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王世充之死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梧桐疏影字数:7923更新时间:22/08/10 11:43:52
李世民之所以没有率领唐军大举进攻榆次,并非因为他面前的这个对手,不管宋金刚如何骁勇善战,终究是他的手下败将,李世民并没有把他放在心上,李世民担心的是位于宋金刚身后的夏军,夏军大举进入山西之后,这些人躲在什么地方?究竟有多少兵力?他暂时还搞不清楚,敌势未明的情况下,不宜仓促行事。
李世民在榆次前踟蹰不前,另一路唐军李仲文部则一路高歌猛进。
刘武周败退晋阳之后,定杨军军心溃散,面对唐军李仲文部的进攻,他无法阻挡,如果,仅仅只是面对南面唐军的进攻,他也许还能支撑,然而,他的最终依靠却给了他致命的一击,让他彻底没有了翻身的机会。
去年刘武周率军攻击晋阳时,突厥人曾派兵助战,但是,当刘武周声势日盛,突厥人又改弦易辙,在李渊卑躬屈膝的请求下,撤回了助战的突厥军队,采取了坐山观虎斗的策略,只不过,在从晋阳撤离的时候,突厥将军阿史那步利沿途留下了少量部队,从石岭(山西省忻州市南)以北,每一个险要的关口,都有突厥人留下,名为协防。
当刘武周溃败之后,突厥人更进了一步,阿史那矣利弗彻底抛弃了刘武周,转而与李唐结盟,打着为李唐助战的旗号,阿史那步利再次率领突厥军从草原进入中原,刘武周原本的领地皆被突厥人掌控,本人也成为了突厥人的阶下囚。最终,因为想要逃回马邑,事情泄露,被突厥人所杀。
对于突厥人地南下,李世民自然是愤怒无比的,然而。对此他也只能忍耐,敢怒不敢言。毕竟,情势逼人啊!
不过,突厥人的南下对李世民也不是全无好处,当突厥人的前锋逼近时。宋金刚和榆次守将张达率领守军连夜撤离了榆次。在大队夏军的掩护下,撤回了寿州休养。
徐胜治之所以让宋金刚撤退,怕的是被突厥人和唐军南北夹击,榆次比较距离晋阳太近,不易防守。
李世民正准备进军,彻底将夏军驱逐出山西时,他收到了长安地密令。
李渊命令李世民火速撤军,让唐俭负责并州政务,李仲文负责军务。让其和突厥人打交道,唐军的主力部队则全速南下。
最初,李世民认为这是乱命,夏军如果一直停留在山西,这危害人人皆知。不过。看了密令地具体内容之后,他决定立刻执行。
既然突厥人有南下牧马的意图。李世民决定利用这一点,他让李仲文和突厥人交好,然后利用突厥人的兵马攻击晋阳东面的夏军部队。
驱虎吞狼这样地计策也算不上多么精妙,还要看具体执行人李仲文地能力如何,不过,事到如今,李世民也只能尽人事,安天命了!
李渊之所以命令李世民率领主力唐军南下,那是因为在河南,河北高畅和东都王世充之间的战役就要分出胜负了!
本来,李渊的幕僚,包括李世民天策府的谋臣们都认为夏国和郑国的交锋将是一场漫长的战斗,大军不打上一年半载是分不出胜负的。的确,夏军的战斗力比较强悍,河北地实力也要强于河南,不过,王世充毕竟是本土作战,天时,地利,人和都有,高畅要想夺取东都,不是在短时间之内就能办到的。
然而,战局最终的走向出乎了他们的预料,就在他们认为战局仍在僵持阶段时,河北高畅就快赢得战争的胜利了。
因为,王世充战死了!
