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难题重重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梧桐疏影字数:2992更新时间:22/08/10 11:33:16
酉时同样夜幕深沉同样万物都在沉睡河间郡畅的内室里仍然***通明。
入主乐寿以来事务繁多在高畅身边能够做事的人并不多所以他基本上一天只能睡两个时辰在酉时的时候还在处理公务的情况屡见不鲜。
现在的他身边雄阔海是一个除了杀人打仗之外对什么事情都一窍不通的家伙;崔安澜则被派去了古城与凌敬一起负责劝说曹凤回归乐寿通过曹凤的参与来名正言顺地让高畅接过窦建德的位置之所以叫崔安澜去是为了制约凌敬看他是不是真心投靠自己会不会耍什么花招;现在真正能做事情帮上高畅又能获得他信任的人只有徐胜治像苏定方顾子文这样的年轻将领则需要靠他们来掌握军队稳定军心政务上的事情他们本就帮不上什么忙。
幸亏高畅是一个怪胎身体虽然还是人灵魂却和正常的人有很大的区别他一天需要睡眠的时间并不多忙起来就算三天三夜不眠也无所谓一张脸永远都是神采奕奕的样子仿佛从不知什么叫做疲惫。
然而只有他心里才清楚这样长期下去是不行的。
到不是身体的原因而是出于某种长远的考虑毕竟作为一个领导者偶尔的亲历亲为没有关系若是一直如此这就证明他并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证明他所创立的这个制度有着极大的缺陷。
高畅对此心知肚明但是在目前的情势下他却不能完全放手让别人去做因为现在能完全获取他信任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如今在乐寿属于高畅嫡系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而那些新近投靠他的原窦建德旧部是无法让他相信的谁又知道在他们谦卑的笑容后面隐藏着什么?就算高畅不花费精力用自己特有的识人之术去观察他们也能猜到他们真实的心思。
这些窦建德的旧部就算暗地里没有起什么坏心他们也不会心甘情愿地臣服高畅只是一时之间被他的强势所逼不得已屈服而已!
要想指望这些人真心真意脚踏实地地为高畅办事至少短时期内是不可能的。
这些人的代表人物正是窦建德原来的智囊宋正本窦建德部的官制是由宋正本创立的窦建德的文官系统当然也是由宋正本一手建立虽然在高畅眼中这样的制度和文官系统不无粗疏之处并且有不少的缺陷但是比起一般的豪强来说那是好得多了在各路反王之中也仅次于本就是出自高门世家的太原李唐以及曾经襄助杨玄感叛乱的瓦岗李密至于萧铣杜伏威李子通薛举李轨刘武周之流是远远比不上的。
窦建德死后宋正本虽然表示臣服高畅使得窦建德原来的文官系统几乎全部倒戈都投到了高畅这一边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而已。
高畅入主乐寿之后并没有大肆清洗文官系统仍然让那些人各司其职负责具体的政务一应种种和窦建德在时没有什么区别然而实际上高畅对这些人并不能放心重要的事情都没有交给他们去办某些关键职位上的官员如宋正本等人还专门派了监察司的人监视以防对方暗怀不轨。
之所以如此只是为了在筑坛称王之时能稳住这些人而已待秋长天崔无伤顾旦这些原本属于他的嫡系来到乐寿之后高畅就会暗地里下手将平原施行的制度搬到乐寿来在这些文官中构筑出一个平衡的局面让它高效运转起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不死不活的。
文官系统的事情其实很好解决毕竟这些士子手中没有掌握着军权没有一兵一卒的这些家伙就算再有什么坏心思在这以强为尊的乱世也闹不出什么风浪来。
高畅真正担心的还是手握重兵的武将们。
这些人作为阶下之囚被迫向自己效忠然而要是让这些人回到他们各自的军中他们还会如此吗?会不会成为另一个自己?让自己成为另一个窦建德?这并不是不可能生的事情!
