
当年王家老太太就是看中了她孙燕娘极易被挑拨的性子,才冒着得罪亲家的风险,使了手段叫儿子收了这房美妾。
眼下,当听了石菊的一番话,小孙氏又放进了心里。
她不由地喃喃说道:“石梅这丫头说的,我身边要有个‘石’字辈的体面人,旁人才不会轻了我去,可如今她重伤了,我若再要人,石竹是脱不得身的,石兰一心投了夫人,只有你会待我好。”
她最后一句“待我好”,倒叫石菊也软了心肠。
石菊想了想,便把石竹的猜测与小孙氏说出:“姨娘,这次石梅是为了保护您的两位小姐而受伤,您自然体谅她,愿意给她这份体面,可是姨娘,您仔细想想,石梅又是怎么受伤的?她是用身子挡下了那张矮凳,可奴婢后来听人讲,当时那矮凳可是飞向刘姨娘那边的,完全伤不到两位小姐啊!”
听到刘姨娘的名字,又回想了当时的角度,小孙氏突然觉得石菊是点醒了自己。
没错,自己当时怒火攻心,一心是要那刘氏贱婢好看,又怎么会舍得伤了自己唯二的女儿呢?那矮凳是要她刘氏贱妇好看的,结果被这该死的石梅一挡,反而让她逃过了一劫。
小孙氏越想越恼怒,她觉得自己又是被刘氏算计了,这次石梅既然敢和她刘氏贱婢联手,就别想让自己放过她!
石菊担忧地看了一眼三小姐王莲华,发现这位小姐只是面色如常,反而抬起头看向自己。
瞧着三小姐黑幽幽的眼睛,石菊不觉一阵慌乱,连忙口称告罪,捧着药材去熬药了。
李氏先问了长子王材,可否愿随自己一道去往京城。
王材那日被王达拉住,后来又在王氏族长家中呆了许久,回来后整个人一直是呆呆愣愣的。
他见母亲关爱地问着自己,突然脱口而出道:“我不愿意!”
李氏一阵受伤。
王材说完,才发觉自己说了什么。
他瞧见母亲伤心的表情,连忙安慰道:“母亲,儿子是指现在不愿意,儿子来年三月要参加童生试,现在和您一道去京城,怕是要做不少手续,白白耽误了。”
李氏一听儿子是为了进学,连忙收住悲意,挤出笑容说道:“材哥儿你一心向学,母亲自是高兴,这样,你三舅舅这几日还在王家,你可要抓紧时间多多请教,他可到底是名副其
实的皇榜进士啊!”
王材直觉母亲如今越发看重李家,他虽明白母亲心意,但也知母亲也是为了自己,连忙答应。
王楠华正在抄一份佛经。
梦中的她百般无聊,只能整日里与大哥王材偷偷带进的书本为伴,对佛经一类也是信手拈来。
一旁的红儿看着大小姐工工整整地抄写,直觉得大小姐不似同龄人般的天真。
但一想到这些日子来大小姐受过的苦难,红儿又伤心大小姐此次遭了大罪。
阿明守在门外,突然激动地喊道:“大小姐,夫人与大少爷来了!”
王楠华一听到阿明唤兄长,不觉得心浮气躁。
她皱着眉细细数了数剩下的字数,才搁下了笔。
王楠华领着红儿出了里屋,外屋里阿明已经手脚敏捷地为李氏和王材奉上了茶水。
阿明刚刚给大少爷奉茶,有些碰到了大少爷的手指,不觉得今日真是个好日子,脸上的笑意已是按耐不住。
屋里所有人都看到了,却都又假装没看见。
李氏向王楠华招了招手,然后命两个丫鬟先出去。
待人走后,李氏一把拉住王楠华,笑道:“囡囡,你哥哥不愿随母亲去京城,你可不许拒了母亲,”
王楠华一愣,突然想到了梦中之事。
舅舅给母亲灌了药,将昏睡着的母亲带出了王家。
而这次,因为自己的改变,所以一切都改变了吗?
是的,母亲当时不愿离开,是舍不得自己这个要被关进家庙的女儿呀!
但这次自己和弟弟落水的真相已经查了出来,难怪母亲就愿意主动离开了。
可是母亲,你忘记了父亲吗?
才三年啊!
王楠华沉默了许久,回道:“女儿不愿意!”
