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千层底,鸡婆鞋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屋头有饭字数:2507更新时间:22/08/11 09:20:02
岩石部落现在有165人,超过四十岁的只有八个人,其中五个是长老。十三岁至四十岁之间的有七十六人,五岁到十三岁之间的足有七十二人,此外还有婴幼儿九人。
这里面有从其它部落换回来的二十多人,也有从芒部落要来的二十多人,这才凑出了眼下的光景。
战士正式定编为四十二人,勇带着九人负责部落安全,同时也在附近狩猎;帕布带领二十人作为主战力,也是投矛队;春带着十人弓箭小队,作为斥候,轻狩猎。分配到了二十二个陶。
制陶队由苏阳的妈母容氏带领,定编十二人;煮盐队的人数暂时减少了,因为每天的盐水不多,暂定为六人,由苏阳的大姑带领;采集队还保留着,因为需要兔子草,由苏阳的大婶带领,人数不定。此外还有如编织竹器的毕博,打磨石器的两位,制弓的野子,都属于技术工种,待遇表面一样,不过苏阳偶尔会送点私货。
孕妇原则上是不会外出了,但也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没有强迫分配劳动,吃食现在与成人对等。
这些人一共分配到了十七个陶。现今苏阳的办法就是认陶不认人,开饭时见陶发放食物。
十岁到十三岁是四个人一个陶,但如果这个年龄的孩子正式加入了某个队伍,待遇就会提高,同时他们也有父母分均一些口粮,不会饿着。
还有五岁以上的孩童,一共占了十六个陶,老人加长老们占了八个陶。当然苏阳自己也拿了一个陶。
总数用到了六十多个陶,每次就需要准备六十多份食物,可以从源头上控制,比如拿出十斤也能分,拿出二十斤也能分,只要做好了计划,就可以合理的度过冬季。
至于说他提出的食堂概念,等搬迁之后,依旧会出现。好比翌日天亮狩猎队要出发,那么伙房的人就要半夜起来煮食物,让战士们醒来后就可以吃饱,又比如种植队在外面干活,等到了饭点,马上就可以吃到腾热热的饭菜。那时候就是认碗了,工种不一样,食物会有不同。
当陶罐市场饱和,他就会适时推出碗这种产品继续捞钱,走一步看三步,适合当下的环境才是最重要的。
族人们欢天喜地的煮着食物,其乐融融,长老们也无需自己动手,自有后辈来帮着煮东西。以往其实每个族人都清楚长老们吃得更好更多,现在相当于半公开了,也没人不满。反正人老人们吃不了那么多,后辈帮忙,就能捡剩下的吃。
这让长老们也高兴,吃不够与把吃不完的赏给后辈,这是两个概念了。
吃饭时他宣布了一下后面要做的事情,制陶队继续开工,兔子草也不能落下,其余妇女,包括孩子们集体来学编织。战士们自己打磨修缮武器,练习弓箭、投矛,他之后会教大家怎么设陷阱。
暂时还没到抱团取暖,减少消耗的程度,已经储备了两千多斤的腊肉,加上这一批肉食,平均下来,每个人的口粮能有二十多斤肉左右,圈养的兔子关键时刻也能吊命,骨头可以熬汤,同时也储备了很多植物的块茎,以及一些坚果类。
往年都能熬过去,今年问题不大,但想要过得更好,外出狩猎也是有必要的。
双管齐下吧,一边制出可以外出的鞋子、蓑衣等,一边练好如何制造陷阱,差不多三个月的冬季,并不是挑战。
同时,他也乘机讲了一些生活习惯,比如勤洗漱,保持干燥卫生,正确的使用火盆,铺设芦苇床铺等等,如果生病也要马上治疗云云。
现在制陶也有所改良,混合一些草木灰用来挂陶,质地会更好一些,等搬迁之后,苏阳也会着手修建土窑了。
翌日,天上下起了雨夹雪,根本没办法出门,毕博选了些人在抓紧编织更多的斗笠竹架,到时候填充竹叶或是竹笋壳就可以了。
苏阳在研究鞋子,之前已经用蒲草把草鞋编出来了,可是草鞋不防水啊,又透风,冬天穿了意义不大。
他想到了千层底,想到了布鞋,从而想到了鸡婆鞋,所谓“鸡婆鞋”,其实就是棉鞋。它是用手工打的布壳纳成“千层底”的底子,再用保暖的布料作“里子”和“面子”,里子与面子之间,禳上棉花。这样做成的鞋子,非常暖和。
外形就像母鸡抱窝似的,所以叫鸡婆鞋。后来不流行穿布鞋了,人们又用毛线织鞋,外形就是鸡婆鞋的缩小版。
苏阳想尝试一下,立时在火上架上了陶,往里面选了一些比较粗的块茎,如果有苞米、小麦什么的就更好了,奈何没有,所以只能凑合着来。
棕树的叶子被利用了起来,一片叶子就有簸箕大,熬好块茎糊糊之后,就涂抹在粽叶上面,七八张粽叶重叠黏在一起。这就是在制作千层底,算是替代品了。
棕叶是之前就采集回来了的,已经晾干发黄了,正好可以拿来用,防水性没得说,硬点也没关系。
其余人也没闲着,被他安排分割残次的兽皮,到时候要进行包边,蒲草的编织也没停下,不是编草鞋,是制鞋垫等。棕皮也会用上,还有准备麻丝、骨针等。
要做一双冬天穿的鸡婆鞋,远比布鞋草鞋要来得麻烦,不过凡事都有个熟悉的过程,这么多人,总能挑出一些有天赋的。
“我也要学。”商女显得很积极,可她却把原始时期第一双草鞋挂在了脖子上,而非穿在脚下。
苏阳表示很无奈,他送商女鞋子,结果她当成了装饰品或是礼物,说什么也不肯穿上。
“你学会了,自己做的鞋子可要穿啊!”他先打了预防针,然后就做模版。
用斧头砍了些木板,然后做成鞋底的模样,到时候用来对比着裁剪棕叶千层底,也就是确定尺寸大小,有好几个尺码。如果有人大小不合适的,在来单独弄,或是将就着穿。
棕叶是比较硬的,裁剪起来会比较容易,可是没剪刀啊,这到是一个问题。
为此他只好把两柄兽医小刀先贡献出来,为了这双脚,也是拼了。
对比着商女的脚做了一个木质模板,然后他就取来之前糊好的粽叶,把木板蒙在上面割了起来,手术刀般精准,一次成功。当然,这需要两个木板,左右脚是不一样的。
千层底准备好后,他便往上面缠绕莆草,就如缠绕绑带,从头到尾给包裹了起来,最后用兽皮进行了包边,其实可以整个包起来,但是太浪费了,部落还没那么富足。
做完这些后,便开始纳鞋底,如果要达到标准,熟手都要花两天多的时间,才能完成一双鞋底,这就过于费时费力了。
标准的是要密密麻麻的纳满整个鞋底。粗狂一些,可以按照手指上的圈形纹路来走,或是在外围包边走一圈,里面走横竖排,这样就可以节省很多工时。
开弓要用扳指,纳鞋底也有专用的指环,上面打满了小坑,是用来抵针头的,现在当然不具备,好在原始人的手有够粗糙。
“都过来看我怎么纳鞋底!”他准备展示单身狗缝纽扣练出来的针线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