就算自己最终铲除了叛乱并且像对付王伏宝那样干净利落即便如此损失也不少在与王伏宝一役中高畅军折损了一千来人人员虽然能补充但是那一部分抚恤金不在少数为了尽快稳定军心让士卒们甘心为他打仗这些财赋是无法避免的开支。
更不要说调集几万人作战每天的消耗那也是一笔天文数字。
像突袭乐寿飞鹰原大战那样的战役多来几次光靠平原清河两郡的财赋是难以支持的最终只能将两地的经济拖垮那时
待强敌压境只是内耗就会把高畅弄得焦头烂额。▋
所以高畅非常担心那些将领会起二心并且付诸实行在暗地里或明面上和自己捣乱。
王伏宝阵亡之后他的大军顿时烟消云散投降的战兵们则被高畅所收在旗下那些辅兵则领受了一些粮食被高畅放回了信都而这个时候信都大部已经落入了管小楼的手中其余几个还在王伏宝余部手中的小城池也指日可下。
清河平原信都三郡已经全部落入高畅手中到是河间郡他能掌握的只是乐寿一地一部分仍然在官兵的手里其余的一些城池则在范愿高雅贤刘雅等将领的手中。
阮君明被董康买所杀之后龙威军的威胁暂时可以放到一边虽然龙威军变成了董家军这不符合高畅在军队中竖立自己独一无二威信的建军原则然而为了尽快获得武将们的效忠有些退让和妥协是必须的。
当你身为一个军队的统领时当然要维护自己的绝对权威不允许有人挑战自己的权威要讲究令行禁止所以绝对不能容忍有和自己不同心思的异己出现。
然而当你成为一个王者的时候就不能这样做了在周围还有其他势力强大的豪强虎视眈眈时偶尔的妥协和退让是必要的这样才能将更多的人团结在自己周围尽快扩充自己的势力拉拢那些能够拉拢的臣服那些能够臣服的摧毁那些不能拉拢也不能臣服的如此而已!
在高雅贤范愿刘雅三人里面谁是能够拉拢能够臣服的谁又是不能拉拢不能臣服的高畅并不清楚。
识人之术也不是万能的这三个人无一身经百战杀人无数全身上下笼罩着一层血腥味意志坚如磐石若不是他们心甘情愿袒露心房对高畅毫无防备高畅的识人之术无法洞察他们真正的内心。
高畅只能从这几个人的性格和过往的经历来分析他们从这上面来做出决断谁最有机会反对自己谁则最有可能投靠自己。
当然这些统统都是推测不管怎样对这几个人的监视是必不可少的在他们身边高畅安排了不少监察司的探子又派出了不少的人去那些人的军中拉拢某些对他们不满的将领希望能尽可能地分化他们。
至于曹旦这个最有可能对高畅不满的人高畅却对他非常放心只要能让这个家伙活下去活得好他是不会有什么异动的这个家伙最想过的就是猪的生活根本不足为虑留下他反倒可以表现自己的宽仁大度在其他的豪强那里撇清自己和窦建德之死的关系虽然这样的举动或许只是掩耳盗铃。
高雅贤范愿刘雅等人的军队驻扎在乐寿外的城池里乃是为了完成窦建德的征粮大计如今夏粮差不多已经入库高畅和他们本部将领共同签署了命令让那些军队押送着粮草往乐寿而来。
这是高畅和高雅贤等人聚在一起开过几次会之后达成的协议。
高雅贤等人誓遵从高畅为主恭贺高畅筑坛为王在他的旗下作战听从他的命令为此高畅承诺不得剥夺他们的军权不得解除他们对本部人马的指挥权当然为了表示自己这些人是真心臣服的那些人也答应了高畅的一些要求比如让军法司的人进驻到自己军中掌管军法并且准许神教的神官在营中传教每一个千人队里面必须要有十个神官与之交换的是郎将以下的职务他们可以任意任免可以不经过高畅的准许。
这是一个双方都不满意却也能接受的协议协议达成之后高畅就不在软禁他们了让他们的亲兵重新跟随在他们身边不过高畅没有放他们回自己的军营而是让他们和他共同签署命令让他们的本部人马押送粮草到乐寿来自己登上王位之后协议上的某些条件完成之后才放他们回到各自军中。
而在将这几个人放回到他们各自的军队之前高畅需要一件突事件的出现来竖立自己在广大将士们心中的权威让自己走上神坛。
这件事情他已经酝酿许久推算许久了绝不能失败为此他将自己筑坛称王的时期一拖再拖拖到了那个关键的日子他深信在那一天自己必定会给所有人一个瞠目结舌的惊喜当然对某些人来说或许只有惊没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