李氏才被儿子拒绝,这下又被女儿拒绝了,顿时觉得两个孩子一点也不贴心。
她很是生气地问道:“囡囡,你这又是为何?你可知道在这个小地方,没了母亲的照顾,你将来可怎么办?你哥哥是为了童生试,过了他就会来京城,难不成你要一直陪着你哥哥?”
王楠华瞧了一眼大哥王材,发现他听了母亲的话表情苦涩,眼中却仍带着一丝坚定。
于是,她也坚定地回道:“母亲,囡囡不愿同您去京城,不是囡囡不想和你在一起,是囡囡没准备好!”
说到“和你在一起”时,她眼里控制不住泪水流出。
李氏叹了口气,安慰道:“囡囡,是母亲太过心急了,你和你哥哥都是母亲的骨肉,母亲不会强迫你的。”
王楠华把头靠到了李氏身上,问道:“母亲,囡囡才发现,咱们家里头这么点人,每个人却都装着自己的心思,囡囡只觉得好累。外祖家中有三位舅舅,那家里的人岂不是更多了?囡囡很怕,很怕。”
李氏心疼地说道:“囡囡,是母亲不好,是母亲没用,才让你受了这么多委屈。你放心,到了京城,外祖家中是你外祖母做主,她绝不会亏待了你!”
王楠华摇了摇头,她记得梦中,外祖家后来始终没有向她伸出援手,她
直觉外祖家不可靠。想来,外祖家会对母亲慈爱,愿意舍了脸面为母亲铺好再醮之路,是因为母亲是他们从小关爱长大的女儿,但对自己这个与他们虽有血脉相连实则却是陌生人的晚辈,他们并没有多少感情。
但此时,她已想不出别的理由拒绝李氏,只能偷偷探向哥哥。
王材收到妹妹的求助,心中暗叹了一声。
“母亲,儿子觉得妹妹说的有道理。”王材出声道。
见母亲和妹妹同时看向自己,王材声音不禁低了几分:“母亲,囡囡一向傻傻的,您能护得住她一时,却护不住她一世,儿子以为,您不妨给囡囡一个锻炼的机会,让囡囡在家中熟悉的情形下先锻炼锻炼,待儿子过了应试,便领着妹妹前来京城给您请安。”
李氏一笑,点了点王楠华,有点了点王材,说道:“两个促狭鬼,那母亲可要保佑材哥儿你顺利过了考试。”
兄妹俩明白母亲这是同意了自己留下的请求,互望了一笑,笑成了一团。
李氏本就做了心里准备,只是没想到在一向疼爱的女儿这里也遇了堵。
她明白,自己母亲木氏年纪已高,这次肯亲自前来王家,已是伤了元气,回了京城指不定要多休养几年,况且李家家中,早已听闻是大嫂当家,自己这个出嫁又归宗的女儿回去了,嫂子弟妹们不会给好脸色看,自己又何苦委屈了女儿。
况且,自己在李家也呆不久,范家又不大知底细,自己根本不可能贸贸然领着女儿一同进门,这不成了笑话。
李氏又叹了口气,她宁可女儿如同以前那般粘着自己,也不要她如今这般懂事。
李氏离开前日,突然将女儿王楠华唤到屋里。
王楠华这几日情绪很是低落,瞧见母亲,她心中的悲伤已是遏制不住。
她真怕,这次与母亲分别,就再也难相见。
王楠华虽然埋怨过母亲,但也知道母亲已为自己尽了全力,想到母亲昔日的疼爱,她拉住李氏的手,情不自禁地呜咽起来。
也许,也许未来,不会像梦中一样,母女再也不相见,
这一世,母亲是自愿离开的,自己也没进那家庙,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
想着想着,王楠华有些不好意思地松开紧握母亲的手。
李氏强忍伤心,摆出笑容,对王楠华说道:“囡囡,母亲要走了,你要听你大哥的话,老太太年纪大了,你要孝而不一味顺,懂吗?”
说着这话,她越发的舍不得。
王楠华听到母亲提到老太太,不禁想到害死弟弟的孙姨娘,不甘地问道:“母亲,您就这么轻易地饶过了那孙氏?”
李氏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女儿,安慰道:“囡囡,你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别让人轻易猜到你的想法,这孙氏,既然害死了你弟弟,就一定难逃死罪。只是如今老太太不大好了,我们都怕她老人家伤心,所以想着,老太太若是哪一日走了,孙姨娘这么多年深蒙老太太疼宠,便也在那日一同跟上去服侍吧!”
王楠华不由地一愣,她没想到,老太太要是过身,小孙氏就得死。
她突然有些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