让我们把目光转到五月地河南战场,在那里,几十万人正在为了功勋和生存奋勇厮杀。
最初,高畅在制定南下进攻王世充地作战计划时曾经深入地了解过河南的情况,他和徐胜治以及一干谋臣一致认为,王世充地实力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强大,不错,郑国占据着广漠的地盘,然而,那些城池和他之间只是表面的隶属关系,真正接受他号令的只有洛阳一城,虽然,他派了大量王氏族人到某些重要的城池和险要的关卡担任主将一职,希望能保持东都洛阳的指挥,然而,他的那些亲属大多为无能之辈,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抑制当地原本的主将,更不要说夺取兵权,反倒是如此任人唯亲,使得臣下更是众叛亲离,因此,王世充只是看似强大,实则虚弱。
不过,如果在大军南下作战时,王世充采取龟缩战术,集重兵与洛阳,面对洛阳坚固的城防,就算夏军拥有优良的攻城器械,不付出大量人力物力,不损耗大量兵力,不花费大量时间,也是无法将其攻克的。
那么,计划的第一步就是要将王世充引出洛阳,要把王世充引出洛阳,高畅就必须御驾亲征,摆出一副声势好大的场面来。
计划很顺利,当高畅出现在济阴郡时,王世充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亲率大军进抵荥阳,准备在荥阳以东和夏军会战。
他没有料到的是夏军居然会从延津关,以及河阳渡河,快速南下,夺取了金镛,偃师等城池,将他的大军和洛阳彻底分割开来,甚至,有一段时间,他和洛阳之间根本就无法联系。
当知道自己陷入夏军的包围之后,王世充决定放弃东面的土地,率领大军西返,一路打通关卡,打回洛阳。
当务之急,他必须打下虎牢关。
虎牢关原本的守将是杨公卿,后来,王世充把荆王王行本(这个王行本不是镇守河东被李唐所杀的王行本)派往了虎牢关,让其担任主将,毕竟。杨公卿不过是平原盗贼,迫于无奈才降的王世充,王世充对他不是很放心,荆王王行本是他地哥哥王世伟的儿子,将虎牢关交给他看守,王世充才能放下心来。
当初。夏军从河阳渡过黄河之后,尉迟恭率领大军进袭洛阳。王伯当夺取金镛之后,也率部进抵洛阳城下,而刘雅和薛万彻则率领一万多大军东进。林雷
在夏军敌情司的努力下,偃师守将郑铤打开城门迎接夏军入城。刘雅留下一千人镇守偃师。随后率军继续东进。
就在他夺取偃师时,薛万彻的兵锋已经进抵虎牢关下。
薛万彻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洛口仓,一个就是虎牢关,王世充击败李密之后,将洛口仓的粮食大部分移到了东都含嘉粮仓,在瓦岗军围城地时候,东都因为缺粮,王世充吃够了苦头。他不想再来一次。
虽然,有大部分粮食都转移了,洛口仓还是存储着大量粮草,王世充的大军进驻荥阳,后勤转运大多依靠与此。因此。洛口仓也算是一个重要地目标。
洛口仓的守将乃是汉王王玄恕,看守仓城的士卒有两千人。
王玄恕是王世充众多儿子中的一个。说到他地能力,除了吃喝玩乐地话,就找不到还有什么优点了,这样的一个人,却让他镇守洛口仓,如果非要找一个理由的话,那就是他姓王,他是王世充的儿子。
毕竟是战争时期,又是驻守粮仓,虽然位于战场的后方,按照常理,也应该派一些斥候到仓城外去打探吧?必要的警备还是应该有的吧?
可是,我们的汉王大人呢?
他每天只是饮酒作乐,观赏府中的歌姬跳舞唱曲,对于仓城地防务一点也不放在心上,在他看来,洛口仓位于战场后方,前面又是天下险关虎牢关,在荥阳还有老爹的十几万大军,夏军是打不到这里来的,天下没有比这里更安全的地方了。
面对这样的对手,薛万彻不费吹灰之力就将洛口仓夺下,一个人也没有走脱,我们地汉王大人,是在酒醉中被夏军擒获地,当他酒醒之后,居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后来得知自己阶下囚的处境之后,方才面无人色,战战栗栗。
随后,薛万彻率军进抵虎牢关。
虎牢关是天下雄关,洛阳地屏障,然而,它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抵御敌军从外向内的进攻,当敌人从洛阳方向攻来时,关城的许多设施也就用不上了。
面对突然出现的夏军,王行本和杨公卿都面无人色,夏军从这个方向出现,洛阳呢?是不是已经落在了夏贼手中。
杨公卿是郑国的左辅大将军,他麾下有一万人,在这里面,有一两千人随他南征北战的老兄弟,另外几千人则是从洛阳征召而来的新兵。
薛万彻在洛口仓留有一部分兵力,因此,进抵虎牢关时,他的兵力只有五千多人。
按照杨公卿的意思,既然敌军兵力不多,那么本方只需要守住关城就好了,虎牢关面向洛阳的一面不是很险峻,但是,郑军已经在关下建立了大营,敌军兵少,只要我军以逸待劳,依靠深沟高垒防守,虎牢关可算是稳如泰山。
不过,王行本并不赞同杨公卿稳守不出的战术。
虽然,虎牢关地势重要,它是东面大军的后路,不容有失。
然而,既然现在夏军已经出现在了关城背后,那么洛阳也就陷入了危险的境地,不要说洛阳,洛口仓多半已经丢失了,洛口仓一失,虎牢关的补给也就成为了问题,军中的粮草仅仅只能供半月之用,固守并非良策。
既然夏军兵力不多,我军更应该大举出击,击溃面前的这只夏军,随后,一路向西,解洛阳之围。这才是进取之策啊!
