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歪打正着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庄不周字数:2226更新时间:22/08/11 02:25:56
孙策入城,第一时间查看小黄的城防。

郭嘉陪在一侧,两人一边走一边交换了这两天的情况。在此之前,孙策已经派人通报过消息,不过郭嘉习惯知道得更多,简单的结果无法满足他的兴趣,他更喜欢当面问。

得知孙策企图袭击袁谭未果,郭嘉很不以为然。他觉得孙策此举不仅冒险,而且没必要。杀死袁谭,除了激怒袁绍之外,没有其他的好处。袁绍还会派其他人来占领兖州,但其他人却不会像袁谭一样愿意与孙策配合。从另一方面说,孙策没有杀死袁谭的计划,袁谭却可能时时刻刻想杀死孙策,如果有机会,他绝不会放孙策一条生路,之所以配合孙策,是因为他没有必胜的把握。

孙策仔细想了想,觉得郭嘉说得有道理。奔袭袁谭其实没什么意义,反而很危险。就算成功,也只会将引来袁绍的报复,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被迫与袁绍决定,预定的战略付之东流。

“现在的结果最好。”郭嘉又笑道:“引而不发,足以让袁谭心生怯意,面对将军时不敢全力以赴。用兵贵奇正相依,一旦不敢行险,束手束脚,这奇便无从谈起。仅有正兵,就算是袁家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将军又多了三分机会。”

孙策哑然失笑。“这么说,还是歪打正着啊。”

“行军作战哪能事事如愿呢,意外在所难免。大事要运筹帷幄,小事只能随机应变,不能拘泥成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难以求全。歪打正着固然好,万一受挫也只能隐忍一时。将军,能忍的人都值得尊敬,不管是敌人还是朋友。”

郭嘉说着,回头看了一眼,不经意的抬了抬眼皮。

孙策顺着他的目光转头一看,见关羽拄着拐,正和刘备、张飞说话,三人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但是心情看起来很激动。他笑了笑,向前走去。郭嘉追了上来。“将军……”

“我清楚刘备是什么人。”孙策说道:“我会防着他。”

“那我就放心了。”郭嘉怔了怔,随即又想到了什么。“他在将军的梦中也占一席之地?”

“很重要的一席。”

郭嘉笑了。“那我就真的放心了。”

关羽睨着张飞。“这次打得过瘾吧?”

“过瘾。”张飞笑嘻嘻地说道:“云长兄,不是我说,你这次真是亏了。跟着孙讨逆作战真是过瘾。如果你也在,斩将的大功就不会被陈到夺去了,玄德也不仅仅做都尉,说不定就是校尉了。”

“看把你得意的,我如果在,你就没法过瘾了。”关羽半开玩笑地说道:“进来吧,跟我说说你们是怎么打的。看你这样子,这次还不是一般的过瘾呢。”

刘备眼神一闪,说道:“云长,益德说得没错,孙讨逆用兵出神入化,的确不是一般人可比。我在路上就想,回来之后一定要与你商讨商讨,争取从中多学一点东西。”

关羽抚着胡须,眼神游移起来。张飞说孙策打得好,他也就是当笑话听听。刘备也说孙策打得好,而且用上了出神入化这样的评语,他却不能掉以轻心。上次在萧县上了孙策的当,千余杂胡骑全赔进去了,他一直想打机会与孙策再战一场,扳回面子。虽然嘴上不说,实际上他一直在留心与孙策有关的事,这次没能亲临战场,就近观察孙策用兵,自然要听刘备、张飞好好说说。

见关羽不说话,刘备心中暗喜。张飞粗暴,虐待士卒,屡教不改,用孙策用例子,他这两天已经有所收敛。关羽骄傲,如果也能用孙策做参照,让他收起傲气,多几分虚心,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况且他是真的觉得这次收获很大,要与关羽分享。

两天不见,他们却仿佛经历了一次生离死别,有说不完的话。简雍拱着手站在一旁,多少有些尴尬。他感觉到了一丝丝疏远,以前就有这样的感觉,但这次尤其明显。

小黄是县城,有粮仓,仓里有刚收上来的秋粮。虽是户不过万的小县,粮食却足够孙策吃上一段时间。只是孙策走之后,张邈少不得要从其他县调拨粮食来填补亏空,否则县长和各级官吏的俸禄就发不出来了。

东汉的俸禄是半钱半谷,有一段时间甚至已经全部以钱结算,可是最近十几年饥荒频发,粮价一涨再涨,官吏们更愿意领实物俸禄。董卓主政期间大肆收刮钱财,造成钱荒,不得已滥发小钱,轻薄难用,物价进一步膨胀,用钱发俸禄已经没人愿意接受,粮食才是硬通货。

所以孙策吃的不仅仅是粮,还是小黄县官吏们的俸禄,自然没人欢迎他们。只是孙策手中有刀,那些人敢怒不敢言,只能把一笔笔账全部记下来,到时候向袁谭、张邈报账,要求补贴。打仗就是烧钱,孙策出奇兵袭击刘备,倒霉的不仅是刘备,还有附近的百姓。小黄城里如此,城外的乡亭同样也是如此,莫名其妙的损失一大笔,半年白忙了。

小黄虽然不是自己的地盘,孙策还是很自觉地拘束部下,禁止他们惊扰百姓,更不准掳掠。这不仅是出于人道主义,更是现实考量,军纪不整的部队不可能有真正的战斗力,西凉兵就是典型。对小黄的百姓来说,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否则用不了几天功夫,小黄县城就能成为一片废墟。汉末兵员复杂,很多人是原本是无业流民,应募当兵就是为了吃饭发财,掳掠百姓也是他们的生财之道,将领们通常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甚至会故意纵容,从中分红。

几天下来,虽然零星的扰民事件还是时有发生,大规模的劫掠却没有出现,小黄县百姓在庆幸之余,对孙策的态度也好了很多。不过更多的人愿意将这个恩德归结于陈王。陈王是贤王,黄巾之乱时不少人受过他的庇护。郭暾能顺利拿下小黄县,陈王的面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陈王对此很不好意思,觉得掠人之美,几次在孙策面前提起。孙策却不当回事,安慰陈王道:“能与大王这样的贤王为伍,本身就说明我不是恶人。至于百姓感谁的恩,又有什么关系呢?”

陈王感慨不已。“将军虽不习射,德却大有可观。虽不读书,却离儒门内圣外王的目标更近。孤老矣,时日无多,敢以家人相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