王行本是主将,又是王世充的侄子,有王爷的称号,杨公卿虽然是左辅大将军,虎牢关的兵力也大多掌握在他手中,然而,除非叛乱,不然他只有听从王行本的号令,于是,迫不得已。只好率领大军出击了,不过,为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他将一千精锐留在关城。
虎牢关下的交锋呈一面倒地态势。
夏军来到关前虽然耀武扬威,然而,在和郑军交锋之中却不堪一击。两军接触没有多久,薛万彻就率军后撤了。
如果夏军的战斗力如此不济。为何在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要挑战呢?
对此,杨公卿自然充满了疑惑,在他看来,这是非常粗陋的计谋。不过是想引郑军远离关城。一方面设下伏兵伏击,另一方面派兵夺取关城罢了。
于是,他准备鸣金收兵。
然而,王行本却有着不同的意见,认为应该乘胜追击,敌军远来疲惫,又是异地作战,士气自然低落,本方获胜也是当然。
杨公卿再一次妥协了。他任由王行本率军追击,自己则率军押后,如果王行本遇到埋伏,等敌军合围的时候,他再从外面杀出。说不定有意外之喜。
事情就像杨公卿预想地那样发展了。王行本果然遇伏,他也趁此机会率领后军掩杀了过去。可惜,这个时候的夏军不再像第一次交锋时那般不堪一击,夏军地兵力也比郑军要多,杨公卿自然不知道,这个时候,刘雅已经率领另一只夏军赶到了虎牢关下。
经过一番死战,杨公卿率领亲卫将王行本从重围中救了出来,沿途经过一番厮杀,方才赶到关前,而这个时候,他在关下修建的大营已经被夏军攻破了,变成了一片火海。
幸好,由于他事先的布置,关城还在他的手中,夏军攻击了一阵虎牢关,由于攻城器械欠缺,不得不放弃了攻击。
杨公卿和王行本回到了虎牢关,此时,王行本已经不像当初那般意气风发了。
后来地事情就简单了,走投无路之下,杨公卿又没有拼死一战,以身殉城地勇气,唯一的一条路就只有开关投降了,不管怎样,这样做至少能保住性命。
虎牢关的陷落是四月间的事情,而虎牢关一旦打上了夏国的旗号,荥阳的王世充也就腹背受敌,被高畅关在牢笼之中。
为了返回洛阳,王世充率领主力大军离开荥阳,往西突进,他将荥阳留给了自己的侄子唐王王仁则镇守,在离开荥阳时,他对王仁则说,务必在他攻下虎牢关之前坚守荥阳,挡住西进的高畅大军。
当初,王世充击败李密后,荥阳郡的郡守郭庆归附了东都,那个时候,东都名义上地掌门人是杨侗,于是,郭庆恢复了原来的姓氏,改名叫杨庆。
后来,王世充篡位称帝,杨庆又改名为郭庆。
王世充为了笼络郭庆,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从某方面来看,郭庆也算得上是王氏一族的人,这次,王世充挥师西进时,郭庆依然镇守荥阳,为王仁则的副手。
就在王世充率军离开荥阳时,阳武落入了夏军手中,高畅军和高雅贤部在阳武会师,第二日,大军并未休整,高畅率军一路疾行,疾奔荥阳。
王仁则在荥阳城东扎下大营,亲率一万士卒驻守,郭庆则率领荥阳守军守城。
高畅并没有在荥阳城下和郑军耗时间地打算,他决定再次冒险行事。
此时,荥阳城下地夏军共有四万人,高畅将其一分为二,他让高雅贤和裴元庆在荥阳城下扎营,与郑军对峙,自己则和徐世绩率领两万夏军轻装突进,绕过荥阳,尾随王世充的主力大军而去。
就在王世充仓皇西逃地时候,乘着营中混乱,裴元庆的父亲裴仁基在夏军敌情司的帮助下逃出了荥阳,使得裴元庆没有了后顾之忧,因此,在荥阳城下,裴元庆多次只率领少数亲卫前往郑军大营挑战,王仁则不敢出营作战,只能命士卒在营内辱骂。
王仁则身为王家族人,自然不会轻易背叛王世充,所以,明知局势不利,他仍然没有投降的心思,而郭庆就不同了,虽然,他娶了王世充的侄女,然而,却没有陪王世充殉葬的打算。
只是,战局一直不明,所以他还在观望。他不知道洛阳是不是还在郑国手中?不知道王世充的主力部队是不是能攻下虎牢关,逃脱高畅军地包围?
不过,当夏军开始攻城之后,他知道自己不能再观望下去了。
夏军的攻城器械非常犀利,各种手段层出不穷,虽然。在城下有王仁则的大营,拉开了防守的纵深。既便如此,在第一日的攻击下,守城的郑军将士也死伤甚多,王仁则虽然龟缩不出。裴元庆仍然率领小股精骑突入了王仁则地大营。将他的前营烧毁,夏军一路冲杀进来,如入无人之境,他在城头上观望,心惊胆战,不能自已。
于是,郭庆决定打开城门,投降夏军。
虽然,他和王世充侄女地婚姻不过是政治婚姻。然而,婚后两人却感情非常的好,因此,他的夫人也知道了他想要投降夏国的想法。
他地夫人对他说。
“皇上把我嫁给你,让我侍候你地饮食起居。无非是希望你能够忠心侍奉皇上。为国家效力。而今,你辜负了皇上的信任。作出了背叛之举,只是为了苟合性命,说实话,这让我非常心疼!如果你投降夏贼,我也就不能再做你的夫人,不过是婢女一个,你又何必要我这样的一个婢女呢?希望你能派人把我送到皇上军中!”
郭庆不肯,等他出去之后,他的夫人对左右亲信说。
“如果夏国灭郑,我家一定被屠;要是郑国击败夏国,夫君也会被处死,人生至此,又有什么意思呢?”
随后,郭庆的夫人自杀。
夫人自杀之后,郭庆虽然哀伤,不过,却也算是斩断了和王世充的联系,让他再无后路可退,于是,派出亲信向城外的高雅贤乞降。
最初,高雅贤害怕这是郭庆在诈降,不过,裴氏父子和郭庆在瓦岗军,郑国都曾同殿为臣,他们认为郭庆乃是真降。
当夜,裴元庆率领精锐夏军从荥阳西门入城,随后,从东门而出,从背后袭击王仁则大营,郑军大营告破,死伤无数,降者甚多,王仁则也死在了乱军之中。
攻下荥阳之后,高雅贤亲自驻守荥阳,裴氏父子率领大部夏军向西进发,郭庆也率领本部人马混杂其间。
往东都回师的王世充部共有十万余人,前锋为大将单雄信,率军两万,他亲自统率中军五万,大将张志,郭善才,燕琪为其后队。
五月十日,单雄信率领前锋进抵虎牢关前,夏军据关固守,单雄信命令前队向虎牢关发起进攻,不克,在关前留下数百具尸体,随后,单雄信命令大军筑营,砍伐树木,修建攻城器械,准备在第二日再次发起攻击。
五月十一日,徐世绩率领轻骑追上了郑军后队,在孟原向断后地燕琪部发起攻击,燕琪命令士兵停止前进,结阵自保。
徐世绩并未率领骑兵冲阵,而是围绕郑军的阵型,纵马疾奔,从箭矢攻击郑军战阵,一个时辰后,郑军战阵开始崩溃,徐世绩率军突入敌阵,生擒郑国左建威将军燕琪,郑军降者众多,溃散者不计其数。
十一日,单雄信强攻虎牢关,不克。
十二日,王世充主力进抵虎牢关,与单雄信会师。
徐世绩率领轻骑追上郭善才部,郭善才接受了燕琪的教训,背靠山坡列阵,使徐世绩的骑兵无法围绕郑军战阵攻击。
十二日下午,徐世绩率军远遁,往西而行,高畅率领主力进抵郭善才军阵之前。
十二日傍晚,郭善才部崩溃,郭善才被斩。
十三日,王世充亲自指挥大军围攻虎牢关,郑军分为几个批次,强攻虎牢关,昼夜未息,这一日,郑军在关前丢下了数千具尸首,守关的夏军也多有伤亡,在关下修筑地大营皆被郑军攻破,不过,虎牢关仍然牢牢掌握在夏军之手。
十三日,徐世绩轻骑追上郑军张志部,张志已然扎下大营固守,这座大营只和王世充地大营隔着一座山。
见郑军严阵以待,徐世绩放弃了立刻进攻的打算,以轻骑冲营乃是不智之举。虽然立功心切,徐世绩也不会出此昏招。
十三日晚,高畅率军抵达。
当晚,高畅率军夜袭张志,张志率部奋勇抵抗,终于击退了夏军地进攻。然而,山下所筑地大营皆被夏军所烧。幸好他将主营建筑在山谷口,附近又有山泉,这才保住了主营,不过。一万人经此一役。只留下了三千人不到。
十四日,张镇周率领一万精锐前来援助张志,另一面,王世充仍然命令大军猛攻虎牢关,单雄信身先士卒,曾攀上关城,最后却被薛万彻击退。
这一日,没有了关前的大营阻击,虎牢关的防务变得困难了。幸亏夏军兵力众多,这才没有被郑军夺下关城。
十四日,张镇周准备在山上筑营,与在山口筑营的张志呈掎角之势,高畅率军猛攻。使得张镇周无法筑营。两军在山坡上激战,郑军虽然有着地利。然而,士气和夏军完全没得比,雄阔海率领陌刀营第一个冲上了山头,砍下了张镇周的帅旗,郑彻底崩溃。
这一日,张镇周阵前投降,张志在战斗中被杀,夏军打通了山谷通道。
十五日,王世充的主力部队被包围在了虎牢关前,这时,他还有五万人左右,然而,由于缺乏粮草,士气低落,营中多有士卒逃亡。
十六日,郑军调转兵锋,在关前列阵,准备与夏军交锋。
徐世绩劝谏高畅,认为这个时候荥阳既然被我军占据,不必和郑军会战,只需将其困住即可,虎牢关在我军掌控之下,敌人无法夺关而逃,在对方穷途末路之际,何须与其厮杀呢?
高畅从其言,闭营不出,只让徐世绩率领小股轻骑袭扰郑军侧翼。
十七日,裴氏父子率领援军赶到。
就在裴氏父子赶到战场之际,王世充率领数千精锐带着自家亲族南下,在他军中,有几个熟识当地地形地向导,他们告诉王世充,在南面数十里,有一条小道可以通过嵩山回洛阳,只是,那条小道崎岖难行,大军难以通过。
王世充离开大营后不久,就被夏军斥候发现了行踪,裴元庆得到了高畅命令,率领精骑即刻南下,追击王世充。
王世充离开后,单雄信率领的左营率先向高畅投降,原本,王世充还希望单雄信能够拖住高畅,给他地逃亡争取时间,可惜,他所托非人,要知道,当初单雄信既然能背叛李密,现在自然也能背叛他了。
单雄信投降之后,郑军也就彻底崩溃了,降的降,逃的逃,仍然奋勇作战者实在是少之又少,数万大军,旦夕尽丧。
随着王世充南逃的都是他地亲信死士,对其忠心耿耿,面对裴元庆地追击,他们不计生死,奋勇抵抗,为王世充赢得了逃亡的时间。
最终,王世充还是在裴元庆追到之前,进入了茫茫大山,只不过,这个时候,跟在他身边的只有几百人了。
只要能够回到洛阳,自己一定能够东山再起!
在山岭中跋涉时,他不停地在心中这样给自己打气,虽然,他非常清楚,自己已经不可能再东山再起了,可是,如果失去了所有的希望,他还能有活下去的勇气吗?
山路的确难行,一路上,尽是荆棘,林中更是瘴气密布,每一天,都有人死去,不是坠下山崖,就是中了瘴气之毒。然而,这还不是最让王世充惊恐的事情,最让他害怕的是,那个裴元庆居然也率军进入了山区,一路尾随,穷追不舍。
我又没有杀你全家,为何这样对我?
当然,要是能够回到东都,我一定将你裴氏满门抄斩!希望我儿现在已经知道了裴氏父子背叛的消息,将他裴氏满门抄斩。王世充在左右地搀扶下,艰难地蹒跚而行,他脸上露出了狰狞的神色,不过,转瞬又变为了哀伤。
不晓得洛阳现在怎么样了?
我儿有将它好好守住吗?
哎!
王世充发出一声长叹,停下脚步,转头回望上下。
这个时候,他正站在半山腰的山径之上,说是山径,其实算不得是路,乃是采药人的小道,一旁是高高耸立的崖壁,一旁则是万丈悬崖,山径只能容得下一人行走,王世充地左右这个时候已经放开了他地手。
现在,正是暮霭时分,残阳如血,回首望着山下,层林尽染,霞光万丈,如果不是要逃命的话,这还真是一幅上佳地美景。
江山如画啊!
可惜,这江山不知会是谁家的江山?
王世充再次叹了口长气,准备重新上路,这时,他听见了一阵仓皇的呼喝声。
“陛下,小心……”
实际上,他只听见了一声陛下,随后,他下意识地抬起头,一个黑影从天而降,由小变大,迎面而来。
然后,他感觉自己飞了起来。
嗯!
的确是飞了起来!
他瞧见四周的景物飞快地在眼前驰过,天旋地转!
随后,他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五凤三年,五月二十一日,王世充在嵩山之中被飞石击中,坠崖身亡!